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品牌智库 > 正文

数字消费打开内需增长新空间

数字消费作为数字经济的主要形式,是数字技术对消费形态进行变革性重构所涌现出的新事物,现在已成为拉动内需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22年全国网上零售额为13.79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96万亿元,同比增长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2%。从消费场景、交易成本等方面看,数字消费将为内需增长打开空间,促进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

创新消费场景。打造消费新场景会激发消费动力、培育新的消费者。数字消费突破时空限制,打造出多样化消费场景,变线下消费为线上线下多元融合消费,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有力推动了消费升级,释放了消费潜能。如今各种新消费场景层出不穷,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文娱等“互联网+社会服务”新模式,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智慧停车、无人驾驶出租车等新型数字化出行服务,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等新个体经济,共享出行、共享住宿、共享旅游、共享充电宝等共享经济消费业态,沉浸式体验场景成为城市消费新地标。

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降低是数字消费蓬勃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首先,平台发展降低了消费侧的信息获取成本,消费者在互联网电商平台上只需动动手指、鼠标就可以搜索获取到各种产品服务信息,大大提高了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匹配效率和消费者的购物满意度。其次,畅通的物流体系以及不断降低的运输成本是发展数字消费的有力保障。从消费者层面讲,变线下交易为线上交易,节约了消费过程中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依托发达物流体系和电商平台发展起来的即时零售等消费业态,极大便捷了消费,增加了消费者剩余。从生产者层面讲,运用数字消费大数据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仓储配置,既提高了运输效率,又降低了运输和存储成本。最后,在数字消费过程中,平台数字口碑系统等机制设计,让消费者和生产者彼此看到双方的声誉和历史记录等信息,降低了沟通管理成本,促进市场交易效率,进而提升经济社会活力。

降低产品价格。产品价格下降会直接增加消费者剩余。在数字经济时代信息透明度增加,市场不对称现象减少,消费者可选产品服务增多,而且可以多方比较价格,极大刺激了市场和行业竞争,使得生产者不得不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降低产品价格来获得一定市场份额。直播带货、电商平台入驻商家直接面向消费者,既减少了很多中间商环节,也节省了实体店经营中的人工、运营等成本,进而为降低产品价格提供更大空间。团购、拼单、转发、点赞等消费模式,在产品价格上实现了一定优惠,有助于刺激消费。物流成本的下降,也有助于保证产品价格的相对稳定。此外,像线上课程、虚拟博物馆等生产投入的边际成本较低的数字虚拟产品,为降低产品价格创造了空间。

改变支付习惯。数字支付是数字消费的有力杠杆,数字消费的发展也推动着支付方式的加速迭代以及消费者支付习惯的改变。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中国支付产业年报2022》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9.04亿,占网民整体的87.6%。数字支付方式的简单快捷高效特点,突破了传统支付方式对消费时空的限制,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也提高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消费效率,增加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活动。各大互联网平台推出“低成本、高效率”的消费信贷渠道,激发更多消费潜能。此外,数字支付还提供理财、保险等金融产品服务,扩大了消费者消费预算边界。

扩大市场范围。扩大市场范围是数字经济时代消费拉动内需的直接表现,具体说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开拓下沉市场。随着农村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和农村电商物流体系的日益完善,极大释放了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据商务部数据显示,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从2018年的1.37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17万亿元。二是振兴区域市场。在数字经济时代,线上可以完成“跨区域”消费,打破地理限制,从而为振兴中部、西部和东北等区域市场提供了空间和机遇。三是深耕细分市场。在数字消费中,企业可以利用消费行为数据进行分析综合,精准把握消费者偏好,形成需求导向的产销逻辑,满足消费者零散化和非标准化的需求,实现从“生产者生产什么,消费者消费什么”到“消费者需要什么,生产者生产什么”的转变。

当然,我们在深刻认识到数字消费打开需求空间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数字消费过程中存在的价格歧视、数据安全、数字鸿沟等实际问题。积极应对问题挑战关乎数字消费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应该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数字经济,以数字监管数字,以技术监控技术,畅通生产—流通—消费循环,有效维护数字消费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构建绿色的数字消费生态,为内需持续增长进一步打开新空间。

[责任编辑:潘旺旺]
标签: 数字消费   扩大内需   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