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典型案例> 正文

【地方】携手高质量一体化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

长三角,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这里月纳税额逾亿元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年专利申请量超百件的创新工厂不胜枚举;这里拥有众多的“中国天然氧吧”、最小的城乡收入差距……

“一网通办”“一卡通行”,让41个城市居民开启“同城生活”;

一条条道路联通,跨省市通勤时间大幅缩短,生活幸福指数提升;

一个个河湖联合整治,水清岸绿,鸟语花香。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5年间,长三角夜间灯光指数增长57.24%,连接城市的灯光带越来越密集;GDP过万亿元的城市增加到8个,数量约占全国1/3;半小时生活圈、一小时通勤圈、24小时包邮圈,一体化发展的美好蓝图不断化为生动现实。

今天,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长三角人的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一种生活方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沪苏浙皖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以一体化发展的新实践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从科技创新策源地到改革开放新高地,从通江达海的公铁大桥到人和共富的美丽乡村……近日,记者走进这片发展的热土,感受一体化发展战略带给长三角的巨变,探寻三省一市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一体化,不是简单的‘1+1=2’”

锻长板、补短板,产业协同优势强

“以前遇到技术难题,得自己想方设法去找资源,现在可以在平台直接提需求。”如何开发高性能杂化纤维材料,曾是困扰上海德福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多年的技术难题。

今年初,浦东新区揭榜挂帅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德福伦公司第一时间发布技术需求,最终被江苏南通创新区先进功能纤维与应用技术研究所揭榜,难题迎刃而解。

“一体化发展,真正把创新资源汇聚到一个点上,打开了发展新局面。”德福伦公司执行董事杨卫忠说。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创新处于核心地位。

“长三角区域要发挥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和市场潜力大等诸多优势,积极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激励长三角地区干部群众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对接需求,聚拢要素,联合攻关,延伸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创新链。

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聚合战略科技力量,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串起创新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联盟搭起平台、汇聚创新要素……近年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年均增速达到9.47%,23个重大科研基础设施、4万余台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高水平科技供给有效支撑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安徽省芜湖市科技局局长曹洁说。

从创新链到产业链,长三角夯实根基、握指成拳,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

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成为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实力的检验。

“公司圆满完成2万余个零部件的力学性能检验。”能参与C919试飞取证的检验工作,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志强很自豪。

C919总装所需约10%的零部件、50%的铝材和50%的复合材料结构件是“镇江制造”;浙江西子势必锐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提供空气冲压涡轮发电机舱门……上海、合肥、杭州、苏州、镇江等长三角城市携手强链补链延链,共圆中国人的“大飞机梦”。

在中国商飞带动下,仅G60科创走廊沿线的九城(区),就有千家企业被纳入大飞机产业链,共同发展。

在常州,围绕新能源产业链,一个个创新产业集群在集聚,产值已突破5000亿元。

在嘉兴,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枝繁叶茂”,中国电子科技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等高能级科创平台纷纷落地。

在合肥,比亚迪建设了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并在蚌埠、滁州、阜阳等地设立了动力电池、电池材料、高压电器、线束等关键零部件配套基地,基本形成了全产业链布局。

“这些都是长三角现代化产业的缩影,是一体化发展带来的独特优势。”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说。

一手补足短板,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一手锻造长板,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近5年来,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展所长,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共同形成产业协作一体化新格局。工信部公布的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长三角地区约占四成。

创新链、产业链越来越强的背后,是人才链优势的不断释放。

今年开春,上海浦东向全球人才发出一封邀请函,播下新一批科创“种子”。浦东通过申办“一口受理”,服务“一卡认定”,政策实施“一抓到底”,让各类人才到浦东“一来无忧”。

“以前,外国人在中国从事证券行业,需要‘入乡随俗’报考中国的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难住不少国际金融人才。如今,浦东建立了国际金融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制度,为吸引国际人才创造了良好条件。”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朴学谦讲到了这样一个变化。

人才引进,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作为长三角的人才高地、创新高地,上海迎接海内外人才,也鼓励各类人才在长三角区域内各展其才。江苏、浙江、安徽等纷纷在上海设立孵化器、赋能中心,进一步释放上海的人才和科创资源优势。

“一体化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要切实转变以投资等要素投入为主导、土地增量扩张的模式,靠底线约束促进创新驱动。这本身就是一个转变观念、凝聚共识的过程,也是闯出新路子的过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说。

“一体化,不是简单的‘1+1=2’,而是优势互补、协同发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行走长三角,听到最多的,是对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刻理解,看到最多的,是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自觉。

上海是开放前沿、创新高地,江苏实体经济强劲,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安徽拥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厚积薄发的科技资源……伴随一体化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四地携手前行、一体化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共担新使命、共赴新目标。

“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

从谋一域到谋全局,服务国家发展大战略

6月24日,苏州市轨道交通11号线正式开通,并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实现无感换乘,跨省市轨道交通系统深度互联互通,在国内尚属首次。

如今,早餐在苏州吃奥灶面,中午品阳澄湖大闸蟹,晚上在上海迪士尼赏烟花,只需一张地铁票就能无缝连接“双城生活”。

互联互通带来的不仅是美好生活,这条跨省域的地铁由西向东串联起苏州工业园区和昆山中心城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国际汽车城等重要区域,推动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流动更加活跃。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夏锦文表示,地铁互通不仅有利于苏州从外向型制造业城市向产业科技创新高地转型,更有利于以人为核心的创新要素在两地间实现同城化流动,将沪苏联结成科创共同体。

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到2025年,“轨道上的长三角”基本建成,轨道交通总里程达2.2万公里以上,轨道交通运输服务覆盖80%城区常住人口5万以上的城镇。

交通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显著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

近5年来,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取得长足发展。高铁轨道不断延伸、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公众跨省一卡通行、交通管理跨区域联通……“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快建设,为三省一市一体化发展凝聚更强的合力。

港口群是现代物流链、供应链上的核心枢纽节点。在交通一体化发展战略指引下,长三角的南通港、淮安港、连云港港等大型港口先后携手上海港。

2022年9月,上海港、江苏省港与淮安港签约,上港(淮安)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22年10月,南通通州湾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集装箱码头正式开港运营。南通将携手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和江苏省港口集团,在港口一体化格局中进一步放大优势、提升能级。

2023年3月,上海港与连云港港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携手打造“数字走廊”,推进两港数据共享开发等工作。

“靠大靠强、资源整合,是我们港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笔’。”淮安市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耿良道说,上海正努力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合作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海铁联运、铁水联运,越来越多的人流物流从全国各地汇聚长三角,又从这里联通“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

基础设施硬联通,发展环境软联通。近5年来,三省一市从长三角发展的全局出发,持续深化改革、打通堵点,提高一体化能效。

安徽芜湖港,一辆辆新车集结滚装码头堆场,静待装船“出海”。不用转关申报,省掉二次运抵手续,这批由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汽车,经由上海洋山港远渡重洋。

“以前通关手续繁琐,运输时间长,成本也高。”2021年,芜湖海关启动洋山港—芜湖港“联动接卸”监管新模式,港口货物进出口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奇瑞汽车国际公司高级副总经理冯平算了笔账,如今出口每标箱能减少物流成本600元,进口每标箱也能省400元。

“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一路走来,长三角始终保持着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从2013年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区开启“破冰之旅”,到2020年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长三角地区已实现自贸试验区全覆盖。坚持先行先试、制度创新,长三角以开放、服务、创新、高效的发展环境吸引海内外人才和企业安家落户。

“从长三角出发,辐射全国,对接世界”“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放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全局中进行统筹谋划”……行走长三角,时时刻刻感受着一体化发展的大胸怀、大手笔、大气魄。

从谋一域到谋全局,长三角地区正从“一体化”理念、“一盘棋”思想中持续释放澎湃发展动能。

“一张规划图,三十年不动摇”

一张蓝图绘到底,高标准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每平方公里GDP产出12亿元,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连续7年全国第一……金鸡湖畔的苏州工业园区,骄人业绩闻名遐迩。

比数字更加让人震撼的,是园区展示中心的两张图片——一张,是1994年设计师手绘规划效果图;一张,是今天的金鸡湖实景图。

两相对比,高度吻合。“一张规划图,三十年不动摇。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项目,哪怕产值上百亿元,该拒之门外就拒之门外。”工业园区招商部门负责人说。

取舍之间,彰显苏州工业园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

这也是今天长三角人的坚持。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规划体系的构建落实,强调长三角三省一市要增强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抓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贯彻落实,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项目、重大平台,把一体化发展的文章做好。

先谋后动、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需要以高标准空间布局规划作为保障。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三省一市一开始就达成了共识:“必须从规划一体化开始,高质量谋划空间布局,坚持一张蓝图管全局、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张蓝图绘到底,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今年初,《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正式获批,成为继《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后,首部经国务院批准的跨行政区国土空间规划。同一张蓝图下,分属青浦、吴江、嘉善三地的2413平方公里区域有了统一遵循,不再因规划不统一导致空间不协调。

这是一份既做加法又做减法的总体规划。单位面积上生产总值要提高,建设用地反而减少了15.7平方公里。“摆脱传统的造城思路,打破行政壁垒,优化资源配置,加入新功能新要素,产出功效理当提高,所用空间理当减少。”张忠伟解释道。

到2035年,河湖面积占比不低于20.6%,森林覆盖率超过12%,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在自然风光与江南田园里,科技产业蓬勃,研发基地汇聚,文化功能富集——这里,正在书写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无限可能。

一张蓝图绘到底,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1月31日,随着8个氢能产业项目签约落地,位于“两湖”创新区核心区中轴的常州氢湾扬帆启航,以制氢、储氢装备以及氢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汽车等关键设备制造,带动氢能产业快速形成“制、储、运、用”产业链。

国际经验表明,区域合作是发展氢能的重要路径。2019年5月,《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规划》正式发布,“长三角氢走廊”将充分利用长三角资源和区位优势,通过创新模式引领区域产业聚焦、升级,打造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经济带。

“这将推动能源结构清洁化,让整个能源和交通系统都更加高效、智能。”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进华说。

遵循规划,各有侧重,一体发展。《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提出,发挥上海已有产业优势,以打造基于自主创新的现代氢能产业为导向,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以重大示范工程为依托,逐步构建绿氢为主的供应保障体系。《江苏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加强氢能网络布局,支持南京、苏州、无锡、南通、盐城等城市加大投入,发展城市供氢管网、加氢站网络。《浙江省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浙江基本形成完备的氢能装备和核心零部件产业体系。《安徽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到2025年,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氢的纯化与分离、储氢装备及材料、燃料电池电堆及核心零部件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建成10个以上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三省一市发挥各自所长,避免重复建设,充分规划好氢能产业发展。

同样,安徽的滁州、马鞍山正在全力推进与南京共建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聚焦“他人所需,我之所能”,强化产业协同配套。南谯区与浦口区签订“南谯浦口一体化发展合作共建园区”协议,并将南浦合作产业园纳入了南京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规划建设区。来安县与南京生物医药谷合作共建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区已挂牌。宁马新型功能区与南京市江宁区合作共建具有引领性的高能级平台——宁博创智谷,以市场化方式深化多元主体合作。

如今,长三角更多产业展现出规划先行、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张蓝图绘到底,为探寻未来发展新路径提供有效指引。

从浦东新区出发一路向西,走“世纪大道—延安高架路—G50沪渝高速”一线,1个小时就能到达青浦区。这里,是闻名中外的进博会主会场所在地。

2022年初,长三角数字干线正式启动建设,这是一条发端于上海青浦,以数字经济为本源,沿G50主干廊道,与沿线城市联结形成紧密合作的创新链和产业链。

宏大蓝图,机遇无限。“华为青浦研发中心将引入3万余名高端科研人才,在此打造华为全球最大研发中心。”华为上海代表处总经理郭奕昱说。

“长三角数字干线承担起串联上海东西两翼、服务示范区三地、辐射长三角周边城市的功能使命。”上海市青浦区委书记徐建说,青浦将以数字干线为牵引,打破时空限制,更好地推动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

蓝图上的“示范区”正快马加鞭变成现实,也为全国输出更多区域协调发展的优秀样本。“示范区最大的责任,是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跨界管理经验,可以在全国类似的跨界地区推广,进而对国家跨界管理及区域治理体系的制度改革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陈雯说。

“今天我们都是长三角居民”

共建民生“幸福圈”,共享一体化发展成果

“这办事效率和服务态度,太赞了!”邓鲜花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因女儿读书需将户口迁到浙江,浙江省德清县武康街道居民邓鲜花犯了愁:孩子户口在安徽省涡阳县义门镇老家,自己工作很忙没时间回去。

5月8日,邓鲜花在武康派出所工作人员指导下,通过“视频远程办”进行操作,短短几分钟就办理了迁户口业务。

这样的惊喜在长三角逐渐成为常态。2019年5月,长三角“一网通办”正式上线,4年多来,上海会同苏浙皖共同推进,上线148项服务,截至今年6月,累计全程网办超过642.84万件。

跨省申领身份证、跨省户口迁移、跨省就医、异地购房提取公积金……在医疗、教育、政务服务等诸多领域,突破行政区划限制的创新举措,一个接一个不断涌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一体化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一体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为了让老百姓更好共享高质量发展的成果。近5年来,沪苏浙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建设幸福宜居长三角。

“今天我们都是长三角居民!”

对2.37亿“长三角居民”来说,一体化发展的最直观感受,就是生活的“同城化”和“品质化”——交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民生“一卡通”——

在长三角,一张小小的社会保障卡,可以在不同城市完成同样任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参观博物馆、游览景区、发放各类补贴……长三角推进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以来,基本公共服务更加便捷。

今年“五一”小长假,浙江省杭州市的黄女士带着家人到安徽省亳州市走亲戚。“我们在曹操地下运兵道和花戏楼等景点游玩时,都是直接刷电子社保卡,购票、验票非常方便。”黄女士说。

“接下来,将继续推进‘一卡通’应用事项目录清单建设,按照年度目标开通更多创新应用。”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

看病一张网——

挂号、就诊、结算……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市民董丹丽只需出示家人的医保电子凭证,医生就直接为她结算。

“公公是上海人,以前在嘉善配高血压药只能先垫付现金,再凭发票、病历、清单等回上海报销,20多个工作日才能到账。”董丹丽说,现在通过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特别省心。

长三角在全国率先启动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试点。41座城市的1.5万余家医疗机构,均可跨省直接结算,累计惠及1300万人次。

养老一体化——

红烧肉、清炒时蔬、清蒸小黄鱼、麻婆豆腐……临近中午,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街道的众乐山社区食堂内,老人们愉快享受午餐。近年来,徐汇区大力建设集养老、医疗、文体等为一体的“生活盒子”,步行15分钟内可达。

5年间,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按下快进键: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民政部门先后签署《长三角区域养老合作与发展·上海共识》和《深化长三角区域养老合作与发展·合肥备忘录》;三省一市全面开展区域养老一体化试点合作工作;沪皖两省(市)谋划建设长三角(安徽)生态绿色康养基地;江苏省宜兴市、浙江省长兴县、安徽省广德市三地签署协议,成立全国首个跨省县域幸福养老示范标杆区。

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沿着蜿蜒盘旋的乡村小道行走,一幢幢造型别致的小楼掩映在绿树丛中。在浙江省绍兴市棠棣村,全村98%的劳动力从事花木生产与经营,吃起了“生态饭”。

“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迈出有力步伐,让广大群众切实享受发展成果。”棠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明说,依托花木产业优势,202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2万元。

2022年,长三角示范区执委会会同两区一县政府联合印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同富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成为全国首个跨省域的共同富裕实施方案,为全国跨省域促进共同富裕进行探路和示范。

到2025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1.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万元……《实施方案》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共建、区域城乡融合等6个领域设置了26项指标。

“《实施方案》的出台,在长三角共同富裕发展蓝图上留下浓厚的一笔,打破了共同富裕的省市边界,以更高站位、更大空间探索长三角共享发展的新路径。”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海旺说。

******

立足一体化、高质量,共谋一盘棋、共做新棋眼、共下先手棋,持续以高标准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共同探索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沪苏浙皖正携手推进高质量发展,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未来。

原标题:携手高质量一体化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观察)——来自长三角发展一线的调研

责任编辑:潘旺旺
标签: 地方   长三角   长三角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