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我国青年群体竞争心态调查报告(2023)

重要发现:

·超八成受访青年表示“经常”或“有时”感到竞争压力,其中,“考公考编”“考研考博”“求职应聘”造成青年群体竞争压力陡增。

·部分受访青年认为,参与社会竞争“受损更多”的可能性大。

· 多数受访青年仍然相信努力奋斗可以改变命运,“认真工作”“勤奋读书”是青年群体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

·青年群体对“内卷”竞争较为敏感,超六成受访者认为自己“非常‘卷’”或“比较‘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党和国家事业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14—35周岁青年人口约为4.0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4%。感召和引领数量规模如此庞大的青年群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了解当前青年群体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科学认识、分析研判青年群体社会心态的时代特点和整体趋势,在青年群体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重要基础、重要依据。为了解青年群体竞争心态的基本情况,在青年群体中形成竞相奋斗、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人民智库于2023年6月16日—6月27日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发起“青年群体竞争心态调查”,以14—35岁年龄群体为受访对象,共回收有效样本2515份,覆盖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县和乡镇村等地域,形成如下报告。

青年群体对当前社会竞争的基本感知

压力感:超八成受访青年“经常”或“有时”感到竞争压力

调查数据显示,共有超八成受访者表示“经常”(42.70%)或“有时”(38.69%)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感到压力,仅有不到两成受访者表示“很少”(15.23%)或“没有”(2.98%)感到竞争压力。

从地域分布看,城市与乡村受访青年压力感知有差异,生活在直辖市的受访青年竞争压力感更强。调查数据显示,日常生活地在直辖市的受访青年表示“经常”或“有时”感到竞争压力的比重是85.32%,省会城市受访青年感到竞争压力的比重是84.07%,高于乡镇村受访青年(82.44%)、县级市和县的受访青年(78.03%)以及地级市的受访青年(77.16%)。青年纷纷涌入大城市,以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职业选择、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由于大城市人口规模大、人才密度高,青年感受到更为强烈的竞争压力。

从年龄分布看,不同年龄的受访青年压力感知有区别,31—35岁受访青年竞争压力感更强。调查数据显示,近六成31—35岁的受访青年表示“经常”(57.92%)感到竞争压力,在各年龄阶段中数值最高。14—18岁受访青年“经常”感到压力的比例为50.00%,19—25岁受访青年为42.92%,26—30岁受访青年为36.82%。分析其原因,处于31—35岁年龄阶段的青年群体生活上承担“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工作上面临职场“35岁危机”的挑战,因而可能导致对竞争压力感受更加明显。

从压力来源看,“考公考编”(43.02%)、“考研考博”(40.68%)、“求职应聘”(37.69%)排名靠前。近六成受访青年认同“宇宙的尽头是编制”(58.65%)的观点。此外,“学业成绩”(35.51%)“职级晋升”(33.52%)“考核评比”(28.67%)“同侪压力”(22.50%)“婚恋择偶”(18.85%)“子女教育”(16.54%)“身材容貌”(10.10%)也导致了青年群体的竞争压力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分年龄看,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年群体,需要面对人生各个阶段特有的压力。其中,14—18岁受访者普遍面临“学业成绩”(41.33%)的压力,过度竞争导致同伴“彼此PK”,成功压倒成长;19—25岁年龄阶段受访者的压力更多来自“考研考博”(41.88%),尽管“学历贬值”“学历无用”舆论热度不减,但在低迷的就业环境下,高学历仍是就业的第一块“敲门砖”,同时,部分学生通过“考研考博”延缓就业,致使研究生报考人数越来越多,分数水涨船高,“考研热”“考研难”现象更加明显;26—30岁年龄阶段的受访者对“考公考编”(46.71%)竞争压力的感知更为显著,“铁饭碗”受追捧,公务员报名人数和招录比逐年走高;31—35岁年龄阶段的受访者对“职级晋升”(50.00%)的压力感知更为明显。

公平感:部分受访青年认为,参与社会竞争“受损更多”的可能性大

调查数据显示,“寒门再难出贵子”(58.25%)的观点得到超半数受访青年认同。此外,约六成受访者认同“年轻人向上流动的通道变少了”(62.62%)的观点。从社会阶层分布看,对“年轻人向上流动的通道变少了”这一观点的态度呈现“越向下、越悲观”的特点,自认处于社会“下层”的受访者对这一观点尤为认同(70.03%),该数值高于自认处于“中下层”(64.87%)、“中层”(60.85%)、“中上层”(58.07%)和“上层”(56.43%)受访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患不均,更患不公”,防止社会两极分化、阶层固化,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和谐安定,日渐成为社会共识。此次调查的数据显示,36.86%的受访青年认为在目前的社会竞争机制下参与竞争,“受损更多”的可能性更大,选择“都有可能”“获益更多”和“说不清”的比重分别为30.93%、28.59%和3.62%。

从年龄分布看,31—35岁群体面临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处于社会竞争压力值巅峰,但更认可公平竞争,认为自己是社会竞争的受益者。一方面,31—35岁的受访青年对社会竞争公平程度的评价最为乐观,40.42%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受访者认为,跟自己父辈的青年时代相比,现在社会竞争的公平程度“变得更好”,该数值高于14—18岁(33.33%)、19—25岁(28.08%)、26—30岁(24.35%);另一方面,31—35岁的受访青年对参与社会竞争的可能结果预期最为乐观,37.08%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受访者认为,在目前的社会竞争机制下,参与竞争的结果是“获益更多”,该数值高于14—18岁(30.00%)、19—25岁(26.67%)、26—30岁(28.82%),这可能与随着年龄增长,青年人能力增强、阅历增加,进而更可能赢得竞争相关。

效能感:多数受访青年仍然相信努力奋斗可以改变命运

发展效能感折射青年群体对自身发展的信心、对未来的憧憬,是激励当代青年不“躺平”、不“摆烂”的精神动力支撑。调查数据显示,近六成受访者认为通过努力奋斗改变个人命运的可能性“非常大”(23.86%)或“比较大”(34.51%),约三成受访者认为改变命运的可能性“一般”(29.90%),仅有一成受访者认为可能性“比较小”(9.94%)或完全“没有可能”(1.79%)。在此次调查中,“躺平‘可耻’”(54.07%)的观点得到了超半数受访青年认同,面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种种压力,“躺平”与“摆烂”或许只是青年群体缓释压力的情绪表达与自我调侃,而非生活实践的行为指南。共青团中央对当代青年精神素养等方面进行过多次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当代青年仍然相信成功主要靠个人的努力奋斗,真正“躺平”的是极少数,不懈奋斗的是大多数。

当代青年身处快速变迁的现实社会,面临多样多变的价值选择,找准奋斗路径和实践方法对于赢得竞争、改变命运至关重要。首先,刻苦学习、勤奋工作通常被社会舆论视作一种值得鼓励值得肯定的奋斗姿态。“认真工作”(47.32%)和“勤奋读书”(44.33%)是当代青年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对青年来说,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共处的关键就是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其次,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拥有更优越的发展机遇,人生的舞台更宽阔,顺应“时代和国家发展”大势(36.34%),与时代同向同行、与祖国共同前进,把青春热血融入时代洪流,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是青年奋斗改变命运必不可少的条件。

“内卷”感:超六成受访者认为自己“非常‘卷’”或“比较‘卷’”

“内卷”一般指恶性竞争、过度竞争或低效竞争所引发的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是无法进行质变的量变,往往导致没有发展的增长或投入越多回报越低。调查数据显示,超六成受访青年认为自己“非常‘卷’”(35.07%)或“比较‘卷’”(27.99%),超二成受访青年认为自己“一般‘卷’”(24.25%),仅有一成多受访青年认为自己“不太‘卷’”(10.26%)或“完全不‘卷’”(2.43%)。

从年龄分布看,31—35岁阶段的青年人处于“内卷”竞争的中心。调查数据显示,这一年龄阶段64.5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非常‘卷’”或“比较‘卷’”,该数值高于14—18岁(64.00%)、19—25岁(63.22%)、26—30岁(62.24%)的受访青年。对于“小于35岁是‘人力资源’,大于35岁是‘人力成本’”的观点,31—35岁年龄阶段的青年人也更加认同(63.75%),高于其他三个年龄群体。年龄价值减损可能导致被裁概率更高,造成更强的“内卷”感。

从学历分布看,本科学历受访青年对“内卷”竞争的敏感度最高。调查数据显示,69.95%本科学历受访者认为自己“非常‘卷’”或“比较‘卷’”,该数值高于大专(59.23%)、高中/职高/中专/技校(58.92%)、初中及以下(54.38%)以及硕博研究生(53.53%)学历的受访青年。

从地域分布看,“内卷”竞争呈现“越向上,越‘内卷’”的特点。调查数据显示,72.02%生活在直辖市的受访青年认为自己“非常‘卷’”或“比较‘卷’”,比例最高,居于首位;仅有41.89%生活在乡镇村的受访者对自己作出这一评价,比例最低,处于末位;生活在省会城市(67.00%)、地级市(59.52%)、县级市和县(53.19%)的受访者分列第二、第三、第四。一线城市发展机会多,收入高,但是压力大;三四线城市虽然工作机会少,收入低,拼关系,但相对来说压力比较小。

对美好生活、幸福生活更加强烈的期待与向往,激励着青年群体奋发向上、竞相奋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是人在不同时代、不同境遇、不同阶段的共同追求,拥有追求幸福的原动力,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步伐才不会停止。调查数据显示,在个人发展百舸争流、不进则退的新时代,42.87%的受访青年认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更加强烈”让竞争更加激烈的观点。不安于现状、不甘于平庸的进取之心,激励着青年群体奋发向上、竞相奋斗,积极融入社会竞争、赢得美好生活。

与此同时,对拜金享乐的追求、对技术替代的担忧、精神状态的迷茫,可能让竞争更加“内卷”。首先,调查数据显示,有近七成的受访青年认同“人间清醒,‘搞钱’要紧”(66.96%)的观点,支持者认为“搞钱”听上去直白、率真、坦诚,但直抵当下年轻人生活中最根本、最现实的关切。另外,超四成受访青年认同“功利化的价值观颇具影响力”(42.47%),导致社会竞争变得越来越“卷”的观点。近些年,包裹着“成功”外衣的网络“炫富”现象在短视频平台层出不穷,宣扬炒作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在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的舆论风气影响下,青年人对成功人生的追求可能更加单一,进而加剧青年人才在同一“赛道”扎堆比拼的现象。其次,调查数据显示,约四成受访青年认为“技术迭代让人们对‘被淘汰’更加焦虑”(37.38%),可能加剧青年群体的“内卷”竞争。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机器换人”缓解制造业企业“招工难”“用工贵”的困境,但“机器换人”带来岗位减少、转岗难度增加等问题,引发青年群体的焦虑感、危机感,进而倒逼相关领域从业人员从“专业者”向“全能者”转型,加剧“内卷”竞争。再次,调查数据显示,约四成受访青年认同“社会快速变迁使人精神空虚迷茫”(39.52%),可能加剧“内卷”竞争的观点。技术的加速、社会变化的加速、生活节奏的加速,冲击个体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身处这一加速社会中的青年群体,必须更加快速敏捷地提升个人竞争能力,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环境,以应对不确定的未来。

读懂青年群体的现实焦虑,引导青年理性竞争

读懂青年群体的现实焦虑和发展诉求,提升青年竞争的“安全感”。从调查数据来看,青年群体期待更加美好的生活,也期待通过竞争奋斗实现美好生活。消解青年群体“内卷”“躺平”“摆烂”的心态,需要理解青年群体的现实焦虑和发展诉求。给予青年群体充足的社会托举和物质保障,为青年群体提供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为青年群体心无旁骛钻研业务创造良好条件。解决青年群体关心关注的教育、婚恋、住房等问题,提供更好服务,创造更好的成长平台和发展空间,让青年群体安身、安心、安业,提升竞争的“安全感”。

引导鼓励青年人才合理流动“错峰竞争”,提升青年竞争的“获得感”。从调查数据来看,青年的压力感与日常居住地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对此,既要尊重青年人才向一线城市、发达地区集聚的客观规律,鼓励支持青年立足自身竞争优势、夯实竞争本领;也要健全人才流动市场机制、畅通人才流动渠道、规范人才流动秩序、完善人才流动服务体系,让人才能在城乡、区域之间顺畅有序地流动起来,更加精准精细的服务、吸引、延揽、凝聚人才,引导不同类型青年人才“错峰竞争”,使各方面青年人才能够各得其所、各展其能、各显身手,提升竞争的“获得感”。

营造支持青年人才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提升青年竞争的“公平感”。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是干事创业的基础保障。从调查数据来看,当前青年群体没有望“卷”却步,没有放弃奋斗,也没有抵触竞争;与竞争带来的压力感相比,青年更担忧竞争规则是否公平合理,竞争回报能否得到保障。对此,在公共服务供给上,要继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进而提升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让“小镇青年”和“都市青年”都能享有更加普惠、更加公平、更加优质的资源。在人才选拔使用上,既要有公平公正的用人导向,坚持公平合理、公道正派的基本原则,要一把尺子量到底,把标准条件摆上桌面,不搞双重标准、厚此薄彼;同时,也要有竞争择优的选拔机制,让有真才实学、愿大有作为的青年人才能脱颖而出,有用武之地、有广阔舞台,提升青年竞争的“公平感”。

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奋斗观与成功观,提升青年竞争的“价值感”。新时代呼唤青年勇于担当时代责任。树立正确的奋斗观与成功观,需要青年超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从调查数据来看,“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在青年群体中颇具影响力。对此,要引导青年树立远大志向、培育广阔胸襟、涵养奋斗姿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不懈奋斗的根本目标,作为学业选择、职业选择和人生选择的优先标准。引导青年在个人的人生追求同国家的前途命运之间,建立起更为紧密的命运连接,告别“小确幸”,打开“大格局”,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以“青春梦”托起“中国梦”,将人生理想真正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去广阔天地成就一番幸福而伟大的事业,提升青年竞争的“价值感”。

【执笔:刘 明】

责编:程静静/美编:石 玉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