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本是高山》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讲述了“燃灯校长”张桂梅带领年轻的老师们,帮助大山里的女生考上大学、改变贫穷愚昧命运的故事。山区的女孩们为摆脱命运的束缚,在困境中努力奋斗,呈现出坚韧的女性力量。影片凭借真实的故事张力、细腻的动人情感,向观众徐徐展开这幅关于爱、勇气与希望的画卷。
扎根群众,真切反映社会现实、真挚摹写人生百态,是主旋律电影创作的重心。大山向来辽阔,却容不下女孩们的梦想,她们有着美好的追求,但却因为现实的阻碍而无法实现,只能迫于父母的压力,早早辍学,接受嫁人的命运,甚至在高考前,也要面对家庭的种种施压。这些找不到方向的女孩们,被命运“无形的手”拨弄着,直到张校长的出现,她们才终于有了梦想的勇气,夜以继日努力学习,试图打破命运的牢笼。
电影是叙事的艺术,在时代意识、主题选择、人物塑造、叙述视角等多维度上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展现生生不息的“女性力量”。张桂梅校长曾说:“一个女孩受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命运”,于是她毕生心血都奉献给当地的教育事业,扎根滇西贫困山区教育一线40余年。张校长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以无私奉献的大爱,唤醒了沉睡中的人,只为把山区女孩带出大山、送进大学。从此,“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的誓言响彻在她们的青春,女孩们终于有了掌握自己人生的更多可能性。张校长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崇高的理想追求、美好的生活期望,传递给她们。
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要处理好艺术创作和真实的关系,创作者需要尊重叙事和情感的现实,并以此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本是高山》大量启用云南当地素人学生本色出演,她们自然去雕琢,眼神清澈又有生命力,诚恳营造出人物和情感的张力。山月和山英姐妹俩难舍难分的感情,无可奈何的命运,触动着观者的心。女孩们突破自身认知,战胜艰苦环境,向我们传递了向上向善的力量。对生活点滴的敏锐观察,对社会现实和人物命运的深切思考,正是影片引人入胜的关键所在。
《我本是高山》是一部诚意之作,从寸寸青丝到头发花白,从花季少女到迟暮之年,岁月未曾改变张桂梅对山区学子的一片爱心,对教育事业的坚定信仰。她帮助一个个学生改变人生的轨迹,进而帮助一个个家庭改变困难的处境,山区的女孩们终于依靠知识走出贫穷和愚昧,并将这份爱传递下去,是一座高山呼唤无数座高山。用生命践行使命,用情怀抒写担当,是无私的大爱。(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