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我国要在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新时代新征程,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与高技能人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夯实人才根基。
关键词: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科技强国 人才强国
【中图分类号】C964.2 【文献标识码】A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综合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夯实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人才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人才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科技创新的根本源泉在于人。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科技优势、创新优势、产业优势。教育强、人才强是支撑科技强、产业强进而支撑经济强、国家强的基础。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2]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通过加快建设科学中心、教育中心、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源源不断地培养、引进、用好各类创新人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持久的人才支撑。
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人才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阐明新形势下人才发展的重大问题,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为人才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为了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重点在用好、吸引、培养上下功夫。”[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4]。2021年9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用“八个坚持”明确了新时期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在深化改革上,要求“破”“立”并举,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向用人主体授权,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在队伍建设上,明确战略人才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要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在重点举措上,锚定人才强国目标,提出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完善人才评价体系,着力解决多年困扰、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才工作定位提升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高度,对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出专门部署,提出“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任务目标。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全球人才竞争态势日趋激烈
科技史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当前,全球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正纷纷采取针对性的人才引进政策措施,争夺创新创造人才。
2022年11月,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全球人才流动趋势与发展报告(2022)》显示,世界主要国家的人才竞争力指数前十名中,欧美国家与亚洲国家数量平分秋色,世界人才中心在从欧美向亚洲扩散;全球人才跨领域、跨行业向数字经济领域流动的趋势愈发明显;各国对高层次人才的争夺日渐激烈,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技能人才的引进。据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波图兰研究所和新加坡人力资本领导力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22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GTCI)报告,在针对133个国家/地区的调查中,瑞士、新加坡和丹麦位列全球各大经济体人才竞争力前三;中国人才竞争力排名位处第36位,结合近些年的GTCI报告,中国人才竞争力排名稳步上升(2019年是第45位,2020年是第42位,2021年是第37位);从六个评价指标看,中国在人才培养(Grow)、人才赋能(Enable)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且享有一个强大的全球知识技能库(GK Skills),但在职业技术技能(VT Skills)和人才吸引(Attract)上相对逊色。
2019年11月,澳大利亚正式启动杰出人才移民计划(GTI),隶属澳洲858签证类别,属于优先审理类别,旨在吸引目标领域的高精尖人才为澳洲技术创新、就业增长、经济复苏作出贡献。2020年7月,英国提出成立国家“人才办公室”,设立了3亿英镑基金支持各类研发机构,开放了无限额的“全球人才签证”,大力延揽全球优秀的科学家、技术人才和企业家。2022年5月,英国进一步推出高潜力人才签证计划(High Potential Individual,HPI),为全球排名前50院校中的海外高校过去5年的毕业生提供为期2—3年的工作签证,并表明可以携带配偶和18岁以下未婚子女赴英国居住、生活。2022年10月,中国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布上任后的首份《施政报告》,报告指出,过去2年,香港本地劳动人口流失约14万人。香港政府随后推出高才通计划,旨在吸引全球范围的高端人才到港工作,通过者可以全家获得香港居民身份。高才通计划成为香港继专才计划、优才计划和留学进修计划之后的又一个人才引进政策。2022年11月,加拿大公布了《2023—2025年移民水平计划》,这三年加拿大的移民目标配额合计高达145万个,其中,2023年目标为46.5万,2024年48.5万,2025年50万,逐年增加。2023年2月,日本政府召开有关接纳外国人才的相关阁僚会议,宣布将新设“特别高度人才制度”,规定年收入2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02万元)以上的研究人员等可在1年内获得永久居留权,并设置优惠待遇措施,进一步吸引知识或技术方面优秀的海外人才。
综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采取积极措施吸引急需紧缺人才。在全球人才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搭建良好的事业平台,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优化人才“引育管用”各项政策,加强创新人才储备力度,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高地迫在眉睫。
我国战略人才力量建设现状与重点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2022年,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2亿人,比2012年增加了1亿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2021年就达到562万人年,是2012年的1.7倍,2022年超过600万人年;截至2021年底,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已经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科技人才队伍。同时,我国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人才创造活力和潜力有效激发,具有全球视野的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和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并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方向上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可以说,我国已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人才工作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成为新时期的重要任务。一方面,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是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的关键支撑,具有不可替代性。当前,中国正从创新链中下游(主要聚焦应用创新、技术创新)向创新链上游和源头(主要聚焦基础研究、前沿技术)跃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都离不开战略人才力量的支撑。另一方面,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是优化我国人才队伍结构的迫切需要。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指出:“我国科技队伍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主要问题是水平和结构,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强化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构成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现代化建设,构建完备的人才梯次结构,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新时代新征程,立足于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任务,强化战略人才力量可以着重把握以下三个方面[5]。
战略科学家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塔尖”。有广阔高原,才能隆起更多高峰。战略科学家是指具备世界一流技术研发水平,能够准确研判国际国内科技发展趋势,切实发挥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作用,领衔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科学家。据科睿唯安2022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来自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的6938名科学家入选,中国内地1169人次,占比16.2%,远高于2018年的7.9%,五年来占比翻了一番多,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说明我国顶尖基础研究人才竞争力正在稳步提升。2022年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覆盖了10个学科领域中的84门一级学科,共计有来自504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的5216名学者上榜,说明我国顶尖基础研究人才结构正在优化。但我国综合全球人才竞争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022年1月,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AMiner团队联合智谱AI、清华-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知识智能联合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AI2000)”中,美国共有1146人次入选,占比57.3%,我国共有232人次入选,占比11.6%,仅为美国的1/5;就具体21个子领域而言,美国占据强势领先位置,囊括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人际交互等十三个领域的榜首学者,中国仅获得信息检索与推荐、多媒体两个领域榜首;相较于2021年,出现了更多上榜国家,德国获得机器人和可视化两个领域榜首,意大利获得物联网领域榜首,日本获得计算机图形领域榜首,表明其他国家也在逐渐强化自己的优势领域和技术力量。另外,我国在诺贝尔科学奖、菲尔兹奖、图灵奖、沃尔夫奖等国际科技大奖上鲜有收获。其中,沃尔夫奖1976年设立,45年来共授予345名科学家和艺术家,仅有7名华人科学家获奖,说明我国世界级科学大师和顶尖战略科学家相对缺乏。
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塔身”。面向科技强国建设目标,打造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至关重要。据全球学者库网站公布的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名单,中国学者数为9044人,仅次于美国40220人,占美国的22.5%,基本反映了中美顶尖科技人才的规模结构。创新人才方面,中国理工科博士毕业生数量居世界首位,但结构性矛盾突出,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领域人才缺口较大。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清华-中国工程院知识智能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0》显示,美国人工智能高层次学者数量最多,有1244人次,占比62.2%,中国的高层次学者数量为196人次,排名第二,仅占美国的15.8%。我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优化领军人才识别、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对领军人才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的特殊政策,稳定支持一批潜心钻研、协同攻关、学术民主、跨界协作的高水平创新团队,有意识地在攻坚克难的实践中发现和培养更多高层次复合型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扩充创新团队规模,壮大高素质专业化新型人才队伍。
青年科技人才和卓越工程师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塔基”。拥有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和卓越工程师,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我国拥有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这是培养造就青年科技人才和卓越工程师的基础。“十三五”期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从2016年的约80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约110万人,其中,博士理工科占79%、硕士理工科占57%。截至2021年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占比达80%以上。据《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0)》,截至2020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已达11234.1万人,39岁及以下科技人力资源约占3/4,科技人力资源年轻化特点和趋势明显。青年人才是创新生力军,2022年5月30日,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8部门倡议,从关心青年科技人才所思所想、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强化组织建设和平台支撑、拓宽国际视野6方面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全面发展[6]。要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和卓越工程师上,完善青年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体制机制,为青年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在实践中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和卓越工程师成长梯队。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着力点和重点举措
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
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目标,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应从拓宽培养路径和识别渠道、壮大多学科人才梯队、营造良好学术环境三方面发力。第一,拓宽有利于战略科学家涌现的自主培养新路径。战略科学家涌现需要聚合四个要素:一流的学生、一流的老师、一流的科学研究、一流的国际合作。一流的学生方面,要系统规划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优化“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等基础学科教育体系,将战略科学家培养前置并贯穿到整个教育过程。一流的老师方面,要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加强一流基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发挥“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让大师培养大师。一流的科学研究方面,要深入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依托国家实验室和国家科研机构,开展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依托科技领军企业和创新联合体,开展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通过跨学科、跨领域协同攻关,培养大兵团作战的将才帅才。一流的国际合作方面,要有意识地向一流国际科技组织推送我国科学家任职,支持卓越青年科技人才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拓宽国际视野。依托国际大科学计划与大科学工程,在高水平开放合作中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第二,加快壮大多学科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依托科学中心、创新高地建设,鼓励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人才到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担任学科带头人,承担和参与更多重大科技任务。依托教育中心、人才中心建设,着重从长期奋战在科研和工程技术一线的科研人员中遴选院士,适当增加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院士名额,优化院士队伍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第三,完善战略科学家培养使用体制机制。完善战略科学家参与重大科技决策咨询的长效机制,吸纳其进入国家科技咨询委员会,参与科技领域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决策咨询,支持青年科学家对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战略科技任务布局等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决策提供意见建议。建立青年科技人才长周期评价激励机制,敢于给青年人“压担子”,创造建功立业的机会。为战略科学家聚焦国家急难险重科研任务和重大原创科学问题,营造“十年磨一剑”的良好学术氛围,建设稳定、开放、包容的学术环境和学术生态。
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第一,优化科技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创新团队遴选机制。充分依托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平台完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人才储备,打破人才流动的不合理壁垒,搞活用人机制,跨部门、跨行业、跨体制遴选科技领军人才,组建面向重大科研任务的“国家队”。第二,建立面向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高质量服务体系,为其量身定制“一人一策”服务方案。优化人才服务是提升人才发展质效的重要内容。要健全科技领军人才及其团队的社会保障,包括住房、户籍、医疗、子女教育等等,并在此基础上,为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提供从吃、住、娱、游、购等“身边小事”到就业创业安居等“人生大事”的全链条全周期服务,确保有限的资源支持更多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第三,完善有利于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促使科研团队更好运作。明确科研团队领军人才一般不兼任行政工作,使其专心于科研攻关和团队协作,在引进高水平青年人才方面重视科技领军人才的意见建议。第四,优化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开展创新创造的生态环境。建立稳定支持基础研究的投入机制,大力支持高水平创新团队持续开展原创性突破性的基础研究。在坚持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基础上,探索设计多维度、符合领域特点和任务要求的创新团队领军人才评价体系。特别是对于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竞攀“制高点”、勇闯“无人区”的科技领军人才,要更加突出对问题创新性、前沿性及其研究价值的评价,鼓励创新、包容失败。
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青年科技人才是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是科技事业取得突破进展的生力军,这要求我们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第一,充分发挥院士、科技领军人才的“传帮带”作用。以院士、科技领军人才等科研领域的“关键少数”为引领,带动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扎扎实实搞研究、端端正正做学问。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发扬学术民主,破除论资排辈、圈子文化,在重大科技项目申报、重大人才工程等方面不唯职称,不简单以年龄作为限制,为青年人才创造更多的机会。第二,敢于让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为青年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大胆使用甚至破格使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加大国家重大人才计划、科技项目、科研基金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设立青年科技人才奖项,激励更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支持更多青年科技人才积极加入国际科技组织并发挥作用。第三,完善青年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措施。建立符合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机制,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才特点和职责,坚持共通性与特殊性、水平业绩与发展潜力、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分类建立健全涵盖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和贡献等要素,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青年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同时,通过设置稳定性的资助模式、定额式的任职比例、差异化的评价机制、柔性化的考核要求、专职化的助理配置等方式,在发展机会保障、成长通道保障、经费条件保障等方面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切实可行的支持,并给予青年科技人才足够的创新空间和容错空间,使他们敢于放开手脚攻坚克难,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第四,普惠解决青年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给予青年科技人才长期稳定支持,重点资助一批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完善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畅通青年科技人才晋升通道。在住房、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保障,助其潜心科研。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技创新、尊重青年人才的良好氛围,激励更多有志青年投身于科学事业。
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
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和质量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第一,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建设,将普通高中/中专与职业高中/中专的上下分层逐步改为左右分区,将普通高校与职业高校的上下分层逐步改为左右分区,办好一流职业教育,打通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纵向成长通道,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第二,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体系。明确政府、职业学校、企业和社会等各方角色定位,推动各方各司其职、协同发力,形成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新兴前沿方向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完善技能导向的使用制度,支持鼓励高技能人才在岗位上发挥技能、管理班组、带徒传技。鼓励企业建立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揭榜领题”,参与重大生产决策、重大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项目等机制。支持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用人单位在聘的高技能人才应比照相应层级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同等待遇。第三,建立完善多元化高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打破学历、资历、年龄、比例等限制,对技能高超、业绩突出的一线职工,可直接认定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有效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健全职业标准体系和评价制度,完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建立以国家表彰为引领、行业企业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体系,加大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力度。对高技能人才加强休假疗养、研修交流和节日慰问等方面的保障。弘扬工匠精神,营造重视、关心、尊重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第四,强化高技能人才工作组织领导与政策保障。坚持党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将高技能人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总体部署和考核范围,完善高技能人才服务体系。统筹资金渠道,重视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企业要按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加快推进技能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等基础工程,开发高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一体化课程,加强与各国在技能领域的交流互鉴,密切国际合作。
【本文作者为 万劲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刘明熹,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
注释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2022年10月25日更新。
[2] 《习近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中国政府网, https://www.gov.cn/xinwen/2021-12/15/content_5660938.htm ,2021年12月15日更新。
[3]《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xinwen/2014-08/18/content_2736502.htm,2014年8月18日更新。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eqid=bafe265a0017d77d0000000664576e65 ,2020年11月3日更新。
[5]万劲波:《积极打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光明日报》,2021年12月2日,第16版。
[6]《八部门联合倡议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全面发展》,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xinwen/2022-05/30/content_5693096.htm,2022年5月30日更新。
责编:罗 婷/美编:王嘉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