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理响中国 > 正文

【理响中国·青年学习班】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理响中国青年学习班(1)

作者:韦子平 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千万工程”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共同富裕、农业农村现代化紧密相连,注重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新征程上,我们要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创造性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据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乡镇文化站有32825个,组织文艺活动次数为613019次,各乡镇文化站文艺活动平均次数为18.69次;地级市群众文化机构有359个,组织文艺活动次数为21318次,地市级群众文化机构文艺活动平均次数为59.38次,是乡镇文化活动次数的3倍多。因此,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体制机制,补齐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短板,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战略高度,就“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作出顶层设计与部署安排,“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新征程上,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高质量做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党领导“三农”工作原则不动摇,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保证。要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总指挥”。“千万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推动“千万工程”有效实施,习近平同志创建了“一把手”负责制和“四个一”工作机制。20年来,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党政主导,五级书记齐抓共管,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正是在党的坚强有力领导下,“千万工程”才能久久为功、行稳致远。

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贯彻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节庆、重要活动和重大事件,持续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聚焦伟大成就、深刻变革、幸福生活,生动立体讲好新时代文化文明故事,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思想保证和政治保障。

推动新时代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把农民群众精气神提振起来。”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要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聚焦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构建完善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要持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传承优良家风,引导广大农民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乡村振兴奠定扎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要改革创新新时代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形式。结合新时代新型农民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用“接地气”的语言,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阵地作用,统筹推进“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工作内容,推动新时代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庭家教家风作用,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

“千万工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知识进农村、入农户,把垃圾污水治理、植树护林等生态环保理念纳入村规民约,成为公序良俗。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在之江大地徐徐铺展。“要在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之间划出一条线,告诉群众什么是提倡的,什么是反对的”,要“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庭家教家风作用”。

一是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挖掘传统习俗、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文化载体中传递正能量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倡导守望相助、以和为贵的行为规范,弘扬孝老爱亲、耕读传家的道德风尚,营造崇尚节俭、不慕虚荣的社会氛围。

二是因地制宜、科学民主制定和修缮既能体现当地农村文化习俗、历史文化,又具有地方特色、百姓喜闻乐见的村规民约,以“小村规”善治“大家园”,集中整治天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丰富农村农民精神生活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深入农村实地调研,就古村落、古民居、古树、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文化礼堂、农家书屋、青少年宫的修建以及传统戏剧展演、非遗项目传承、文体活动开展作出重要指示,并督促出台配套政策保障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推动了浙江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并取得一系列成果。新征程上,我们要统筹推动形成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合力,健全长效化常态化工作机制,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要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和监督检查范畴,明确任务清单,压实部门责任。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进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不断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创新做法,广泛开展农村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

二要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加强乡村家庭文明建设,提升乡村家庭教育质量。持续开展寻找“最美家庭”、书香家庭、学习家庭等乡村家庭文明创建活动,引导乡村家庭以德治家、以学兴家、文明立家。构建家庭教育网络平台,完善家庭教育工作体系,形成乡村家庭、乡村学校、乡村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新格局,培育和弘扬富有新时代特色的家风文化。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