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临淄区齐陵中学,校园里是全新的欧式校舍,教室里是高端的智能设备,处处洋溢着一派现代化气息。“今年暑假,区教体局通过布局优化,将齐陵二中和齐陵一中统筹为齐陵中学。教育资源布局优化给我们一个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契机,让每个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长刘存利说。
这种变化得益于临淄区人大代表张瑜在2022年区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一条建议。会前,临淄区人大常委会专门下发通知,对代表建议提出明确规范,引导代表围绕临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参加“双联”、专题调研等工作,发动代表走进基层、走访群众,深入了解民情、倾听民意、集中民智,提出接地气、贴民心的代表建议。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了解到,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学校生源加速流向城镇,叠加出生人口减少因素,‘城市学校挤、农村学校空’现象日益凸显。针对这一现状,建议加快农村教育资源调整、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盘活闲置教育资源。”在区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张瑜就围绕“关于优化农村教育资源的建议”进行了发言,得到了积极反响。
区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高度重视张瑜的建议,将其作为委员会的重点督办建议。为确保重点建议办理落到实处,推动建议办理,由区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带队,区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重点跟踪督办,通过听取工作汇报、召开座谈会、现场察看等形式,督促区政府及区教体局抓好落实。并通过走访了解、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与建议领衔代表沟通交流,深入了解领衔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总体评价及意见建议。
“提出建议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方式,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我们必须依法履行职责,敞开心扉听民声、竭尽全力解民忧,通过一件件建议的办理,让代表的呼声有回应,让人民的诉求有着落。”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国爱梅说。
针对代表的意见建议,在区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监督指导下,临淄区教体局精准测算农村学校生源数量、服务半径、教师资源等情况,坚持“按需增设、建新撤旧、撤弱保强、整体提升”的原则,采取相近合优、撤小并初、建新撤旧等模式,适时调整农村教育资源布局,引导学生合理流动。两年来,将31所农村中小学整合优化为20所,先后投资4470万元实施保留学校校舍、设施维修改造工程,每年节约运营成本500余万元,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全面提升,解决了农村学校“散、空、弱”的问题,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全省领先,起到了“1+1>2”的效果,人民群众对幸福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得到提升。
据了解,布局优化推动形成了镇域优秀教师集群优势,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以齐陵中学为例,该校成绩连续两年在山东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超越部分城区学校,走在全区前列。“虽然是农村学校,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配置、教学质量一点也不比城区的差。”几年前就在城区购房,但今年选择让孩子到齐陵中学上学的齐陵街道柳店村村民刘秋菱说。
临淄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华栋说:“近年来,我们把深耕代表议案建议办理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修订《临淄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处理办法》,坚持精准交办、精细办理、精心沟通,建立健全督办机制,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及专业代表小组作用,形成人大机关全员抓督办合力,实现建议办理高质量,推动了‘齐鲁石化公司输油气管线隐患治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加强企地人才资源整合’‘做大做强蔬菜产业’等一批代表关注问题落地见效。”(淄博市临淄区人大常委会 高月珍 刘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