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品牌智库 > 正文

如何做好科学普及这门大学问——《院士论坛》栏目述评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7月20日在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这既为科学普及的重大意义做出精准概括,更为科技工作者做好科普事业指明了奋进方向。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揣深厚的科学报国情怀,一面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一面于科普领域辛勤耕耘,促科学知识传播、让科学精神弘扬。做好科普是主流媒体的使命和责任。2021年11月11日《学习时报》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经济大讲堂》跨形态联合创立“院士论坛”专栏,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紧扣我国科技创新领域亟需突破和解决的问题,聚焦我国在基础研究、前沿科技、先进技术、高端装备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和重要进展,尤其是围绕事关“国之大者”的科技领域,展开系列化、集中式、接地气的科普宣传,迄今为止已刊发文章53篇,为我国科普传播再添一抹亮色。

让优质科普资源释放更大效应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全社会的科学素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并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与民族的创造能力。公民科学素质越高,支持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就越浓厚。而科学普及正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

当代中国,科学普及已然与科技创新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2002年我国颁布实施了科学技术普及法,2004年起设立了全国科普日活动。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已升至12.93%,较2015年有较大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持续快速提升,正在为我国向创新型国家前列迈进,不断累积起更为丰厚、更为坚实的社会基础。这种可喜变化与科普力度倍增呈正相关。如今,科普活动遍及大江南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180多万名专兼职人员活跃在科普一线。

两院院士就是庞大科普队伍中一支极富感召力的“特种部队”,他们乃我国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精英翘楚,由两院院士做科普,对公众而言,更有权威性、更具公信力;对青少年而言,更能召唤、启迪其向往成为充满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的接班人;对企业和科研一线群体而言,院士讲述亲历的科技创新实战案例,更能激发大家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而对各级党政干部群体而言,院士围绕“国之大者”讲述科技攻坚、自主创新的方向与探索,更能激励他们凭借科技自立自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坚定信念。建设科技强国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开辟“院士论坛”专栏的目的只有一个——搭建全新优质科普传播平台,以主流媒体融合传播优势,让两院院士科普内容传得更好更广更远更深更有效,助力科技强国建设,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尽职尽责。

让优质科普加速科技强国战略深入人心

院士们有一个共识: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普与科研相辅相成。做科研,是科学家极其专业的“内行”之事,对一个前沿科学问题,要专注、要深究,看似相当枯燥,实则关乎你我他,关乎着民族兴衰、人类未来;而做科普,则需深入浅出,把科学原理、科学成果、科学应用、科学力量等等讲明白,让“外行”喜欢看、听得懂、有所获、能受益,在这个意义上,如何做好科普是一门大学问。

“院士论坛”是以权威电视媒体与权威平面媒体组合方式,呈现和传播科普知识,这种电视立体传播与平面介质文章深度阅读结合,构成特殊张力。基于此,突出强调了“两手抓、两精彩”。一手就是珍惜和注重发挥两院院士主持、指导、参与国家重大科技研究项目的特殊优势,坚持在选题上突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请院士们紧扣我国科技创新亟须突破和解决的重大问题,聚焦我国科技研究“四个面向”,尤其是围绕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工作部署、围绕事关“国之大者”的主线,介绍重大成果、重要进展,梳理难题、回应热点、解疑释惑,把社会想知道、该知道的大事要事难事普及开来,用精彩的选题换来人们的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加深对科技强国战略的认识和理解。

主题化、系列化传播,让“院士论坛”的科普更具影响力:“十四五”规划中首次提出“新型举国体制”,专门邀请负责国家水污染治理、油气开发、高速铁路、新能源汽车等专项院士和总工程师,介绍这种体制如何发挥重要作用,让人们通过这个系列,认识了中国特色科技体制的内涵与力量;围绕“双碳”战略目标,专门邀请三位能源科学院士分别介绍我国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所作努力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形成“减碳在行动”系列,以实用性赢得各界好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一批“大国重器”建成应用,震动世界,成为获取原创成果、突破核心技术、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的利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重要基础,“院士论坛”特别邀请担任散裂中子源、电子对撞机、国际核聚变实验堆、重离子加速器、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等大科学装置首席科学家的院士和专家,讲述大科学装置背后的科研故事,让公众感知基础科研设施与人们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农业是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的头等大事,种子则是农业的“芯片”。“院士论坛”特别邀请院士专家以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米袋子、油瓶子、菜篮子的育种新突破,形成“餐桌上的大科技”系列,让公众理解科技育种给农业带来的巨大变革,认识当下用科技创新实现把种子牢牢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上的重要性。

另一手就是突出院士亲历科技创新一线实践的鲜明特色,请院士们将科研经历和取得成果,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精彩“故事”展现出来,让艰深枯燥难懂的科研工作变得引人入胜。选择这种故事化、接地气的贴近式科普,与两院院士们的想法不谋而合,也让大多“外行”有了借助院士科普变成“内行”的机会,并从中知晓了科技自立自强的艰辛不易与极端重要。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资源遥感学家徐冠华介绍自己之所以投身科研,是因为儿时看过的科幻小说《乌拉波拉故事集》,开启了其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中国工程院院士、材料学家丁文江在研究镁合金之时发现一种制氢新办法,让意外发现造就出一个跨学科研究经典案例。我国年龄最大的“深潜院士”汪品先用郑和下西洋故事,讲述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异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待海洋开发的不同态度。

院士做科普,不只讲自己所在研究领域的成果,还传递科学文化、价值观和方法论。一些抽象的内容、道理用公众喜欢的通俗易懂方式表现。“科学打卡游太空”系列就是用“打卡”——当下年轻人喜欢的旅游说法与太空衔接起来,院士担任科学导游,带领大家遨游宇宙,将前沿科技娓娓道来。“硬核基建”系列源于外界冠以我国“基建狂魔”的称谓,让院士们化身工程师,讲述南水北调、中国桥、特高压、磁悬浮等硬核基础设施建设中蕴含的科技创新成果,让人们了解科学家对重大工程建设所持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正是由于院士专家身先士卒、亲力亲为投身科普,让公众在故事余韵中回味,获得的不单是科学启迪,还能激发起崇尚科学、走近科学、热爱科学、投身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和热情,更重要的是激励起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的自信。

让院士科普带动创新发展两翼起飞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两翼都强,创新必旺。放眼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已成为各国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共识。“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今日之中国,科学普及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乃至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紧迫性愈发凸显。对各级党政干部来说,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科学素质更是不可或缺。

进入新时代,科普事业也须迈进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等纲领性文件先后发布,足见对科普事业的重视,更是为新时代科普事业的发展引领方向。

作为我国科技界的优秀代表,院士群体具备深厚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研究经验,他们投身科普实践所产生的带动、凝聚、辐射效应之巨大,不言而喻。站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方位,院士科普应当是科学传播的一面旗帜,要让院士们成为国家科普事业的引领者、高质量科普的示范者、国际科学交流合作的带动者。

当我们踏上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历史新征程,需要树立大科普理念,需要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科普新格局,需要用更优质更丰富的科普“唤起民众千千万”,在全社会形成更浓烈地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环境,如此,必能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的创新智慧得到充分释放,汇聚成喷薄而出的科技创新力量。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