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中国前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携新书《大使讲中国故事》和《尖锐对话》在北京图书大厦与读者见面交流。该活动由中信出版集团与北京发行集团共同举办,刘晓明结合多年驻英公共外交实践经验,围绕如何做好公共外交、加强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等分享了经验和体会,指出“讲好中国故事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事”。
活动现场,刘晓明重点分享了讲好中国故事的“五种意识”——增强政治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增强主人翁意识、增强斗争意识、增强大局意识。他同时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只有意识是不够的,还需提高能力,特别是公共外交能力,让国际社会“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听而信”。
刘晓明是中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驻英使节和驻外大使,驻英长达11年。他从1974年就开始了外交生涯,先后在非洲、美洲、亚洲、欧洲常驻,曾任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副司长、驻美国使馆公使、驻埃及大使、甘肃省省长助理、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驻朝鲜大使等职。现任中国政府朝鲜半岛事务特别代表、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驻英期间,刘晓明多次接受西方媒体采访,驳斥一些媒体对华污蔑抹黑。他回忆,2019年11月在接受BBC《尖锐对话》栏目现场直播采访时,面对主持人一再纠缠涉疆问题,他直接反问“你去过新疆吗”,并告诉主持人“中国有句俗语,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大,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美。”随后,刘晓明有力有节阐明了中方在涉疆问题上的立场。
刘晓明说自己应对英国媒体的“秘诀”在于“三套武器”——“长矛、盾牌、匕首”。“长矛”用以主动出击,积极发声,向西方民众讲述中国的发展成就和内外政策;“盾牌”用以应对攻击、刁难,警惕对方“设陷”;“匕首”用以巧妙反击,善用反问,掌握对话主动权。
活动现场有读者提问:“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为了让世界更好听到中国的声音,是沿用西方的话语体系,还是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话语体系?”
对此,刘晓明回答:“西方有西方的叙事,而我们增强话语权,要讲中国的叙事,我认为应该兼顾。我们要讲自己的道理,同时也要和对方交流。话语权指的是,你的话语说出去之后,要产生效果,要让人家入脑、入心,而不是一个人的夸夸其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此我们要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和西方沟通,了解西方的话语体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