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品牌智库 > 正文

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协同的五个发力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这为我们科技创新锻长板、补短板把脉定向,指明了下一步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前沿科技和尖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竞争力就转向哪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需要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价值,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科技创新提供支撑,只有二者同时发力,既推动创新协同,又增强要素集聚,才能更好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科技竞争比拼的不仅是单项创新和单项技术突破,更是技术体系、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的系统竞争,既要看科技创新“硬实力”,又要看成果转化“软实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兴起,原有从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路径和范式发生革命性变化。要实现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赢得战略主动,必须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以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为核心,推动科技与产业协同高效发展。

让科技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以科技成果转化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形成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的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加速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实现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全面创新的统一,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同时发力。

一是在体制机制上同时发力,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市场资源配置优势。当前,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西方对我国的技术封锁,迫切需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举国体制,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速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体系化布局和整合式创新,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同时,要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不断完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经济主战场、从核心技术到产业应用的市场化机制,有效突破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藩篱。一方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科技人才评价、科技成果评价改革,健全协同攻关、收益分配激励、知识产权共享、绩效评价等机制,着力破解成果价值评估体系、科技成果赋权路径、科技成果国资管理等难题,为创新发展解压松绑。另一方面,打通科技成果从“最先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的科技资本融合之路,以资本赋能技术转移、促进产业发展,对国有创投企业建立风险容忍和尽职免责机制,提升“投新、投早、投小、投硬”能力。

二是在供需牵引上同时发力,一体推进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深度融合。从科技成果供给端出发,发挥高校、科研机构和人才资源优势,助力提升企业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从市场需求端出发,围绕企业产品和服务创新需要,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积极探索技术作价参股、室企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平台资源”的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模式。其中,技术参股模式以核心技术为抓手,投资孵化产业化公司,通过技术及资金入股的方式并购相关企业,实现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的“双向奔赴”。以“高校院所底层创新能力+企业技术能力”组建室企攻关组合,补链强链,共同攀登科技前沿领域的高峰。以“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平台资源”模式,打开大门做科研,吸引上下游企业共同研发,推动实验室与企业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将实验室最新的科研成果及产品直接导入企业产业链体系,助力解决“卡脖子”难题。

三是在产学研合作上同时发力,大力建设高质量创新联合体。把创新联合体作为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和产业强链补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深度融合、需求对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形成定制化科研联盟,从源头上破解多元主体协同低效、利益争夺、重复研究、成果难转化等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难点。在功能定位上,贯通“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产业培育”全链条,大力推动集群式创新。在运作机制上,面向重点产业链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探索“研发众包”模式,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合作研发、联盟间交流合作等,形成“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参与+科研机构联合攻关”的协同创新体系。在载体形态上,强化空间集聚,大力支持企业建设孵化器和产业园,更好推动创新在空间上集聚、在行动上协同,以点带面推动区域创新发展。

四是在中试服务上同时发力,有效提升从创新到产业的转化质效。中试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产业,不仅能帮助科技成果转化跨越“死亡谷”,更能提升现有产业能级、孵化培育未来产业,是破解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的关键环节。要聚焦重点产业链和产业细分领域,培育“中试为核、三端发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强行业共享、可持续发展的中试服务体系,探索“工程师+市场化投资运营+科创团队”的中试平台建设模式,形成“技术研发+中试平台+专业孵化+天使基金+应用场景”五位一体的“中试+”生态。发力“概念验证平台”,提供科技成果评估、技术可行性分析、二次开发、原型制造、工程样机生产、性能测试、场景应用、市场竞争分析等验证服务,加速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

五是在人才引育上同时发力,持续壮大高层次人才与技转人才队伍。聚焦“高精尖特缺”人才,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科研院所、重点企业面向全球招引急需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急需产业创新领军人才;促进科技界与产业界人才流动,创树“专家型企业”和“企业型专家”典范,支持复合型人才和经营主体发展。高质量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着力挖掘和培养一大批知政策、精技术、会管理、懂金融、明法律、通市场、擅转化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有效配置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各个关键环节,以人才结构的优化带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的提升。

[责任编辑:潘旺旺]
标签: 科技创新   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