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景德镇考察调研,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殷殷嘱托我们“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战略高度,对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和对外交流等作出了精准把脉、定向擘画,为瓷都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奋力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景德镇陶瓷文化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特别是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凝练概括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这对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国陶瓷技艺与文化发展的巅峰地,千百年来,景德镇用其独有的方式书写着世界陶瓷史和中华文明史上不朽的传奇。可以说,景德镇的陶瓷史中蕴藏的景德镇陶瓷文化生动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生动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景德镇有2000多年冶陶史、1000多年官窑史、600多年御窑史、100多年近现代陶瓷发展史。曾经的“陶阳十三里”,处处热闹繁华;唐、宋、元、明、清精品瓷器,代代推陈出新;72道制瓷工序,道道都有绝活;数百处老窑址老街区老里弄,个个令人震撼。千年窑火、生生不息,从汉唐时期的陶瓷集镇、两宋时期的陶瓷市镇,到宋末至元的业陶都会、明清时期的瓷国高峰,景德镇发展繁荣的历史长河中凝结着一部连续2000年未曾中断的中华陶瓷文化发展史。
生动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景德镇的瓷业发展史也是一部创新创造史,从“一元配方”到“二元配方”,从青白瓷到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等四大名瓷,陶瓷史上许多石破天惊般的发明创造,都在景德镇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横空出世。回顾千年历史,正是这种从古至今“技术革新精益进,前驱不断再前驱”的创造精神,让景德镇赢得“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赞誉。创新是景德镇制瓷工艺的生命源泉,也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重要特征。当前,景德镇在做大日用陶瓷、做精艺术陶瓷的基础上,抢抓先进陶瓷新赛道,努力再造一个景德镇传统陶瓷工业,不断书写陶瓷文化创新创造新篇章。
生动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器以载道,景德镇陶瓷集天下名窑之大成,兼收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等南北各著名窑口技艺之所长。景德镇陶瓷聚中华民族文化于一体,历史上,大量北方陶瓷匠人曾因战乱南迁至景德镇,宝贵的陶瓷文化与技艺没有因战乱而中断、散落,而是在景德镇继续传承与发展,在这里形成了多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美好景象。比如被称为“南定”的白瓷就是南宋定窑窑工迁往景德镇烧制而成,元青花瓷则更是契合了蒙古蓝白大器的文化认同。
生动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景德镇自古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城市,包容与开放是景德镇与生俱来的鲜明文化特质。这里“土著十之二三,客籍十之七八”,瓷业人员“五府十八帮”,吸收了全国各地乃至阿拉伯、欧洲、东南亚等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纹饰、材料与制作工艺等,创造了景德镇“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繁荣景象。时至今日,景德镇依然活跃着数十万陶瓷人创新创业、创意创造,形成了独特的“景漂”“洋景漂”现象。
生动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景德镇陶瓷是最早风靡全球的文化产品,千百年来,有“白色金子”美誉的景德镇瓷器,远销阿拉伯、东南亚、欧洲以及东非海岸和尼罗河畔等的50多个国家,对沿线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历史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景德镇陶瓷作为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载体,凝结着跨越时空、超越国界、浸润人心的文化精髓,让丝绸之路不仅成为陶瓷之路,更成为和平之路、友好之路。如今,千年瓷都景德镇正以新的姿态,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继续描绘一幅与世界各国交流互鉴、合作共赢、共同进步的美好画卷。
走出“千年瓷都”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新路子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保护好千年窑址、传承好千年技艺、呵护好千年匠心、讲述好千年故事、发展好千年产业,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世界意义、中国价值、江西元素、新时代特征、景德镇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精心做好文物保护利用文章。悠久的制瓷历史和丰富的陶瓷遗存是景德镇的最大优势、最大资源、最大财富。景德镇老城区有瓷业遗址160处、老里弄108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5个、世界级物质文化遗产20多处,堪称“世界陶瓷文化遗产样本区”。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格遵循保护第一、修旧如旧”的重要要求,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龙头,整体保护老窑址、老街区、老厂区、老里弄、老会馆、老码头、老烟囱等遗址、遗迹、遗存、遗产,保护好、延续好千年陶瓷文脉。
精心做好非遗保护传承文章。景德镇既拥有丰富的陶瓷物质遗存,也拥有大量的手工制瓷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拥有一大批技艺精湛的陶瓷匠人,这些都是“千年瓷都”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秉持艺术至上,专心致志传承创新”的重要要求,深入挖掘阐释景德镇陶瓷历史脉络、技艺体系和文化内涵、精神标识。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建立完善非遗名录体系,壮大非遗传承队伍,推动手工制瓷技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使保护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让景德镇始终是一部鲜活的陶瓷历史文化教科书。
精心做好陶瓷产业升级文章。陶瓷产业是景德镇干了1000多年的产业,形成了完整的陶瓷产业链、文化链、价值链、创新链、生态链,是景德镇的“金饭碗”。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要求,坚定不移实施陶瓷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守正创新、推陈出新、固本兴新,全力壮大陶瓷产业集群。要做精艺术陶瓷、做大日用陶瓷、做强先进陶瓷,实施陶瓷龙头企业培育工程,积极推动文创产品研发,推动陶瓷设计与品牌塑造相融合,打造世界陶瓷文化创意中心。要树立“陶瓷+”“+陶瓷”理念,做好“陶瓷+设计”“陶瓷+互联网”“陶瓷+文化”文章,推动陶瓷文化与互联网、工业4.0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流量经济、直播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让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线上与线下齐发力。加强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完善“景德镇制”系列标准,推进“景德镇制”区域品牌建设迈上新台阶。坚持把先进陶瓷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围绕“一极引领、两带支撑、三点错位”空间布局,聚焦通信电子、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环保、军工等细分赛道,重点突破一批先进陶瓷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增强先进陶瓷细分领域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国家先进陶瓷发展样板区。
精心做好文旅融合发展文章。景德镇是千年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良好基础。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陶瓷文化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的重要要求,以陶阳里、陶溪川、陶源谷、陶科园、陶博城“五陶”等为重点,突出特色、联动发展、打响品牌,构建起以陶瓷文化为核心要素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要全力打造“千馆之城”,引导和支持全市近千家博物馆、美术馆、工艺馆、收藏馆等优化升级,让景德镇成为一座博物馆之城。要进一步提升“十五景、三宴、三剧”等旅游产品的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全力打造“夜珠山”文旅消费品牌,推动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高品质建设,打造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
精心做好对外文化交流文章。陶瓷是中国文化、世界语言,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在推动中西方文明交流交融、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方面有天然优势和独特魅力。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丝路精神、增进传统友谊、密切人文交流”的重要要求,坚持以瓷为媒、以瓷会友,全力做好“请进来、走出去”文章。加大推介力度,继续高质量办好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不断扩大影响力。全面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国际友好城市等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实施“候鸟计划”,吸引更多“景漂”和“洋景漂”集聚景德镇创新创业、创意创造,努力把景德镇打造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平台,使景德镇真正成为国家文化交流客厅、国际文化交流名城。
(作者系中共景德镇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