【摘要】提出、传播和实践地区性与全球性的国际合作倡议,是中国参与地区和全球治理、应对世界变化与挑战以及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的重要途径与方式,值得关注和探讨。通过公共政策分析中的议题框定(issue framing)方法与视角分析全球安全倡议,我们认识到,中国对全球和地区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已经提出了一个系统性的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包括对国家安全、国际安全问题、国际安全关系、国际安全合作等核心概念的新观念新理解,也提出了国际安全架构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为构建国际安全新架构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全球安全倡议是中国对维护世界安全这一当下最为迫切的国际公共产品的独特贡献,是中国确立国际安全供给者身份的最重要努力,其理念、设想和动员实践将极大地提升中国在全球安全事务领域的领导力。
【关键词】全球安全倡议 国际合作倡议 国际安全新架构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3.13.003
王学玉,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安全研究院教授、博导,山东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欧洲一体化理论、地区国际政治比较、外交政策研究。主要著作有《地区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论文)、《通过地区一体化实现安全共同体》(论文)等。
全球权力关系的变革和国际规范的碰撞正在塑造着世界政治的发展与变化。作为权力扩散和转移的结果,各种逆全球化的动力阻碍并撕裂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多边贸易体系,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受到了一系列全球危机及其应对政策的冲击,尽管科技进步势不可挡,世界经济增长的前景却面临着系统性和结构性衰退的挑战。随着一个新的地缘政治时代的到来,国际社会的各种互动进程以及战略行为都在发生重大变化与调整,单边主义和集团政治破坏了全球共识的维持及全球多边合作的基础,主要力量之间的国际秩序观及其实践愈加分离。全球政治经济体系快速地进入了一个裂变时期,前所未有的大分化与大调整预示着后冷战时代正在走向终结。所有这些变革都是在日渐回潮的现实主义安全理念和政策的氛围中实现的,它们的后果与意义又都强化了国际社会的不安全感和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国家安全因此成为动荡的世界中许多国家寻求利益保护以及市场与政治平衡的主要锚定,国家安全被视为最高级别的优先考量和政治经济联系的过滤器,安全化的话语与行为主导着国际关系中的战略与政策选择。国际安全这种现实主义的回归不仅严重威胁到了战后以来国际和平与稳定的根基、国际社会增进共同利益和推进集体行动的多边机制以及业已实现的发展与福祉,也将削弱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各种全球化挑战的能力。
在当前变乱交织的世界政治中,在全球安全危机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如何追求国家安全以及如何实现国际安全的问题,再一次成为决定人类共同命运和发展方向的全球性选择,迫切需要超越已有的国际安全理论与范式,审视现实中国际安全冲突的复杂条件和实践逻辑,提出既能满足国家安全需求又可实现国际安全供给的新思路和新框架,推进全球安全新共识的形成,因此有着时代性、战略性和全球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基于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传统和新安全观的核心理念,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希望为破解当代安全困境提供系统性方案,期待以此推动国际安全问题上的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大国因其引导或者改变国际体系和重要全球进程的能力与影响,对有效地管理国际安全事务以及探寻以最小的代价和非冲突的方式对待各自的国家安全关切负有特别的责任。全球安全倡议是中国对维护世界安全这一当下最为迫切的国际公共产品的独特贡献,是中国确立国际安全供给者身份的最重要努力,其理念、设想和动员实践将极大地提升中国在全球安全事务领域的领导力。[1]
全球安全倡议及其国际安全合作的特点
提出、传播和实践地区性与全球性的国际合作倡议,是中国参与地区和全球治理、应对世界变化与挑战以及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一带一路”倡议硕果累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意义深远。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尤为引人注目,不仅因为国际安全形势严峻,还在于外界对中国的安全政策动向一直颇为敏感和关注。在2022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在坚持共同、综合、合作以及可持续的新安全观的基础上,为解决全球安全赤字问题提出了中国方案。2023年2月中国正式发布的《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则进一步系统地阐明了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理念与原则,明确了重点合作方向以及合作平台机制,为其实践转向和行动导向提供了可行的举措建议,有助于汇聚广泛的共识,促进全球安全倡议所倡导的基本规范的传播与扩散以及倡议联盟和伙伴关系的形成与扩展。
国际合作倡议是一种在经济、发展、安全等广泛领域内的全球治理结构中普遍存在并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的新颖的治理模式,是全球多边体系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国际合作倡议是国家(单个或者部分)或者非国家(政府间或者非政府组织)等角色为了实现国际公共利益和提高国际合作治理能力而发起和推动的规范倡导、政策变化、目标设定或者集体行动。[2]国际合作倡议一般是单个或者部分行为体通过主动努力和自主贡献试图引导甚至改变国际社会在特定事务领域的制度性困境或者互动性僵局,因此其对成员是开放和包容的,会积极地邀请新的成员加入共同努力。这种“意愿者联盟”式的开放性确保了倡议的合法性,赋予其感召力、吸引力和应有的权威,也就增强了其在国际规范和国际行为多元选择与争论中的竞争力。作为全球治理的一种形式,国际合作倡议的治理功能来自于参与者能够感受到并具有强烈预期的协同效益。当参与者面临相同的挑战并认识到集体行动的需要时,协同效益就会产生,这个协作的过程随着不断加深的信任、相互承诺和共同的理解而强化。相应地,倡议发起者的领导和重要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不仅确保倡议的有效性,也有助于通过群体努力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与国际组织等正式的多边合作不同,国际合作倡议是对国际环境变化的一种较为灵活的反应,在全球治理结构内发挥着创新性推动力的作用,它以一种新的方式和实践探寻存在已久的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方案,因此能够拓展全球治理的视野并为替代性的选择提供了空间。国际合作倡议通过目标设定、愿景构建以及与其他机构或者制度的合作关系带来了全球治理的协调性和方向性,而且国际合作倡议因其非法律约束力的性质也易于与其他不同的治理理念或者方式之间展开对话和交流,丰富全球治理的结构、内涵与互动关系。
显然,在一个安全化、政治化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升级的世界中,国际合作倡议作为一种全球治理模式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国际合作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由6个核心理念与原则、20项重点合作方向和5个合作平台与机制所构成。[3]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内涵可以归纳为“六个坚持”: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观的基本理念,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的基本原则,不干涉别国内政,尊重各国人们自主选择发展道路与社会制度;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反对冷战思维、单边主义、阵营对抗和霸权主义;坚持重视各国合理的安全关切,主张秉持安全不可分割的原则;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分歧和争端,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的挑战。倡议设计的重点合作方向涵盖了从传统安全到非传统安全广泛的全球安全挑战,包括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大国间的安全互动、联合国维和行动、恐怖主义与跨国犯罪、外空利用以及人工智能和数据安全、供应链和产业链稳定、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安全、能源与粮食安全等领域存在的有关威胁,呼吁国际社会积极推进安全理念对接和利益共融,以双边和多边的形式在不同的安全议题上团结协作。倡议建议主要利用现有的平台和机制展开国际安全合作,如以联合国为核心的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中国与伙伴国家间的全球与地区组织、各种国际性对话与交流论坛等,倡议也提出鼓励创设新的官方的和民间的安全对话论坛以及与安全事务有关的培训项目。“全球安全倡议既有顶层设计的宏观思维,又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路径,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4]
全球安全倡议与中国以往提出的安全理念一脉相承,是新形势新战略新实践下的一次提炼和升华。[5]全球安全倡议是近年来世界主要大国中较为少见的一项系统性地总结现有国际安全理论与实践活动的局限性,思考、设想和倡导更加符合全球变化走势的安全观念和安全政策的创新性贡献,并呈现推动国际安全合作的两个新特点。
第一,从全球的视角认识国际安全与安全合作问题。保障国家安全是所有国家的安全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但国际体系和国家间的互动决定了国家安全的程度;全球性问题挑战和威胁的存在导致国家中心论和传统安全观并不能提供实现国家安全所必需的足够条件。[6]因此,需要从全球安全的高度、从联系、互动和一体的角度思考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问题。一方面,全球安全倡议统一了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两个维度,将其视作一个不可分割的体系,甚至在安全理念和优先事项的确立中更多地强调了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尤其是期待通过全球性问题的应对起到防范化解传统的安全困境难题的效应。另一方面,全球安全倡议从“地区构成的世界”和“全球中的地区”视野出发,把全球众多的地区安全治理列为重点合作方向,根据这些地区的秩序结构、地区热点问题、安全挑战、地区发展需求以及地区建设(地区主义)的特点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安全治理目标与路径,加强了地区多样性和全球统一性安全治理的有机联系。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表明,尽管当今世界“去全球化”和地缘政治之风盛行,中国国际战略中的“全球性”思维却越来越强烈,并频繁地通过积极的外交实践加以表达和反映。
第二,通过目标设定和过程建设的结合增强安全合作的实践性。即使是一项结构宏大的涵盖全球威胁与冲突的根源以及多维度地处理国际安全关系的合作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也坚持了问题导向。倡议通过重点合作方向明确了在全球层面及不同地区内存在的诸多复杂多样的安全挑战,设定了全球和地区安全治理的具体目标,如乌克兰危机的对话谈判政治解决、中东国家通过对话改善关系以及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以东盟为中心的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完善等,期待卷入冲突的或者面临严峻安全环境的国家能够转变安全关系思路并以各种恰当可行的方式解决各自的安全问题,以消弭国际冲突的根源,推动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发展。这种目标设定模式是世界政治和全球治理中的一种独特的战略与机制。它首先设定共同的目标,各方以对话与协商汇聚问题解决的共识,通过多样的政策与行为和较为松散的协调方式走向共同目标。[7]鉴于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这种集自愿性、渐进性与灵活性于一体的安全治理模式更有可能便于相关国家进行沟通和交流,推动安全政策的相互调适和兼容,至少有助于实现部分安全问题上或者一定程度上的合作,尤其是在非传统安全等功能性的安全事务领域。全球安全倡议也注重迈向这些目标的过程建设,坚持过程导向,强调外交沟通交流及其机制的重要性。任何倡议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倡议发起者和支持者的共同努力,既需要发起者强有力的外交行动,也要依托多边制度框架发挥作用。在全球安全倡议的重点合作方向和平台机制中,中国都对自己独特的深度贡献作出了承诺,从加大对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专项基金和太平洋岛国资金的投入,到推动高级别政府间对话和政策沟通活动以及与联合国有关和平建设和冲突解决的架构等现有各种多边机制合作关系的加强。如同“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实践表明的那样,全球安全倡议也必将丰富和拓展中国积极的外交实践。过程建设还表现在将安全倡议嵌入从上合组织、金砖机制到亚信会议等多边制度框架之中,凸显其多边的属性,同时也赋予相关多边制度更多的安全合作功能。目标设定和过程建设的结合增强了全球安全倡议的合法性、可实践性和有效性,能够促进其核心理念与原则的具体落实和执行,确保其取得实际进展。
全球安全倡议对国际安全新架构的框定
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国际安全危机的加剧、重大国际冲突的爆发、较强威胁感的普遍存在以及大国安全协调陷入困境等情势都表明,许多现有的全球和地区安全架构已无力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为了防止更大规模和更加严重的国际安全冲突的产生,为了扭转目前不稳定不确定甚至是危险的国际安全关系的局面和走势,国际社会需要就此进行必要的反思,提出新的思路,重新凝聚共识,以最大可能地引导和推动国际安全政策的合流。
国际安全架构是一个有助于解决安全关切并实现安全政策目标的整体性的、有凝聚力的、综合的安全结构,它影响甚至是决定了其范围内的国家安全政策行为、安全互动关系以及安全问题处理的方式,当然其结构性和功能性的程度从地区到全球是逐渐降低的。尽管人们往往从国际或地区组织及其相互间关系的角度认识和解释安全架构内的安全互动方式,但架构中所包含的观念和特定概念是我们理解互动方式演变的关键。[8]可以说,国际安全架构是由安全关系规范和安全组织结构两个序列构成的,作为内核的前者从本质上影响了架构的特征和国际实践,作为外壳的后者则体现的是架构的物质和机构组成形态。因此,当我们考察国际安全架构的形成、作用及其演变时,有关安全问题及安全关系的规范建构应是主要的关注点,它决定了如何实现国家安全、如何处理安全关系以及如何组织和安排安全合作等核心问题的解决。从这个角度讲,全球安全倡议为我们思考和设计国际安全新架构提供了必要的理念、原则和规范,也就是说,它框定了国际安全的新架构。
在公共政策研究(包括外交政策和全球政策研究)中广泛使用的议题框定或者政策框定方法指的是议题设计者或者政策制定参与者挑选出所认为的事实的组成要素,并通过某种叙事阐明它们的关联,以支持一种对问题存在及其解决的特别解释;它一般是对导致问题存在的因果性的看法,包括对议题的界定,诊断问题存在的原因,作出道义上的判断以及对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9]议题框定反映的是人们对问题的理解与解决方案的选择。透过这种视角去分析全球安全倡议,我们就会认识到,中国对全球和地区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已经提出了一个系统性的、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其中,包括对国家安全、安全问题、安全关系、安全合作以及持久和平等核心概念的新观念新理解,也提出了国际安全架构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为构建国际安全新架构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国家安全问题(即国家的不安全)是因威胁或者威胁感的存在而产生的。它既具有客观性,如被他国力量和目标所针对时;又具有主观性,如对他国抱有恐惧和猜疑时;也具有相对性,如在威胁性力量对比或者心理较量中处于脆弱状态时。但是,国家安全首先是一个政治问题,它是对异常情势的特殊政治安排,政治化和安全化过程的结果导致了国家安全问题的出现。[10]同时,国家安全离不开国家发展(包括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因素),只有发展才能为国家安全提供物质保障和能力建设,无论是传统安全还是非传统安全的需要。因此,国家安全的实现问题需要放到国家间相互依赖关系、政治信任关系以及国家发展的脉络里加以思考。一方面,一国是否安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他国的政策与行为,一国的政策和行为同样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国是否安全。相应地,国家安全政策主要是依据其他国家的安全政策(尤其是邻国间和大国间)而制定的,因而形成了战略性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人们普遍承认实力与意图是构成安全威胁的两个要素,而意图则具有可变性,国家间政治互信关系建设的程度决定了意图的取向。此外,国家安全是国际国内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增强国家应对威胁的能力以及由此降低脆弱性是确保国家安全的最后屏障。
基于上述对国家安全问题的理解,全球安全倡议主张国家间的安全是不可分离的,一国的安全不能以他国的不安全为代价,“零和安全”既不存在,也不可能实现;安全是相对的,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达到绝对的安全状态,对绝对安全的追求结果只能是损害自身的安全利益;安全主要是依靠良好的政治关系构建出来的,如对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的遵守、对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选择的尊重、对多边主义的支持以及相互尊重与合作共赢的精神等,如此建构起来的政治互信是实现国家安全的源头;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要统筹发展与安全,推进可持续安全,实现有安全的发展。全球安全倡议对国家安全概念进行了全面的界定,理清了国家安全实现的主要逻辑和辩证关系,确认了构建国际安全新架构进程的出发点,并为其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国家安全的实现是在一个存在着无政府国际体系、国家实力动态变化以及国家间安全政策和行为互动的多维环境中推进的,也就是说,国家安全是国际性的或者全球性的,需要从国际安全的视角和框架加以理解。国际安全包括那些对国际体系结构的稳定性和成员国主权有直接影响的各种各样的因素,重点是武力的控制、威胁和使用,但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的关系中类似的强制性政策行为也同样影响重大。[11]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国或者集体的强制性政策行为会带来国际体系的不稳定和不确定,破坏国际秩序现状,导致国家间发生对抗和冲突。不仅如此,国家安全关系的紧张加剧又恶化了非传统安全合作的环境,并进一步地以传统安全的方式安全化和武器化了非传统安全问题与关系。[12]诚然,出于管理无政府国际体系和规制国际行为与国家间关系的需要,全球性和地区性国际制度发挥了重要的稳定和协调的作用,但国家力量的强制使用以及各种排外性组织的力量聚集仍然对国际体系的稳定和有效地发挥全球和平机制的作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全球安全倡议在对国际安全新架构的框定过程中,把部分国家和组织机制的强制性力量的使用及其后果视作全球安全危机出现的主要根源。冷战结束以来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力量多极化、社会网络化以及全球一体化推动世界政治经济和治理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除个别国家之外的世界各国都深度调整了外交政策以适应这种新的国际体系环境,从而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然而,个别国家依然固守其主导世界的全球战略,并继续热衷于显示和使用武力,推行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阵营对抗,在正常的国际关系中复活地缘政治理念和行为,将其大国竞争战略强加于世界,并为此大搞排他性“小圈子”“小集团”,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技术、贸易和投资武器化、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地缘政治化、全球与地区组织政治化。这种出于本国利益优先而追求绝对安全的强制性战略行为,将本已紧密联系高度一体的全球政治经济体系在短期之内人为地撕裂,恶化了国际安全环境,在生成诸多新的国际冲突的同时,激化了旧有的矛盾和对抗,导致国际体系风险加大,稳定和协调功能下降,全球安全治理正在失序,非传统安全挑战正在失控。对全球安全危机和战争冲突日益严峻问题的这种判断及其与中国安全利益的相关性,是全球安全倡议提出的动力之一,也为其设想和框定国际安全新架构提供了依据,并使其更富有针对性。
实现国家安全的有效途径在于国际安全合作。由于涉及国家生存这个根本性的国家利益以及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国际安全合作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国际合作,但是通过某种政策协调过程调整各自行为以实现相向而行应该是所有领域国际合作共有的特征。根据利益一致性、政治互信或者安全文化相似性的程度以及安全领域的不同,国际安全合作有从紧密的军事联盟关系、安全共同体、集体安全体系到各种非正式的对话交流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合作程度既有高度的保证和承诺,也有不为任何功能目的但相关方却又认为很有意义的联合活动。[13]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国际安全合作机制都能达到实现国家安全的目的,都能适应国际安全多维度多领域的变化形势与需要。具有冷战思维的军事联盟体制是通过制造对手及设计假想敌来维持其内部团结和集团生命力的,这确保了其内部成员国之间的安全合作关系,但却加剧了与其对象国之间的敌对关系,也给周边的区域带来了紧张的安全环境,最终则是反噬了成员国的安全。其他以威慑或者针对第三方为目的阵营式安全合作关系也会产生同样对国家安全不利的结果。支持这类安全合作的理论基础是现实主义的安全观,其主导逻辑是安全竞争,追求以牺牲邻国或者他国的利益来实现自身安全的目标,然而安全困境就是其终局。
全球安全倡议支持其他形式的国际安全合作,并提出了能够真正实现国家安全的国际安全合作的新范式,即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人类共同命运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决定了共同安全是当前一项紧迫的议题。[14]安全的共同性是安全合作的前提,它为安全合作提供了动力,也使得安全合作成为可能。尽管世界各国的安全需要与满足安全需要的条件和环境有很大的差异性,但在安全威胁、安全目标和安全手段三个方面还是表现出了很强的共同性,这是多样性中的统一性,在尊重并照顾各国合理安全的基础上寻求共同的利益与目标,实现安全政策的合流。地区内的国家之间的上述共同性尤为显著,因为安全的地区化特征使得国家安全深受地区体系与秩序的塑造。综合安全是对传统安全的超越,前述军事联盟和阵营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把非传统安全议题纳入安全合作的视野,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的关联性也基本被忽视。综合安全的理念强化了国际安全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议题、手段和参与主体方面丰富了合作的内容与形式。[15]可持续安全的理念把发展问题视作安全的一个主要构成,认识到那些根本性的安全问题都与发展主题密不可分,充分的发展是安全的根基,也是解决安全问题的必由之路。此外,由于国际合作在发展问题上更易于开展,在发展合作的框架内关照与阐释安全问题扩展了国际安全合作的空间和形式。因此,从安全的意义上思考和解决发展问题有助于实现安全的可持续性以及持久和平。全球安全倡议的目标是为了推动国际安全合作,以期通过新的合作理念、方式和途径更好地应对全球安全挑战,新安全观拓宽了国际安全合作的议题范畴与制度范畴,为国际安全新架构的构建提供了功能的和价值(道义)的合理性。
国际安全架构是一个宏观的、整体性的安全合作关系结构与进程。也就是说,在全球的或者特定的地区范围内,安全架构只有一个,如全球安全架构或者亚太安全架构、欧洲安全架构等。国际安全架构是由其地理范围内的国际组织、国际机制以及其他形式的原则、规范和规制构成的,它们共同作用于全球的或者地区内安全关系的互动和安全事务的治理,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或者地区性的安全体系。但是,国际安全架构可以呈现任何方式的或者所有方式的安全互动关系,作为其构成部分的国际组织一体化程度、国家间对核心国际组织地位的共识程度以及规范的契合程度决定了安全关系呈现协同、合作还是冲突特征。[16]总体而言,国际安全架构是否能够起到促进安全合作关系和稳定国际体系的作用是由两个要素决定的:成员国的界限和政治的一致性。前者涉及合作机制是开放包容的,还是封闭排斥的问题,如果所有的地区组织之间能够紧密合作或者能够高度支持核心组织发挥作用,地区内所有的国家都能够以相互容纳的方式参与地区安全问题的解决,甚至是地区边缘国家或者邻近国家也有发言的机会和权利,而非由一个地区组织尤其是军事联盟排外性地主导地区安全事务,国际安全架构就能够发挥积极影响。后者则是关于安全架构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如果地区内的安全共识是以过程导向为核心,着眼于地区内互信和信赖关系的建设以及集体规范与理解的建立,充分发挥各种机制正式和非正式的协商与交流职能,而非只是服务于某些地区组织尤其是小集团组织的自私性目的,国际安全架构的合作职能就能得到较好的发挥。
目前,乌克兰危机和东亚地区出现的某些不确定变化意味着欧洲和东亚的地区安全架构都在经历着不同的考验。乌克兰危机的爆发说明自冷战结束以来所建构的欧洲安全架构是失败的,而且乌克兰危机也是这种安全架构运行带来的直接后果。北约组织在欧洲安全架构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和支配地位,欧盟组织一直在试图通过利用北约的军事资源发展自己的安全角色能力。北约、欧盟又都通过东扩进程不断拓展自己的影响力,排挤俄罗斯以及压缩其安全影响所及是北约和欧盟的共同目标之一。北约、欧盟及其多数成员国的一个基本信念是,在欧洲安全架构中“没有俄罗斯的位置”。[17]俄罗斯虽然是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但在该组织内却备受孤立。尽管冷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俄罗斯与北约和欧盟建立了许多外交与安全机制,但这些机制作用的发挥从来都是受制于北约与欧盟的战略需要。在过去的30年间,俄罗斯对这种欧洲安全架构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不断提出质疑,也曾经提出过如“赫尔辛基+”等多个欧洲安全新架构建议,然而地位的不平等和政治与战略互信的极度缺乏使其难获任何呼应,乌克兰危机基本上固化了现有的欧洲安全架构,其对欧洲国家安全和地区安全的反噬也必然加剧且持久。
得益于“东盟方式”和亚洲观念的长期实践,也依托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和开放地区主义的兴起,亚太地区安全架构长期以来围绕着“东盟+”模式构建和完善,以东盟为中心的安全架构通过各种多边的机制引导域外大国与地区国家频繁互动。这种地区安全架构被视作实现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其运作注重治理过程而非有形的结果,有效的沟通和共识的追求稳定了地区安全关系。尤为有价值的是,亚太地区安全架构实现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推动了信任关系的建设。[18]但是,这种安全架构模式目前遭受到了强烈的破坏。出于地区主导战略和大国竞争的需要,美国正在千方百计试图重新塑造亚太地区安全架构,强化了地区双边同盟关系,设计了多边同盟关系网络,组建了美英澳三方军事联盟,加强了四方安全对话,力推以军事联盟关系取代东盟成为地区安全架构的核心;这个过程以对抗和削弱中国为目标,辅之以通过重新组建地区产业链与供应链和各种外交方式,以达到排挤和孤立中国为目的。其结果是,稳定有效的亚太地区安全架构正在日益松散,体系分化和阵营对抗不断加剧,“东盟+”模式正在被架空,它对地区安全关系与事务的管理、对地区信任关系的建设和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能力都在下降。向对抗性安全架构的转换给东亚国家和地区安全带来了日益严峻和难以预测的挑战。
北约在欧洲、美国在东亚所推行的排外性的联盟化战略严重威胁了全球安全架构。基于这种全球与地区安全形势和环境的变化,全球安全倡议提出要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为全球和地区安全新架构的构建提供了基本的规范。安全问题是国际体系性质的产物,也是国家之间互动关系的结果,各国在安全问题上是不可分割的,在不安全的环境中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一国的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一个地区的安全也不能以牺牲周边地区的安全为代价,地区安全更不能以强化军事集体为保障,各国合理的安全关切必须得到关照。只有这样,各国的安全利益才能同时得到保障,安全关系才能达到均衡状态,各国才会有意愿有动力协调各自的安全政策和行为。国家之间、相邻的地区之间、全球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均衡能够确保安全架构实现稳定。一个稳定的安全架构意味着作为其构成部分的地区组织之间是相互容纳关系协调的,国家通过地区组织或者机制追求自身的安全利益和采取安全政策,规范与规则引导和规制各种关系与行为,各国在其中和谐共处、合作共赢,从而通过安全合作为解决共同的安全问题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这样安全架构就会实现或者增强其有效性,即为地区和国家提供安全保障、协调解决地区安全冲突、管理安全关系、增强地区组织的韧性。在均衡的利益保障与有效的作用发挥基础上的可持续性意味着,地区内国家的共识尤其是大国的协调是安全架构发挥更加积极作用的关键条件,要兼顾各方诉求、包容各方利益,任何国家和集团都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架构内的其他安全机制与合作平台,不能追求集团对立,以对抗性和封闭性的集团的扩张为主导,不能以不惜牺牲集体利益的方式损害架构的稳定性甚至使其失去功能。
国际安全架构因地区特征差异而有不同的构成和表现形式,但其稳定地区安全体系并使各组成部分各自发挥作用且和谐共处的基本规范是共同的。全球安全倡议提出的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包含了一般性国际安全架构的所具有的安全关系的基本准则与规范,在实践上为构建国际安全新架构提供了标准和指南,有助于为实现地区安全而在地理(成员国)、结构(地区组织与机制)和功能(有效性)上进行设想与选择。
全球安全倡议与中国在全球安全议题上的领导力
全球安全倡议的目的是向世界阐明中国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环境下寻求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的基本理念,尤其是对如何处理安全问题的方式与路径的主要设想和规划,以及在此框架下解决某些地区性安全问题的立场与建议。如同任何一项国际合作倡议一样,全球安全倡议的有效性首先在于其理念与设想的传播和扩散,以影响更多国家和组织在安全议题相关问题上的观念,继而有可能推动有关政策与行为的变化。全球安全倡议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安全议题上的领导力。
首先,全球安全倡议提供了一种思想与观念的选择,即新的安全议题知识体系。全球安全倡议及其对国际安全新架构框定的鲜明特色是揭示了安全及合作关系的政治性和政治关系属性,强调安全的不可分离和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尊重,注重政治互信关系的建设以及综合安全的意义,以政治解决方案防止安全化或者降低安全化的程度。这种安全观揭示了国际安全的内在逻辑关系,从安全的建构、国际安全问题的产生到安全合作以及不同的安全合作机制或者形式间的结构性互动是一个连续体,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是一个联合体而非相分离的关系。对安全本质认识的共识是国际安全架构保持稳定性和有效性的前提,构建新架构需要共识的重建。因此,这种新的安全议题知识体系的贡献恰逢其时,也将起到塑造中国作为全球安全供应者身份的作用。
其次,全球安全倡议体现了中国解决重大全球性问题的意愿和能力。国际安全正在经历着结构性的变化,它松动了已有的全球和地区安全架构,提供创造性地构建新的安全架构的机会。但新架构的构建及其框定是竞争性的,在我们关注中国的全球安全倡议的同时,美国及其盟国也在试图强化北约的全球化进程以及政治安全集团的全球主导,并据此形成具有“新冷战”特征的制约性安全与技术体系结构。全球安全倡议是一种改变国际安全互动的结构性制约条件和创造国际安全互动机会的努力,以一种新的动力和战略性叙事将国际社会引向另一种进程。全球安全倡议具有强烈的问题解决意识和色彩,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对普遍的安全议题的立场与承诺,对地区安全热点问题的关注,对合作机制与平台的充分利用和新的规划,都表明中国大国外交与安全政策的责任感。鉴于自身在全球政治经济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所拥有的国际权威,中国有能力推进这一进程。
最后,全球安全倡议提高了中国安全议题的话语权。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是一项创建和转变安全规范的外交活动,体现出中国对国际安全议题话语权问题的高度重视。国际安全议题中的主流话语大多是由西方国家制造、主导和扩散的,无论是“安全困境”、“战略威慑”或者是“民主和平论”以及“中国威胁论”等理论与实践性的话语,都反映了西方的理念、叙事方法与战略意图。[19]这些话语长期以来作为预先存在的规范、观念和认同等结构性限制强加给国际社会,以推进西方国家个体的或者集体的利益。全球安全倡议中所包含的诸如共同、综合、合作与可持续安全等主要话语体现了目前中国在安全议题方面积极的交流行动,以通过说服性的交流过程与规划影响其他国家的安全认知。相比较胁迫其他国家接受某种安排,全球安全倡议努力通过兼顾各国利益以及更易于其他国家自愿接受的方式建构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随着全球安全倡议所支持的机制平台和外交方式日益有效发挥沟通交流作用,反映其基本理念的安全议题话语必然随之稳步地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新的安全规范、观念和认同的结构性权力也将得以确立。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2VMG0028)
注释
[1]世界政治中的领导力一般被划分为权力或者结构的、理念与知识的、工具或者首创的以及榜样或者引领性的等四种类型。参见Małgorzata Zachara-Szymańska, Global Political Leadership, Routledge, 2023。
[2]O. Widerberg et al., "Mapping the Institutional Architecture of Global Climate Governance V.2," IVM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Studies, 2016.
[3]习近平:《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22年4月22日,第2版;《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人民日报》,2023年2月22日,第15版。
[4]王毅:《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守护世界和平安宁》,《人民日报》,2022年4月24日,第6版。
[5][15]凌胜利、王秋怡:《全球安全倡议与全球安全治理的中国角色》,《外交评论》,2023年第2期。
[6]Ken Booth, "Global Security," in Mary Kaldor and Iavor Rangelov, (eds.), The Handbook of Global Security Policy, John Wiley & Sons, Ltd., 2014.
[7]Axel Marx et al., "What Role for Regional Organizations in Goal-setting Global Governance?" Global Public Policy and Governance, no. 1, 2021.
[8][18]William T. Tow and Brendan Taylor, "What Is Asian Security Architectur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no. 1, 2010.
[9]Sabine Mokry, "Frame Analysis," in Patrick A. Mello and Falk Ostermann, (eds.), Routledge Handbook of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Methods, Routledge, 2023.
[10]David A. Welch, Security: A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2.
[11]John Baylis et al.,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8th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0.
[12][14]Barry Buzan, "The Transformation of Global International Society and the Security Agenda," Security and Defence Quarterly, no. 3, 2020.
[13]Nick Bisley, "Security Architecture: The Asian Way," The Adelphi Papers, no. 408, 2009.
[16]Frank Biermann et al., "The Fragmentation of Global Governance Architecture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no. 4, 2009.
[17]William H. Hill, No Place for Russia: European Security Institutions Since 1989,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8.
[19]Mahdi Darius Nazemroaya, The Globalization of NATO, Atlanta: Clarity Press, 2012.
责 编∕张 晓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 Establishing the New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rchitecture
Wang Xueyu
Abstract: Proposing, disseminating and practicing regional and global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itiatives are important ways and means for China to participate in regional and global governance, to respond to chang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world and to play the role of a responsible great power, and they deserve attention and exploration. By analyzing the GSI through the issue framing approach and lens of public policy analysis, we recognize that China has developed a systematic and logical theoretical system for global and regional security issues and their solutions, including new concepts and understandings of core concepts such as national securit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issue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rel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as well as it has also put forward the basic principles that should be adhered to in th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rchitecture, laying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providing new ideas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rchitectur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GSI is China's unique contribution to the maintenance of world security, the most urgent international public good of the moment, and is the most important effort by China to establish its identity as a provider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that its concept, vision and mobilizing practice will greatly enhance China's leadership in the field of global security affairs.
Keywords: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initiative, new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rchit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