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是构建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的重大原则,是教材工作必须完成好的重要政治任务。教育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教材建设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环节,不断深化对做好这项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和实践探索,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坚持正确方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教材建设是铸魂育人的重要依托,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教材建设必须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近年来,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推进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马工程”重点教材建设使用,编写出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全面启动各学段各学科教材修订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教材中全面系统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统编教材中还专门选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作为课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于今年投入使用。通过这些举措,及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体现到大中小学人才培养中,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打好人生底色、赓续红色基因,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坚持全局站位,紧密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教材建设体现党和国家意志,担负着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使命。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突出强调要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并明确提出“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教材工作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聚焦国家发展战略来系统谋划,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基础支撑。要着力提升中小学科学类教材质量,既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又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要建设一批校企联合开发、产教特征明显、体现协同育人、彰显类型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优质教材,更好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人才培养需求。要聚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围绕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关键领域,集中打造一批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核心课程教材。
坚持自信自立,加快推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教材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教材建设要注重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成功经验和理论成果,为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加快推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作出贡献。要统筹推进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努力打造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体现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原创性教材,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国话语阐述中国发展,生动讲好中国故事,促进学生扎根中国现实来认识和回答中国问题。
坚持守正创新,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向教材有机转化。教材建设有很强的政治性,也有很强的专业性,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追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深刻阐明了这个道理,揭示了教材建设的基本规律。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要在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的前提下,实现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一是注重全面准确进。要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理解内涵,精准把握外延,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不缺项、不走样。二是注重系统深入进。一体设计、统筹推进全学科全学段教材修订,既要发挥思政课教材的关键作用,整体集中反映;又要使其他学科教材结合自身特点,体现相关内容;同时要系统安排大中小学教材内容,依据不同学段学生认知规律,贯通设计学习目标,实现教材内容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三是注重鲜活生动进。教材要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优化内容呈现,通过调换选文、优化栏目、改进习题设计等方式,做到讲道理与讲故事相结合、抽象概念与生动案例相结合、显性表述与隐性渗透相结合,充分反映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深度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坚持效果导向,推动教材铸魂育人开创新局面。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完成教材修订只是第一步。我们要深入研究教给谁、怎么教的问题,真正做到让学生入脑入心,做好新教材投入使用后的后半篇文章。一要抓住教师这个关键。“欲人勿疑,必先自信”,教育者需先受教育。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理论素养,推动教师率先学深悟透原文原著原理,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增强讲好党的创新理论的看家本领。二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革教与学方式,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让课堂充满真诚的对话、切身的感悟、理性的思辨,吸引学生主动学、融入学。三要发挥评价的引导作用。以检验育人效果为目标,丰富创新评价手段,鼓励广大教师注重过程性评价、实践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引导学生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为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