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网讯(韩拓)60年前,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再次强调了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承德市两级法院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发动和依靠群众、加强科技赋能、做好推广宣传,“四措并举”持续推进“一村一法官、一社区一法官、一校一法官”(“三个一”)工作机制走深走实,以司法为民、能动司法为理念,描绘出一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新画卷。
以“司法为民”“能动司法”的理念积极参与基层治理
承德市隆化县汤头沟镇法官工作站的法官与特邀调解员介绍工作情况 人民论坛 韩拓 摄
参与基层治理、服务社会治理大格局已成为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基层法院在司法审判之外承担了大量社会治理工作,在事实上以回应性、参与性司法推动了基层社会走向善治。2021年9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人民法庭要积极融入党委领导的基层社会治理框架,充分利用辖区党委政府组织优势,明确服务辖区大局司法需求,有的放矢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加强对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同时,尊重人民法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服务于基层党委政府,以更大力度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实践中,要注重推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实效性,凸显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为贯彻最高人民法院《意见》的指示精神,自2021年下半年,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提出构建“三个一”工作机制,恰恰体现了承德市两级法院坚持把能动司法贯穿到基层社会治理框架当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司法作为,也展现了承德市两级法院始终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努力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责任和担当。
在依法办案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司法建议,是司法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措施。承德中院以问题为导向,始终坚持在审执工作一线和基层法治工作一线,对类案、同案进行系统性梳理和归纳总结,有针对性地向行政机关、行业协会、社会团体提出司法建议。为确保所提司法建议的问题精准、指向明确、操作性强,承德中院还会组织开展调研工作、实地走访。截至目前,承德中院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本着“抓早抓小抓预防”的原则,发出风险防控预案32个,提出司法建议53篇,反馈率达100%。承德中院司法建议工作之所以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其原因在于近年来承德中院在河北省高院的指导下,坚决落实“三个一”工作机制要求,与乡镇党委政府、派出所、司法所、土地所等部门横向联动,同时还与乡镇综治中心建立会商机制。承德市两级法院和人民法庭分别与100家市县乡三级行政机关、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与104个诉前调解组织完成对接,实现司法调解与社会调解、行业调解的横向交互,形成纠纷化解合力。
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既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基点,也是积极探索人民法院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建设的重要途径。承德中院依托“三个一”工作机制,积极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打通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两年来,在河北高院的指导下,承德中院“三个一”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司法资源力量下沉基层工作卓有成效。以法官工作站(室)为基点,承德市两级法院442名法官及法官助理与社区、行政村对接,包联了全市2459个行政村、205个社区、599所学校,实现了法官工作站(室)的全覆盖。可以说,承德市两级法院不仅很好地完成了“一村一法官、一社区一法官、一校一法官”工作机制搭建工作,而且还在更高质量上诠释了“三个一”工作机制的核心要旨——“一个都不能少”,即在司法资源力量下沉基层、人民法庭服务保障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做到全域覆盖,充分体现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
发动和依靠群众,扩容多元解纷“朋友圈”,形成诉源治理合力
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群众路线作为一以贯之的灵魂。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既是“枫桥经验”的精髓,也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关键。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强调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同时,更侧重和突出服务群众,政府职能更强调从管理转向服务,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开展服务群众的改革创新实践,强调服务是实现社会平安和谐稳定的金钥匙。承德地处山区,总面积为39511.89平方千米,下辖2459个行政村及205个社区,常住人口333.63万。承德山路众多、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的特点,导致各地在司法力量和资源下沉基层、推进构建“三个一”工作机制的过程中必然面临人力不足的问题。为解决基层调解过程中法官少的问题,承德市两级法院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扭住“发动和依靠群众”这一关键,专门聘请了3058名特邀调解员,建立名册、录入信息、入驻法官工作站(室)。在包联法官指导下,特邀调解员进行现场调解、网上调解、跨域调解,不辞辛苦深入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协助法官做好矛盾纠纷排查、涉法涉诉信访化解、普法宣传等工作,大大提高了调解效率和质量。
特邀调解员总结调解经验和技巧的工作笔记 人民论坛 韩拓 摄
为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发动群众做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做群众工作,同时也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对“三个一”工作的知晓度和认可度,让群众遇到纠纷找法官、找特邀调解员,必须切实加强包联法官和特邀调解员两支队伍建设。在特邀调解员的选才用才方面:既要坚持选才多样性,又要把握用才的针对性。承德中院聘请的特邀调解员既有德高望重乡贤也有群众爱戴的党员模范,既有志在发挥余热的退休老干部也有踌躇满志的大学毕业生,只要在服务群众有热情、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就具备了被选为特邀调解员的基本素质。同时,特邀调解员尤以乡村、街道基层退休干部为主力军,这样可以发挥他们多年从事基层工作的经验和在职期间积攒的威望,在诉前解纷调解过程中发挥更大效能。此外,为提高司法效能,提升特邀调解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承德中院坚持落实完善驻庭调解员机制,加强对特邀调解员的培训指导,通过以“典”带“面”,打造更多“金牌特邀调解员”“优秀特邀调解员”。
特邀调解员不仅有效解决了司法资源力量下沉基层过程中出现的人力短缺问题,形成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诉前解纷合力,而且倒逼法官走进基层,第一时间了解村民生活,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第一时间发现矛盾萌芽,第一时间进行宣传普法,第一时间化解纠纷,形成了“法官走出法庭、沉入基层、服务到家”的工作格局,真正做到了“让人民群众有了法律困惑就能想到法官,就能联系到法官”。2022年至2023年8月,承德市两级法院包联法官就地化解纠纷3062件,联动化解土地纠纷808件,化解校园纠纷98件,特邀调解员委派调解成功49278件,委托调解成功3192件,创建无讼乡村469个,全市一审民事纠纷案件数量比上一年度下降了24.43%,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加强科技赋能,丰富多元解纷的“工具箱”,实现“人员少跑路,数据多跑路”
“三个一”工作机制的初衷之一就是要让老百姓能在“家门口”感受到司法服务的便捷高效,从而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幸福感。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发展,承德市两级人民法院拥有了更加广阔、丰富、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平台。通过数字司法的应用,承德市两级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效率显著提升,司法服务能力水平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提升“三个一”机制成效,提升司法服务水平,承德市两级人民法院将“着力提升‘三个一’工作数字化、信息化水平,着力打造智慧‘三个一’”作为工作重点。承德市两级人民法院一方面,深入推进“冀时调”、人民法院在线诉讼服务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强化对特邀调解员“智慧法院”应用的培训,另一方面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信息化建设向基层的倾斜力度,进一步扩大远程视频调节、远程电子签章等信息化平台的覆盖面,做到“让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为此,承德市两级法院全力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系统,将IP可视电话作为数据载体,实现排查预警、分流派单、远程化解、司法确认、进展跟踪、结果反馈、指导督办等全流程在线办理,切实能做到群众诉求有人理、有人办、及时办。让每个村的百姓把纠纷如同“报警”一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近年来,承德市两级法院全面推进“冀时调”和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畅通线上纠纷受理渠道,将智慧法院建设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全市所有特邀调解员均在手机上安装“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并由包联法官进行应用培训。2022年至2023年8月,全市法院网上调解案件11018件,网上立案18425件,跨域立案87件。为使特邀调解员能及时掌握更新的法律知识,承德中院定期组织法律指导和业务培训。2022年至2023年8月,全市法院564名特邀调解员登录“冀时调”平台,调解纠纷9646件,调解成功7109件,调解员队伍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在法官工作站,调解员能够运用人民法院数字化审判系统制作调解书,还能在农村、在社区现场电子签单,让群众真正得到了温馨便捷的司法服务。
此外,承德市两级法庭还建立了诉讼服务中心或诉讼服务站,法庭直接立案、协助执行,特邀调解员协助送达,就近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家门口”诉讼的便捷与高效。全市法院63个人民法庭均安装远程立案、视频开庭等系统,为群众提供智能化、一体化、协同化司法服务。2022年至2023年8月,全市基层法庭直接立案27212件,协助送达1959件,协助执行1538件,网上开庭3294次,电子送达50917件,切实减轻了群众诉累。承德市两级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贯彻落实“诉源治理”“多元解纷”要求,推动形成“三个一”工作机制与“数智”治理合力,既丰富多元解纷“工具箱”,又构建了“三源共治”的最大“同心圆”,还让矛盾纠纷前端化解驶入“多车道”“快车道”,真正实现为群众解忧、帮法官减负、让正义提速。
普法宣传和经验推广齐头并进,推进法治文明建设
“枫桥经验”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生动实践,经历60年岁月而历久弥新。承德市两级法院建立的“三个一”工作机制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新时代“枫桥经验”承德模式的积极探索,抓前端、治未病,全力推动人民法院工作力量下沉基层、为民服务深入基层、解决问题根植基层,依托法官工作室、工作站为宣传阵地,以多元化、全媒体形式进行普法宣传和“三个一”工作机制的经验成果推广。
发挥司法工匠精神,文化和宣传融为一体,为“三个一”工作开辟文化宣传阵地,持续推动“三个一”工作走深走实。为进一步总结“三个一”工作经验,全方位展现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承德样板,承德市两级法院采用多元化手段,利用全媒体形式,打造出涵盖沙画、短视频、宣传片等72部形式多样的文创产品。这些文创产品既能直观、快捷地推广普及“三个一”工作机制的经验成果,也能进一步激发法官和特邀调解员两支队伍的干事创业热情。同时,包联法官和特约调解员相互配合,在司法服务和纠纷调解过程中形成了宝贵的经验,为今后进一步推进“三个一”工作机制走深走实提供了借鉴。特别是,一些特邀调解员兢兢业业地将自己在参与案件调解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办事方法、心得体会一一记录下来,总结调解经验和技巧,并编辑成册,形成“三个一”工作交流材料,为诉前纠纷调解事业和“三个一”工作机制的深入推进留下了丰厚的资源。此外,承德市两级人民法院还会就易发多发的典型案例、司法下沉基层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健全“三个一”工作机制的重点难点,进行课题调研,系统总结经验成果,为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夯实理论基础。
做好“谁执法谁普法”,以“三个一”工作机制为抓手,延伸普法宣传阵地,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以“一校一法官”为例,承德市两级人民法院为持续推进“一校一法官”工作机制落地落实,以“法治副校长”为抓手,积极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由法治副校长讲塞罕坝精神,讲绿色理念,让幼小心灵植入绿色基因。目前,全市各学校都设立了法官工作室。包联法官与各校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建立联系,了解学校法治教育情况、学生特点等基础信息,结合各校实际,制定了具有各学校特色的法治教育计划。还针对部分校园内发生的纠纷,开展卓有成效的诉前矛盾化解工作,向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承德市两级法院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平安校园建设提供了高质量司法服务和保障。
“三个一”工作机制经过近年来的实践,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承德市两级法院民事一审案件量和诉讼信访案件增幅大幅下降,案件调解率大幅上升。承德市两级法院将进一步发挥“三个一”工作机制效能,大力推进“‘三个一’+”工作开展,促进“三个一”与营商环境优化、法治政府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等深度融合,推动“三个一”工作再上新台阶,描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承德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