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清则社风清,家风浊则社风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党员干部要拉紧家风家教这根“弦”,就要坚持“四个第一”,传承好家风,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坚持用好第一课堂。“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家规和家训,还是苦口婆心的叮咛嘱咐,乃至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都会对孩子健康成长、家人事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就需要党员干部用好第一课堂,不仅要重言传,更要重身教,始终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会对家人具有说服力、感召力和约束力,进而自觉做到廉洁自律、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坚持锤好第一党性。关爱家庭和亲人,是人之常情,党员干部也不例外,但关键在于关爱什么、怎样关爱,不能用所谓“亲情”代替党性原则。焦裕禄发现儿子焦国庆看“白戏”,专门召开家庭会议,要求子女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严厉又较真的“焦门家风”,让子女们从“不伸手”、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品行中受益终生。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严是爱、松是害”的家庭观念,摆正权力与亲情、家风与党风、小家与大家的关系,防止权力被亲情“绑架”。注意观察家人的思想、感情、生活和工作,了解掌握他们的言行和动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制止、批评教育和帮助,不徇私情,不遮掩护短。
坚持当好第一表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拥有良好的家风,才能养成清正廉洁的作风。反之,如果家风不正,就很容易成为滋生、蔓延腐败的土壤。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时时处处给家人和身边人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利益关、权力关,为全社会作表率,带头建设新时代优良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坚持尽好第一监督。有监督是幸福的。树立良好家风,既要靠党员干部个人自觉,也必须靠制度的约束,形成具有威慑力和约束力的监督机制。开展廉政教育学习,引导党员干部坚持立家规、严家教、正家风,对亲属子女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开展“5•20”(我爱廉)领导干部配偶家庭助廉座谈会,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先进典型案例,家属现场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等,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家属的警示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意识、法律意识,当好“监督员”,常念“纪律经”,多吹“清正风”。完善监督举报机制,拓宽社会监督渠道,探索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监督的有效方式,构建单位、社会、家庭相互配合、密切协同的监督网络。
“一家仁,一国兴仁。”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都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让美德厚植于每个家庭,将不仅为家庭美满、生活幸福、人生出彩完成奠基,更可以为实现中国梦激发文明风尚力量。(邓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