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构建未来学习中心是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必然选择,是未来人的发展的必然诉求,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未来学习中心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未来学习中心在教育目标上着眼于创新思维的激发、批判性思考的培育、问题解决能力的锻炼以及社会情感能力的养成;通过建构共育空间,打造共情空间,探索共在空间,重塑共生空间来创设学习和生活空间。未来学习中心的教育理念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指向学生素养全面发展;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人本化和开放性为原则,实现个性化和终身性学习的价值旨归。未来学习中心的资源供给强调融合性、多元性和个性化。构建未来学习中心要求转变教育管理体制,推进管办评分离;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多元化课程;改进教育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完善教育政策保障,分步骤有序探索。
【关键词】未来教育 学习中心 核心素养 结构要素
【中图分类号】G40-01/G4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3.18.001
【作者简介】朱永新,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教育理论、新教育实验。主要著作有《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我的阅读观》《致教师》《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走向学习中心:未来学校构想》《教育的减法》等。王鹏飞,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劳动教育研究所执行所长,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教育实验研究、未来教育、劳动教育。
未来学习中心构建的基本前提
对未来教育的思考基于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希望,是人们实现自我超越的本性使然,但对未来教育的思考不是空想和幻想,而是有其社会历史和现实的逻辑依据。其中,构建未来学习中心被视为促进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举措,旨在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体验和教育资源。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构建未来学习中心必须从制度改革、人才培养以及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加以考量。
构建未来学习中心是社会发展与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这一原理对教育的发展而言同样适用,马克思指出,“教育一般来说取决于生活条件”[2]。无论是思考当前的教育还是谋划未来的教育,都必然以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为基点,探索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与教育的关系,从历史的、当下的和未来的角度,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并以此为基础探寻教育的基本规律。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日新月异的变革,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的发展变革更是突飞猛进。“几千年前,农业革命让我们的祖先开始使用镰刀和耕犁;几百年前,工业革命让农民离开田野进入工厂;仅仅是几十年前,科技革命使许多人离开车间坐在办公室隔间。”[3]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在刚刚过去的20年间,甚至10年间,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科技难题的突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众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处于社会发展和巨变中的教育研究者而言,思考未来的教育与教育的未来成为一个意义重大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社会的情况提出了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是在为未来培养人的观点。“现在,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这就为教育体系提出了一项崭新的任务,因为自古以来教育的功能只是再现当代的社会和现有的社会关系。如果拿过去相对稳定的社会同今天加速发展的世界相比,这种变化就很容易解释了。但是,“当教育的使命是‘替一个未知的世界培养未知的儿童’时,环境的压力便要求教育工作者们刻苦思考,并在这种思考中构成一幅未来的蓝图”。[4]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传统工业社会的量产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以及人工智能时代创新性、多样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约瑟夫·E.奥恩针对人工智能的挑战,提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数据素养、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并把这三种素养称为三大新读写能力。此外,他还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认知能力、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创业精神和文化敏捷性。[5]
未来学习中心可以成为培养强适应性、高创新力和变革能力的人才的重要场所,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经济和社会环境。未来学习中心不仅是传统学校的延伸,更是一个汇聚各种教育资源和专业知识、跨学科的、灵活的学习平台。在高科技引领的未来社会,教育的目标、学校的形态、教学的方式、教育的途径都面临颠覆性变革。相较过去,当前信息时代人们信息的获取以及处理速度和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例如,ChatGPT的问世就对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设想未来社会,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教育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学校的功能、教师的角色等教育因素都将产生一定的变革。基于信息共享的实际,在未来社会信息获得这一目的将让渡于信息交流和生产这两种目的,以信息为核心的未来学习中心将应运应时应势而生。
构建未来学习中心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诉求。教育一方面受到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又受到人的本质及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教育之所以能与其他人类社会活动区分开来,成为人类社会的六种基本活动之一,[6]就在于教育是以专门培养人为根本目标的社会活动。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教育也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教育培养人必须以科学的人的本质观为基础,并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具有历史变化性,取决于人所处时代社会生产方式的状况。“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更确切地说,它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命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7]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也决定了不同历史阶段下人类不同的社会关系,从而导致不同的人的本质,进而导致不同的教育状况。随着社会发展和变革速度的加快,人的发展变化也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即所谓的代沟。代沟问题的产生不仅是由于不同时代人的生活习惯及生活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更是不同时代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反映。人工智能时代对人素质的要求产生了变化,进而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娱乐方式、信息获取方式、学习方式等产生了一系列新变化。不难设想,随着未来社会的发展,年轻人的生活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其学习方式将以机器伴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为主。因此,为了能够适应变革如此迅速的时代,就需要构建一个可以培养强适应性和创造力人才的未来学习中心,这个中心不仅在网络上,而且在现实中也必然成为人们生活、交流和学习的重要平台。
构建未来学习中心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关键举措。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人们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其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还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时空界限,缩短了人们交往的距离。孔子所讲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内含着时空限制,而当前人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空中,信息获取、传播、交流和共享的快捷极大地减少了时空限制。在现代信息时代,网络成为了人们的老师,学习和教育变得更加普遍和便捷。在新冠疫情期间,线上直播教学、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线上考试、线上会议等形式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我国航天技术、天宫空间站的建设使得太空教室、太空实验直播教学成为了现实。5G通信技术的突破和卫星电话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交流范围进一步扩大。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文化遗产的相关3D影像和资料共享将得到进一步实现,学生不必亲临现场,只需通过线上观看即可了解古代文物和资料等。未来的教学将进一步打破时空的界限,实现线上和线下教育的融合以及教育资源的跨时空共享。在未来会有更多的资源加入其中,届时可以在网络上形成一个学习中心,在各个学校、社区等线下场所形成线下学习中心。同时,全息影像技术也有望推动教学方式的进一步创新,实现现实教学和虚拟网络教学融合的多样化教学模式。
总体来说,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是适应快速变化的现实需要的一项关键举措。它有助于改革教育制度,培养多才多艺的人才,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同时,教育理想的实现需要扎根社会现实,把握教育先机,占领教育高地。只有未雨绸缪,构建教育的未来蓝图,对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行研判,才能有力推动一线教育改革。
未来学习中心的结构要素
笔者在《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一书中指出,“今天的学校会被未来学习中心取代”[8]。未来学习中心的超前性决定了其独特的结构组成,“去标准化、个性化、定制化将会成为未来的学习方向”[9]。在功能属性上,未来学习中心提供一种集教学空间、设施和教育资源于一体的环境;在目标设定上,未来学习中心主要为教师和学生群体服务,其核心目标是优化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提升教学效率;在技术支持层面,未来学习中心利用智能科技和数字化手段,为学生提供兼具创新性和前瞻性的教学设计及实践机会;从用户体验维度来看,未来学习中心侧重于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体验;在组织管理层面,未来学习中心作为一个机构或部门,与学校、信息中心等各个部门,乃至社会保持紧密合作,以确保该组织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环境。综上所述,未来学习中心的结构要素涉及教育理念、空间设施和资源供给三个方面。[10]
教育理念是未来学习中心的核心结构要素。随着社会变迁、科技发展、教育理论的演变,兼之全球教育实践的反思和创新等多方面因素的交织影响,未来学习中心需要突破传统理念的窠臼,进行创新性的育人理念突破。它的核心宗旨是“无限相信教师和学生的潜能”,具体体现在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核心素养提升为目标,以人本化和开放性为原则。
第一,以学习者为中心,指向学生素养全面发展。未来学习中心通过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能力和学习进度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使学习更符合自身发展需求。未来学习中心将打破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接受这一被动学习模式,将教师与学生融合成为学习共同体。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合作交流和实践操作,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在未来学习中心,学生会更好学会如何学习,培养自我调控学习的能力。
第二,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所谓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语境下,能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我管理、与他人合作、社会参与等一系列关键能力。不同于传统教育对标准化的过分强调、对记忆及重复的过度依赖、对个体差异及素养的综合培养的忽视等,未来学习中心更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考、问题解决能力以及社会情感能力等素养。在创新思维方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挑战传统,提出创新的思想和解决方案,以应对变幻莫测的社会环境。在批判性思考方面,要求学生对接收到的信息和观点进行独立分析和批判,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是对传统教育中过度强调记忆和重复的反思与改进。在问题解决方面,培养学生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其获得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运用创新思维和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在社会情感方面,更加关注学生社会交往和情感发展能力的培养,包括同理心、合作精神、公民素养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再以分数和学业成绩为唯一目标,而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和品格培养。在教学上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方法,增加情境体验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评价上注重过程性评价,考察学生各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推动教育革新,不仅有利于学生应对未来世界各种挑战和机遇,而且能为国家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第三,以人本化和开放性为原则,实现个性化和终身学习的价值旨归。未来学习中心将注重人的本性,尊重每一个学习者的独特性;提倡开放性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锚定终身化,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习惯。对人本性和个性化的重视,是未来学习中心教育理念的基石,贯彻了国家“四新”学科建设的要求。[11]这意味着教育不再是对知识的简单传递,而是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自主探索,提出问题,进行创新实践。通过构建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考虑到每个学生的能力、兴趣和学习风格差异,能使学习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未来学习中心的空间设施。未来学习中心的空间设施不仅从教室、图书馆等传统学习环境扩展到电影院、游乐场等休闲场所,还将突破物理空间的藩篱,集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和想象空间为一体,[12]在很大程度上重塑学习环境,革新教育形式。分析学习的演变趋势可以发现,未来学习中心将逐渐摆脱孤立的学习空间设施,更加注重用户、设备、环境的互联和共享,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交叉学习,从而激发社群的活力和集体力量,为教师和学生创造更多的选择与机遇。其必备的空间设置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建构共育空间。未来学习中心将家庭、学校和社区三者紧密结合,形成一个终身学习的共育空间。这不仅可以打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区隔,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未来学习中心,空间设计的关键在于开放性和灵活性。开放的空间设计让家长、教师和社区成员有机会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增加学习透明度。灵活性则体现在可以根据学习活动的需要对空间进行调整,增加了学习空间的多元性和可塑性。此外,共育空间的设计也强调社区环境的有效利用。通过学校与社区资源的整合,学生将有机会在实际社区环境中具身实践,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打造共情空间。未来学习中心将亲子共读、师生共学等实践性教学方式融入日常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这种共情空间有助于提升师生之间的互动,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共情空间的设计并不局限于物理空间,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情感共享的学习空间。这种空间旨在提供一个安全、包容和支持的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思想和感受,同时更加深入地理解他人,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教室的布局和设施为师生之间搭建面对面交流沟通平台,如圆形的讨论桌、智能化的交流设备等。通过设置专门的亲子阅读区和学习工作室,鼓励父母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增进亲子关系;通过设立多功能活动室和户外学习区,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学习和探索。
第三,探索共在空间。未来学习中心将线上线下教学方式融合,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形成人机协同的泛在学习空间。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字化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共在空间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技术和教学活动的整合。一方面,学习中心设施将进行全面的数字化改造,包括智能课桌、虚拟现实设备、人工智能教学助手等,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还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学习中心也将设计多样化的线上学习平台和资源,如在线课程、互动论坛、协同创作工具等,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和协作学习。[13]同时,共在空间的设计强调学习环境的实时性和适应性,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反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实时数据分析和调整,使教学活动更加精准和个性化。
第四,重塑共生空间。未来学习中心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协同并进,通过有机互动形成一个共生空间。这种共生空间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学生素养。对于教师发展,学习中心能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专业发展机会,包括但不限于举办高水平的教学研讨会、提供高质量的教师培训和教育研究等,旨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于学生发展,学习中心能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和丰富的课外活动,如项目学习、实践活动、社团组织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创新精神,促进全面发展。此外,共生空间的设计还强调互动的成长方式,教师和学生不再是传统教与学的关系,而是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通过观察、引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发掘潜能、实现自我成长。学生则通过探索、实践和反思,提升自我认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甚至实现对教师的反哺。
未来学习中心的资源供给。未来学习中心的资源供给,不仅涵盖传统的教育资源,如教材、教具等,还包括新型的、与信息技术紧密相连的教育资源,如在线课程、数字化教材、虚拟现实教学环境等。其资源供给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融合性、多元性和个性化三个方面。
第一,资源供给的融合性。未来学习中心的资源供给,将实现线上和线下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通过互联网和其他新型信息技术,学习中心能够广泛收集、整合和分发各种教育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教育软件、在线课程、互动教学平台等。这种融合性的资源供给,使教育活动不再局限于教室等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为学生创造了随时随地学习的可能性。
第二,资源供给的多元性。未来学习中心的资源供给,将突破传统的一元化教育资源模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资源供给,既包括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如视频教程、音频讲座、图文教材等,也包括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源,如科学课程、艺术课程、社会实践活动等。不同资源的互补组合,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丰富学习的内容与形式。
第三,资源供给的个性化。未来学习中心的资源供给,注重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学习中心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跟踪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路径。这种个性化的资源供给,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取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学习中心的构建路径
结合以上认识,应当从以下方面系统推进未来学习中心的构建。
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推进管办评分离。体制机制是教育长远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重要抓手。推进以管办评分离为特征的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基于合作的“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形成基于不同教育利益主体共治、共享的“善治”格局,[14]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未来学习中心的根本保障。
一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型。为了建设未来学习中心,政府需要进行职能转型。例如,进行清单管理、简政放权和方式创新,改变“管办评权力”集于政府一身的局面。政府应该向学校和社会组织放权和授权,实现宏观管理与理念指引。通过对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其流动,促使未来教育真正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指向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培养。同时,政府需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建立人本化、开放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未来教育体系提供专业支持与服务。
二是推进学校自主办学。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的着力点在学校,为了推进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学校需要依据章程厘清办学权责、精准定位办学,对素养目标、空间设施、教育理念、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明确界定并适时完善。学校应该坚持依法自主办学,深化内部治理结构改革。通过扎根社会现实、把握教育先机、占领教育高地,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三是强调社会组织参与。在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中,尤其需要第三方的参与来保障教育公平与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随着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理念的兴起,以及线上线下教育融合、人机协同、泛在学习的盛行,如何对超越传统“围墙”的教育进行合理评价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为了面向未来,建立与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相衔接的新教育制度,需进一步培育和扶持教育类社会组织,规范社会组织参与未来教育的机制,提高第三方教育评估的独立性与专业性。
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多元化课程。课程体系是重要的国家教育事权,也是未来教育发展所依托的基本载体。课程多元化最初是指普通学校在传统的学术性课程中增加与生产劳动有关的实用科目,使学生学习这些课程后有可能获得基本知识、技能和意向。[15]现代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整体趋势,虽并非一定增加与生产劳动相关的实用科目,但已明显呈现体系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未来学习中心需要对传统课程做“减法”,去除繁芜,开设丰富的生命教育、艺术教育、德育教育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16]
一是坚持育人为本,以现代素养塑造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于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课程体系,需要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相一致,以形成学生未来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课程设置要面向人,让每一个适龄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和家庭都有“上好学”的机会。同时,要突出群体性与差异化,加强个体化指导,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体现全面育人、课程育人的理念,凸显对人主体性的重视。
二是在课程多元与统一之间寻求平衡。教育过程要追求高效率高质量,需要有精选的内容相配合,而不能以繁杂、无用的知识去充塞学生的头脑,这就要求必须从汗牛充栋的人类已有知识中选取精华,从而保证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对他们的未来有极大的适应性。服务于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课程体系改革,要求面对海量信息,通过有效甄别,考虑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需要,凝练、选择并形成与学生发展、社会需要和学科自身逻辑相统一的课程体系。
三是强调课程的未来性、动态性与创新性。服务于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课程体系改革,要求课程直接面向社会,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正如杜威所指出的:“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17]面向未来学习中心的课程,强调从学生视角出发,需要改变过去难繁偏旧、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形成学生本位、融入生活和学习中心的多元化课程体系。
改进教育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我管理。教育评价是完成教育过程和调节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手段,是对已实施的教育影响所产生结果的评价。以服务于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教育评价方式改革评价体系,可以为教育者实施新的教育影响提供依据,使其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同时教育者可以依据评价的结论对已实施的教育影响所存在的偏差加以及时矫正,使教育过程始终处在自我反馈、不断调整的状态下,以保证教育过程的有效运行,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和“以评促发展”的目的。
一是正确认识与发挥教育评价作为“指挥棒”的作用。教育评价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指挥棒”的作用。究竟以何为标准进行评价,直接关乎学生培养的方向正确与否与质量规格高低。未来学习中心的教育评价改革,应该尊重学生的合理诉求和权益保护,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发现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二是形成以学业质量标准为本、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评价方式。随着评价思想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教育评价的功能指向应与教育的目标指向一致。教育评价的价值主要不在于鉴别与选拔学生,而在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18]服务于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教育评价方式改革,重点在于服务于学生的发展。由此,深刻反思当前教育评价的现实问题,构建符合教育真实情境、以学业质量标准为本的包含教育内容以及各学科不同核心素养等多个维度的评价框架,成为教育评价改革的重点发展方向。
完善教育政策保障,分步骤有序探索。政府在未来学习中心的构建中承担着监管、保障的责任,扮演关键角色。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建立长效机制,出台政策,科学指导与推进各地区、各学校有效落实。
一是完善教育政策保障。首先,需要政府在投入上有所倾斜和支持。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未来教育的投入力度,确保相关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同时,加强对线上线下教育设施和空间的建设与维护,提升教学环境与条件。其次,完善教育体系。政府应加强对未来学习中心的顶层设计和超前规划,制定相关办法与方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指导学校做好整体规划,加强教育管理与监督,促进未来学习中心的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推进未来学习中心制度建设,适时分析与解决构建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最后,推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政府应加强对教育公平的监督、评估和保障。通过制定各项措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共享未来学习中心的机会,都能高质量地享受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是分步骤有序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蹄疾步稳”的方法论:“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19]未来学习中心的构建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克服现实困难的过程。这项工作涵盖内容广泛,需要在“蹄疾步稳”方法论的指导下分步骤有序探索。分步骤,意味着目前不可能解决所有困难,不能在未来学习中心构建的所有方面平均用力,而应该有所选择、有所策略地进行先后问题的解决。有序探索,意味着我们既要对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有紧迫感,以求最大可能推进这一任务,又要保持步稳的节奏,有序地开展未来学习中心的构建。总之,通过政府、社会与学校的协同与合作,共同促进未来学习中心构建的顺利推进。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02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49页。
[3][5]约瑟夫·E. 奥恩:《教育的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李海燕、王秦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前言Ⅲ、第62~94页。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36页。
[6]德国教育学家本纳(Dietrich Benner, 1941—)将人类实践划分为经济、伦理、政治、艺术、宗教、教育六种基本活动。底特利希·本纳:《普通教育学:教育思想和行动基本结构的系统的和问题史的引论》,彭正梅、徐小青、张可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47页。
[8]朱永新、杨帆:《重新定义教育:未来学习中心的形态构建与实践畅想——朱永新教授专访》,《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4期。
[9]朱永新:《未来学习中心构想》,《教育发展研究》,2017年第9期。
[10]蔡迎春等:《面向教育4.0的未来学习中心场景化构建》,《图书馆杂志》,2023年7月6日网络首发。
[11]王宇、孙鹏:《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逻辑起点、时代机遇与探索路径》,《大学图书馆学报》,2022年第4期。
[12]杨峰、张雪蕾、李娟:《未来学习中心对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启迪与思考》,《图书馆杂志》,2023年7月6日网络首发。
[13]王萍、丁燕:《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与创新策略》,《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3年第7期。
[14]范国睿:《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理论假设与实践路径》,《教育科学研究》,2017年第5期。
[15][16]钟启泉:《课程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81页。
[17]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6页。
[18]涂艳国:《教育评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5页。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48页。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Centers in Future: Its Value Implications and Approaches
Zhu Yongxin Wang Pengfei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future learning centers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 and an inevitable demand for future human development, 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vides the necessary preconditions for future learning centers.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goals, future learning centers focus on stimulating learners' innovative, cultivating critical thinking, problem-solving ability and social emotion, so as to create a learning and living space through building a space of co-education and empathy, exploring a space of co-existence and inter-growth.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future learning centers may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focusing on learner's well-rounded development on learner-centred principle, determining objectives of talents training in perspectives of core qualities and competencies; fulfilling individuality and lifelong learning in line with humanism and openness. In terms of resource supply, future learning centers will be more integrated, diversified and personalized. Approaches to developing future learning centers are required on the following fronts: enhanc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mechanism and promoting a well-balanced administration model, school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implementing curriculum reform with diversified courses; improving education evaluation model to develop students' self-discipline efficacy; exploring and securing an improved education guarantee policy orderly.
Keywords: future education, learning centers, key competencies, structural el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