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能源供需多极化格局深入演变,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度调整。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新能源矿产保供压力明显增大,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迫切需要提升新时代能源安全供给能力,以支撑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新时代的中国能源供给安全内涵主要在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既要坚持立足国内,把国内能源供应作为保障能源安全的主渠道;又要加强国际合作,深化与周边国家或区域能源合作,着力构建多元供应体系。这要求全面提升能源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强化能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安全、巩固国际能源来源多元化格局。
【关键词】新时代 能源供给 能源安全 能源转型 新型能源体系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3.19.006
【作者简介】郭焦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江苏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为能源经济。主要著作有《中国能源革命进展报告》(总协调人)、《中国气体清洁能源发展报告》(主编)、《中国地热能发展报告》(总协调人)等。任世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科技中心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能源战略。主要著作有《新时期我国煤炭领域热点政策问题跟踪研究》(合著)、《煤炭碳中和战略与技术路径》(合著)等。
引言
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至关重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能源供需多极化格局深入演变。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度调整,进一步呈现消费重心东倾、生产重心西移的态势。近十年来亚太地区能源消费占全球的比重不断提高,北美地区原油、天然气生产增量分别达到全球增量的80%和30%以上。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新能源矿产保供压力明显增大,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迫切需要提升新时代能源安全供给能力,以支撑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中国能源供给安全内涵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能源革命方兴未艾,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形成了多轮驱动的供应体系。面向未来,中国能源消费仍将缓慢增长,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供需缺口还会加大,对外依存度总体维持高位,能源安全可控生产面临挑战。全国能源供应链产业链调整将增加高新技术、关键矿产等的进口,可能形成受制于人的局面;传统化石能源面临巨大转型压力;新能源技术和装备所需的矿产、原材料供应链的不稳定性给中国能源安全可控生产带来新的挑战。全球能源格局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各种风险挑战增加,例如,中东、拉美、非洲等能源重点供应地区局势可能出现新变数,乌克兰危机加大国际能源合作与贸易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等等。这些都将给中国能源国际合作带来新的挑战,导致油气、新能源矿产等资源进口安全风险增加。
新时代中国能源供给安全内涵主要在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一方面,要坚持立足国内,把国内能源供应作为保障能源安全的主渠道。不断完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着力构建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供应体系。另一方面,要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深化与周边国家或区域能源合作,建成多元能源供应体系,实现开放条件下的国家能源安全。
传统能源资源保障安全。立足国内,根据国情,加大煤炭资源精细勘查,大力推进煤矿智能化开采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切实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快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强化储备设施建设,提升管网互联互通增供能力,进一步提高油气自主保障水平;推进传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增强前瞻性、颠覆性能源技术研发,进一步健全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实现能源科技创新有力支撑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国外煤炭、石油、天然气进口渠道,深化与重点煤炭、油气资源国的合作,以传统化石能源领域务实合作促进与资源国共同发展,增强进口多元化和安全保障能力,有效应对国际能源资源市场各种变化。
新能源资源保障安全。巩固风电、光伏产业发展优势,持续扩大清洁低碳能源供应,推动新能源逐步由增量替代阶段进入存量替代阶段;重视新能源所需矿产资源供应安全,加大国内新能源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建立和健全新能源矿产资源商业储备与战略储备体系,完善新能源所需关键矿产资源安全供应体系;提升新能源发电的安全供应水平,推动多能融合、多网融合,实现电能、热能、冷能协同互补、相互支撑,建设安全可控、绿色低碳、多元互动、柔性灵活、协同高效、数字智能的电力系统;不断提升煤电灵活性,大力推进超高参数燃煤发电和高灵活智能燃煤发电,推进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应改尽改,合理建设先进煤电;高效发挥煤电基础性保障作用,推动煤电向基础性保障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变,煤电调节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储能产业链,多措并举推动储能提质增效、高效利用,有效应对能源系统运行安全和新能源矿产全球供应安全保障的新压力。
生态环境安全。能源勘探、开发、利用、回收再利用全过程需要逐步实现规模化、清洁化、低碳化、数字化,最大程度减少生态环境损害。着力推进能源勘探开发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能源资源的采收率、能源共伴生资源的协调开发利用水平,降低开发能源消耗;着力推进能源利用的清洁化、低碳化,最大限度减少能源利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推动能源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处置和综合循环利用,尽量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温室气体排放;推进能源数字技术与能源开发利用全面融合,加快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不断提升能源资源配置率,有序建成绿色智慧能源系统。
能源价格安全。优化能源资源市场化配置,加快构建和完善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有机衔接的能源市场体系,建立反映市场供需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成本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尽快建设全国统一的多层次电力市场,着力提升上网电量的市场定价比例;改革优化输配电价,进一步完善增量配电网价格形成机制,在确保电力安全前提下合理下调输配成本;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精准确定保底电价及对应的范围,处理好交叉补贴问题,改革公用事业领域的民生电价制度;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在其他领域建立反映市场供需关系和用电质量的市场化电价制度。创新有利于非化石能源发电消纳的电力调度和交易机制,推动非化石能源发电有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逐步建立新型储能价格机制;不断完善原油期货市场,适时推动成品油、天然气等期货交易,研究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完善天然气市场顶层设计,构建有序竞争、高效保供的天然气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天然气交易平台,稳步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减少配气层级;推动全国性和区域性煤炭交易中心协调发展,加快建设统一开放、层次分明、功能齐全、竞争有序的现代煤炭市场体系。加快落实清洁取暖电价、气价、热价等政策,让人人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清洁能源。
中国能源安全供给保障成效
近十年来,中国能源生产能力不断扩大、能源结构不断优化,供应基地建设持续推进、清洁低碳化水平明显提高,智能化得到长足发展、终端能源供应灵活性不断增加,输配储运能力稳步提升、安全保供韧性持续增强。煤炭开发布局持续优化,智能绿色开发和清洁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油气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陆续取得创新突破,初步确立了国内“增储上产”态势,进口来源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减油增化”结构调整效果显现,主要石化产品产量稳步增加,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成效良好。油气管网设施建设进入第三次快速发展阶段,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建成,油气输配能力大幅提升。非化石能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能源生产逐步向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转变,能源系统形态加速变革,能源储运系统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有力保障了能源系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和供应安全。
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总体稳定。一是能源大基地生产格局初步形成。持续加强各类能源资源规模化开采和就地转换,不断优化“西供东用”格局,拥有先进技术、产业链条完备的一系列能源基地已初步成型。煤炭领域陆续建设了晋北、晋中、晋东、神东、陕北、黄陇、宁东、鲁西、两淮、云贵、冀中、河南、蒙东、新疆等14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重点建设锡林郭勒、鄂尔多斯、晋北、晋中、晋东、陕北、哈密、准东、宁东等9个千万千瓦级大型煤电基地,以及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宁夏宁东、新疆准东四处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电力生产方面,重点在四川、云南和贵州等地布局水电,形成西南水电基地;重点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建设风电基地和光伏基地;集中在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发展核电基地。油气供应方面,重点在松辽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等建设陆上油气基地,在渤海和南海建设海上油气基地;陆续在大连长兴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上海漕泾、浙江宁波、福建古雷和广东惠州建设石化基地。与此同时,针对东中部能源需求负荷集中地区,在沿海地区建立海上风电基地,积极创新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等分布式能源发展模式。
二是终端多元供应方式不断丰富。能源系统形态分散化、扁平化、“一体化”的趋势特征日益明显。分布式能源快速发展,能源供应逐步向集中式与分布式并重转变,系统形态由大基地大网络为主逐步向与微电网、智能微能源网融合发展转变。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开始试点示范。2017年以来能源主管部门确定了24个并网型、4个独立型共28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我国首个可独立运行的新能源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源网荷储”微电网示范项目完成建设,并初步实现并网供电。部分工业绿色微电网项目结合“能源互联网”“增量配电业务改革”“智能光伏”“源网荷储一体化”“零碳产业园区”等其他目标进行了试点,其中近一半的项目在工业厂区或园区实施,并配有一定规模的零碳电源。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充换电网络,互联互通和技术水平稳步提高。2022年中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到520万台,同比增长近100%,较2015年的4.9万台增长了105倍多。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增长约65万台,累计数量达到180万台;私人充电基础设施增长约190万台,累计数量超过340万台。2022年中国乘用车换电站保有量累计达1973座,较2020年增长250%。
煤炭安全稳定供给能力提升。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煤炭资源查明储量与生产规模逐步增加。“十三五”时期,中国煤炭资源查明储量稳步提高,从2015年的1.56万亿吨增至2020年的约1.72万亿吨。2015~2022年累计生产煤炭近310亿吨,占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70%左右。自2016年以来,煤炭有效供给能力稳步提升,2022年煤炭产量达到45.6亿吨。
煤炭产能结构和开发布局进一步优化。截至2021年,全国煤矿数量减至4400处以内;年产12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矿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5%左右;年产千万吨级的生产煤矿由2012年的33处发展到79处,产能由4.5亿吨/年提高到12.8亿吨/年。煤炭生产重心加快向晋陕蒙新等资源禀赋、竞争能力占优的地区集中,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22年四省(区)煤炭产量合计36.9亿吨,占全国的80.9%;亿吨级以上企业共7家,煤炭产量合计20.6亿吨,占全国的45.2%。
二是智能绿色开发加速实施。绿色矿山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煤与瓦斯共采、无煤柱开采等绿色开发技术在部分矿区得到推广应用。2022年全国原煤入洗率为69.7%,比2015年提高3.8个百分点。矿井水综合利用率、煤矸石综合利用率和土地复垦率分别达到79.3%、73.2%和57.8%,比2015年分别提高11.8、9和9.8个百分点。大型煤炭企业原煤生产综合能耗、综合电耗分别为9.7千克标准煤/吨和20.0千瓦时/吨。废弃矿井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取得积极进展,煤矸石及低热值煤综合利用发电装机规模达到4300万千瓦,比2015年增加1000万千瓦。我国已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绿色矿山,截至2021年,共有282处煤矿入选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库。
煤矿智能化建设步伐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煤炭生产领域不断推广应用。“煤智云”大数据行业平台启动建设,矿山鸿蒙操作系统在煤炭生产中示范应用,行业首个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超宽带无线定位技术(5G+UWB)信号全覆盖矿井系统建成。智能化选煤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自主研发的选煤厂国产化分散控制系统(DCS)已成功应用。初步统计结果显示,2022年,全国建成智能化煤矿572处,已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019个,31种煤矿机器人在煤矿现场应用,提效增安的效果日益显现,为煤炭增产保供和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三是煤炭清洁利用水平提高。煤电清洁改造规模不断扩大。煤电是保障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的有力支撑。2022年,我国煤电装机容量11.2亿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43.8%,与2015年相比,占比下降15个百分点;煤电发电量5.17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58.4%,与2015年相比,占比下降约15个百分点。燃煤电厂清洁改造持续推进,节能减排效果明显。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2022年,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电机组约10.5亿千瓦,占全国煤电总装机容量的94%。供电煤耗逐年降低,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厂供电标准煤耗305.5克/千瓦时,比2015年下降9.9克/千瓦时。全国在运的160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标准煤耗约280克/千瓦时。建成世界首台成功运用二次再热技术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实现供电标准煤耗266克/千瓦时。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水平逐步提高,单位火电发电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22毫克/千瓦时、101毫克/千瓦时和152毫克/千瓦时,比2015年分别下降67、73和45个百分点。
煤炭清洁转化示范工程建设取得进展。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等成套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工业示范工程实现了安全、稳定、长期满负荷运行,成为保障中国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途径。我国研发建成了世界首套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示范装置,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已建成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整体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截至2022年,全国煤制油产能已达931万吨/年,以间接液化为主;建成了世界首套60万吨/年煤制烯烃工业化生产装置,煤制烯烃产能达到1672万吨/年;煤制气、煤(合成气)制乙二醇产能分别达到61.25亿立方米/年和1155万吨/年。
油气供给能力增强。一是采取有效举措确保石油稳产。“十三五”以来,我国全面深化油气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完善资源多元供应体系。主要石油企业着力推动高效勘探,高质量实施“七年行动计划”,持续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快推进国家油气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切实加强科技攻关,油气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创新;加大新区新领域风险勘探力度,积极寻找油气新发现,突出中西部大盆地集中勘探和富油气凹陷精细勘探,积极探索页岩油气,加快非常规资源发展。“十三五”时期,我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稳步增长,从2015年的35亿吨增至2020年的36.19亿吨,增长3.4%。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0亿吨,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达到420亿吨。石油产量呈“V”字形发展态势,从2015年超过2.1亿吨,降到2018年最低1.9亿吨,随后实现连续4年回升,2022年石油产量2.05亿吨,其中页岩油产量突破300万吨,是2018年的3.8倍。海洋油气勘探向深层、深水、高温、高压领域拓展,在渤海活动断裂控藏领域,莺-琼盆地高温、高压领域取得突破,其中渤海油田2021年石油产量超过3000万吨,成为中国第一大石油生产基地。
二是天然气供给增加。2015年国内天然气产量1350亿立方米,2020年增至1925亿立方米,2021年突破2000亿立方米大关,2022年达到2201亿立方米。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多年连续增长,“十三五”时期,我国天然气年均增长率达23%。2016年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不足7300亿立方米,2022年,全国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保持高峰水平,达11323亿立方米,其中,在琼东南盆地发现南海首个深水深层天然气田;在四川盆地寒武系新地层页岩气勘探取得突破;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区块煤层气开发先导试验成功实施。
以页岩气为主力的天然气储量产量不断增长。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跨越式发展。2015年中国累计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5441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1302亿立方米。“十三五”时期,全国页岩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46万亿立方米,探明川南万亿立方米页岩气田,发现和建设涪陵、长宁、威远、威荣和太阳等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的主产区,建成北美之外最大的页岩气田。2015年全国页岩气产量仅46亿立方米,2020年产量增至200亿立方米以上,2021年达到231亿立方米,2022年达到240亿立方米。
重点盆地和区域勘探取得重大发现,探明塔里木盆地库车博孜—大北坳陷、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2个万亿立方米级规模储量区;靖边、苏里格、安岳、延安、川西、米脂、东胜等气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渤海湾盆地潜山、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及惠州凹陷的渤中19-6亿吨级大型整装凝析气田、渤中13-2气田和惠州26-6等千亿立方米级规模气田实现了海洋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同时,低渗透、中深层等领域的低品位、难动用资源利用情况不断好转。此外,国内煤层气储量、产量保持小幅稳定增长。南海海域两轮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均获得成功。
非化石能源供给能力逐步提高。一是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稳步增加。受政策和需求的强劲拉动,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总量由2015年的5.2亿吨标准煤增至2022年的9.5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9%,消费占比由2015年的12%提升至2022年的17.5%,增长了5.4个百分点。得益于非化石能源电力的快速发展,在2022年的非化石能源消费中,电力消费占比为99%。同时,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2022年,全国非化石能源新增装机1.52亿千瓦,占全国新增装机的76%;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28亿千瓦,占非化石能源新增装机的84.5%。中国水电、核电、陆上风电及海上风电、光伏发电等多种电源的新增装机数量位居全球第一。截至2022年,中国非化石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2.7亿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50.9%,历史性超过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特别是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2亿千瓦大关,达到12.13亿千瓦。其中,水电累计装机4.13亿千瓦(含抽水蓄能0.45亿千瓦),风电累计装机3.6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3.93亿千瓦,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4132万千瓦,核电累计装机5553万千瓦。海上风电装机跃居世界第一。
二是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持续增长。2022年,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达到3.14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36.2%,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7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30.8%,其中水电1.35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15.3%,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核电发电量分别为7627亿千瓦时、4273亿千瓦时、1824亿千瓦时和4179亿千瓦时,占比分别达到8.6%、4.8%、2.1%和4.8%。2022年,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31443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36.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2022年,全国主要流域水能利用率98.7%,风电平均利用率96.8%,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98.3%。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方式不断创新,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风电、光伏发电开发与农业种植和养殖、治沙、生态修复等实现了较好的融合。已建成甘肃酒泉、内蒙古锡林郭勒、青海海南和青海海西等多个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截至2022年,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突破1.5亿千瓦,2022年的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占当年光伏发电新增总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光伏羊”“光伏治沙”“光伏扶贫”“风电下乡”等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将能源开发利用与经济活动、人民生活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非化石能源还广泛使用于煤矿沉陷区、油气井区、公共建筑和商业楼宇等场景,“风光水火储一体化”、“虚拟电厂”、聚合商等新业态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
新时代中国能源安全供给保障路径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发〔2021〕36号文),明确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相关研究表明,到2030年,中国能源需求总量有望达到并稳定在60亿吨标准煤左右,较当前需求增长20%;用能品质将不断提升,电气化率有望较2020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清洁低碳化水平显著提升,在2030年前能源利用碳达峰,此后稳中有降。实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大力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一是仍要重视传统能源安全保障,立足国情,切实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特别是仍要高度重视油气供应安全保障,有效应对国际油气资源与石化产品市场剧烈波动。二是需要持续投资建设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电网,全力推动建设智慧互联大型油气管网,加快发展储能产业链,着力应对能源系统运行安全和新能源矿产全球供应安全保障的新压力。把握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奏,将统筹碳减排与能源安全保障作为重中之重。三是持续强化能源技术创新,在能源领域现存的主要短板技术和装备上基本实现突破,前瞻性、颠覆性能源技术快速发展,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加快升级,形成一批能源长板技术新优势,实现能源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四是建成现代能源市场,保持能源价格总体稳定,让广大人民群众用得起、用得上清洁能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全面提升能源安全保障水平。一是不断探索煤炭兜底保障新模式。积极探索建立煤炭稳价保供模式。为依循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方向,煤炭领域既要顺应碳达峰碳中和大局、应退尽退,也要避免安全供应风险,把握节奏,维护市场价格稳定。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趋势下,全社会已形成逐渐去煤的长远预期,市场价格对煤炭需求的影响将逐渐减弱,需求价格弹性将逐渐降低。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煤炭担当能源安全保供角色,应承担确保价格稳定在合理水平和足量供应的双重任务。在市场煤、合同煤等现有运行模式的基础上,需加快探索稳价保供的新运行模式,如推动具有较强灵活性和调节性的煤炭“柔性”供应模式。
二是加大内陆及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继续贯彻落实“七年行动计划”,稳步推进国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巩固石油产量,逐步提升国内天然气产量,把油气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有效推进有资质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外国企业参与深海油气及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利用。推动全球资本参与新疆地区常规油气资源和陆上低品位资源勘探开发。加大力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油气储运等环节,增强油气产业链保供韧性。支持新型煤基化工技术创新和示范推广应用,将已列入国家规划的煤制油气及烯烃项目尽快推进落地。
三是持续扩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规模。非化石能源快速增长,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年均新增装机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力争到2030年,全国非化石电力装机容量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60%左右。稳步推进非化石能源的非电领域应用,力争到2025年,核电供热、生物质供热、地热能供暖、生物质燃料、太阳能供热利用等非电利用规模达到6000万吨标准煤以上;推动非化石能源逐步由增量替代阶段进入存量替代阶段。加快非化石能源电力开发建设,力争扩大增量替代化石能源的能力。发展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储能、智慧能源技术,着力提升能源基础设施和运行市场机制对高比例非化石能源的适应能力,保障新增能源需求的绝大部分由非化石能源提供。
稳步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一是源网荷储多环节发力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在用电环节,为适应电量和负荷需求较快增长的大趋势,应加紧探索利用分布式智能微电网、聚合商等新模式和虚拟电厂等新技术,推动终端用户逐步向“产销者”转变。在电网环节,充分提升中国电网大范围和双向资源配置的能力,增强交直流远距离输电、区域互联、主网与微网互动能力,提升电力调度的全网协同和智能决策水平,提高电力系统的韧性。在发电环节,统筹推进新能源较快发展与煤电保供角色转换。稳步推进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分布式可再生电源,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发展新能源电源,不断提升电力系统的清洁低碳化程度。兼顾当前保供要求和未来转为调峰电源的客观趋势,因地制宜选择煤电和气电新建机组类型,持续推动已有火电机组的灵活性等“三改造”。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在储能方面,加速储能体系规模化建设,加快建成一批建设条件好、前期工作深、综合效益优的抽水蓄能电站。力争到2030年,新型储能进入全面商业化阶段,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技术创新和产业水平稳居全球前列。新型储能与电力系统各环节深度融合发展,基本满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求,确保能源领域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
二是着力增强新能源矿产供应能力。加大国内新能源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将关键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纳入勘查重点,尽快摸清短缺矿产资源家底,发挥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全面加强新疆、内蒙古、青海、四川等富集矿产地的勘查,不断“增储上产”,满足风电、光伏、动力电池、智慧电网等技术和装备对新能源矿产日益增加的需求,保障新能源矿产供应安全。加强新能源矿产资源“矿山生产-冶炼-材料-装备制造-循环利用”全产业链条的商业储备体系,适度开展矿产地储备和矿山产能储备,加强替代资源和替代技术研究,引导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研究制定应急预案和底线方案,确立应急状态下的使用时序安排,健全商业储备与战略储备体系。建立健全监测评估预警机制,跟踪评估中国关键战略性新兴矿产需求和供应前景。
强化能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安全。一是积极推动能源绿色开发利用。加大矿区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加快绿色矿山建设。绿色矿山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煤与瓦斯共采、无煤柱开采等绿色开发技术在矿区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加强煤炭储运、转运等标准化体系研究,推动煤炭智慧绿色物流标准化建设。继续推进煤电行业实施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探索发展煤与生物质耦合发电,推动新能源与煤电深度融合发展。推进油气勘查开发与光伏发电、风电、水电、地热、核能、氢能等其他绿色能源资源协同布局,实施油气勘探开发利用技术、新能源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协同创新,推动油气与其他绿色能源在生产、输配、利用等环节进行因地制宜的、低成本的相互嵌入,实现能源供应更高质量、系统运行更加协调、资源利用更有效率,石油-炼化全产业链各个环节能效水平显著提升,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绿色低碳发展能力继续增强。
二是基本建成农村绿色用能体系。坚持以绿色低碳为目标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稳步提升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占农村能源的比重。建设规模化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生物天然气项目、生物质热解气化项目、生物质液体燃料项目;实施区域有机废弃物集中处理沼气生物天然气项目、园区型“养殖-沼气-种植”项目和农户庭院型沼气项目;在种植养殖大县开展生物天然气示范,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利用,基本形成绿色低碳的农村生活方式。稳妥有序推进北方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力争到2025年,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试点县平原地区实现炊事、取暖和农业散煤基本清零,力争在2030年实现散煤全部被替代。因地制宜推广以农林生物质、生物质成型燃料等为主的大中型生物质锅炉集中供暖模式,开展“风光+蓄热电锅炉”及“离网型光伏发电+蓄电池供电”等供暖模式,逐步构建多能互补的清洁供暖体系,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在农村取暖用能中的比重。
巩固能源国际来源多元化格局。一是努力扩大能源领域高水平开放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扩大油气贸易和投资合作,加强风电光伏、智能电网、储能、和平利用核能、新能源汽车等清洁低碳能源技术合作,构建能源立体合作新格局。继续推进能源领域制度性开放,欢迎国际企业参与中国能源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建设运营好“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用好中国-阿盟、中国-非盟、中国-东盟、中国-中东欧、亚太经合组织可持续能源中心等区域合作平台,扎实推进能源务实合作。加强对重要海外资源基地、过境地、关键输运节点所在国的战略投资与人才交流。开展动态预测预警,分析重大事件可能影响的供应环节和程度,做好应急处置预案,形成关键矿产监测预警报告制度。对于风险较大地区,通过政治、外交等多种手段,保障中国海外矿业投资的资产和人员安全。
二是稳固油气与新能源矿产多元进口格局。强化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成员国、上海合作组织(SCO)及成员国、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及成员国的多边和双边合作,巩固油气进口基本盘;通过坚韧的产业链、供应链来稳固石油进口安全,用好中国石油炼化产能全球第一的优势,不断向下游延伸产业链,丰富石化产品国产化谱系和国际供应能力,持续提升重要化工原材料的国际竞争力。统筹制定和实施全球战略,全产业链打造中国战略性新兴矿产产业,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与锂、钴、镍、铝、铜等矿产资源国的合作与交流,巩固与国际主要资源来源地的关系,提升新能源矿产的进口安全保障水平。借鉴已有的海外并购成功经验,强化关键战略性新兴矿产海外投资、全球采购政府指导和行业协会协调,建立和完善能源、资源、产业、经济、外交等多部门协调机制,统筹提升安全供给和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对油气资源和新能源矿产的全球影响力、把控力。
结语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度调整,提升新时代中国能源安全供给能力,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中国能源供给安全内涵主要在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既要坚持立足国内,把国内能源供应作为保障能源安全的主渠道;还要加强国际合作,深化与周边国家或区域能源合作,着力构建多元能源供应体系。完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建成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供应体系,实现开放条件下的国家能源安全。新时代中国能源供给安全主要包括传统能源资源保障安全、新能源资源保障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能源价格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能源安全供给保障成效显著,能源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能源结构不断优化,供应基地建设持续推进、清洁低碳化水平明显提高,智能化得到长足发展、终端能源供应灵活性不断增加,输配储运能力稳步提升、安全保供韧性持续增强。这有力保障了我国能源系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和供应安全。新时代中国能源安全供给保障路径包括全面提升能源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强化能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安全、巩固国际来源多元化格局等。
参考文献
鲍仁,2022,《〈“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适时推动成品油、天然气等期货交易》,《期货日报》,3月23日,第1版。
郭焦锋,2017,《天然气替代:改善环境质量的根本之策》,《绿叶》,第5期。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0,《〈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https://www.gov.cn/zhengce/2020-12/21/content_5571916.htm。
郭焦锋,2020,《“十三五”,稳步发展》,《中国石油石化》,第23期。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2022,《“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3/23/5680759/files/ccc7dffca8f24880a80af12755558f4a.pdf。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22,《中国能源革命进展报告 能源供给革命(2022)》,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何海清、范土芝、郭绪杰,2021,《中国石油“十三五”油气勘探重大成果与“十四五”发展战略》,《中国石油勘探》,第1期。
康艳兵、熊小平、赵盟,2020,《欧盟绿色新政要点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发展观察》,Z5。
李晶晶、杨富强,2017,《采取有效措施 抑制2017年工业煤耗上升》,《中国能源》,第9期。
李月清,2020,《天然气市场趋于宽松 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中国石油企业》,Z1。
李全生、张凯,2022,《我国能源绿色开发利用路径研究》,《中国工程科学》,第1期。
马旭军、张志华,2007,《建立山西煤炭战略储备机制》,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舒印彪,2019,《坚持“两线”“两化”发展战略 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第10期。
苏楠,2021,《把握新发展格局奋进经济新目标》,《中国新时代》,第1期。
王国法,2021,《“双碳”目标下,煤炭工业如何应对新挑战》,《中国煤炭报》,9月23日。
王国法、富佳兴、孟令宇,2022,《煤矿智能化创新团队建设与关键技术研发进展》,《工矿自动化》,第12期。
谢玉洪,2020,《中国海油近海油气勘探实践与思考》,《中国海上油气》,第2期。
徐士林、彭知军,2020,《推进天然气大用户直供的政策分析及建议》,《城市燃气》,第7期。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立足国情,走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之路》,2022,http://www.ccin.com.cn/detail/d23ab1438b3b14de0404e4d1e0a7c01d/news,6月1日。
章凯、陈博,2018,《“多能互补”技术发展与应用》,《科技和产业》,第11期。
中电联输配电价调研课题组,2018,《我国输配电价改革若干问题及政策建议》,《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第31期。
周立明、韩征、任继红,2019,《我国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现状及变化特点》,《中国矿业》,第9期。
朱昌海,2019,《我国乙烯业快速发展未来可期》,《中国石油企业》,Z1。
赵勇强、钟财富、李海,2022,《2021年非化石能源发展形势分析与2022年展望 非化石能源发展:新动能、新突破和新挑战》,《中国能源》,第3期。
曾贤刚、余畅、孙雅琪,2023,《中国农业农村碳排放结构与碳达峰分析》,《中国环境科学》,第4期。
How to Guarantee the Security of China's Energy Supply in the New Era
Guo Jiaofeng Ren Shihua
Abstract: The world has entered a new period of turbulence and change, undergoing major adjustment, differentiation and restructuring. The global energy supply and demand pattern is also being deeply adjusted, and China needs to continue to import a large amount of energy such as oil and gas, and the import security risks of traditional energy and new energy minerals are increasing. It is urgent to strengthen China's energy security supply capacity in the new era and ensure national energy security under open conditions. The connotation of China's energy supply security in the new era is to make full use of both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markets and resources. We should not only stick to the domestic market, but also take domestic energy supply as the main channel to ensure energy security.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deepen energy cooperation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or regions, and strive to build a diversified supply system. This requires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level of energy security, steadily adva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power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ecurity of energy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nd consolidating the diversified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sources.
Keywords: the new era, energy supply, energy security, energy transition, new energy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