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北京市丰台艺文生活节暨方庄文化艺术中心开业活动在北京市丰台区芳群园四区24号举行。方庄文化艺术中心打造的“一方书庄”品牌,将城市更新与文化品牌提升有机结合,旨在以文化生态的内生动力激活区域发展,为方庄老片区注入新生。
据悉,此次丰台艺文生活节以阅读·艺术·生活为主题,以高质量文化服务展现丰台区及南部片区发展成果,是丰台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首次亮相,也是打造京南文化地标的重要里程碑。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方庄文化艺术中心开业仪式、“为祖国河山立传”艺术展、“一起阅读”三联书店读书会、艺文生活交流会、一方剧场首演、艺文生活集市等内容。
城市更新+文化更新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提档升级
近些年,丰台区着力“城市更新”,兼顾城市物质环境的改造和城市经济、文化、社会的更新。如何通过“文化更新”激发城市活力,在方庄3.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碰撞出新火花?
文化设施改造,带动城市更新蝶变,活化利用,激发内生活力。街边小楼经历菜场、餐饮、休闲中心、最终升级为方庄文化艺术中心,创新打造“一方书庄”品牌,聚合为三联书店、艺术中心、实验剧场为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
来到一方书庄,感受到空间的整体文化风格和美学特征,外立面白色铝板与锈蚀板碰撞出的简洁现代感。及五千余平内部空间中消费、体验、符号、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等文化意涵。
首层及地下一层为三联韬奋书店集合文创、餐饮、亲子活动等业态;来到二层,就可以看到“可”艺术中心正在举办“为祖国河山立传”艺术展览展,展出包含《万山红遍》在内的李可染、李小可作品; 此次开业活动在“一方剧场”举行,傍晚还将迎来首演,邀请国内著名民谣歌手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演出,为观众带来丰富的文化体验。一方剧场通过合理规划布局,保证了使用的多功能性在满足剧场功能的同时可兼顾会议、路演、活动等功能。
空间资源利用向居民需求倾斜 “人”“城”“产”深度融合
历经近40年发展,方庄地区基础建设逐渐陈旧,商业业态逐渐老化,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不足。对此,方庄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晓东表示,过去几年,方庄街道的城市更新工作从传统商圈升级改造到活力中心建设,从疏整促空间利用到街区控规编制,一路摸索出丰富的实践经验,前瞻性谋划全市首个区域综合型城市更新示范区建设,为丰台乃至全市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庄智慧”。
城市更新以满足居民需求,补齐区域短板为核心。“我们围绕居民居住生活中常见的健身休闲、互动交流、停车出行、商业购物等需求场景,系统摸排功能短板,对休闲服务和集中居住区域进行重点改造,推动空间资源利用向需求端倾斜。”张晓东表示,在方庄地区城市更新中,街道系统整合辖区资源,统筹推进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功能提升、业态升级。街道根据辖区及周边居民需求,系统匹配重点项目,打造城市更新动态项目库,推动区域整体焕新。
“方庄文化艺术中心更关注以‘人’为中心的参与感,我们支持文化传承、文化创意、文化服务、文化创意业态在此发展,从而构建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方庄街道办事处主任石磊介绍,希望通过方庄文化艺术中心内各个文化空间的呼应联动,实现人与城市文化的精神共鸣,让“人”“城”“产”之间深度融合,以人文之光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形成文化产业生态 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更新文化场景、创新艺术融合、全新生活体验,“一方书庄”立意“一方文艺书庄,一起生活聚场”。 在运营方面,彭焱姝介绍,一方书庄是丰台首个政府建设、企业管理,市场运营的公共文化设施,创新丰台社会化运营公共文化设施新模式,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在城市更新背景下构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以文化品牌构筑文化氛围、以文化氛围吸引文化创作、创业者,以文化产品促进文化消费。”彭焱姝表示,希望以一方书庄为起点,逐步实现文化资源文化人才的聚集、聚合、聚变;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从散点到体系,从达标到品牌;形成运营方、创业者与政府共同投入,空间、产业、创作、服务良性循环的文化产业生态;最终实现公共文化设施长效化社会化运营。
让文艺走进居民生活,文化服务带动文化消费,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提升与文化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围绕阅读研讨、文艺活动、生活方式三大核心定位,兼具创业孵化、IP集聚等功能。定期开展“一方书友会”“一方戏剧节”“一方市集”等主题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书庄将搭建数字化运营智慧化的会员体系,居民无论是购书、购票、餐饮、还是预约空间、参与活动、获得优惠推送,都在同一系统中完成,实现各种功能预约、结算、评价一站式解决,也能实现丰台公共文化服务数据实时更新展示,为决策提供有效依据,为管理提供及时反馈。
(蒲长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