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典型案例> 正文

中国地方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第二届比较地方治理研究学术论坛”会议综述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指示指引下,为准确认识、深刻把握新时代关于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任务,全面理解地方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其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为了交流基于比较视野的治理研究,推动多学科交叉的治理学发展,推动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公共管理和公共生活领域的进步,南昌大学、南京大学公共事务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汕头大学法学院联合于2023年12月23至24日在南昌大学成功举办 “第二届比较地方治理研究学术论坛”。会议开幕式由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院长尹利民教授主持,南昌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丹教授和南京大学公共事务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肖唐镖教授先后致辞。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大学、厦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暨南大学、南昌大学、汕头大学等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期刊杂志社的期刊编辑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论坛。

“第二届比较地方治理研究学术论坛”会议综述

此次论坛共设置四场主旨报告会和两场平行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国家治理与地方治理”“社会治理与社会变迁”“政府治理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等议题展开了充分而热烈的研讨。本文对以下对学术论坛的主要发言作简要综述。

一、国家治理与地方治理议题

新时代从国家治理到地方治理,是一个多层治理角色的互动过程,地方性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属性,从实践来看,地方问题及其化解是治理现代化要直面的挑战。与会学者分别从地方/基层社会治理的结构性关系、形式主义问题、地方自治、地方治理的秩序等方面刻画了国家到地方的多元治理图景。

中山大学肖滨教授通过纵向“央地关系”和横向“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论梳理,以及对广州一个街道关于“全景敞视”的经验观察,进而反思了地方/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被治理者是什么这一本源问题。

南京大学肖唐镖教授认为,形式主义存在类型学分析的必要,从民众、上级与既有规程间的互动,将其分为:因循型形式主义、政客型形式主义、恣意型形式主义、民粹型形式主义,表示在不同的体制环境下,形式主义均可找到相应的表现类型,有时甚至数种共存;且值得警惕的是,在当下中国,恣意型形式主义可能出现从特定性走向弥散性,激化官民间的矛盾和冲突。

韩国世宗大学李悳鲁教授分享了韩国地方自治的现状与历史、自治的驱动力和重心等现状,认为央地关系应当保持和谐自治,有序地进行权力分配;同时须加强地方经济振兴,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在地方自治团体的权责下,为居民提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从而激活民众更强的自治意愿和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毛寿龙教授论述了秩序——发展的重要因素,认为地方政府理论研究存在模式化与实操化的张力,通过对营商环境和客货邮融合的秩序思考,重新审视了整合资源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秩序脆弱性、秩序冲突及其解决办法。

其他与会专家,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赵树凯教授从宏观纵横视角审视了农民命运与国家治理,认为中国农民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民问题在中国的解决,就是中国农民的终结,也是中国农民“新生”的开始。

二、社会治理与社会变迁议题

社会变迁必然带来社会结构内部各组成主体的异步不均衡发展,社会治理为各社会主体之间互动张力供给了解决机制。学者们聚焦了城乡人口问题、城市治理转型、公共服务供给、小区物业管理等具体议题,对社会变迁中的治理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国英研究员从均衡城市化的内涵和有关的统计准则出发,结合人口分布类型及其变化的国际经验,认为市镇建成区人口密度与单位面积的种植业增加值产出呈显著相关,于是从促进市镇繁荣、基础设施建设政策调整方面,就广义乡村治理路径进行了阐释,如市及市镇的设立依循经济地理科学的某些原则,增加灵活性。

韩国明知大学林承彬教授的报告以世界主要城市的人口集聚因素为切入,分析了首尔都市圈的人口问题:人口骤减、人口结构差异、区域结构不均衡等,进一步认为未来中国发展与韩国存在相似性,在应对生育率下降、青年失业率上升、女性就业水平等方面的挑战,显得至关重要。

上海交通大学吴建南教授谈到四次城市工作会议,将中国式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演进过程与结果归纳为:治理理念上科学化、治理目标上系统化、治理主体上民主化、治理路径上法治化、治理手段上智慧化,认为中国式城市治理现代化,始终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与时俱进和坚持改革创新。

西南交通大学雷叙川教授指出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对地方政府信任水平的影响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社会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地方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关注民生福祉,根据民众的需求偏好制定公共服务政策,“精准”投入财力,提高公共服务投入的精确度和有效性。

东北大学张雷教授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理论抓手,分享了中国物业管理模式发展的历程,着重剖析了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物业管理互信共治新模式,认为其能有效打破“中心型”物业管理的“黑箱”状态,牢固建立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信任纽带,并推动构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新型邻里关系。

三、政府治理与社会发展议题

地方政府治理转型与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双方互为动力,而政府如何跟进快速流变的基层社会,这是值得思考的重要话题。与会学者比较系统地从地方先进经验、新媒体下的数字治理、城市社会韧性、政权建设下的社会整合、干群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讨。

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周庆智,探讨了代理治理的结构性问题,从政党中心主义出发,分析了基层代理治理的结构,并就代理治理的本质和内在逻辑等问题进行了剖析。

资深媒体评论员、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首席研究员陶建群,分享了湖南祁阳市一个有关“工作村为主”的创新经验,报告认为,“工作村为主”作为乡村治理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对于其他地区基层治理的开展和实践,有着较大的借鉴价值:“工作村为主”的工作机制把“以民为本”执政理念落到实处;使村民自治组织真正回归自治本位;着力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把农村社会治理的责任压实到了基层;走出了县、镇、村分工合作共建共治的新路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黄楚新研究员表示流媒体的功能价值和业务边界正从新闻生产拓展到社会治理全过程,在壮大时代主流舆论、打造数字政府形象、共创新型智慧城市、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主要体现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延伸主流媒体价值链等方面。同时,主流媒体在坚守舆论导向、打造内容科技、加强跨界合作、调动多元参与、推进网络空间治理层面,将构筑社会治理新图景。

交通大学彭勃教授的报告认为,政府、社区和规划者需合作制定韧性建设策略,需要综合考虑韧性禀赋、环境、能力和效能四大方面。通过这些努力,城市能更好应对自然灾害、社会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基层韧性建设是当务之急,需要跨部门协作和持续关注。

中山大学王清教授从权力形态、组织结构与工作机制三方面,论述了新时期社会整合的生成过程,提出兼具双重属性的权力结构,嵌入的组织结构与简约治理的工作机制,促使改造和整合基层社会,重塑党群关系,夯实基层政权。

江西财经大学欧阳静教授从近年的基层政府公共服务实践中“干部干、群众看”这一普遍现象出发,表示“为人民服务”是为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服务,而不是为市场上差异化的个体利益服务。基于此,我们需要反思以顾客为导向的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在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的适用性,进而从我国传统和现代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中,对“服务型政府”进行本土化重构。

西安翻译学院刘杨教授从概念和范畴出发,总结了民间教育治理关于合法性、公开性、法治和有效性的特征,提出民间教育治理存在的四大问题:结构性问题、治理客体问题、治理机制问题和治理机制问题。

四、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议题

新时期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是一体两面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有序自洽地厘清其内在逻辑体系,是学界共同亟待解决的命题。学者们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县域城乡融合、基层治理创新与变革等几方面出发,多角度地呈现了比较地方治理研究的新思路。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福云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乡村振兴是建立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之上的,这需要推动过渡期各项衔接政策落地,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同时,更需要以有力举措来汇聚更强大力量,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需要注重统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处理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中的重大关系。

四川大学王敬尧教授提出目前县域城-乡存在治理空间、要素空间、权益空间失衡的二元分割现实表征,其中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堵点包括:行政体制障碍、产权制度障碍和身份结构障碍,应该通过治理结构变革、要素结构变革和权益结构变革来把握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变革靶向。

华中师范大学袁方成教授表示县域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单元和重要节点,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本质上是以人口、土地和资本等要素为主体支撑以及相互作用,包含城乡空间系统、经济系统、体制系统和社会系统互联互通、互补互融的综合过程。为县域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县基因有赖于树立系统思维、改革思维和创新思维,形成因地制宜、因略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的路径自觉。

上海交通大学韩志明教授指出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当代基层治理面临转型之痛,基层治理遭遇社会问题复杂化、治理诉求多元化、技术治理简单化等变化及其趋势,而把群众组织起来,即自己组织起来则体现了社会治理创新中“变”与“常”的辩证智慧。

华东政法大学汪伟全教授研究了敏感类设施项目的决策可行性、民生类项目的决策合理性、政策类项目的决策合法性等三重困境,进而通过决策利益协调机制、信息系统是决策基础、风险管控动态机制、利益表达机制的畅通,来保障项目政策的顺利实施,以达求地方治理的善治逻辑。

本次会议的平行论坛中,设置了“城市治理与公共协商”、“基层治理与区域合作”、“基层治理与社会治理创新”、“政治文化与社会变迁”等主题,20余位专家学者分别从各自学术视角深入阐述了地方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相关议题,其中同济大学余敏江教授以浙江省湖州市“共富班车”实践为例,研究了市民诉求驱动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创新;暨南大学戴胜利教授聚焦生态环境治理问题,认为应构建中国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制度建设的整体性框架,以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环境治理体系的健全;有些学者共同探讨了技术与社会深度互嵌下,劳动治理和数字治理的多维表征与新转向;有学者通过剖析具体的治理事件和社会现象,如乡村扶贫行为、新能源发展、海洋执法合作、驻村工作队、宅基地改革等,以不同研究视角、不同研究方法,在密切关注当前中国转型中的基础治理问题,可以在学术表达与实践表达之间获得有效的理性平衡。

五、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创新与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总体战略指导与学理框架。本次学术论坛上不同学科、不同机构的专家学者集中呈现了地方治理研究中一些前沿性、基础性的重要议题,从不同角度和方法中展示了我国独特、鲜活而丰富的治理理论话语体系。与会者基于政府治理、社会治理、乡村治理等多重维度的关注,深刻研讨了制度框架、治理机制、治理工具等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社会治理领域亟需关注、解决的各大“着力点”和“阵痛点”。

这场关于“中国地方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研讨盛会响应了党的号召,也回应了新时代的国家治理需求,提出了不少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治理命题。(钱全  尹利民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