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绿色技术创新兼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升我国科技核心竞争力的新引擎。流域产业经济作为我国大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基础框架和重要支撑,应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依托完善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流域产业经济发展顶层规划和创新引领;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保障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流域自然灾害防治;应以高质量发展为目的,推动流域产业更新升级,切实推动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关键词】绿色技术创新 流域产业经济 绿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从各国现代化进程看,传统技术产业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在推动产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过度损耗等问题。绿色技术创新以生态保护为根基,兼顾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助力。因此,应充分发挥绿色技术创新驱动力作用,以保护流域生态环境为前提,以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绿色发展为目的,引领流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绿色技术创新由绿色技术和技术创新两个部分组成。绿色技术有三个本质要求:一是资源节约,侧重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自然资源损耗,通过降低生产能耗和控制产业产能,以缓解生态环境承载压力,提高产业生态效益;二是重复利用,重点在于改善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以实现部分生产原料回收再利用,降低非必要原料损耗率,进而提高自然资源转化率,保障产业经济效益;三是循环体系,核心是构建生产废料多路径循环利用机制,形成开放型资源循环体系,通过搭建“自然资源—生产原料—产品—工业废料—其他生产路径原料”的资源利用闭环路线,将工业废料排放量最小化,严格把控污染排放及废料处理,以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技术创新则是指企业为推动自身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而主动制定创新策略和目标,完善组成结构和研发机制,统筹自身资源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以及完成生产要素更新重组等提升生产效能的活动过程。绿色技术创新具有创新效益综合化、创新主体多元化、创新成果社会化的特征,其不以提升生产效能为单一目标,而是着眼于生态环境保护,将环境与资源科学知识运用于产业重构和技术创新,在保障产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生态效益,契合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理念。
绿色技术创新能够驱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根据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机制和生产要素类型,可以将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的;第二阶段采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模式,以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第三阶段采用可持续发展模式,着力探索绿色发展道路,追求经济增长、社会协调和生态保护一体化发展。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问题日益凸显。比如,我国人口规模巨大,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自然资源投入产出比亟待提升。由此,必须依靠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生产技术创新、产业层次更新,既在生产原料方面“开源”,研发稀缺资源替代品,改进自然资源利用方式,提升投入产出比;也在废料排放方面“节流”,降低非必要原料损耗率,优化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悄然兴起,全球产业竞争愈演愈烈,我国各行业均面临较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为保障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得正向收益,提升核心竞争力是首要基础①。作为未来的关键核心技术,绿色技术是各国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主赛道,我国应顺应趋势加快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清洁能源、环保材料及生态修复等高新绿色技术产业,推动实体经济与新兴绿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打破环境进口附加税、绿色技术生产标准及绿色市场准入许可等贸易壁垒,抢占世界环保产业市场份额。
绿色技术创新引领流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
流域产业经济是我国大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基础框架和重要支撑,应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绿色技术创新引领流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作用机制如下:
绿色技术创新能够保障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流域产业经济以水网水系为基础框架,地域跨度大、涵盖范围广,拥有复杂的层次结构,具有较强的环境依赖性,江河局部范围内的生产开发活动也会辐射江河上中下游、干支流的整体生态环境。比如,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部分流域产业在早期工业化进程中虽然因为粗放式发展获得了经济快速增长,但由于忽略了生态环境的支撑性作用,造成了流域范围内自然资源负载过高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一方面,绿色技术创新能够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降低生产能耗和材料损耗,从而促进生产要素升级,提高自然资源投入产出比,缓解自然资源负载;能够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提高生产废料处理率,降低产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直接污染。另一方面,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推动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发展,以区域生物修复技术、自然生态修复技术和人工工程修复技术助力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开展。由此可见,绿色技术创新既能够从减少自然资源损耗和控制生产废料排放两个方面保护尚且良好的流域生态环境,又能以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发展推进已被污染区域环境监测、评估、修复等治理工作,保障流域水生态环境建设②。
绿色技术创新能够助力流域自然灾害防治。我国境内水系水网分布广泛,江河流域内大部分区域生态系统脆弱,易发生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而稳定的水资源供给和安全的流域生态环境是流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前置条件③。对此,应依托绿色技术创新,推动防灾减灾技术发展,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比如,在江河上游合理科学地培育地质灾害防护林区,在江河中游修整河道坡形以减少水土资源流失,在江河下游利用水体修复技术构建基塘、培育人工湿地等。
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推动流域产业层次升级、结构优化。我国长江流域经济带、黄河流域经济带以及黑龙江流域经济带等主要的流域产业经济带在经历了长期现代化工业体系建设后,形成了以钢铁、石化、化工及有色金属冶炼等高能耗、大运量重工业产业为基础的工业产业体系,出现了流域产业整体工业水平较低、自然资源损耗较高、环境污染性较强、发展惯性较大等问题,导致了流域产业经济效能较低④。基于此,需依托绿色技术创新,培育产业发展新引擎,着眼于低碳环保的能源、材料、生产技术和生产废料再利用等高新技术发展;通过建立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全面优化,提高产业综合效益及产业核心竞争力,以推进流域主要产业由资源消耗型、基础生产型更新升级为绿色发展型、创新引领型;通过产学研融合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驱动流域范围内绿色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完善创新机制、优化产业结构。
绿色技术创新引领流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等关系。”⑤这一重要论述也为流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新形势下,推动流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绿色技术创新为基础支撑,以生态效益最大化为价值取向,以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涵。
加强绿色技术创新顶层设计。中央层面可以制定以绿色技术创新引领流域产业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划设计,明确发展战略目标,保障同一流域上中下游、不同流域干支流之间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布局。地方层面应紧扣顶层规划,颁布具体可行的政策、措施,形成完善的发展规划体系。同时,应强化绿色技术生产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投入,既要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和服务组织建设,协调创新要素配比,保障创新主体权益,也要确保绿色技术创新质量,促进高新技术外溢扩散,以绿色技术创新引领流域内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完善绿色技术创新体制机制。目前我国部分企业仍存在核心技术创新突破能力较弱、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等问题。由此,政府应完善绿色技术创新激励措施,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健全专利保护制度,以此提高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并促进企业合理运用自然资源、控制有害废料排放。同时,应通过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及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绿色技术生产标准化,提高绿色市场准入许可,降低绿色技术产业运营成本;提高非环境友好型产品市场准入标准,发展生态环境友好型、资源循环利用型生产体系。此外,应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建立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创新协同体系,提高企业创新层次,并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实现绿色技术的市场化和产业化,保障创新效益。
形成绿色技术创新理论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技术创新理论体系,有助于绿色技术不断更新升级、推陈出新,能够为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的流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应把绿色发展理念摆在突出位置,聚焦绿色技术创新最前沿并紧扣流域产业经济转型发展;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通过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专项科研基金等方式鼓励相关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培育绿色技术创新人才,为绿色技术创新理论体系扩充完善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绿色技术与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发展,不断拓展丰富绿色技术创新理论体系的内涵。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陈涛涛:《培养核心竞争力受益于全球化的关键》,《国际经济合作》,2002年第2期。
②单菁菁:《探索构建中国特色新污染物防控治理体系》,《人民论坛》,2023年第4期。
③金凤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推进策略》,《改革》,2019年第11期。
④万伦来、黄志斌:《绿色技术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经济》,2004年第6期。
⑤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19年第17期。
责编/孙渴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