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薪火》真实还原了历史细节,拍出了当时革命先驱的困境、突围和坚持!”由宋业明担任总导演,侯京健、张博、王韦智、徐小飒领衔主演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大道薪火》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热播,广受好评。独特的经济视角、生活化的伟人以及充满细节的革命历史故事,让《大道薪火》获得1.461%的高收视,“《大道薪火》让革命历史鲜活起来,越看越有味。”“看《大道薪火》,有种看《觉醒年代》的感觉。”
《大道薪火》围绕土地、金融、经济、根据地建设、政权建设、法制建设、教育、医疗、文化宣传等方面,展现了1931年到1935年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通过调查研究,深入思索,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历程。
相较于以往重大革命历史剧,《大道薪火》视角独特,聚焦1931到1935年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以经济建设的独特角度切入革命战争过程,以治国理政试验田为窗口探寻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形成,不仅填补了中国电视剧金融行业发展史的空白,也填补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中经济建设和金融建设方面的空白,首度展现了中华苏维埃经济建设。
该剧首先集中展现了苏区的经济建设,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苏区经济”“如何发展经济”这两大问题,首次体现了军事战争背后的经济和民生。新生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百废待兴,方方面面都需要钱。为了解决“家底薄”“钱袋子”的问题,苏区成立了国家银行,努力建立自己的红色金融体系。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毛泽民临危受命,挑起苏区财经重担,重建钨矿公司,网罗财经人才,开设国家银行和中华造币厂,为红军前线作战筹集军费和物资,每一件事都关乎苏维埃财政和红军命运,举步维艰。剧中,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四处求才,亲自为商界老板端茶倒水,向闽西商会借钱,动员苏区干部群众往国家银行存钱的场景尤为真实动人,令人看到了苏维埃经济建设的不易。有观众表示:“‘大道薪火’这四个字背后,藏着共产党人的艰难跋涉,每一步都来之不易。而这正是这部剧的精彩之处——它真实地还原了历史细节,拍出了当时革命先驱的困境、突围和坚持。”
除了经济战线的艰难发展,《大道薪火》还展现了军事斗争路线上的博弈。面对红军攻打大城市的中央指示,毛泽东在会上据理力争,反对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攻打赣州等大城市,主张发展经济、积蓄力量。这场会议争论你来我往,气氛紧张,毛泽东的意见始终没有被重视。会后,毛泽东和王稼祥围坐在树干上,抽着烟辩论“理论和经验哪个更正确”更成为全剧最精彩的桥段之一。关于攻打赣州的争论,表面上是军事路线之争,实际是理论和实践之争,孰对孰错?剧中,主张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毛泽东说得好:“判断输赢的并不是你我,而是人民,是历史。”后续赣州战役失败,红军遭受巨大损失也证明了这一点。毛泽东卓越的战略眼光和文韬武略由此鲜明展现。
最令人称道的是,《大道薪火》接地气展现了生活化的伟人,呈现一个有独特魅力、与人民无限贴近、具有浓浓生活气息的革命领袖毛泽东。剧中,毛泽东上房帮徐阿婆家开天窗,参加村里提灯晚会,与民同乐;亲自下地耕作,下河抓鱼为同志们送河鱼豆腐汤;百忙之中仍关心徐阿婆的眼疾,找医生治疗,把自己的军被送给阿婆盖……观众纷纷点赞:“这样的革命领袖非常接地气,富有人情味。”
心系百姓,关心民生,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行动。该剧开篇就通过秀秀的遭遇,直面苏区“童养媳”难题。新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要妥善解决童养媳的历史问题,既要解放妇女,又要尊重历史传统,这就是考验。对此,毛泽东特别嘱托徐特立妥善解决困扰秀秀许久的童养媳身份问题,而婚姻立法也刻不容缓。这个救助举动开创了苏区新风气,赢得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