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经济评论 > 正文

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多措并举增加居民收入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就要不断增加居民收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我们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多措并举增加居民收入,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我国富民思想源远流长,古代典籍中关于裕民、惠民、富民的论述不绝如缕。比如,《尚书》中记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周礼》中写道“以富邦国,以养万民,以生百物”;等等。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保有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期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出台实施一系列惠民富民政策措施,推动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收入结构不断改善,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2012—2022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10元提高到36883元,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同时要看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城乡、区域、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还比较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还不够高。在新征程上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础性的工作是多措并举增加居民收入。

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不断提升居民收入水平,能够让更优质商品、更高水平服务、更丰富精神文化产品不断走进千家万户,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消费是最终需求,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能够为释放消费潜力、拉动内需创造重要条件,为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动力,对于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激发全体人民主人翁精神。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不断完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局面,能够充分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增加居民收入,需要不断完善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体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当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要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努力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具体来说,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

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提升个人发展能力。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有利于提升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从而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着力减轻困难家庭教育负担,提高低收入群众子女受教育水平,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教育等问题,不断提升每个人的发展能力,增强致富本领。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业农村自主发展能力。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坚持统分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下乡,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扩大农产品需求、稳定农产品收益率,夯实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础。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下沉,着力加强薄弱环节,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