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领军人物 > 正文

刘同舫:在传承与发展中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一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要以先进文化为指导,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时代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需要从文化中寻找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传承与发展中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

文化传承是推动文化繁荣的先决条件

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的前提在于文化传承。“知所从来”,方有根基。自人类诞生以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就成为困扰无数哲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解答“我之为我”“我是谁”以及“我从哪里来”等哲学之问的源泉,人类在实践中创造了属于自身的文化,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人类,为不同的群体赋予不同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主体性和原创性的本源,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文明区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文化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打上了独有的精神烙印,滋养了一代代中国人民,从根本上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形成了集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为一体的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必须追本溯源,传承和守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唯物史观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必须从“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前提出发,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把塑造、影响和激励一代代中国人的文化传承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守护好,不断挖掘和提炼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资源和思想精髓。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维系中华民族的自我认同,坚定走自己道路的决心和勇气,凝聚中华民族万千儿女的智慧力量,团结一致夺取新时代长征路上的新胜利,必须回到文化本源,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求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传承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历史智慧、汲取政治智慧,不断增进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开辟美好未来,是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的题中之义。

文化发展是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

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必须依靠文化发展。繁荣新时代文化不仅要“知所从来”,更要“思所将往”。“思所将往”要求人类运用理性对未来作出科学规划,体现出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的精神。文化建设上的“思所将往”,就是要在把握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中提升文化建设的历史主动精神,增强发展新时代文化的行为自觉。文化本质上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是植根于一定经济基础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一个民族穿行于历史的长河、历经岁月的洗礼与沉淀而始终能够保持自我认同的精神居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所拥有和传递的核心价值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并通过不同的方式得到诠释。文化的根本属性和内在规律决定了文化形态是具体的、流动的、变化的,“发展”是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文化建设必须面向不断发展的实践推动文化形态的变化更新,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不断的发展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新时代新起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文化繁荣,要围绕“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总体要求,抓住增进文化自信、营造优越文化氛围、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等关键节点发力,打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的文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文艺创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推出更多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且能够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把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立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新实践、新问题相结合,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加快构建更具原创力、亲和力、影响力的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着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充分激活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世界文明图景中展现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形态,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

运用“第二个结合”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新时代文化繁荣需要依靠文化传承与发展共同推动。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传承才能更好创新。“传承”与“发展”犹如文化繁荣的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两者相互支撑、缺一不可。有传承而无发展,一成不变、墨守成规的文化必然滞后于人民和时代的需求,湮没于历史的长河;有发展而无传承,缺乏支撑的文化势必掏空根基,成为经不起时代检验的空中楼阁。只有妥善处理好“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实现传承,做到守正而不守旧、尊古而不复古,如此才能真正建成文化强国,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

做好传承发展重在“守正创新”。“守正”就是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守中华传统文化之正;“创新”就是在守正的基础上,结合实践发展和时代的需求,在文化形态上不断更替,在文化内涵上持续更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坚持“守正创新”,关键在于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创造性地提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一个结合”丰富和发展为“两个结合”,以“第二个结合”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原则和路径,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契合、互相成就的理论逻辑,指明了“结合”对于筑牢道路根基、开拓创新空间、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近代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实践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与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文化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引,确保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和方向前行;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才能为文化建设赋予新的动力,注入新鲜血液,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流汇聚中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为新时代文化繁荣昌盛、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提供不竭动力,为建设文化强国、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必要支撑。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客观规律的深刻把握,为我们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使命、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引。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第二个结合”的思想意蕴,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守正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赓续历史文脉,守护精神家园,就能够创造属于我们时代的文化新形态,谱写中华文明发展的绚丽篇章。

(作者为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