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也是增强基层治理组织力的关键所在。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委组织部始终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基层治理的一条红线,聚焦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在推进“小县大城”具体实践中,不断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组织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持续探索以基层基础为支撑、共建共治为方式、惠民利民为根本的皋兰治理模式,全方位展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风采。
织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提升基层治理领导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坚强保证。我们适应城乡社会形态、发展形态、治理形态的深刻变革,在推进“小县大城”建设中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组织体系。健全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县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重大政策、部署重要工作、督办重点任务。镇党委成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加强研究谋划,集中解决问题。村(社区)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统筹协调辖区资源力量落实基层治理各项措施,形成贯通“县-镇-村(社区)”三级基层治理领导架构。织密网格健全治理体系。按照规范合理划分网格,配齐专兼职网格员,充分吸纳物业人员、民警、退役军人等人员兼任网格员,发展壮大网格员队伍,进一步按照楼栋分布,细化设置“微网格”,探索实施红(重点区)黄(预警区)蓝(防范区)动态管理机制,着力发挥网格化管理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搭建平台统筹各方力量。落实“大党委”“双报到”等工作制度,切实将机关党员干部与组织资源、服务力量等常态化下沉到位,每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围绕群众反映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整合服务资源,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解决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统筹做好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治理“三篇文章”,着力搭建党组织引领下的“党建+议事”平台,推广“古梨树下说事”等特色载体,做到“百姓事,百姓议,百姓理”,让“民事”由“民管”、“陌邻”变“睦邻”。
构建“共治共享、精准高效”的服务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聚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浦江经验”的重要实践路径,推进“小县大城”、做实基层治理就要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强化服务理念。牢固树立“群众事情无小事”的服务理念,大力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实行“一站式”“一条龙”代办服务,努力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党员干部经常性走访入户,联系群众,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实打实解决群众困难,有效推动网格治理穿透地域、直达户室。强化志愿服务。依托村(社区)党组织,建立以党员为骨干,各类团体、组织、协会成员等广泛参与的党员志愿服务队,推进志愿服务项目运作,开展典型评比争创活动,创建志愿服务品牌,并建立平急转换机制,遇到重大灾害和风险能直接转化为应急队伍。强化“三新”服务。大力实施“两个覆盖”攻坚行动,充分发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行业优势,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深化拓展“红色物业”建设,探索实施“大物业”运行机制,推动社区“两委”成员、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形成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共驻共建、融合发展态势。
打造“统合聚合、高效协同”的保障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支撑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做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要在保障上“强身”,在队伍上“健身”,在减负上“瘦身”。抓基础保障。整合党建、政务和社会服务等各种资源,统筹优化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互联互通的党员群众活动阵地。持续落实村(社区)办公经费定额保障机制、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村组干部报酬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和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办法,激励村(社区)干部在基层治理中充分发挥作用。从县管党费中列支资金,修缮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配备必要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抓队伍建设。加大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力度,广泛开展“擂台比武”“导师帮带”等活动,建设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基层治理干部队伍。持续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注重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农村致富能手、复退军人、返乡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加强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按规定落实报酬待遇,充实基层治理力量,着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素质优良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抓基层减负。坚持依法治理、源头管控、综合施策,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进一步厘清(村)社区权责边界,明确社区工作事项,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切实增强村(居)民自治服务功能,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作者:皋兰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张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