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主题活动 > 正文

如何让村民在古村落保护和发展中富起来?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第158期学术沙龙综述

古村落,是乡村文化遗产的博物馆,是乡村记忆的百科全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自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启动中国传统村落遴选以来,至今已公布六批815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如何保护好、发展好古村落,让村民在古村落保护和发展中富起来,一直是政府、社会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经过20多年的实践探索,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诸葛八卦村创设了“人人是股东,人人是文保员”古村落保护发展的诸葛模式。为了系统总结古村落保护发展的实践成果和宝贵经验,探索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更好推进古村落保护发展,解锁古村落共富密码,让村民富起来。2023年9月8日,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兰溪市人民政府在杭州紫金港国际饭店共同举办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第158期学术沙龙。本期沙龙由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员会副主委、浙江省人大常委范柏乃教授主持。

兰溪市委副书记、市长朱俊华,兰溪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陆庆丰,兰溪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方建良,兰溪市政府13个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以及原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正厅级)、“三农”发展组组长顾益康,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社区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蒋纹,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余建忠,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所主任、高级工程师朱振通,浙江工业大学中国钱塘江文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孙以栋,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员王相华,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吴福平,浙江卫视高级记者、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夏学民,人民论坛网地方部副主任金雄伟,九三学社浙江省教育服务团秘书长吴敏等来自“三农”、古村落保护、城乡规划、传统文化和公共政策领域的专家学者、老师和研究生共50余人参加了本期学术沙龙。

兰溪市委副书记、市长朱俊华指出,20年来,兰溪牢记总书记嘱托、感恩奋进,全面推动诸葛八卦村传统文化挖掘和古村落保护利用,让村民共享保护福利,逐步走出一条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深化融合、与乡村振兴美美与共、与村民富裕高频共振的发展之路。他重点从“坚持规划端发力,放大保护模式的‘延伸’效应”“坚持方式端发力,放大保护模式的‘共生’效应”“坚持主体端发力,放大保护模式的‘捧月’效应”“坚持人才端发力,放大保护模式的‘传承’效应”“坚持数字端发力,放大保护模式的‘赋能’效应”“坚持共富端发力,放大保护模式的‘红利’效应”“坚持扩面端发力,放大保护模式的‘蝶变’效应”“坚持文化端发力,放大保护模式的‘出圈’效应”等八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兰溪古村落保护发展的实践探索。

兰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金义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赵庆鸿、市交投集团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章霞、游埠镇委书记沈文忠分别作了以“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兰溪探索”“‘千万工程’引领古村落保护利用的兰溪实践与思考”“传孔明遗风、续诸葛乡愁、创文旅新篇”“关于游埠镇早茶文化实践探索”等为主题的汇报,从各自职能角度介绍了古村落保护发展的基本做法和主要经验,同时也指出了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与会专家学者紧紧围绕“古村落保护发展”这个主题,并结合兰溪的实践探索,深入分析古村落保护发展的基本做法,总结提炼古村落保护发展的主要经验,进一步探讨村民如何在古村落保护发展中富起来的公共政策创新问题。

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三农”发展组组长顾益康认为,兰溪市保护和发展古村落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贯彻和生动实践,要做好古村落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两篇大文章,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视角下,以“积极的保护”代替“消极的保护”,古村落保护不能简单的一“锁”了事,要以合理的开发利用来激发老百姓保护的内生动力,把前人留下的遗产保护好,为后人留下流芳百世的文化村落。

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蒋纹以传统村落的资源发展和价值重塑为主题,重点考察交通、商业、政治、文化四个因素对传统村落成长与发展的主要影响。结合喜洲古镇案例,从为乡村提供人力资源、为乡村对接经济资源、为乡村建立社会资源三个方面,给兰溪古村落保护和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余建忠点赞兰溪市“活化”利用、村民主体意识、集中连片发展等具体实践工作,并给兰溪提出了八点政策建议:塑造古村发展的“统筹力”;构建全民参与的“共享力”;激活内生发展的“向心力”;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承力”;推动多元发展的“创新力”;塑造合作共赢的“协作力”;增强社会治理的“智慧力”;拓展古村焕新的“传播力”。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所主任朱振通教授从平衡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共识与参与两个角度,以“用”的视角来思考古村落的发展,结合平时工作中的三个案例和三个模式为兰溪诸葛八卦村发展提出了适当放手、多元模式、土地政策支持、以点带面、村落连片五点建议。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钱塘江文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孙以栋教授作了题为“激活三江两岸中国传统村落引擎,推动杭州中西部地区共富高质量发展”的发言,重点从开展寻根溯源、风情风貌重塑、数字科技赋能、品牌塑造传播和要素支持保障五个方面,给兰溪古村落保护发展提出相关对策。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王相华研究员从古村保护和共同富裕的基本做法、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古村保护和共富的模式三个角度,回应了如何激发村民积极性的问题,提出引入政府扶持,形成良性循环,在讲好故事的基础上讲好年轻人想听的故事。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吴福平建议,一是全面梳理兰溪历史文脉,深入解码兰溪文化基因,将兰溪优秀文化元素、文化记忆在全境加以人性化、艺术化、差异化、全域化表达,实现兰溪市全域文化品格的全面提升;二是以“弘遗汇·河图乐园”和“弘遗汇·洛书城”为中心,建造连接镇乡街道和村居社区的“兰溪市全域文化艺术带”,推动兰溪全域旅游发展;三是制作《兰溪市全域文化基因数字化图谱》,提供一幅言简意赅、逻辑严密、系统全面、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数字化文化基因图谱,使之成为了解兰溪历史文脉、展现兰溪人文精神、展示兰溪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窗口。

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学术顾问、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夏学民首次提出“生态产房”新概念。他认为,保护古村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要想让古村落活起来、火起来,必须针对新生代的需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生态产房”旨在鼓励年轻人走进古村落,巧借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促进人类自身生产繁衍可持续。

人民论坛网地方部副主任金雄伟认为,诸葛八卦村是一个天然的“道场”,通过优质内容的植入和打造,有望成为一所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八卦大学”。具体建议重点抓好两大IP的打造: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八卦易经文化。诸葛亮IP打造可重点从“诸葛亮是如何炼成的”“诸葛家族是如何成为千年家族的”等入手,开发系列研学产品,让人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比如可开设“小诸葛”养成亲子课。“八卦”其实就是“易经”。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可探索设立易经研究中心、诸子百家博物馆、百工坊,联合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和社会有关人士共建,共同举办易经相关学术论坛、沙龙,并合作开办各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研学课程,向大众普及易经和医、诗、书、礼、乐、农、星相等百家术数知识,实行“生态共建、业务共谋、利益共享”的运营机制。

在本期学术沙龙总结中,范柏乃教授指出,与会的10位专家学者对兰溪尤其是诸葛八卦村古村落保护发展的基本做法和主要经验给予高度肯定,并指出“人人是股东,人人是文保员”诸葛模式对全国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同时针对“人人是股东,人人是文保员”诸葛模式的创新迭代升级问题提出了40余条宝贵政策建议。

范柏乃教授指出,诸葛八卦村古村落保护发展成效显著,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断壮大,村民收入稳步增加,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逐年提升,但在古村落保护发展方面仍存在着“保护有余,发展不足”问题,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待还有较大距离。相较于奉化的滕头村、萧山的航民村、嘉善的西塘村、东阳的花园村、路桥的方林村等富裕村,诸葛八卦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村民实际收入还有很大差距。新时代新阶段,要想让村民在古村落保护发展中真正富起来,需要对古村落保护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进行创新突破,为此提出如下八条建议:①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古村落保护发展机制,激发多元主体古村落保护发展动力并形成合力;②科学编制《新时代诸葛八卦村保护发展十年规划(2026-2036年)》,用科学规划引领古村落科学保护发展;③研究制定《金华市诸葛八卦村保护发展条例》,用法律规范、保障和促进古村落保护发展;④发起古村落保护发展全国论坛并发布蓝皮书,全面提升诸葛八卦村的美誉度和影响力;⑤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带头人“头雁领航”作用和“关键少数”作用;⑥建立健全村民劳动职业技能培训长效机制,增强村民就业创业致富能力;⑦加强古村落文化基因解码,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和做强文化旅游大产业;⑧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培育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作者: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郎元柯)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