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年群体中掀起博物馆热潮,是新时代青年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内在情感的行为外化,是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建设实践的时代产物。博物馆既具有传播知识的社会教育功能,又拥有文化熏陶的人文涵养功能,科技进步尤其是数字技术赋能,让文物“活”起来,为广大青年参观学习提供了全新体验。同时,越是“热”的现象越需要“冷”思考,系统梳理其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是确保这一彰显社会进步的文化行为“长热”下去的基础。
【关键词】青年 博物馆 文化生活 【中图分类号】D432.7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线下打卡、线上“云逛”已成为一种社会潮流,而青年群体是这一新风尚的主力军。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例,2022年度累计接待服务观众160余万人次,其中19—35周岁年龄段的青年观众占比近40%。①博物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青年列为文化生活的必选项,探索青年博物馆“热”这一文化现象缘何出现、问题何在以及如何应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青年博物馆“热”的成因:精神生活的新追求、社交活动的新场景、科技赋能的新体验
任何一种社会文化潮流的兴起与发展,既不是单一因素独立作用而成,也不是无中生有突然而成。探其成因,需要以宏阔的视野、多维的角度予以整体性审视。整体而言,青年博物馆“热”是新时代青年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内在情感的行为外化,是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建设实践的时代产物。具体而言,可概括为“三新”。
精神生活的新追求。当前,青年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活领域,而是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青年的文化素养获得普遍性提升,本身就对博物馆这所充满“文化营养餐”的“大学校”充满向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②,“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当代青年拥有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普遍拥有一定的历史知识、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加之青年群体对互联网的长期学习性使用,普遍具有更为宽广的眼界和见识,更倾向于追寻丰富性的精神支撑。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青年群体更加渴望欣赏“文化之美”,感悟被遗忘或被忽略的“历史之美”。他们已不限于翻阅书籍上的照片和观看影像资料,更想实际走进人类文明的殿堂——博物馆。另外,青年群体追求美好生活的实践并不只停留于自身层面,还会拓展至身边的家人朋友。
社交活动的新场景。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年一代的社交理念发生新变化,呈现出鲜明的代际特征:不热衷吃吃喝喝的所谓“酒桌文化”,而是基于思想文化领域的共同爱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迈向更高层次的交往。博物馆为其提供了一种高雅别致的社交场景。
从社交成本看,大多数博物馆是免费开放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青年群体的经济成本。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82家,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通过持续完善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我国90%以上的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④
从社交环境看,我国人文历史类博物馆建设日趋成熟,其硬件设施、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环境设计充满文化韵味,且大多是室内建筑,不受天气变化影响。除了常规展览之外,博物馆还时常开展讲座、展演、青春工作坊等活动。同时,我国专题类、行业类、自然科技类、新兴技术类、艺术类、生态类等不同门类的博物馆建设也已按下“快进键”、步入“快车道”,进一步拓展了青年社交语境的选择范围。
从社交平台看,线上分享内容反映自身状态。近年来,青年在网络平台的分享内容悄然变化,不少青年从晒美景、晒美食等向“晒文化”转变。博物馆既具有传播知识的社会教育功能,又拥有文化熏陶的人文涵养功能,从而成为青年“晒文化”的重要选择,通过“看展式社交”寻找文化和情感共鸣,以巩固或拓展人际关系。
科技赋能的新体验。科技进步尤其是数字技术赋能,让文物“活”起来,为广大青年参观学习博物馆提供了全新体验。
首先,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博物馆科技赋能创造了难得的历史契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推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例如,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现数字技术与博物馆的深度融合。
其次,科技赋能使博物馆活动内容的展现形式不断创新,更好契合青年群体的体验偏好。当代青年生活于数智化环境之中,他们既是先进科技的创造者,又是数字科技的使用者,拥有强烈的科技探索兴趣,乐于追求富有科技感的体验产品。近年来博物馆不断尝试运用前沿科技,充分利用AR、VR等数字技术,综合运用红外感应、AOA定位、3D光雕、XR空间副舞台等数字化手段,开发数字IP、制作小程序与APP,提供沉浸式体验、虚拟展厅、高清直播等新型文化服务项目,努力摆脱以往的静态陈列与粗放讲解,更多青年被“圈粉”。例如,“云游敦煌”小程序推出的世界首个运用游戏科技打造的“数字藏经洞”项目受到青年人的热捧。
最后,信息传播技术极大提升了博物馆的传播效度,增加其在青年群体中的可及性和可见度。博物馆充分挖掘与发挥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积极打造宣传展示的线上窗口,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设计频频出圈的“文物表情包”,增强自身“网感”,拉近与广大青年的心理距离,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在线上线下走进博物馆。
青年博物馆“热”存在的问题:供需关系的失衡、参观言行的失范、展览学习的失真
实践证明,越是“热”的现象越需要“冷”的思考。博物馆成为青年群体文旅、社交、生活的“爆热”选择,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系统梳理其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是确保这一彰显社会进步的文化行为“长热”下去的基础。
供需关系的失衡。主要为博物馆的有限供给与青年群体的旺盛需求之间的关系失衡。
第一,博物馆尤其是大型博物馆“一票难求”的现状难以满足青年观众的巨大需求。博物馆预约难问题较突出,特别是在旅游旺季,“黄牛倒票”行为频现,甚至出现使用外挂软件恶意抢票的行为,损害了博物馆的公益属性。客观地讲,大部分博物馆对恶意抢票等行为暂不具备技术管控能力,其自身购票系统的防冲击能力亦需进一步提升。
第二,博物馆的讲解服务难以满足青年观众的差异化需求。据统计,2022年全年我国博物馆举办线下展览3.4万个、教育活动近23万场,接待观众5.78亿人次。⑤但是多数博物馆的讲解服务没有做到因人施讲,没有针对不同的青年团体制定个性化的讲解方案,讲解词也没有实现常讲常新,“千人一稿”的讲解服务不能满足不同青年观众的知识需求,专业型的讲解人才也相对缺乏。提供多样化讲解服务的创新力度不够,在维持参观秩序与开放讲解的问题上需要进一步探索。
第三,一些博物馆的展览活动难以满足青年观众的高品质要求。部分博物馆没有深挖自身特色,存在“千馆一面”的尴尬局面,在展览策划上相对落后,没有坚持叙事型、故事性的展陈理念;在展览结构上出现展品多而解读少、审美有余而叙事不足等问题,简单的文物堆砌难以吸引、打动青年观众;相关文字说明中时有低级错误,例如在特色主题、重点文物、背景解读等知识介绍中出现错字、漏字、病句、标点符号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观众的文化体验感。
参观言行的失范。博物馆是一个庄严的文化场所,青年观众的整体素质较高,能够做到文明有序参观,但也有少数青年观众存在言行失范的问题。一是不文明行为。少数青年观众自入馆时便存在仪容不整、随意丢弃杂物等不文明行为。二是违规行为。部分青年观众在设有禁止拍照标志的区域拍照,违规使用闪关灯拍文物;未经批准私自进行商业性拍摄、讲学、表演、自媒体直播、采访、录播等非参观活动;不听劝阻,随意触碰馆内藏品,甚至存在污损、毁坏展品等违法行为。三是“戏说文物”。少数青年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丰富文化意蕴的文物缺乏敬畏之心,发表不当言论,高谈阔论未经考证的所谓秘闻、传说、野史,编造有关文物的历史故事。
展览学习的失真。博物馆既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一方面,处于干事创业人生阶段的青年观众走进博物馆,其本质是一个知识学习、汲取精神动力的过程。但是,部分青年观众偏离了初衷,使学习之行丢失了本有的价值,把参观学习当成了一种“凑热闹”行为,甚至存在“放风”心理,形式主义地打卡、拍照与发朋友圈,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使他们难以产生共鸣,仅留下浮光掠影的印象。部分青年观众的博物馆游学被异化成博物馆游乐,降低了感悟文化魅力、接受知识滋养的学习成效。另一方面,个别博物馆过度追求展览人气、热度,忽视了对文物本身的学术研究,没有对展览文物的内在价值、历史意蕴进行深入挖掘与深度阐释,为完成办展的数量指标而匆忙办展。部分博物馆没有遵循展览形式要服务于展览内容的基本原则,过于注重刺激眼球的数字技术应用、拍照打卡的“高颜值”展区设置、沉浸式体验的“剧本游”等展览形式;未扎实推进数字化建设,把相关项目承包给科技公司后便放手不管,没有做到全过程参与,对文物历史内涵阐发的准确性把关不严,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更是没有动态嵌入到数字化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之中,使青年观众的学习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如何让青年博物馆“热”经久不衰
提供高水平的服务管理。这是使青年博物馆“热”长居“顶流”的根本之策。
一是深耕主业,用青年乐于接受的方式讲好文物故事。强化学术研究,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博物馆学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营造专业技术人才、综合管理人才、新闻宣传人才、讲解服务人才、安全保障人才等各展其才各尽其能的生动局面。在吸引青年观众和坚持博物馆的特质之间作出科学平衡,把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转化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并揭示文物之间的关联性,形成叙事的起承转合。
二是细分青年观众,注重参观前、中、后三个阶段的一体化服务。青年是由具有不同特质的个体组成的群体,例如,成长性群体的青年大学生、知识性群体的高校教师等。针对不同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专业化分工,有助于提供精准化服务。博物馆的参观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参观中的阶段,需要从前中后三阶段进行规划,例如,参观前阶段提供便于获取的诸如背景知识、特色项目等介绍资料,参观后阶段开展拓展型的教育活动。
三是有效推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增加青年群体的线上供给。坚持“内容为王”,让数字技术更好服务于展览内容,持续开发数字化体验产品,让青年观众在馆外就能在虚拟空间观赏学习,有助于化解线下预约难问题。推动智慧博物馆建设,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记录参观过程,分析青年观众的性格特点和认知能力,以此生成智能语音讲解等分众化的服务模式。但同时要避免把青年观众过多引入虚拟世界,数字技术应用的最终目的是指向现实世界的美好生活。
四是强化安全管理,维护参观秩序。博物馆应不断提升技术能力水平,并联合公安、文化执法、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完善信息共享、线索移交等合作机制,加大对“黄牛”囤票、倒票等一系列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整治力度,建立行为不当者黑名单,增加不文明行为者、违规违法者的成本。
开发高质量的文创产品。这是使青年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的不竭动力。
一是把博物馆的文化特色与青年的接受特点有机结合起来。以博物馆的特色文化为主体,把当地的文化资源和时下流行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考量不同青年群体的审美情趣,设计一系列主题文创产品。同时,博物馆可以通过IP授权合作,推动与餐饮、教育、展演等其他业态的融合发展。
二是把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之中,以正确的价值理念引领青年。文创产品是博物馆履行教育功能的重要载体,产品设计要与主流价值导向相一致,增强青年价值教育的意识,在合适的场景以合适的方式嵌入教育元素。
三是打造高素质的青年文创人才队伍,探索建立全国性的文创合作平台。青年人才创作团队能更好把握自己群体这一“最灵敏的晴雨表”的思想动态、时尚潮流、喜好变化等,从而使产品设计不偏离青年圈层。目前,博物馆文创产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是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故宫博物院等“头部”博物馆拥有先进成熟的文创团队,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但部分博物馆,尤其是一些中小型博物馆的文创团队仍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存在人才缺少、资金缺乏、技术缺失等问题。建立全国性的文创合作平台,有利于大中小博物馆文创团队之间建立交流合作机制,挖掘出更多人才、资金、技术、信息、市场等资源。同时,要加大文创产品在网络媒体平台上的宣传推广力度,切实提升在青年群体中的可及性。
凝聚高效能的驱动合力。这是使青年博物馆“热”经久不衰,保持“长热”的现实根基。
从政策层面看,从博物馆、纪念馆的免费开放到实施一批智慧博物馆建设示范项目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助推了青年博物馆“热”的兴起与发展,其“长热”仍然离不开相关政策的精准发力。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推进博物馆的改革发展,推动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体制健全、资源共享、业态融合、文创发达、结构优化的文博事业发展格局;研究制定标准规范,引导与鼓励各馆针对青年观众的群体特点进行实践创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能简单停留于供给知识和信息的初级阶段,而是要培育青年观众的知识思辨、信息获取、交往能力、创新意识、数字思维、国际比较视野等综合素养,并使其真正运用于当前和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之中。
从社会层面看,社区、学校、家庭要深刻认识博物馆的文化价值与教育功能,积极策划开展“+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探索建立“社区+博物馆”工作模式,把博物馆打造成为社区文化的组成部分,让博物馆走进千家万户,同时注重对文明参观的教育引导。探索建立“学校+博物馆”长效合作机制,学校主动开发应用博物馆的教育资源,把博物馆的文化资源融入青年学生的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之中。家庭要把博物馆作为家庭集体活动的重要选项,开展基于文物实物的学习活动,让博物馆教育延伸至日常家庭生活之中。
从青年个人层面看,要把参观博物馆培养成为自己的生活学习方式,不仅关注实体文物,更关注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开展高质量的博物馆游学;提升应用数字技术的能力,熟练使用智慧博物馆以满足自己的知识文化需求;加强自律,提升自身素质,遵守参观规定,做到文明参观。
(作者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武汉大学)副主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王玉龙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创新贡献研究”(项目编号:22&ZD013)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中国国家博物馆数据报告(2022年度)》,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2023年2月2日。
②《习近平在广西考察工作时强调 扎实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人民日报》,2017年4月22日。
③《习近平向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致贺信》,《人民日报》,2016年11月11日。
④⑤《国家文物局:2022年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接待观众5.78亿人次》,人民网,2023年5月19日。
责编/赵橙涔 美编/陈媛媛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