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大步迈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越过越好,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壮美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人民论坛网推出“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系列报道,讲好神州大地广袤乡村的振兴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曹庄镇朱村,看老区人民的好日子如何越过越红火。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是远近闻名的中国红村,有着丰富的红色革命历史,作为在抗战初期就建立了党组织的支前模范村,这里是八路军老四团钢八连在朱村战斗的发生地,是“枪声就是命令”的诞生地,也是沂蒙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村考察,作出了“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殷切嘱托。十年来,临沭县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以红色朱村发展为核心,联动周边9个村居,聚力打造“好日子”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锚定目标 探索路径
开启片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临沭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以建强红色朱村发展为核心,以“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为根本目标,朱村大力实施“中国红村”改造项目,聘请厦门朗乡规划设计院、浙江大学规划设计院等知名院校高标准编制创建方案和片区规划,建设了“五馆四区三基地”(“五馆”即支前馆、民俗馆、村史馆、治淮馆、进士府,“四区”即朱雀大道步行街区、滨水休闲街区、主题购物街区、柳编活态商贸街区;“三基地”即乡村客栈、康养中心、三同教育基地),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充分彰显片区内“党建强、产业兴旺、治理高效、环境宜居、文明乡风”的好日子标准,片区发展新路子越走越宽。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朱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全国传统古村落等称号,成功争创“山东省旅游特色村”,获评国家2A级景区,作为山东省唯一村级典型范例写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2020年)》。
党建引领 创新模式
助推片区谱写共同富裕新篇章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朱村党支部依托本地红色资源的影响力,创新“片区党委引导+村集体运营+企业经营+村民分红”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在朱村设立“好日子”共富总公司,片区各村居分别成立子公司,统筹运营片区内各类资源要素。依托“一村一社一项目”,公司聘请“职业经理人”托管运营村内固定资产、闲置资源和劳动力,入股优质企业联营,发挥企业资金优势,放大村集体产业和技术优势,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朱村创新营商模式,坚持多方合作,有力拓宽了特色产业的销售渠道,真正让老百姓的钱包鼓了起来,生活富了起来。
与龙头公司合作,资产变资金。共富公司与朱村旅游开发公司合作改造村内21间闲置房屋,鼓励村民经营,打造“好日子供销超市”“好日子慢享生活”“青年公寓”等产业,年可实现村集体旅游收入50万元,村民分红20万元。
与优质项目合作,村民变股民。公司以1500亩土地入股欧拉柳编产业园经营杞柳种植项目,年可实现村集体保底收入30万元、村民分红人均1.8万元。
与多方主体合作,打工变创业。公司整合村民成立多支“柳编先锋队”“服装加工队”,和全镇5家大型柳编企业签订定向合作协议,采用“三社联合”和“订单模式”,实现群众人均年收入4.3万元。
与国际潮流合作,传统变领先。欧拉柳编“海外产品孵化中心”入驻马庄“柳编小院”,利用孵化培训、人才供应、线上线下推广、产学研对接等方式,重点引导村民触线上网,拓展跨境电商业务,在此生产的柳编工艺品运往1里外的欧拉海外仓库装箱外运,2周后到达西欧、北美等国家和地区。村庄一头连着柳编企业和农户,一头连接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统老手艺正在加速“出海”。
赋能蝶变 成果共创
擘画片区“好日子”新蓝图
朱村以促进共同富裕为抓手,按照党建联抓、产业联建、治理联动、事务联议、文明联育的建设模式,实现了“四雁”人才集聚、社会治理高效、生活环境宜居、公共服务均等、乡风文明向上的“好日子”成果共享格局。
“四雁人才”集聚。充分发挥22名“第一书记”、8名“好日子乡村规划师”、30多名归雁、90多名鸿雁和1000多名党员的作用,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
社会治理高效。建设“好日子乡村纪实”项目,以供销平台为载体,成立10处“好日子”银行和积分兑换超市,鼓励群众通过完成村居下达的指令任务获取评价积分,可兑换日常百货,推广使用“好日子纪实”微信小程序,已注册村民近6000人,已兑换各类积分商品价值23万余元。
生活环境宜居。将临沂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与片区建设深度融合,实现13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美丽乡村环境打造全覆盖,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建设了22处市民休闲“口袋”公园,污水治理32处,弱电下地基础设施建设3处,硬化道路14000平方米,栽植月季等各类绿化苗木43万余株,村庄更加宜居宜业。量身打造“好日子”片区公共服务清单,实现村委会、医务室、供销超市、幸福院、理发店、幼儿园、“口袋”广场、读书驿站等11项民生设施全覆盖,让村民“足不出户”“足不出村”即可享受“一公里全覆盖”的高质量公共服务。
乡风文明向上。共同制定“好日子村规民约”,依托“好日子纪实”项目,打造“美德信用积分”平台,获得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荣誉的村民,可享受免费体检、创业贷款等多项优惠政策。
朱村村民们紧紧跟随党的脚步,沿着党建引领、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家家念上了“致富经”。如今的朱村,一条条发展规划变为现实,一个个致富产业落地生根,朱村人民的好日子越过越红火。(作者:吴秋溪 王杉 孙武)
编辑:王卓怡 宋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