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在2023糖尿病减重论坛上,各学科专家围绕肥胖以及与其相关的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癌症等疾病的诊疗讨论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创新诊疗模式。
本次会议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和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联合主办,中日友好医院、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共同协办。
抗性淀粉 优碳饮食成主动健康新方式
受访专家:贾伟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贾伟平
只要明智选择优质碳水化合物,无需刻意减少能量摄入,仍可通过调整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降低肝内脂质沉积和减轻炎症,从而有效缓解脂肪肝和肥胖。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最新发表于国际代谢领域顶刊《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题为《抗性淀粉通过改变肠道菌群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内甘油三酯的水平》封面文章。
传统观点认为低碳饮食相较低脂饮食减重效果更加显著,但低碳饮食对于需要体重控制的碳水爱好者无疑有着很大的挑战。优碳饮食则更加强调碳水化合物的质量,而非数量,更鼓励人们明智的选择碳水化合物,从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蔬菜和粗杂粮中获取“优质碳水”,这与中国古人的养生智慧“五谷为养”不谋而合。
最理想的减重是脂肪变少但肌肉不流失
受访专家:李威杰 苏州明基医院代谢与减重医学中心院长
苏州明基医院代谢与减重医学中心院长李威杰
最理想的减重方式其实是减掉大部分脂肪,让肌肉不流失。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不能让他们因为减重变成肌少症。另外,年纪大的病人寻求减重的主因是退化性关节,所以减重行业也需要骨科医师的加入。同时,肥胖还会增加心脏负荷,是心脏衰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而对于年轻型糖尿病的人群来说,如果没有做好体重控制,病情持续发展会发生严重的肾脏相关疾病以及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并发症,减重代谢手术可以预防视网膜病变,避免洗肾的情况。
先减重还是先降糖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而定
受访专家:李光伟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首席专家,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李光伟
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血糖不是特别高的时候,应以减重为中心,但是到晚期血糖特别高,不降血糖会有生命危险,那时候仅仅减重来不及,所以要以降糖为主。但是从糖尿病患者全生命周期看来,不解决肥胖的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糖尿病及其严重的致残致死并发症的问题
肥胖型糖尿病危害比较大,因为这种类型的糖尿病仅仅通过打胰岛素血糖降不下来。现在可以多学科联合能够帮肥胖人群制定减肥的计划,我们为身体的健康做了有益的事情,身体一定会给我们一个好的反馈,而且时间跨度越久,回馈的效果越好。
中医全程化参与患者减重诊疗当中
受访专家:武曦蔼 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科副主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科副主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武曦蔼
肥胖治疗需要学科融合、医疗和健康管理相结合。中医不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更能关注疾病的整体发展过程,在减重、降糖、降压、调脂、降尿酸等一系列指标上有很好的效果。不论是适合手术治疗还是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医都可以全程化参与到整体的治疗中。
中医优势就是“个体化诊疗”,根据不同的体质差异、身体状态情况进行精准诊疗,同时可以使用内服、外治(比如汤药、膏方、耳穴压豆、埋线、针灸)等多种形式进行。
数字化创新模式助力减重全程化管理
受访专家:孟化 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代谢减重中心主任
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代谢减重中心主任孟化
肥胖人群会引发全身多处疾病,不但影响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也因基数庞大从而增加国家的医保负担。
单纯靠节食减肥的成功率非常低,而且任何一种方式都不能一劳永逸,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整合相关学科优势,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为患者制定符合个体情况的减重方案,还利用数字化创新模式,通过研发小程序、智能可穿戴设备,对患者的体重进行长期的管理。最近几年以及未来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推动减重诊疗的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学科之间的联动,还有要推动全国各地医联体之间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