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经济理论 > 正文

以科技协同创新助推长江大保护

【绿色发展∙大家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长江沿线省市考察调研,先后三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掌舵领航,擘画新时代长江经济带发展蓝图。

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时指出,要坚持系统观念,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同时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笔者认为,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生态环境问题解决、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利器。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横跨东中西部地区,覆盖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区域性、整体性、系统性特点明显,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亟须通过加大科技支撑,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解决流域性、区域性复杂生态环境问题。

为加强长江大保护科技支撑,2018年,生态环境部采用“1+X”模式,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为主要依托单位,联合近300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的5000余名研究人员,组建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向长江沿线66个驻点城市派出跟踪研究专家团队,聚焦长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协同攻关。三峡集团积极发挥共抓长江大保护的骨干主力作用,出资支持长江保护修复联合研究。政产学研用联动、央地协同的合作模式促进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快速落地见效。

在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上,按照“科学研究与管理决策紧密结合、与治理方案协同推进”的总体思路,建立“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边反馈、边完善”的工作模式,实现了科技和行政管理的深度融合,推动形成“多元主体协同”的区域生态环境柔性治理体系。

在系统研判和集成创新上,利用科技支撑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自长江联合研究实施以来,通过“把脉问诊”长江全流域的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风险“病灶”,揭示问题成因及机理,先后开出300余个“药方”,推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600余项成果在长江大保护中转化应用,形成长江健康“体检表”、病因“诊断书”和专门“知识库”,并提供了技术“工具箱”和科技“产品库”。

在驻点帮扶和助力地方上,驻点工作组深入一线,送科技解难题,解决地方生态环境治理“有想法、没办法”的技术瓶颈。例如,在浙江嘉兴,驻点工作组从源头管控、入湖清水廊道构建等方面提出对策,实现南湖水质持续改善。在贵州贵阳,洋水河出境断面总磷由1.61毫克/升降至0.2毫克/升以下,解决了总磷不达标的“老大难”问题,昔日“牛奶河”变成“清水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通过长江联合研究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汇聚国家和社会力量,实施“1+X”科技创新大兵团联合作战,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开展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科技协同攻关,推动科技创新从“切块式、片段化”向“协同式、整体性”转变,能够有效破解我国长江流域复杂巨系统面临的碎片化治理困境。一方面,通过横向协同联动,可以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将科研成果串成“珍珠项链”,实现“点上突破、线上联通、面上统筹”,从而成功打破科学研究中面临的组织、学科、地域、技术、信息“五大壁垒”,有效破解科研成果“不好用、不管用”、研究与应用“两张皮”等难题;另一方面,通过纵向协同协作,将科技嵌入管理和治理中,“国家队”与“地方队”联合攻关,可以科学确定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有效支撑国家和地方的管理决策。

近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22年,长江流域水质优良断面(I—III类)比例为98.1%,与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实施前的2018年相比,提高了10.6个百分点,长江干流连续3年全线实现II类水质。“微笑天使”长江江豚频频露脸,在长江消失多年的鳤鱼出现频次不断增加,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逐步提高。

未来,面向中长期“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结合“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如何进一步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关键问题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助力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笔者认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向科技要答案、要方法、要出路。

首先,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生态环境领域科技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在长江流域持续深化“1+X”联合攻关和“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通过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有效实现研究与应用、管理与科技、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发挥出科技协同攻关的强大溢出效应。

其次,要加快实施长江大保护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着眼长江大保护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聚焦应对气候变化、新污染物治理等重点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开展战略性、引领性集智攻关。针对一些技术瓶颈,加强联合攻关,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关键核心技术,提升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最后,继续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快速落地应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科技支撑体系,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探索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流域治理中国范式,不断厚植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

(作者:李海生,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