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乡村道德问题时有发生。为解决陈规陋习、歪风邪气以及失德失范行为导致矛盾纠纷多发的难题,2018年5月,新余市渝水区良山镇先行先试,创新“道德积分”工作法,将其作为乡村治理的主抓手,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主平台,把德治“软”约束做“硬”做“实”,使道德规范成为社会治理实践中的一把无形“尺子”,全镇矛盾纠纷数量显著下降,社会和谐稳定。2020年11月良山镇获评“全国文明村镇”。2019年“道德积分”工作法在全区推广,2022年初经市委政法委牵头实施,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全覆盖。2023年研发推广“新余市道德积分平台”,将“道德积分”从线下推广到线上、从村民推广到城区市民,推动群众的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实现以德化人、以德润城。经验做法得到中央政法委肯定,并在第八次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探索“三个整合”,健全保障机制。通过整合力量、整合阵地、整合经费,将“道德积分”打造成以德治教化为主要手段的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平台。整合力量。在建设中,突出镇里领导、村级主导。镇里由综治、宣传等部门负责“道德积分”日常管理工作;村级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下设道德积分管理委员会、道德评议委员会、教育调解委员会,确保分工明确、协作联动。其中,教育调解委员会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主要对村民的文明道德缺失、不当行为、矛盾纠纷等开展警示教育、劝诫调解。整合阵地。按照“资源高效利用、就近便民惠民”的原则,“道德积分”地点一般设在村级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晓康驿站”或村中祠堂等村民常去爱去的场所,在方便村民的同时,也可充分利用这些阵地的德治资源和教化功能,引导村民崇善向上,以和为贵、以德化怨。整合资金。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以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海,这是“道德积分”可提升的重要补充。良山镇通过“上级部门补助一点、帮扶单位支持一点、乡贤自愿捐赠一点、党员干部争取一点、村级财务配套一点”五种方式筹集经费,确保可持续。“道德积分”实施以来,全镇已累计筹集经费110余万元,特别是乡贤踊跃捐款捐物,形成了“不做好事不好意思,做点好事才有意思,多做好事才够意思”的良好风尚。
创新“三个载体”,实行量化操作。创新工作流程,用数字化计量村民的善行义举,让抽象的“道德”具体化、接地气,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制作一本积分存折。广泛动员村民参与“道德积分”,每户获取一本积分存折,通过积分累积储存,让有德者脱颖而出。积分可兑换日用物品以资鼓励,全镇村民参与率达98%以上,从以前村干部“推着干”“帮着干”,到群众“看着干”“跟着干”,再到如今村民“自觉干”“比着干”,小积分在全镇“兑”出了文明新风尚。”明确七类积分内容。紧密结合乡村治理实际,从“积孝、积善、积信、积勤、积俭、积美、积学”七个方面明确46项内容,以户为单位进行积分,如对见义勇为、调解邻里纠纷的给予一定积分,对缠访闹访、不尽赡养义务等违反道德规范的相应扣分。“道德积分”让村民有“镜子”可照、有“尺子”可量、有“标杆”可比,在直接引导村民行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同时,更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形成思想自觉。开展三项积分评议。组织开展“月评分、季评榜、年评模”三类评议活动。每月将收集上来的线索以道德评议会为载体进行公开评分。每季度实行“光荣榜、警示榜、进步榜”评选,对得分较高的村民进行表彰,对扣分的村民提出劝勉。每年底,推荐获评优秀等次的村民为年度村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并敲锣打鼓将“道德模范”牌匾送至村民家中。通过评议,让村民进一步明是非、辨善恶,在农村“熟人社会”中对不良行为形成舆论压力,从源头预防减少纠纷。“道德积分”建立以来,全镇11个行政村共6465户参与,评选出道德模范44名,光荣榜337户、警示榜25户。
明确“三类标准”,推动基层善治。建立线索、处置、奖惩三个方面标准,实现源头排查、用情化解、以德积分,不断扩大基层善治的吸引力、影响力。规范线索收集。线索收集方式分为个人申报、群众反馈、组织摸排、部门核查和手机APP上报五类。个人申报,即村民自主申报本户线索;群众反馈,即村民反馈其他村民的正负面线索;组织摸排,即村委走访摸排的正负面线索;部门核查,即乡镇部门将收集或掌握到村民好人好事、失信逃费、问题隐患等线索反馈至各行政村;手机APP上报,即群众可通过手机“随手拍”功能,随时随地上传身边好人好事、矛盾纠纷隐患以及不文明行为线索,并获得积分,形成“人人都是网格员、人人都是监督员”的新格局。规范处置流转。线索收集后,由村银行管理委员会审核各类线索的真实性,按正负面线索进行分类,交由村道德评议委员会进行评议打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评议结束后,村教育调解委员会对违反公序良俗、触犯负面清单不道德行为的村民,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对于涉矛盾纠纷的村民,第一时间组织调解,力争做到矛盾不出村。规范结果运用。出台《良山镇道德积分结果运用办法(暂行)》,分别评选出警示和合格、良好、优秀等次,不同等次享受不同程度的政策优待或限制惩戒。根据年度道德积分,对评选为“道德模范”的村民,邀请镇内景区、公交公司、镇卫生院以及11个村委组成“爱心联盟”,为“道德模范”日常生活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政治礼遇、健康体检、颐养入家、困难帮扶、公交免费等13项不同方面的政策礼遇,实现“道德无价、德者有得”。村民都说:“这个‘道德积分’推行得好,做好事会记录下来,不只自己脸上有光,还能换东西、得奖励!”
实现“三点成效”,提升治理质效。良山镇“道德积分”工作法推广以来,村庄环境变美丽了、道路变整洁了,村民做好事的多了、邻里纠纷少了,勤奋敬业的多了、好吃懒做的少了,讲卫生的多了、脏乱差少了,感恩党的越来越多了、等靠要的越来越少了,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破解德治说教太软问题。通过“道德积分”,推动柔性约束与刚性约束协同发力,引导群众明是非、辩善恶、知荣辱。周家村刘某清因上世纪80年代承包村集体水库,经过三次续约到2009年底到期,后来未曾续约,却仍然在水库养殖,也从未向村集体缴纳任何费用,村里说服教育一直无效。“道德积分”工作法推行后,他家连续积分垫底,大人、小孩都感到脸上无光,甚至不好意思面对左邻右舍,村里乘势跟进做工作,让他认识到了错误,主动缴纳了2009年以来拖欠的水库承包款。破解基层治理标本兼治不够问题。白沙村曾多次被列为市区两级重点整治村,虽屡经整治又回潮反弹,2019年镇里把该村列入“道德积分”重点建设村,包村干部和村“两委”在抓“硬”治理的同时,用道德积分评议树标兵、正风气,使村风根本上改观,该村一跃成为“社会和美”“民风淳美”“经济富美”“生态优美”“环境秀美”“五美”村。破解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积分内容群众定,积分方式群众议,积分结果群众评,“道德积分”的运行确保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充分发挥了村民的自治作用,引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抵制不良风气,涵养文明新风,让群众强烈感受到守德必受益、失德必受损、违法必受惩,从源头上减少了纠纷。目前,良山镇正面积分36万余分,负面扣分3975分,累计登记好人好事1万余件,涌现出助人为乐典范盛绍羊、诚实守信典型何爱华、孝老爱亲榜样何小桂、敬业奉献表率李荣昌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全镇尊崇关爱氛围浓厚。同时,全镇矛盾纠纷数量连年下降,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下保村和鹊桥村先后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新余市渝水区委政法委 胡小明 晏小文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