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东营时提出,“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两年来,东营市委坚决扛牢政治责任,以优化组织体系、创新基层治理机制为先导,以城市社区为主阵地,以幸福家园创建为总抓手,注重系统建设整体建设,聚力打造“五大体系”,努力把一个个城市社区打造成领导有方、组织有力、邻里有爱、生活有质、治理有效、和谐有序的幸福共同体,探索形成了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东营实践”。
一、构建“党委统筹、高效运行”的党建统领体系,搭建幸福家园建设“四梁八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党组织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把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抓好。针对基层治理点多面广,涉及部门容易“九龙治水、各自为战”问题,东营坚持系统思维,全面加强党对基层治理工作的领导,使党的领导在基层治理中始终站在高处、挺在前面、贯穿其中。一是书记牵头顶格推进。成立市委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委员会,市委书记担任委员会主任,5个县区全部建立由县区委书记任主任的领导机制,街道建立由党工委书记为召集人的城乡基层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形成市、县区、街道三级贯通的统一领导体制。二是单设机构实体运行。组建市县两级实体机构,市委组织部单设城乡基层治理协调指导科,在县区组建正科级城乡基层治理服务中心,发挥各级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三是专班推进聚力攻坚。市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下设红色物业、网格治理等6个专项工作组,由分管市领导担任组长,定期召开调度会议,先后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下沉、社区工作者“定岗网格”等35项工作落实落地,凝聚起强大工作合力。
二、构建“覆盖全面、引领有力”的组织架构体系,筑牢幸福家园“坚固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要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工作重心下沉,帮助大家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针对当前重社区轻小区、居民小区党组织作用发挥有欠缺的问题,东营把居民小区作为承载万家冷暖、建设幸福家园的基石,在抓好社区党建的基础上,把居民小区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基本单元,抓实小区党建,切实做到有组织、有力量、有阵地、有经费、有机制,实现党建引领具体化、治理服务精细化。一是小区党组织应建尽建。实施社区党建“根系”行动,采取单建、联建等方式组建居民小区党组织。选优配强小区党组织书记,从转任非领导职务干部、退休干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等群体中,选派小区党组织书记专职专干,让居民小区党组织成为幸福家园建设的坚实“硬核”。二是组织力量进楼入户。全面建立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庭户长“四长”队伍,其中网格长由小区党组织书记担任,楼栋长、单元长由有热情、有意愿、有能力的党员居民担任,庭户长由1名经常在家、有能力参与小区治理的家庭成员担任。结合“双报到”工作,建立机关干部“平急结合”常态化下沉机制,组织机关干部下沉居民小区包保楼栋,担任“兼职楼栋长”,直接将党的组织力量延伸到每个家庭。三是“红色物业”同频共振。针对不同类型居民小区情况,坚持以市场化选聘为主体,通过老旧小区改造配套一批、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办一批、专业性社会组织参与一批等方式,推动全市居民小区专业化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94.6%。全面加强党建引领业委会建设,深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常态化开展治理服务。
三、构建“服务为本、幸福有感”的标准评价体系,打造幸福家园价值标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生活环境、社会秩序等方面都体现着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针对幸福家园建设目标不聚焦、不具体、抓而不实的问题,东营聚焦可感知可评价,以标准化理念推动幸福家园建设,让群众对幸福家园“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一是政策制度系统化。制定《关于深化城乡基层治理建设幸福家园的意见》,围绕领导、组织、服务、治理、发展、保障“六大幸福指标”,完善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社区党组织领办“公益市集”等N个配套措施,建立起以幸福家园建设为核心的“1+N”政策制度体系。二是建设目标具体化。将幸福家园建设具化为5个方面25条内容,细化为18项创建标准,确保基层党组织行动有方向、工作有重点、落实有抓手。建立幸福满意“评价标准”,开展幸福社区、幸福小区、幸福楼道评选,打造有标志性、有影响力的党建引领幸福家园建设品牌。三是服务供给标准化。发布党建引领幸福家园建设工作指南,分类制定全龄服务、政务服务、物业服务、民生服务、智慧服务、全科服务6大服务标准和内容,确保社区服务种类更全面、质量更精细。比如,民生服务方面,紧盯“一老一幼”两个重点群体,开办76处社区“幸福食堂”、133处养老服务中心,更好满足群众生活需求;智慧服务方面,积极建设智慧社区,为居民提供“应急呼叫”、“智能安防”、“一键送餐”等服务,以信息化手段推动社区服务优化升级。
四、构建“人人有责、共商共治”的全民参与体系,营造幸福邻里场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社区治理,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也要发挥居民自治功能,把社区居民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东营以打造具有人情味、烟火气的熟人社区为导向,着力升级服务、构建场景,带动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打造幸福家园品质生活。一是创办“公益市集”。由社区党组织主导,居民群众为主体,动员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志愿者队伍等各类组织共同参与,提供常态化、互助化、多元化公益服务,推动居民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参与治理。2022年以来先后领办“公益市集”1800余期,参与居民55万人次。二是推广“逢十议事”。推行每月10日党群议事会制度,通过“书记见面会”、“吐槽会”、“板凳会”等方式,开展议事协商2.1万余次,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6900余项,让居民的牢骚有人听、事情有人管、意见有人办,涌现出“圆诚”、“茶为媒”等多个议事品牌。三是开展“场景营造”。围绕居民“进得来、可参与”,推动528处党群服务中心(驿站)迭代升级,着力打造创业、教育、养老等6大场景。同时以“小场景”切入“大治理”,在小区内打造“四邻议事厅”、“邻家茶馆”等微场景,形成微治理项目,吸引居民主动认领、积极参与,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
五、构建“力量充盈、常态赋能”的工作队伍体系,激发幸福家园建设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更多资源下沉到社区来,充实工作力量,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夯实城市治理基层基础。东营坚持把社区工作者作为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骨干力量,狠抓要素保障、激励支持、培育赋能,打造有本领、有干劲、有活力的幸福家园建设人才队伍。一是推动一支队伍抓治理。着眼解决“没人干”问题,市财政列支3387余万元,分批将符合条件的专职网格员纳入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372名社区工作者,构筑“一支队伍抓治理”的善治格局。二是打造干而论道赋能平台。着眼解决“不会干”问题,高标准建设幸福家园社区学院、综合性实训赋能阵地,开展社区工作者“全员大轮训”,已先后培训学员3600余人次。三是打破职业发展天花板。着眼解决“不想干”问题,加强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每季度举办全市社区书记论坛、开展“新赛道”擂台比武,建立从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招聘事业编制人员长效机制,为城市基层治理注入强大动能。
通过近两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切感受到:第一,建设幸福家园必须始终以坚持和加强党委统一领导为前提。幸福家园建设涉及的部门多、方面多,攻坚的领域复杂,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委集中统一领导,推动各级各部门自觉对标谋篇发力。东营通过构建市、县区、街道三级贯通的领导体系,有效凝聚各方合力、汇聚各路资源,切实把党的领导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真正让幸福家园由蓝图逐步变为了现实。第二,建设幸福家园必须始终以织密党的组织体系为基础。做好基层治理这篇大文章,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组织向基层延伸,每一层都不能“挂空挡”。东营下沉一级抓小区,推动党的组织触角延伸到社区治理最末梢,让治理要素、服务资源更加集成、聚焦,让幸福家园底盘更加坚固。第三,建设幸福家园必须始终以汇聚基层治理的多元力量为保障。加强基层治理、建设幸福家园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仅仅依靠社区党组织单打独斗,必须吸引各种力量成为幸福家园的建设者。东营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深刻明晰“共建共享”的治理路径,变单打独斗为多方联动,共同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第四,建设幸福家园必须始终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评价标准。建设幸福家园,最大的受益者必须是人民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千家万户享受精准精细、高质高效的服务。
(作者为中共山东省东营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