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青少年是国之根本,加强青少年宪法教育关乎国家和民族事业兴旺发达。新时代大中小学宪法教育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引导青少年从小掌握宪法法律知识、树立宪法法律意识、养成遵法守法习惯,将青少年培养成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坚持在“系统化”领悟中把好“航船舵”
新时代大中小学宪法教育一体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包含相互协作、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多层次教育主体,必须以系统思维综合考虑大中小学宪法教育涉及的各个方面,把握大中小学宪法教育一体化的实践理路。大中小学宪法教育一体化要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个总抓手进行整体谋划、系统安排。按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要求,青少年法治教育要以宪法教育为核心,形成层次递进、结构合理、螺旋上升的法治教育体系,将宪法教育贯穿始终。从国家、社会、学校等宪法教育主体入手,推动形成青少年宪法教育完备的政策体系、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高效的教学实施体系。促进宪法教育环节形成合力,增强青少年宪法教育的系统性。
坚持在“精准化”教育中立起“风向标”
新时代大中小学宪法教育要从各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出发,从对宪法情感的启蒙到明确自己所享有的权利以及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再到树立宪法信仰,弘扬宪法精神,大中小学宪法教育要在各学段中坚持“精准化”教育。
小学阶段注重启蒙宪法情感。小学阶段尚处于社会化的发轫期,要从其感性思维的认知世界中潜入式进行基础性的规则教育。从日常生活中引导其初步感知宪法的有关常识,小学阶段的宪法教育要坚持在启蒙宪法情感的过程中为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
初中阶段注重打牢宪法基础。初中阶段处于宪法意识培育的可塑期,要结合初中生的心理基础及生活经验,拓展对初中生的宪法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宪法教育要坚持在打牢宪法基础的过程中增强宪法意识。
高中阶段注重提升宪法素养。高中阶段处于思维趋向成熟期,要加强对宪法制度的认同,加强高中生对宪法原则以及我国国家机构和国家制度等具体的宪法制度的学习。在深入认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集中体现中拥护我国的根本制度。高中阶段的宪法教育要坚持在提升宪法素养的过程中深切感悟宪法制度的内在价值。
大学阶段注重内化宪法精神。大学阶段处于对宪法理性认识的升华期,要从其已有的宪法知识储备中深化对宪法思想的全面掌握,建立完善的法治思维体系,以辩证的眼光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大学阶段的宪法教育要注重内化宪法精神,在内化中坚定捍卫宪法。
坚持在“具体化”践行中打造“生力军”
新时代大中小学宪法教育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学生为中心目标,学校教师为重要主体,家庭和社会等相关教育主体协同发力的模式下画好“同心圆”。在具体实践中激发宪法教育的内驱动力,培养自觉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国家层面来讲,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宪法宣传教育。设立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强化国旗法和国歌法以及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等,在宣传教育中维护宪法权威。
从学校层面来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培育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宪法意识的重要作用以及课程思政的协同作用,强化主渠道的引导力。搭建大中小学宪法教育一体化的教学平台和实践基地,让宪法教育在各区域以及各学段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加强校园宪法文化建设,以更加灵活多样的形式让青少年在生活化实践中树立和弘扬宪法精神。
从家庭层面来讲,形成良好的家风家教。家长要在尊法守法的家庭教育中树立榜样,为青少年养成尊法守法观念营造家庭法治文化氛围。
从社会层面来讲,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青少年群体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其成长环境离不开网络的潜在影响,要在网络宣传教育阵地中掀起全民学习宪法的热潮。要发挥新媒体技术在全社会宣传宪法教育的作用,重视主流媒体对宪法的解读与传播,拓展普法宣传教育平台等。在扩大舆论影响力中有效引导青少年群体在全社会唱响遵宪、守宪、护宪的主旋律。
大中小学宪法教育一体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当代青少年与时代同行,必须始终重视对青少年群体的宪法教育,让宪法精神真正厚植在青少年的心灵深处,让尊重宪法、捍卫宪法成为青少年的自觉行动。(作者: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张桐;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科技大学基地研究员 朱新华)
【本文系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中小学宪法教育一体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YJKS19XSX-10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