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此期间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全面理解其内涵与深意?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晓华、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乐、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杨丹辉、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庞瑞芝为您解读。
从“新”和“质”两个维度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张乐: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塑造现实的力量,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改造自然界的人力与物力的统一。生产力有多种划分方式:有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之别,也有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力之分,也可以从生产力的属性特征上将其分为传统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
杨丹辉: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可从其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新”和“质”两个维度出发。其中,新能源、新基建、新(数据)要素、新产业体现出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生产方式的“新”,高素质人才、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则构成了劳动者和生产力发展模式的“质”。
李晓华:新质生产力的“新”表现在构成生产力的要素发生新变化。不仅有量的变化更要有质的跃升。“质”的跃升表现在主导技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发生质的变化,进而使产品形态、产业结构和发展质量发生明显的改善。
庞瑞芝: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是科技创新密集型生产力,其核心特征是创新驱动。从投入—产出的生产经济学视角看,新质生产力代表对传统生产力的跃迁和能级的提升。
杨丹辉:新质生产力具有先进性、引领性,其最核心的内涵和最突出的特征在于科技创新,这也是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最大的差别。总体来看,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发展仍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劳动投入和资本积累。对于后发国家而言,工业化往往采取赶超式发展模式,以此形成的生产力则带有鲜明的“量”的扩张。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影响日益巩固强化。近十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生产力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前沿科技和新兴产业所涉及的创新活动与知识传播对生产力的再造超越了传统生产力的范畴,特别是当数据成为要素,既作为生产资料又作为劳动对象参与到生产和交易过程中,大大丰富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类型,生成了以更新质态、更高质量为本质特征的新质生产力,从而实现生产力发展“量与质”的协调统一。
张乐:新质生产力在性质上属于创新驱动型生产力,其中科学技术创新是推动其发展的恒久动力。农耕时代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依赖人力的大量投入,在有限的土地上实施精耕细作来换取有限的产出以维持个体生存和社会缓慢发展;在工业时代,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更多依靠资本扩张、高能耗生产资料的使用和低廉劳动力的投入;在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量来自于科学技术的创新。
马克思认为,“科学就是生产力”,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高新科技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正是通过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品新研发、服务流程再造,使全社会的生产效率得到质的跃升,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质量衡量
李晓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表现是新科技的成熟和广泛应用、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使经济发展的效率、效益和质量显著提高。当前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就是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通过前沿科学技术突破,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培育、发展壮大,实现生产力的新一轮跃迁。
杨丹辉:新质生产力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发挥的作用不再局限于征服、改造物质世界,而是具备了绿色低碳的内涵和特征,成为能够满足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跃升要求的可持续生产力。
传统工业化模式下,人类生产活动消耗大量不可再生的资源,无节制地排放自然界难以承载的污染物,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形成正是对由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所组成的生产力三要素的全面而深刻的变革,通过将新质生产力源源不断地投入到现代化产业体系之中,从技术创新、理念创新、制度创新三个维度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维护国家能源和资源安全提供更加清洁、可持续的生产力保障。
张乐:新质生产力具有新的质量衡量标准。判断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该生产力的内在质量能否源源不断地培养新产业、形成新模式、造就新业态。
其一,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出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集群,具有知识技术密集、产业融合性高、物质资源消耗少、综合效益好等特征,像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形成产业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未来产业主要指当前尚处于孕育孵化阶段的产业形态,具有高成长性、前瞻性、先导性的产业,主要包括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高速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新型储能等代表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技术培育出来的产业类型。
其二,衡量新质生产力质量的第二个标准是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在生产领域,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得到快速发展,通过工业设计服务、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共享制造、柔性制造、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节能环保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等模式革新,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产品与服务重构。在消费领域,培育发展出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定制服务、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新模式,满足人们多元化和智能化需求。
其三,新业态是衡量新质生产力质量的第三个标准,指顺应消费者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需求,依托技术创新和应用,从现有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环节、新链条、新活动。在数字时代,新业态具体表现为以互联网为依托开展的经营活动蓬勃发展,包括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无人经济、新个体经济(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微经济(微应用、微产品)。当新业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时,新质生产力将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新质生产力将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
庞瑞芝: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这与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在此背景下,面向前沿领域及早布局,提前谋划变革性技术,夯实未来发展的技术基础,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不容错过的重要战略机遇,对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张乐: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可以巩固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还可以在未来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持续推进,中国抓住在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高技术附加值的新领域与其他先进国家地区“同台竞技”的新机遇,在发展新赛道上,依据对技术方向和商业模式的判断,定义新产品、新生态,创建自主产业价值链、建立产品服务差异化优势,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赛道的开辟会塑造发展新优势。一是通过创造性破坏,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模式。大数据、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技术等日益成熟与产业化落地,极大提高了整个社会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越来越多的“黑灯工厂”“智能车间”“智慧教育”“智慧医疗诊断”“数字治理服务”等应用场景显著提高着生产效率、生活品质和管理服务水平。
二是促进产业的升级转型,让“旧赛道”焕发新生力量。像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创新推广,让火电、水电的升级改造有了动力和技术基础,水电站转化为抽水储能电站让其重新进入新能源的发展新赛道,而服装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赛道中积极实施信息化、智能化、定制化改造,完成了赛道的华丽转身,建立了新的发展优势。
三是积蓄发展动能,在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通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核心技术上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开辟新发展赛道,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释放强劲生产动能。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1.6%,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增速超过传统燃油车;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光伏新增装机量占新增电源总装机比重超50%;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总量全球占比超50%、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超过3万亿元、第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已经表现出市场需求大的独特优势。
杨丹辉:新质生产力发育发展存在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源自其“新”,即作为新质生产力主要载体的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其内涵与外延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概念边界模糊势必会给理论研究、统计分析、政策投放带来诸多挑战和困难。值得注意的是,能够产生新质生产力的颠覆性创新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在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兼容, 或者完成对传统生产力替代的过程中,必将伴随着一系列社会经济成本和决策风险,其中较为典型的事实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对劳动的替代,这既给劳动者实现自身充分发展创造了新机遇,也对人的发展“韧性”及其与生产方式的适配提出了新要求。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基本矛盾出发,新质生产力能否在(部分)取代传统生产力的同时,创造新价值,扩宽经济活动的范围,形成增长的新动能,不仅取决于新技术迭代节奏,还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治理体系、开发有效的政策工具。
责编/常妍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