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来,许多年轻人热衷于关注各种培土攻略、养花技巧、绿植日记,在家中养花种草,希望拥有自己的花园。养绿植逐渐成为当代青年全新的生活美学。沉迷养绿植的青年也拥有了新的代称——“植系青年”,他们将花园里的美带到城郊、带到家中,对于园艺这类“非自然之自然”的建造寄托了更多情感和美学诉求。“绿植热”的兴起是一种消费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新生活美学蕴含着数字时代青年的生存理念和价值追求,其背后的传播态势和社会文化风潮值得关注和深思。
【关键词】“植系青年” 联网式生存 合作式自我 社交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意义的赋予与现实的建构:“植系青年”是多方共推的产物
“植系青年”的代称从何而来?是谁发起了这一命名和分类?在这个传播链条中什么节点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基于“绿植热”和“植系青年”概念流转的不完整观察,我们发现这是多主体多领域借势与共推的产物。
世界范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生态问题和环境保护为国际社会所关注。就中国而言,天人合一的生存哲学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社会和个体发展脉络之中。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并以此建构起儒家的理论体系。道家提倡“道法自然”,并以此作为整个思想的逻辑起点。这些生存理念最终形成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和生态观。中国式现代化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深度融合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能源转型、城市规划等。这些都成为“绿植热”和“植系青年”得以出现的外在环境和文化积淀。
媒体环境的变化和用户媒体接触、使用习惯的变化成为这一现象得以出现的“孵化器”和“放大器”。随着智能手机在网民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已经嵌入到网民的日常生活中。充满细节和情感的视听分享带动了用户规模增长和用户黏性增强,加之短视频与直播带货、电商销售的联动,记录、消费、分享、展演得以在线上线下同步展开。截至2023年2月8日,小红书中绿植词条相关笔记超过195万篇,相关商品36万余件,“我爱绿植”的话题总浏览量近2亿次;抖音上“花卉绿植”话题总播放量高达298.7亿次,“绿植花卉”“室内绿植”“盆栽绿植”“绿植”等绿植相关话题的播放量均在20亿上下;微博中植物相关词条有近30万个,累计浏览量超100亿人次;豆瓣的“种花种草”小组成员超过20万人次;哔哩哔哩平台上关于绿植的话题播放量也有一定热度。整体来看,各大社交平台互动(点赞、收藏、评论)较多的笔记内容主要聚焦于各电商平台绿植购买心得、针对不同场景与需求的绿植推荐、绿植养护心得等。
当青年群体养绿植的热潮在社交平台蔓延之时,许多商家敏锐察觉到这一态势,于是他们打上“植系青年”标签,在各大平台宣传有关产品。与此同时,各地政府部门、共青团委从“植系青年”概念入手,举办相关主题的义务植树、低碳生活等活动,均是对“植系青年”概念的具象式呈现。
由上可见,从“绿植热”到“植系青年”是多因素推动的结果,体现了鲜明的社交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借助于社交平台,不同主体在其中各有不同诉求并交互借势,最终推动某一概念或群体逐渐显化。对某一群体的类别划分及命名既是意义赋予又是现实建构,时代精神、文化价值、商业潜力都是其背后的动因。对于青年群体而言,这是探索自我、试图寻找自己身份的过程。而媒体、商业机构与政府机构的命名、分类、运营、诠释和传播,既推动了文化、消费等多重叙事的交融,也促使社会生活发生改变。命名者、分类者、运营者、诠释者、传播者都是角色交织的行动者,既赋予了行为、事件、现象以意义,又推动其发展,在推动中建构了现实。
联网式生存与新生活美学:绿植的物质性与媒介性
养植物何以成为青年的新生活美学?这需要回到当代青年的生存状态,也需要回到绿植的自带属性。因为这一新生活美学蕴含的是对环境的强感知和弱连接,其要点为主体与植物的互动,以及二者如何通过互动发生转变。
永久在线、永久连接正在成为我们当下的整体生活状态,作为“数字原住民”,青年群体的永久连接状态尤甚。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8%,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6.7个小时①。多种形态的媒介为青年提供了大量且复杂的影像,建构了一个与现实世界交融的媒介世界。此外,数字技术的加速发展带来受众身份的变迁,受众成为媒介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其中既包括内容产品也包括实体产品,并以消费获得某种认同。消费是与社会连接的简易渠道之一,消费也是最易于实现认同的途径。对己,以消费物所标榜的品味、属性实现认同;对人,则用商家提供的系统化的风格和理念来展现自己的风格。绿植的消费热潮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绿植作为人与自然的连接物带来了新的审美和风格。而从绿植属性来看,绿植既是物,也是媒介。
作为物的层面。植物具有可观赏性,天然具备审美价值。《2021年毕业生就业居住调研报告》显示,60.5%的毕业生会选择绿植、鲜花和多肉来装扮新家。植物可以为家里增添装饰美学、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很时髦、平和舒缓、植物让整个空间看起来漂亮,都是千禧一代拥有植物的原因。而活色生香的短视频社交又为植物的审美增添了技术之翼。截至2022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首次突破10亿,用户使用率高达94.8%。2018年—2022年五年间,短视频用户规模从6.48亿增长至10.12亿,用户使用率从78.2%增长至94.8%②。有博主自2021年开始,用延时摄影记录植物从发芽到结果的生长全过程,静待花开的一分钟治愈了广大网友。有博主用近百种植物为自己打造了一个室内的热带花园,将幸福感的含义通过绿植软装具象化。
绿植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所包含的生命属性。植物是活的物,是生命的绽放,如史铁生对春天的礼赞,“长风沛雨,艳阳明月,那时候田野被喜悦铺满,天地间充斥着生的豪情,风里梦里也全是不屈不挠的欲望”;植物又是低反馈的物,奥地利作家穆齐尔在《没有个性的人》中将现代社会中的个人比喻为海洋中的孤岛,孤岛形成的原因更多是过度的信息交流而导致的无所适从,而与植物进行的交流是温和、可掌控的。
作为媒介的层面。植物作为媒介,既包含了植物作为生命物的意义,又涵盖了人与植物互动后所产生的意义。植物成为建构身份、情感与记忆的一种美学手段,慢生活、松弛感与疗愈性是绿植所承载的三个主要表层价值。作为一种人连接自然和物理世界的行为,绿植及养护绿植的行为其实具有很强的疗愈性。在培植养护绿植的过程中,人与绿植进入到一种共同成长的状态中,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通过绿植得以交融。在这个意义上,绿植与人是同构的,绿植的生长过程蕴含着记忆和期许,是对人的生命的一种肯定。有了绿植,人生的四季会少一点孤独;有了绿植,生活的伤痛能够得到抚慰;有了绿植,就有了希望的芬芳和奋进的动力。绿植所蕴含的深层价值即“疗愈是为了更好的出发”。陈独秀在1916年提出的青年六条标准中就提到青年是“进取的而非退隐的”。这一点在绿植热引发的连锁反应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借助数字手段,绿植又成为交往和展演的媒介物,进而也催生了新业态和新文化。有调查显示,如今很多绿植商家都曾是那些压力过大、受过绿植治愈的人,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不少绿植爱好者从业余爱好者变成了职业人,寻求另类的生活和职业体验。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也为这一新业态提供了培育平台。
深化连接与共在:关于数字环境下青年传播现象的几点思考
人们总是习惯给不同群体贴标签,或以出生年代进行代际划分,国内外皆有此类界定,如“Z世代”“M世代”“千禧一代”“95后”“00后”等,或以特定趣缘喜好行为共性来划分,如“森系”“植系”“45度青年”等。这其中既有客观描述,也难免有代际偏见、认知偏差。
“植系青年”虽然只是个案,但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青年群体的分众化代称或者说标签化是一种常态,既因为青年群体对生活的热情、探索更丰富,也因为外界对青年的凝视和关注越来越多,更受社交媒体建构了新的交往空间和话语空间、各群体发声的渠道增多等因素影响。标签化既是一种获取注意的方式,也是话语权争夺的途径。当下针对青年群体的新概念新标签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但存续的时间越来越短。意大利学者伊沃·夸蒂罗利指出:“基本上,我们是一个人,但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是无足轻重的人;在我们认识的人中,我们又是十万个人。”③在聚光灯下,每个人都与众不同,但在标签之下,既是个体又是群体。通过标签化将个体和身份糅合在一起,简单、易懂、醒目,是对碎片的弥合,是聚沙成塔的画像,但因其缺乏刚性的黏合剂,导致这一画像又如同沙画一样易逝。
理解数字时代社交媒体环境中的传播现象和文化现象,有几点尤为值得注意。首先是阐释和传播的主导权。标签、话语都是意义体系,它会形塑我们的所思所感,影响我们的行动。如同此前出现的“森系”“佛系”等概念,而“植系”蕴含着一种生命理念。未来还会有更多标签出现,每个标签之后都是青年阶段性或成长性的一种需求和表达,其中蕴含的生命价值和创新性不可忽视。媒体需要对青年群体多一些引导,如何认知这些标签并做好相应命名、传播和引导,对命名和传播主导权的把握也是关键所在。
其次是连接与共在。人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的生存始终依托于自然、社会与每个个体。我们会在某种连接的状态生成认知、情感和行动。换言之,“植系青年”在绿植中寻求的是一种共在,建构的是基于共在和我在的连接。其中可以分为几个递进的层次,一是与他人的共在。有研究认为,新一代青年似乎越来越习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通过连接和分享来挖掘、确认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关于人类连接的一项新研究也表明,情感对话、支持、积极的氛围和肯定性表达都有助于心理健康。连接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和规模,连接的时刻往往是细微的、转瞬即逝的,但有时它又充满力量,令人难忘。与他人紧密联结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心理健康,赋予生活意义,有益身体健康。二是与物的共在。物作为非人行动者如何参与自然与社会事实的生成,将会越来越成为实践和研究的主题。相关博主的亲身体验也可以印证这一点:有人觉得花园是精神寄托,植物能够激励自己用一颗善良的心来看待身边事物;有人觉得在嘈杂的噪声中感到平静,像有灵魂的花园一样,不急不躁慢慢成长;也有人觉得当下在内卷中浮沉的年轻人摒弃对比心态,尽情感受人生每一个阶段的状态。三是与社会发展的共在。每一代人的人生轨迹都受到世界、国家发展的影响,新时代青年群体在社会事务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承担着更为重大的责任,有义务自觉做好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开拓、建设和治理,这也是社会发展层面的共在。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对人与物尤其是人机关系的新认知,人在新环境中需要面对的还有因技术发展而引发的生态变迁、社会组织变革以及人的生存状态的改变等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植系青年”有其内在的生命韧性,这一群体会在不同的名目下长存,也会在不同的时代引起共鸣。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应用新闻学研究室主任)
【注释】
①②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2023年3月2日。
③[意大利]伊沃·夸蒂罗利著、何道宽译:《被数字分裂的自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1年,第146页。
责编/靳佳 美编/陈媛媛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