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

近年来,各地积极寻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突破口,掀起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绿美乡村等热潮,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有效巩固,乡村“颜值”不断提升。但我们也看到,有的乡村“面子”好看了,“里子”却不扎实,适应农民群众特点的文化载体平台少,一些根深蒂固的陈规陋习亟待纠正治理。要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不仅要扮靓乡村“颜值”、建好乡村“硬件”,还要在提升“软件”上花心思,推动乡村实现由表及里、由形入神的全面提升。

要摸清“需”,打通“不接地气”的堵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村的文化活动虽然不少,但真正走进农民群众心里、得到农民群众认可的却不多。有的文艺下乡活动局限于“老把式”,既没有特色亮点,也缺乏和群众的交流互动,活动现场只有表演者孤零零的“狂欢”;有的理论宣讲活动照本宣科,讲授者口若悬河听众却一头雾水;有的文化活动设计得过于“高大上”,群众想参与却参与不进来……可见,供需错位的文化文艺服务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党委、政府部门在组织策划乡村文化文艺活动的过程中,要提前做足功课,深入调研了解农村和农民群众的真实精神文化需求,打通“不接地气”的堵点。同时,还要充分调动乡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政府想做的”与“农民想做的”相结合,让农民群众“说得上话”,实现“要我参加”到“我要参加”的转变。

要夯实“供”,建强精神文明的基点。意识形态阵地,主流思想不去占领,其他不良思想就会去占领,正气不盈、邪气必盛。农村公共文化阵地作为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好建强,才能够打牢农村精神文明之花的根基,抵御低俗媚俗文化的侵蚀。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充分运用文化馆、文化广场、宣传栏等基层文化阵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新形式加强文化氛围营造,并发挥好农耕文化、乡贤文化等传统文化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作用,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让农村群众接受先进、正向文化的影响和熏陶。要结合农村群众的特点和需求,增加更多具有农耕农趣农味、充满正能量、形式多样接地气的文化产品供给,让农民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受益者、推动者。要有针对性地推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挖掘和培养具有“乡土味”的文化文艺人才,建立人才数据库对乡土人才进行动态管理,通过政策支持和系统培训推动人才成长与发展,为组织开展农村文化文艺活动培养“领头雁”。

要着眼“化”,推动移风易俗的难点。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不同地域形成了独有的民风民俗。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有的民俗民风已显得“不合时宜”,农村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封建迷信、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正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绊脚石。要做好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划清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的界限,找准推动移风易俗的具体抓手和“突破口”,旗帜鲜明地反对天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抵制封建迷信,引导农民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要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方法,创新形式开展“文明积分”“道德超市”等文明实践活动,并配套相应的激励机制,让村民有德更有“得”。要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把“红白理事会”等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建强用活,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通过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山州纪委州监委宣传部  查为媛)

[责任编辑: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