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典型案例,涉及“积极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及时制止造谣中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侵权行为”等多个方面,集中展示了人民法院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成效。
民营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对繁荣经济、稳定就业、促进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平等保护原则之下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应当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与时俱进筑牢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司法防线。
近年来,我国司法实践在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方面卓有成效。此次发布的11个典型案例体现了善意文明司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增强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发展信心。
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既有注重以规则的“确定性”、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平等性”,帮助民营企业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等典型做法,又有加强民营企业(家)名誉权保护、防止抹黑造谣等不正当竞争的新举措,充分反映了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不懈努力。
创新是激发民营企业活力的重要抓手。如何依法保护创新,是民营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此次发布的涉“万糯2000”育种材料商业秘密纠纷案,回答了育种创新成果保护领域的诸多共性问题,有助于让民营企业在以案释法效应的示范引领下,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
近期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要“使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在此背景下,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相关典型案例,对涉民营企业权益保护的“痛点”“难点”作出回应,具有重要意义。司法部门常态化发布此类典型案例,让民营企业在浓厚法治氛围中真切感受到权益平等保护的司法防线正在筑牢,定能促进民营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
(摘编自《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