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红色头雁”的引领力,积极探索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规范组建土地股份型合作社、养殖型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型合作社、劳务服务型合作社、置业型合作社等57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动5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实现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集体增收入、群众得实惠,为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党建引领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很长一段时间,土地利用率低,产业加工链条短是制约临河区乡村经济发展的难题,农民收入难以实现跨越性增长。近年来,临河区全力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立村集体经济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让“红色”支部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促进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
“在村党支部合作社的引领下,今年我家种了25亩辣椒,不仅签了订单,还有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每亩产700公斤以上,预计每亩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让我们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希望合作社像辣椒一样‘红红火火’,越办越好。”白脑包镇西海村村民田来义说。临河区白脑包镇西海村明确朝天椒为主的产业发展方向,成立“一抹红”辣椒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与辣椒加工企业深度合作,助推辣椒产业发展壮大,累计取得收益160万元。其中入股村民每亩获得收益400元,共计分红80万元;村党支部取得分红收益16万元,企业取得红利64万元,在带领村民“抱团取暖”的同时,实现“三方共赢”。
近年来,临河区以实施集体经济“双提升”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立村集体经济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规范组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57家,引导各级党组织积极挖掘自身优势,打造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布局,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让村集体经济从“有”到“强”,实现“村村有致富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党支部把稳方向盘,村民入股才有‘安全感’,通过开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项工作,更好地激发村党支部书记的干事创业激情,也让村民对党支部这个大集体充分信任,群众利益、集体利益与合作社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支部开展工作有了抓手,群众增收致富有了保障,乡风文明建设也有了提升。”临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徐前进介绍说。
协同发力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临河区坚持成熟一个领办一个、领办一个成功一个的思路,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策,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上以点带面,连点成线。
党建领航,让党支部“动”起来。临河区结合全区强村富民产业布局,制定出台《临河区推行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乡镇党委“外出考察-确定方案-党委把关-论证完善-推进实施”链条式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各村特色区位优势及基础资产资源,充分体现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形成支部能领办、村村有特色的新局面。
创新模式,让合作社“活”起来。临河区采取“1+N”分户包联模式,积极发动村“两委”干部、党员、“五人小组”成员,全覆盖入户开展宣传动员,让广大群众了解到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和发展前景,最大限度形成思想共识,凝聚发展合力。通过宣传动员,共吸纳村“两委”、党员群众931人投资入股,筹集资金5969万元。
融合发展,让村集体“强”起来。临河区由村党支部以集体“三资”入股,党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理事长,其他“两委”干部交叉任职,合作社组织优势和群众抱团发展有机结合,依托“合作社+企业+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推动资源集约利用和适度规模经营。“我们依托河套非遗小镇资源,建设农夫壹号庄园智慧农场,划分农事体验区、特色养殖区、儿童娱乐区、公共采摘区、露营区、烧烤区等功能区,通过举办艺术展览、非遗工作坊、举办消夏啤酒节、古镇音乐节、夏日烟花秀、团建活动等新生活方式,将进步村打造成了城市后花园。截至目前,我们的智慧农场露营区、人民公社食堂等区域消费升级态势持续上涨,公共采摘区收入已达5万元以上,村集体增收20万元以上。”双河镇进步村党支部书记陈茂伟激动地说。
双河镇跃进村党支部完善村企合作经营模式,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合作,农户分工负责,吸引本村育雏大户入股担任职业经理人,负责合作社的运行、管理并向理事会负责,切实解决村干部管理经验不足问题。
共同富裕 打造乡村振兴“新高地”
现如今,“头雁”领航谋发展、群雁齐飞共致富已成为临河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现状,不断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可复制推广、可学习借鉴,有三点值得关注。
强化了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在推进过程中,村党支部从经济发展的“后台”走向“前台”,由产业发展的“二传手”变成了“急先锋”,锤炼了一批“狮子型”村干部,由推着群众干到领着群众干,开展工作有了抓手、服务群众有了实力,群众对党支部有了信赖,实现了“百呼不应”到“一呼百应”的转变。
找出了提升农业效益的全新途径。临河区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给农畜产品“梳妆打扮”和营销宣传,实现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从发展一产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转变,让越来越多“土特产”形成“金招牌”,走出乡村、走上人们的餐桌。
趟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共赢之路。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将村庄过去闲散的资源活起来、分散的资金聚起来,重新优化组合,统一经营支配,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也改变了过去拼资源拼消耗的传统种植方式,实现了产业强村、增收富民。“我今年入股了我们村的利百农农业合作社,光是股份分红就收到了8700多块钱,农忙时,我还能到合作社朝天椒种植园区打工赚钱,比起去年种地的收入,今年多挣了将近2万块钱。这种又能分红又能在家门口打工,实现增收的方式,是真的好!”远景村村民李志荣的脸上正洋溢着幸福的笑。截至目前,临河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共带动集体增收243.02万元,农村增收906.69万元,为入股群众分红645.96万元,成效明显。
“临河区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让以党组织为引领的农企利益紧密联结,推动组织振兴与产业振兴深度融合,产生了良好的‘化学反应’,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临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强介绍道。(内蒙古临河区委组织部 王鑫 李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