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甘肃天水各地的果园里,枝头的果实与忙碌的身影共同绘就一幅幅丰收图景:
在麦积区南部山区的花牛苹果产业基地,15万亩花牛苹果挂满枝头,颗颗色泽红润鲜亮,果形端正诱人;在元龙镇麦积花椒产业园内,椒香环绕的交易区热闹繁忙,花椒平均单日销售量超过40万斤;在新阳镇温缑村山区,2860多亩核桃已进入加工、销售季,预计将带来超过千万元的销售收入……
地处秦岭西段的天水市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海拔多在1000米至2000米之间,是我国北方最佳水果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农林特产质优品繁,全市果品种植面积23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13万亩,果品、蔬菜综合年产值逾200亿元。
天水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国先表示,将加快建设果菜畜药高品质现代化特色农业先行区,推进果品产业迭代升级、蔬菜产业提质增品、畜牧产业扩量增效、道地中药材标准化提升“四大工程”,推动农业特色产业持续提质增效。
提升“产”的质效
“花牛苹果”“秦州大樱桃”是天水市秦州区的两大特色农业品牌。近年来,秦州区不断推进果品产业提质增品,先后建成9个果品产业片带和11个优质设施早熟大樱桃基地。
秦州区藉口镇三合村果园总面积5800多亩,其中苹果3140亩,大樱桃2000多亩,已经实现了“人均两亩园、收入过万元”。“这几年,政府组织技术人员上门服务,从栽植到施肥、剪枝等管理全过程对果农进行指导,还帮我们引进‘俄矮2号’等新品种,提升果品质量和产量。”三合村党支部书记石小康自己种了12亩果园,“正常年景,一亩苹果收入可达上万元,一亩大樱桃收入可达两万多元”。
据了解,天水市围绕果菜畜药高品质现代化特色农业先行区建设,深入推进现代寒旱特色农业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加快构建乡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主产区农民产业收入占纯收入80%以上。
为提升果品产业质效,秦州区成立果园改造提升工作专班,在秀金山园区、太京镇庙子梁、天水镇等片区集中实施老旧果园改造、新品种培育等项目1.7万亩,罗玉沟大樱桃示范片带面积达到3万亩,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大樱桃集中连片栽培区,果品产业优势更加明显。
“政府给修通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我们搭乘基地建设政策的顺风车,这几年发展得特别快,大家开始整片、连块地种植花牛苹果。”天水市麦积区新民苹果种植农业合作社理事长武正全表示,在集中连片发展之前,花牛苹果在品种、技术、管理等方面都比较落后,现在统一了种植、病虫害防治、贮藏等新技术,苹果品质上去了,农户收入也提高了。
在麦积区,为提高果品品质和果园标准化生产水平,有效提升果品产业防灾减灾能力,当地出台了《麦积区果品改良培优果园提质增效和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奖补方案》,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引进新优品种,全面推进实施低质低效果园改造培优、防灾减灾设施建设、标准化果园创建工作。
今年上半年,麦积区择优引进新优品种苹果苗木50万株、葡萄苗木7万株、大樱桃苗木10万株。2022年全年完成老果园提升改造1万亩,全区果品种植总面积稳定在66万亩,总产值超过32亿元。
记者从天水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天水市按照市级出台政策、县区整合资金奖补的原则,安排专项奖补资金1.13亿元,改造提升果园3.09万亩,打造示范点22个共8798亩。同时,天水出台果园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奖补方案,建成果园防雹网、三防棚2320亩,落实开花类作物保险62.9万亩。
延伸“链”的空间
对于适生区域较广的农产品,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是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天水花椒亦是如此。
“当前麦积区花椒种植面积已达12万亩,产量0.8万吨,产值近6亿元。”天水市麦积区农业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霍伟东介绍,近年来,当地在花椒产业链“微笑曲线”两端发力,引进科技团队和龙头企业,重点从良种培育、精深加工上延伸产业链条,打通“育良种、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促融合”全产业链条,全面提升花椒产品附加值。
目前,麦积区已建成千亩以上花椒基地22个、万亩以上花椒基地3个,并打造集花椒销售、集散物流、精深加工、价格发布、信息服务、商业配套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吸引周边地区的花椒前来交易,花椒销售年吞吐量达1600万斤以上。
“2015年之前,我们收购本地的花椒只是简单分级,单纯进行原材料销售,年销售额大概在三四百万元,价值达不到最大化。”甘肃龙椒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位于麦积区花椒产业园内,企业董事长杜瑜告诉记者,近几年,他们探索对花椒进行精深加工和产品链延伸,引入了色选、X光机等深加工设备进行精细化加工,同时进行复合型香料和精油等产品生产。
天水市武山县是著名的蔬菜生产大县,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41.2万亩。近年来,武山县围绕蔬菜产业链延伸增效,培育发展了一批重点涉农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并加快配套农业设备、技术推广、包装储运、冷链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
苦苣、蒲公英等蔬菜制作的浆水,是西北地区的家常饮食。位于武山县的甘肃陇浆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这一地方特色饮食做成了不寻常的产业。“我们开创性地将西北浆水酸菜进行了菜液分离加工,创新研制出‘浆福’系列酸菜凉菜和冲泡即食浆水面。”陇浆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兵介绍,今年前8个月,公司累计销售额达到1140多万元。
为保障原料供应,陇浆源先后与11家农业合作社签订订单式收购协议,辐射建设2300多亩蔬菜供应基地,间接带动1280多户群众实现增收。在研发方面,陇浆源今年前两个季度进行企业所得税申报时,预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75.92万元,助力企业持续开展新产品研发。
目前,武山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5家,陇浆源、陇禾康等龙头企业产销两旺,拉动全县蔬菜产业全产业链良性发展。
拓宽“销”的渠道
前不久,在麦积区举行的首届中国·天水花牛苹果大会上,45家本地果品营销企业(合作社)与53家外地果品经销商签订花牛苹果购销协议5.5万吨、销售额5.7亿元,天水浓缩苹果汁也搭载“一带一路”国际货运班列出口南非。
“最近,鲜苹果出口订单已经排上了队,大家加班加点盯货源、找运输、签合同,新季苹果一上市就得安排装运出口。”进入苹果采摘季,天水海通报关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兰光辉忙得不亦乐乎。兰州海关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天水出口苹果1.1万吨,货值950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6.7%和17.9%。
为帮助农产品龙头企业稳定生产经营、拓宽销售渠道,天水市相关部门积极落实扶持政策,政企携手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天水市农业农村部门干部对全市593家县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开展“包抓联”全覆盖,积极向金融机构梳理推荐龙头企业融资需求63.6亿元;税务部门快速为企业办理出口退税,并辅导农产品收购等其他税费优惠政策,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据了解,天水市从事果品销售的企业共有897户,今年1月份至9月份,已累计享受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出口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1388.46万元。
今年以来,天水旺润商贸有限公司已签订出口订单约300单,出口销售额达5000余万元人民币。“最近正是花牛苹果集中采摘与收购季节,公司面临收购资金紧张、需要支出大量劳务费与运费等问题。”天水旺润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刚说,当地税务部门主动联系企业,仅用半天时间就办理了233万元的出口退税。
在稳住传统销售的同时,天水市一些企业主动求变,适应市场需求。“以前做杂粮外贸的时候,有客户建议,武山是蔬菜大县,可以做一做蔬菜精深加工。”陇禾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武山县工业集中区,企业总经理秦称德告诉记者,2022年,他们启动1.2万吨果蔬精深加工项目,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加工果蔬1.2万吨以上,销售鲜食蔬菜5000吨以上,年产值1亿元以上。
天水持续放大品牌效应,加快打造天水农产品品牌矩阵,以品牌力量拓展现代农业发展新空间。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育“甘味”区域公用品牌5个、企业商标品牌45个,认定种植业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28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