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品牌案例 > 正文

郁郁文脉 富蕴同心——另一个视角的三坊七巷故事

中新网福州8月9日电 (傅振宇 林山)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悠久、古厝林立,是名人辈出、文脉昌盛之地,承载着珍贵的历史文化内涵,蕴含着爱国、进步、开放、包容的精神,折射着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就高度重视包括三坊七巷在内的文化遗产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提出了许多前瞻性思想理念,推动了一系列开创性探索实践,使这片历史悠久的文化宝地得以延续。

2021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三坊七巷考察调研,再次叮嘱,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

从“保下来”走向“活起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不仅赓续着城市的文脉,更散发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走进三坊七巷,经由另一个视角了解三坊七巷。我们亦可以从时光晕染的曲线山墙、纵横坊巷中,发现丰富的同心元素,感受深厚的同心底蕴。这里不仅承载着动人的同心往事,也律动着新时代新的同心乐章。

三坊七巷起源于晋,形成于唐五代,繁盛于明清,由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三坊”和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七巷”,以及南后街一条中轴街肆组成,是目前全国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

人们常说,走进三坊七巷,就是揭开了半部中国近代史。从另一个视角看,这里还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赓续优良传统的载体,是展现闽商耕山拓海足迹的画卷,是民族团结进步的视窗,是我国宗教中国化的缩影,是港澳台侨同胞血脉相亲的家园,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创新创业的热土,不仅蕴藏着一部风雨兼程、聚流成海的同心史话,更续写着当代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团结奋进的同心篇章。

智者先贤:这里走出了一大批近现代爱国民主人士

三坊七巷自古士子云集、文儒辈出,沉淀着书墨浓香中世代相传的优秀文化基因。近代以来,这里亦走过革命者的匆匆步履,留下民主先贤的求索足迹,流淌着党外人士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同行的岁月,映现着时代风云中烈火淬炼的峥嵘风骨,凝结了引领风气、追求真理、爱国兴邦、奋斗不息的民族精魂。

文儒坊36号,曾诞生了闽人自办的第一所具有革命色彩的新式学堂——蒙学堂。驻足聆听,仿佛仍有琅琅书声穿越百年,将人们带回那个风雨飘摇而又思潮激荡的年代。

1899年,近代民主革命者、报界先驱林白水与黄展云、黄翼云、郑权、方声涛等人合办了蒙学堂,不仅开展启蒙教育,更宣传进步思想、培养革命人才,成为福建早期传播革命火种的重要据点。黄翼云、方声涛等志士先后加入同盟会,成为辛亥革命的骨干力量。林觉民、林文、方声洞、严汉民、陈更新等数位黄花岗烈士,皆曾受教于蒙学堂。

首开白话办报先河的林白水(1874-1926),报人生涯十分跌宕。他于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期间加入同盟会,成为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民主斗士,孙中山曾手书“博爱”条幅相赠。他不畏强权,抨击时弊,1926年与同为“民国三大记者”的邵飘萍先后惨遭军阀杀害,时人哀其“以身殉报,一样飘萍身世;为国捐躯,千秋白水文章”。1985年,民政部追认林白水为革命烈士。

黄巷28号,“福建事变”期间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机关旧址,铭刻着一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1933年11月至193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由忠诚孙中山事业的国民党左派等建立)中央机关从上海迁到此地办公,参加酝酿和组织策动抗日反蒋的“福建事变”,在当时产生重要影响。“福建事变”推动了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之一。当时,包括黄琪翔、郭秀仪夫妇在内的农工党重要负责人就居住于此。农工党人努力寻找联络中共,为十九路军与中共签订抗日反蒋协定来往奔波。在闽的155名农工党人全力参与“福建事变”的各项工作,有的更是献出了宝贵生命。如今,这处统战旧址作为多党合作历史的见证,在新时代继续焕发特殊的同心光芒。

参与“福建事变”的重要民主人士中,还有家住衣锦坊酒库巷的林植夫(1891-1965)。1938年,林植夫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参加了新四军。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林植夫与叶挺军长一同被囚禁在上饶集中营,期间饱受摧残,始终宁死不屈,还协助狱中秘密党组织坚持斗争。1947年,林植夫经何公敢介绍参加中国民主同盟,并发起创建了民盟福建组织,同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新中国成立后,林植夫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曾任福建省政府委员兼农林厅厅长,并当选全国政协委员、民盟福建省委会首任主委,为福建农林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对改变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强烈渴望,促使广大爱国民主人士选择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并在之后紧紧追随、矢志不渝。

“挟持左右尽弓刀,谁识书生胆气豪!”黄巷走出的王冷斋(1892-1960),曾是“卢沟桥事变”时的宛平县县长。他面对日寇威胁,不卑不亢,据理力争,坚守城池,还以诗记史,细叙事变始末及抗战前线的危急局势。当中共中央在延安向全国发出通电,吹响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集结号,王冷斋赋诗:“延安奋臂起高呼,合力前驱原执殳。亿万人心同激愤,山河保障定无虞”,表达热烈响应。抗战胜利后,王冷斋作为重要证人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历数日本战犯罪行。解放后,他加入了民革,并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文史馆副馆长,毕生致力于“卢沟桥事变”历史研究和著述。

童年曾在三坊七巷居住过的冰心(1900-1999),是家喻户晓的“世纪老人”、文学大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新中国成立后,冰心与丈夫吴文藻冲破重重阻拦回到祖国,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从此,她将书写人间之爱的笔投向对新生活的赞颂,并作为中国人民的文化使者,积极在国际交往活动中展现新中国的美好形象。冰心曾担任过民进中央名誉主席、副主席,中国妇女联合会常委等职,为祖国的文学教育、妇女儿童事业,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贡献了光和热。

祖辈世居三坊七巷的林徽因(1904-1955),一生热爱祖国,新中国也为她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正式成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当选北京市第一届人大代表、全国文代会代表,并被特邀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林徽因曾说,从这时起,她才真正以“林徽因”自己,而不是以“梁太太”的身份投身于新政权和新社会的建设之中。因此,她在病痛缠身中仍以满腔热情参与新中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满怀自豪地在创作中呈现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又呕心沥血让国宝级传统技艺景泰蓝工艺光彩重生,并竭尽所能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建筑学人才。她以对中国建筑、文学事业的重要贡献,诠释了新中国女性知识分子的蜕变成长与时代担当。

还有许多优秀的闽都儿女,也走过长长的旧坊巷,迎着社会主义的曙光,走进新中国的广阔天地,施展宏伟抱负,倾尽毕生才华。

世居文儒坊的陈岱孙(1900-1997),青年时就抱定“经济救国”之志,曾留学哈佛大学并获哲学博士学位,是中国经济学课程“中国化”的先驱。1945年10月,他和张奚若、周炳琳、朱自清等联大10位教授联名发表电文,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希望国共谈判取得成功。1948年,他挺身而出和进步师生一道坚决抵制国民党政府将学校南迁,坚持留在北京迎接清华园的新生。

世居文儒坊的陈矩孙(1913-1987),系陈宝琛之孙,是“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组织者之一,还曾和林植夫等人一起参与民盟福建组织的创建。抗战胜利后,他接受中共闽浙赣省委指派,留在福建开展统战工作,争取国民党上层人士,曾策划和推动福建省银行总行和香港分行的起义。

曾住文儒坊陈宅的曾以鼎(1892-1957),原是国民党抗日海军名将。抗战胜利后受命接收日伪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夕,曾以鼎拒绝去台湾,后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担任海军研究委员会主任,参与海军建设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

曾居住黄巷小黄楼的郑奕奏(1903-1993),是桃李满天下的著名闽剧表演艺术家,被誉为“福建梅兰芳”。抗战期间,他“宁可清饥,不要浊饱”拒绝为日寇演出,还参加义演为将士捐赠寒衣。新中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戏剧家协会福建分会名誉主席等职,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的接见。1959年,郑奕奏赴印尼传授闽剧艺术并登台演出,在海外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晚年生活在桂枝里的书画篆刻名家陈子奋(1898-1976),被徐悲鸿赞誉“来往千古,戛戛独造”。抗战期间,他常以画筹赈,为国出力。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福建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常委,以及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有关部门专门在西湖为他设立画室,让他更好地创作研究。而他的诗句“智慧与心皆许国,中书虽老尚斑斓”,正写照了他一心报国的满腔赤诚。

世居宫巷的沈觐寿(1907-1995)是沈葆桢的曾孙,一生精研金石书画,真草篆隶熟习兼通,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政协委员、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岁月奔流,赓续传承。在今天,这种同心同向同行的力量,仍然在蓬勃的中华大地上澎湃激荡。

根深叶茂:这里流传着民族团结进步的悠悠往事

福建山海交融,56个民族齐全,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缩影。在三坊七巷,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亦有迹可循、有例可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毗邻三坊七巷的林文忠公祠,红墙肃穆,古雅高格。林则徐(1785-1850)以“开眼看世界”的远见卓识和虎门销烟的惊世壮举彪炳史册,也以维护民族团结的丰功伟绩,使各族人民长思久仰。

1842年,林则徐遣戍伊犁,团结新疆各族人民垦荒地、浚水源、辟沟渠、兴耕作、固边防。至今,一条长达400余里的碧波宽渠仍在滋养祖国土地,被当地群众称为“林公渠”。

“但期绣陇成千顷,敢惮锋车历八城”,伊犁垦田成功后,林则徐又以抱病之躯奔波天山南北,“纠工筑城,开渠引水,招民种地”,并结合当地人民长期实践出来的经验,在吐鲁番因地制宜推广“坎儿井”,“变赤地为沃壤”,改善了当地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使“穷民携眷安家,以为乐土”。

郎官巷30号畲族馆,青砖黛瓦里蕴藏的一抹民族风情,尤为惊艳。畲药香里的本草中华、畲族衣装上凤凰麒麟的美好寓意、畲家拳里刚健自强的民族精神、畲族银器上八仙过海等传统造型的中国匠心……琳琅满目200余件精美的民俗文物珍藏,铺呈着畲家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重,娓娓道来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共同文化记忆。

这座畲族馆的前身,本就是畲族先民的一处住宅。据上杭庐丰畲族乡保存的《蓝氏族谱》记载,清道光十九年(1839),庐丰乡60位蓝姓畲族人集资在省城郎官里购置房产建造“福省祠”(又名蓝氏祠堂),为赴榕参加科考的蓝氏子弟“一到其地,即得驻息之所,免租税之劳”。神奇的是,当他们买下房产,翻阅契书时才发现,原来早在康熙年间,此地就属蓝家旧宅。所以,畲族先民在省城生活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远。

畲族是福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福建畲族人口占全国畲族人口的一半以上。清代以后,科举考试在畲族士子中逐渐铺开,为史籍所记载的也随之增多。闽地亦涌现出蓝理、蓝廷珍、蓝鼎元、雷宏、钟大焜等一批畲族文人或地方官员,庐丰畲族蓝氏亦“文武科名人材辈出”。

在长长的历史脉络中,蓝氏祠堂存蓄了畲族先民在福州生存与发展,并积极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讯息。如今,重修的畲族馆,承载着更多功能与使命,不仅成为展现丰富多彩民族历史文化的窗口,更是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乡村发展的平台。2022年1月,福州大学刘敏榕工作室少数民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在畲族馆挂牌成立,成为青年学子体验传统文化、触摸历史、感受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又一温馨家园。

如果我们将视线上抬,以三坊七巷为中心向周边俯瞰,位于东侧的旗汛口、蒙古营,南侧的八旗会馆——这些富有民族特点的地名,也都记录着各民族在福建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在民族融合的滚滚洪流中,无论最初的起意如何,他们都最终成为了现代城市繁华的一角,特殊的名字在百年后也渐渐沉淀为一种文化印记,留待后人赋予他们崭新的意义……

源脉绵延:这里见证了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三坊七巷的宗教历史亦可称久远,“七巷”中即有宫巷、塔巷“两巷”的名字与宗教建筑所在有关。

宫巷因紫极宫而得名,唐天宝元年(742)始建于巷北,祀道家之神。据《旧唐书》载:“开元二十九年正月制:两京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天宝二年三月,改西京玄元庙为太清宫,东京为太微宫,天下诸郡为紫极宫。”这与宫巷紫极宫的定名可相互印证。

在三坊七巷之南,有山名乌山,古木参天,奇石殊胜。相传西汉时道家何氏九仙重九登高,射乌于此,故又称射乌山。宋熙宁年间,程师孟以乌山之胜可比道家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于山麓建道山亭,乌山由此有道山之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应程师孟之请,作《道山亭记》详记此事。《记》中感慨其时闽地佛道家之盛:“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可见佛道教对福建历史文化的发展自唐宋始已产生很大影响。

塔巷之名,源自王审知时期修建育王塔并塔院于此,寄望能够庇佑文运昌盛。塔巷历史上多次改名,如文兴巷、兴文坊、修文坊等,也多出于此愿。据宋淳熙《三山志》载,“兴文坊,地名塔巷,旧曰修文”“育王塔院,兴文坊北,闽王时有之”。1980年,在福州市北郊莲花峰下斗顶山出土了王审知墓志铭,记载当时“佛庙遍廓,雁塔干霄,钟梵之音,远近相接”,可见重佛风气及佛教影响。此外,光禄坊西段也曾建有五百罗汉寺,据称也是王审知应梦而建。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