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剖析落马的“90后”干部

【摘要】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然而,近年来年轻干部特别是少数“90后”干部的腐败问题不断出现,不仅给干部队伍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形象。深入分析少数“90后”干部的腐败特征,研究其腐败的共性规律,并系统剖析其背后的原因,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于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以及有效防治年轻干部腐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年轻干部 “90后”干部 腐败特征 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识码】A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年轻干部是领导干部的后备军,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接力者。然而,近年来,少数年轻干部腐败的现象却不容小觑,特别是少数“90后”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有的甚至成为腐败典型案例。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年轻干部特别是“90后”干部不是腐败的天然免疫群体,也不具有隔离腐败的保护屏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有效防治年轻干部腐败,可能会给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带来损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

少数“90后”干部腐败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

少数“90后”干部腐败问题日益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不断完善,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腐败现象也出现了一些新特征,其中以少数“90后”干部为代表的腐败群体年轻化就是重要表现。从近年来已经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年轻干部的违纪违法案例并不鲜见,甚至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在2023年以来各地方纪检监察机关公布的接受审查调查通报中,以出生于1991年的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茄子河区棚改办原鹿源社区认定组组长田某某、出生于1992年的四川省长宁县住房城乡建设和城镇管理局市容管理股副股长刘某某等为代表的“90后”干部成为备受关注的反腐对象。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也曾曝光过一批年轻干部违纪违法的案例,例如,出生于1990年的河北省南宫市水务局财务股原干部李某某,因沉迷网络赌博,在短短8个月时间里,共挪用、贪污公款1921.88万元。上述案例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少数年轻干部腐败的共性特征和发展趋势,其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

人民群众对年轻干部的腐败容忍度更低,年轻干部腐败对党员干部形象的损害更大。与“59岁”现象等以往的群体相比,少数“90后”干部的腐败问题引发的社会关注度更高。在公众的一般认知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干部应当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党性修养,特别是处于人生和事业的起步阶段,正是青春奋斗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其思想理应“洁白无瑕”,这与工作多年而陷入腐败深渊的违纪违法干部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因此,当少数“90后”干部因腐败问题而被披露曝光后,民众往往会在认知上产生一定的落差,这也给党员干部的形象带来了较大损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事实上,这种危害性也正是少数“90后”干部腐败问题备受关注的原因所在。

少数“90后”干部腐败在一定程度上啃噬干部队伍建设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可以看出,干部队伍建设是影响党的事业兴衰和国家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年轻干部作为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干部队伍建设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少数“90后”干部的腐败问题从根基上侵蚀党的健康肌体,污染干部队伍建设的新鲜血液,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将可能影响干部队伍的健康发展。从少数“90后”干部的腐败案例中能够看出,这些年轻干部如果未能得到及时纠治或者未被发现而“带病提拔”,将会给地方干部队伍培养和政治生态净化带来负面影响。

少数“90后”干部腐败的主要特征

具有高学历但缺乏辨别能力。少数“90后”干部通常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有一部分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甚至博士研究生学历,在学历层次上呈现出明显优势。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各地方组织部门相继推出了选调生计划等特殊通道,为高学历人才提供了优厚待遇和晋升的“快车道”。然而,由于少数年轻干部从校门直接进入工作岗位,没有经过足够的工作历练,在进入工作角色之后往往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当面对腐蚀甚至“围猎”时未能进行精准的识别,从而在诱惑中一步步陷入违纪违法的泥潭。例如,在调研中发现,发生在浙江省某县级市的年轻干部腐败案件中,两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90后”干部在入职不到3年的时间里就因贪污而被查处,不禁让人感到错愕和惋惜。

有创新意识但理想信念不够坚定。“90后”干部的成长经历与“70后”干部、“80后”干部不同,他们是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背景下生活和成长起来的,其物质条件和社会资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使得“90后”干部往往具有开放的视野和活跃的思维,还有与之年龄相匹配的创新意识。但也正是因为这些特征,有的“90后”干部同时具有思维不定的特点,理想信念尚未达到稳固的状态,对一些违纪违法行为还没有保持足够的警惕。在一些相关案例中,我们也能够看出少数“90后”干部呈现出这样的特征。据报道,出生于1994年的邹某,原是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某乡政府扶贫专干,自2016年12月起利用职务便利套取精准扶贫产业奖补资金达到53万余元,其套取方法和名义十分具有隐蔽性,将本应用于推动工作的“创新思维”用在了腐败的歪门邪道上。

职级不高但涉案金额不低。年轻干部特别是“90后”干部身处职级并不高,大多数被查处的“90后”干部多为科级或科员,但有的涉案金额并不低,甚至成为“小官巨贪”的典型。例如,出生于1995年的张某某,曾是安徽省滁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在2016年到2019年3年多时间里采取收款不入账、伪造收款事实等方式,累计侵吞公款达6900多万元。从近几年曝光的年轻干部的腐败案例中不难发现,年龄、工龄已不再是涉案金额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此外,与当前一般的腐败案件不同,少数“90后”干部的腐败往往不是集体腐败,尚未构成腐败利益集团,涉及到的关系人也并不复杂,也有一些学者将这类腐败归纳为“独狼式”腐败。

具有一定工作能力但容易沾染不良嗜好。年轻干部因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在适应工作环境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能力,一般能很快胜任上级领导交办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就容易因沾染不良嗜好等而误入歧途。从已经查处的案例来看,沉迷赌博、网络游戏成瘾、直播打赏无度、热衷奢侈品、崇尚高消费等都是年轻干部特别是少数“90后”干部腐败的特征,这些不良嗜好成为少数“90后”干部腐败的重要诱因。例如,“90后”女性常某,曾是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交通局一名会计,贪污单位公款达280.7万元,其中近200多万被其用于购买网络虚拟礼物“打赏”网络主播;1992年出生的贵州望谟县大观镇卫生院原检验员兼财务管理负责人王某某,因沉迷网络赌博而采取现金支票提现的方式套取公款。

拥有重要岗位权力但缺乏正确权力认知。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开始纷纷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在这一过程中,一些能力较为突出的年轻干部很快被委以重任,工作后不久就被调整到重要岗位上,也因此具有了一定的权力。然而,少数年轻干部对重要岗位的腐败风险认识不清,对自己手中的权力也没有清醒的审视,从而在运用权力中迷失了自我。例如,出生于1990年的珠海市粮油购销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蔡某某尽管年龄不大,但手握基层单位实权,在承揽粮食购销业务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另据广东省佛山市纪委监委的通报,从党的十九大至2021年9月2日,全市立案查处的“80后”“90后”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占总数的32%,其中不乏一些处在重要岗位重要领域的年轻干部。

有职业发展目标但容易在“小圈子”的诱惑中越陷越深。年轻干部在从大学校园进入工作岗位的初始阶段,往往具有一定的职业发展目标,有的也因为怀有青春远大理想而投入到公务员考试或基层岗位的选拔中。在工作刚刚起步的阶段,本应是最具有动力和可塑性的积累锻炼时期,但是少数“90后”干部因各种原因经受不住考验而忘却了人生目标。少数“90后”干部因工作内容枯燥而丧失信心,开始寻觅刺激;少数“90后”干部因处于重要岗位逐渐有人追捧,开始结交“小圈子”,甚至积极参加各类社交活动而甘于被“围猎”;少数“90后”干部因个别地方和部门的政治生态受到污染而放弃原则,开始逐渐融入“吃喝团”,甚至同样出现了风腐一体的问题。

具有专业技术知识但善于运用新技术实施贪腐行为。在各级党组织选拔任用干部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年轻干部都具有较好的专业技术背景,在运用新技术开展工作时能够展现出较强的能力。然而,这些专业技术能力也为其利用新技术实施贪腐行为提供了可能。从少数“90后”干部的腐败案例中可以发现,有的年轻干部通过篡改网络程序、盗取单位数据、侵入系统截取资金等方式从事隐匿性极强的腐败犯罪行为,有的甚至长期作案而没有被发现;还有的年轻干部贪污挪用公款购买比特币、股票证券等,期望从中牟利。这些现象都表明,少数年轻干部的腐败问题已经呈现出与传统腐败类型的不同表征,并且随着数字技术和数字治理的不断发展,腐败类型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少数“90后”干部腐败的原因分析

少数“90后”干部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尚未扣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严从实加强教育管理监督,引导年轻干部对党忠诚老实,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正确对待权力,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事实上,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是否牢靠是包括“90后”干部在内的各类干部出现违纪违法问题的首要影响因素,特别是少数“90后”干部缺乏足够的党性锤炼,理想信念可能尚未筑牢,导致在行为上出现各类瑕疵进而演化为腐败行为。少数“90后”干部在工作之后对理想信念教育不以为然,思想松懈、心存侥幸、“三观”不正等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最终导致廉洁从政的思想堤坝滑坡崩塌。

对“90后”干部的监管措施尚未到位。有的地方党组织在监管过程中,尚未对年轻干部的年龄特征和岗位性质等给予充分考量和重视,在对一些基层干部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尤其是“90后”干部还没有形成“全覆盖”,对一些刚入职的“90后”干部还存在监管盲区。从实践层面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关键少数”“一把手”等干部群体的监管,然而对“90后”干部群体尚未形成具有针对性的监管模式。一方面,这与“90后”干部往往被认为是不太可能与腐败行为挂钩的群体有关,因此,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干部就出现违纪违法问题,这似乎是在人们意料之外的;另一方面,少数“90后”干部腐败现象也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腐败变化趋势,针对这一现象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还较为欠缺,这也使得有的地方党委政府难以准确判断和把握。

基层权力运行的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少数“90后”干部的腐败问题大多数发生在基层,有的出现在村级这个权力运行的末梢“最后一公里”,有的出现在腐败风险的非重点领域和环节,有的出现在容易被忽视的“小微”权力运行中,但究其本质,往往是因为权力运行的制度体系不够健全,从而给腐败以可乘之机。例如,“90后”的廖某曾经是海南省三沙市船务管理局的报账员,任职期间采取虚构交易事实、虚开发票等手段套取公款近180万元;出生于1991年的茆某某,曾是江苏省昆山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原科员,分46次“搬走”社保资金270余万元,等等。这些案例反映出基层权力运行中的制度漏洞仍然存在,对关键岗位和重要环节的程序约束、权责限定还有模糊地带,总体上对权力的有效制约还有待完善。

年轻干部腐败现象的治理对策

精准推动“90后”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90后”等年轻干部因具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和共同的年龄特征,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方面需要因地制宜提高精准性,真正让年轻干部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增强党性修养,不断牢固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不断提高年轻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在当前正在全党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需要针对年轻干部的特征制定教育方案,推动学习入脑入心。此外,在年轻干部培养选拔过程中,需要始终高度重视职业发展教育,一方面,着力推动高校开设廉洁教育相关课程,推进廉洁教育进校园,将廉洁理念的传递前置在学历教育阶段;另一方面,在年轻干部入职过程中,针对岗位和职责开展职业教育,明确廉洁风险点和防治对策,在年轻干部心中种下廉洁种子。

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这为年轻干部锻炼成长指出了明确方向,也是提高年轻干部综合素养进而抵御腐败侵蚀的重要路径。从少数“90后”干部的腐败案例能够看出,这些年轻干部大多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更少有到艰苦地区锻炼的经历,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其思想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反之,近年来一些优秀的年轻干部投身到基层和艰苦地区,与当地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牢固树立起了正确的政绩观,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上。出生于1991年的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生习江北,现任南昌市委办公室驻黄马乡罗渡村第一书记,清华大学毕业时,他主动放弃一线城市工作机会,毅然选择扎根基层,深入群众身边,通过务实解决实际问题赢得群众认可,也因此获得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

系统加强对基层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防治年轻干部腐败,需要从源头抓起,特别是针对基层权力运行中存在的腐败风险隐患推动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一方面,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不能腐”上深化拓展,前移反腐关口,深化源头治理,加强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健全防治腐败滋生蔓延的体制机制。结合当前少数年轻干部的腐败现象,深入研究分析少数“90后”干部的腐败规律,对容易出现的基层腐败环节和类型进行研判,在制度上建立起严密的防范体系。另一方面,强化对以“90后”干部为代表的年轻干部的全面监督,不仅需要发挥党委纪委的监督作用,而且需要借助数字技术开展信息化监督,同时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让年轻干部掌握的权力经得起“探照灯”的检验。

坚持对年轻干部严管和厚爱相结合的培养原则。在对“90后”等年轻干部的监管中,需要始终保持对违纪违法行为的“零容忍”,更加注重抓早抓小,出现任何苗头性问题都要及时提醒年轻干部,特别是注意观察年轻干部的兴趣爱好,发现不良嗜好需要及时纠正,对刚刚入职的年轻干部也需要进行经常性提醒,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要越往后执纪越严。对新选拔的年轻干部,凡是违反了要一律从严查处,出现此类问题要一票否决,典型的还要予以组织处理。”此外,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激励年轻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在严管中鼓励他们发挥创造性,善于发挥他们的思维活跃和精力充沛优势,引导年轻干部将青春活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年轻干部树立起担当意识,不断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作者为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廉政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3ZDA129)阶段性成果】

责编/谢帅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