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实际行动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繁荣之路,也是绿色发展之路。中国能源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始终秉持“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在此背景下,作为中国境内环保领域唯一的央企——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节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实际行动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中国节能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节能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节能环保主业项目,成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推动力量。
提升能源基础设施水平
“截至2022年底,中国节能共有下属中国地质、中国启源等10家二级子公司,业务遍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宋鑫对记者表示,截至“十三五”末,中国节能海外业务辐射的国家和地区已增至107个,其中包括39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承包“一带一路”合作伙伴项目288项,合同总额达209.43亿元。以中国启源为例,其海外业务涉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32个,承担了包括输变电工厂设计在内的51个项目。
宋鑫介绍,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节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为巴基斯坦、尼泊尔、古巴、几内亚比绍等国建设大量光伏发电、太阳能照明等绿色能源项目。例如,2015年,中国地质斯里兰卡分公司在马尔代夫设计、供应、安装和维护5个试点岛的并网太阳能光伏—柴油混合发电站项目,解决了岛上家庭、学校、医院等用电问题,赢得当地人民高度赞誉。
据了解,由中国启源承担项目可行性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巴基斯坦议会大厦1兆瓦屋顶光伏电站是中国商务部首个经援国外的光伏项目,2015年4月22日项目揭牌,2015年11月30日建成,巴基斯坦议会大厦也由此成为全球首个使用绿色能源的议会建筑;中国节能2018年援建的古巴4兆瓦+5兆瓦地面光伏电站,是古巴第一个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中国启源在13个共建国家承担了16个输变电行业咨询、设计与管理项目,为可再生能源和电力输配新技术在这些国家的落地与推广起到示范性作用。
互利共赢共享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架起中国与共建国家的多彩友谊之桥,合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节能精心研判国际格局发展态势和气候变化影响,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提供先进的新能源、环保等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与共建国家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互联互通。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宋鑫介绍,十年来,中国地质承建数百个重要民生项目,涉及道路桥梁、水利水电、环境工程、房屋建筑等,为满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民用水、交通出行、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作出积极贡献。
通过中国启源援建的几十个新能源、医院、学校项目,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友谊不断深化巩固。在苏丹交付的医院,极大改善了当地人民的就医条件、提高了卫生健康水平,特别是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卢旺达交付的职业技术学校,对培养该国青年职业人才、引进先进职业教育工艺与技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等,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为塔吉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设计的电力变压器厂、高压开关厂和电器厂,给这些国家带来了先进制造技术,推动了其工业化进程。
“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节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验,那就是项目管理团队要强大、使用的技术与装备要先进。”宋鑫表示,在共建国家中使用的工艺、技术、装备,一定是经过中国国内实践检验的,技术先进、工艺可靠、设备耐用。
增强共建国家绿色竞争力
节能减排,携手共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能源企业深耕清洁能源市场,一个个高质量能源项目不仅助力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也提升了共建国家企业在节能减排领域的竞争力。
科特迪瓦LAUZOUA锰矿开发是节能环保领域极具特色的项目。该项目由中国地质所属中国地矿与科特迪瓦矿业发展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滨海矿业公司建设。经过十多年开发,该公司已成为当地锰矿业极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在合作过程中,中国地矿加强矿山大宗固体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将不能使用的贫矿和废矿加工为可销售的精矿产品,助力科特迪瓦延长矿山运营时间。同时,中国节能在当地推动矿区恢复治理,也受到科特迪瓦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当地民众的称赞。
谈及未来,宋鑫表示,中国节能将更加积极参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让中国先进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市政污水处理技术、工艺和装备更好地惠及“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帮助他们解决用电、环保、就业和工业化问题,促进共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
文丨本报记者 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