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2023 年国际形势发展特征

【摘要】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际战略格局加速演变,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且不均衡,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激荡,军事竞争加剧,新科技快速发展,裹挟着世界向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宁的方向演进。在动荡变革的世界乱局中,中国式现代化稳步推进,中国经济总体保持回升向好态势,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不断提升,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

【关键词】国际战略形势  国家安全  科技革命  全球治理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

2023年,国际战略形势呈现出“变、乱、快”的突出特点,乌克兰危机持续延宕、巴以冲突突然爆发、苏丹武装冲突等热点爆点燃点此起彼伏,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正在经历大调整、大分化、大重组,全球治理赤字愈发明显,民粹主义思潮泛滥,逆全球化和再全球化互相对立。如何解决发展赤字、破解安全困境、加强文明互鉴,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

国际战略格局加速振荡、调整和重塑,朝着多极、多中心方向发展

大国战略竞争持续演进。在“东升西降”的大趋势中,大国博弈战略相持竞争的时间紧迫感与节奏紧张感愈发强烈。美国压俄遏中两线出击、加大“印太”地区前沿军事部署,中俄全面战略合作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务实合作稳步推进。尽管大国博弈正处于体系性竞争之中,但美国部分精英也认识到与中国全面“脱钩”成本大于收益,“去风险化”成为美国拉拢盟伴遏制中国的新手段。在此背景下,2024年大国仍将维持对话交流、管控风险,避免关系走向彻底破裂。美国大选将为大国关系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同时也要防止小概率事件的发生,破坏当前相对稳定的局面。

地缘政治格局加快调整。乌克兰危机仍在持续,由此衍生的“蝴蝶效应”加速国际格局的大震荡、大分化、大重组。传统的地缘政治军事回归主导地位,多个地缘板块出现新变化新动向。世界主要强国围绕地区安全机制、战略利益再分配和国际规则制定权的国际博弈更加激烈,不仅在东欧、南亚、非洲、拉美等传统地理空间争夺政治军事优势,而且竞相增强在金融、科技、资源能源、新质新域等领域的战略位势。印度、日本、德国、沙特、土耳其、巴西等国家加快策略调整,不断壮大自身力量。

“阵营化”与“非阵营化”道路相互对立。国家利益是国家战略选择的主导因素,国家间力量整合的内容和方式更趋灵活多样,不再局限于“强硬”的联盟形式。多国朝着不同方向调整对外政策,以此规避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风险。一些国家固守冷战对抗的陈旧思维,实行选边站队政策,加强与盟友的关系,尤其是国防安全方面的合作,不断损害多边主义和团结合作。一些国家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大搞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挑动大国对抗,给国际经济合作和世界科技进步造成新的障碍,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难题。但是,也有许多国家加强战略自主、经济自主和对外关系多样化,坚持平衡、灵活的政策,避免大国竞争压力,避免选边站队。

全球经济形势持续复杂化,经济复苏缓慢且不均衡,数字化转型加快

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全球经济增长好于年初预期,但复苏进程还不稳定。总体看,经济增长乏力,通胀居高难下,债务和金融脆弱性仍处于高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3年10月发布的报告指出,全球GDP增速从2022年的3.5%放缓至2023年的3%,到2024年将降至2.9%。地缘政治风险是造成这种动荡的主要原因,经济与地缘政治竞争呈现出更加密切的关联趋势,经济“政治化”“安全化”势头更加明显,大国在推动经济互联互通时更加优先考虑地缘政治、盟友或是志同道合的伙伴。此外,通货膨胀、公共债务、财政破产、大型经济体发展不同步等风险,或将掣肘全球经济复苏势头。经济全球化呈现区域化、地区化特征,出现从离岸制造、全球制造到回岸制造、友岸制造的苗头,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发展带来复杂影响。

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美国仍保持第一大经济体的地位。乌克兰危机以及美国遏制通胀的加息政策,使得美元相对许多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稳固美元体系。美国商务部报告称,2023年第三季度GDP增长4.9%,是第二季度增速的两倍多,也是近两年来最高增速。但美国2023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和2024年经济能否实现“软着陆”还要取决于美国当前高利率、高通胀的持续时间以及国际地缘政治形势。受乌克兰危机与美元加息政策影响,欧元的实力和地位都有所下降。在经济全球化发生裂变的状态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分化明显,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国经济增速明显,但非洲、西亚的一些国家受美元高利率影响,出现了债务危机和金融动荡。

全球数字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增长点,2023年7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主要国家数字经济规模同比增长7.6%,高于GDP增速5.4个百分点。世界各国陆续公布数字经济发展指南和路线图,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网络购物、线上会议、在线教学等成为工作与生活的常态,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突破和发展使得社会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

传统安全威胁凸显,军事竞争加剧,战争风险不断加大

军事对抗风险不断加剧。美国运用“混合战争”理论,打新型“代理人战争”,动员全政府、全盟友力量和手段对其他大国实施“一体化威慑”,发动“军事有限战+非军事超限战”,默许日本强化军备,加速推进美日韩三方战略协作与防务合作,抬高对手反制成本,消耗对手综合国力。美国不断在亚太地区打造多层立体全维封控布局,推进关岛、日本、菲律宾和澳大利亚四大军事基地群建设,打造攻防兼备的地区安全“强点”,加大对东盟和南太平洋等次区域的战略关注与投入力度,加速北约与亚太国家建立战略合作机制,旨在塑造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优势体系。但美国的做法也为亚太地区带来更多危机和不稳定因素,遭到许多亚洲国家的反对。

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频发。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冲突、苏丹内战、缅甸内乱等都对地区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巴以冲突改变了中东地区重组格局,以色列与沙特和解进程受到搁置。美国加大中东地区军事部署,迅速派遣两个航母战斗群和2000名海军陆战队员,给以色列撑腰、震慑中东国家,但由于已深度介入乌克兰危机和亚太区域,支援以色列乏力,且美国国内迫近大选,为避免陷入“三线作战”不利局面影响选情,美国极力在巴以和中东各方之间穿针引线,试图达成新妥协,重新掌控局面。中国为缓解巴以冲突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表明原则立场,推动安理会首次就巴以局势通过决议,努力推动巴以冲突和平解决。

全球军费开支不断提升。乌克兰危机使世界安全形势变得越来越脆弱和敏感,世界各国深刻认识到传统安全威胁的致命性影响,以及军事力量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性作用,军事对抗成为一些国家用来解决地区和国家间矛盾争端的优先选项。美欧和亚洲主要国家年度军费开支普遍增加。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2023年4月发布的报告,2022年全球军费开支总额实际增长3.7%,达到22400亿美元的新高。2022年,美国的军费开支达到8770亿美元,占全球军费开支总量的39%,是军费开支最大的国家。欧洲军费开支达4800亿美元,同比增长13%,是全球范围内军费增长最多的地区,首次超过冷战结束时的水平。俄罗斯军费开支约为864亿美元,印度军费开支约为814亿美元、沙特阿拉伯军费开支约为750亿美元,分别为全球军费开支的第三、四、五名。全球军费加速增长,折射出全球军备竞赛不断升级、大国战略竞争和对抗持续升温、全球安全形势更加紧张的严峻态势。

核军控形势更加严峻。大国博弈为核运用“松绑”,战术核武器使用风险升高,核对抗失控风险上升,破坏全球战略稳定。美国2023年度国防预算中明确要投入3.84亿美元,对包括英国在内的6个北约成员国核弹存储设施进行升级改造;2023年3月,美英澳敲定AUKUS核潜艇计划“四步走”路线图。这些行为严重破坏欧洲、亚洲地区安全环境。一些国家为谋求自保,将会更加倾向于谋求拥有核武器以及其他杀伤性武器。俄罗斯暂停参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朝鲜将拥核写入宪法;韩国表达出强烈的拥核意愿。

世界军事竞争态势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一些对现行国际规则颠覆和破坏的行为正在导致存量矛盾叠加、增量矛盾激化,传统安全威胁再次凸显。可以预见的是,未来5至10年,安全问题的多样性、联动性、跨国性更加突出,战争风险将越来越高。

非传统安全问题频发,安全风险不确定性、联动性、系统性更加突出

恐怖主义威胁依然存在。大国博弈弱化国际反恐合作,经济与社会危机加剧恐怖主义活动,极端思想渗透壮大恐怖组织。澳大利亚经济与和平研究所(IEP)发布的《2023年全球恐怖主义指数报告》表明,南亚、中东、非洲等地恐情复杂,阿富汗连续四年成为受恐怖主义影响最大的国家,巴基斯坦大规模恐袭频发,叙利亚、伊拉克、也门等国受战乱影响,再次沦为暴恐集散地。非洲萨赫勒地区恐怖主义急剧上升,2022年萨赫勒地区因恐怖主义死亡的人数超过南亚、中东因恐怖主义死亡人数的总和。

金融结构性风险加大。2022年以来全球超过85%的央行上调利率,延续十多年的低利率时代结束。随着金融环境快速收紧,一些前期扩张快、杠杆高的市场主体风险加大,美国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遭遇大规模储户挤兑并破产,全球重要金融机构瑞士信贷被瑞银集团收购合并。受上述事件冲击,市场避险情绪急剧升温,面临抗通胀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双重挑战,全球金融市场动荡、金融脆弱性抬升。

气候变化负面影响快速显现。极端天气频发直接威胁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已对生态环境、经济等领域产生直接负面影响,给人类卫生健康、生产生活带来新的风险。受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北美、南亚、欧洲等多个地区频现极端高温天气和严重洪涝灾害。北半球广泛出现极端高温,警示应对气候变化更加紧迫。

各种风险更加难以预料,突发性、不确定性更加明显,特别是各种矛盾风险挑战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如果防范不及、应对不力,就会传导、叠加、演变、升级,最终危及国家安全。

新科技革命周期一触即发,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向实战化方向发展,科技人才争夺日益激烈

大国科技竞争竞相迸发。夏季达沃斯论坛发布了《2023年十大前沿技术报告》,生成式人工智能、柔性神经电子学、可持续航空燃料、工程噬菌体、空间组学等备受关注。清华大学《探臻科技评论》也评选出2023年改变未来的十大变革科技,其中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类脑计算、生物3D打印、通用人工智能蓄势待发。当前,AI驱动的第六轮康波周期一触即发,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大模型的诞生,意味着强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引发生产力变革的引擎。《2023AI大模型应用中美比较研究》报告指出,中美在AI大模型方向领先世界各国,两国在AI大模型的表现各有胜负,美国在基础大模型上保持领先优势,中国在大模型应用方面更胜一筹。诸多大国在战略层面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人工智能战略、政策及相关配套文件。

军事智能向实战应用贴近。大国在军事高科技领域和武器装备发展方面竞争日趋激烈,推动新质技术走向实战,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美国国防部2023年11月发布新版《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采用战略》,提出推进智能化转型发展的六大目标,加快军事智能化应用布局,加速战斗力生成。为解决国家安全中长期问题提供人工智能及其他高技术储备和支持,美国重点在基础领域布局项目,着眼现实作战需求,支撑联合全域作战能力体系建设。美国国防部制定“人工智能技术路线图”,计划开发领域通用机器学习系统,研发高级建模和仿真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布局基础科学发展,并为军种制定“智能化发展路线图”,探索未来科技条件下的战争致胜模式。美陆军“融合计划”、海军“致胜计划”和空军“先进作战管理系统”是美军当前三大人工智能计划,正在同步推进。各军种成立专门机构来管理和推进人工智能应用,落实顶层人工智能战略,推进人工智能最新技术落地转化。各军种研究实验室均有一半以上项目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聚焦自主智能机动、智能弹药开发、虚拟训练系统、复杂环境中网络和电磁活动等技术研发,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实战方面的应用。

科技人才竞争更加激烈。大国科技竞争的关键在人才,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3年“全球前2%的10万名全科科学家的大数据排名榜单”显示,全球前1000名顶尖科学家中,进入“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的中国科学家共有14名,美国科学家有616名。据《2023全球数字科技发展研究——科技人才储备实力研究报告》统计,全球数字科技人才总量为77.5万人,其中中国有12.8万人居首位,但中国数字科技高层次人才只有0.7万人;从人才分布机构看,美国高科技公司人才储备不逊于高校;过去十年,美国是数字科技人才流入最大的国家,净流入835人,居全球第一。2023年8月,美国安全和新兴技术中心发布《美国技术人才竞争》报告,向美国国防部提出四点建议,包括:与商业软件部门合作并建立伙伴关系、对现有人才库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鼓励国防界与美国技术人才队伍进一步整合、培养具有服务意识的未来技术人才队伍。

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挑战,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

经济长期低迷,民粹主义思潮泛滥,一些国家极右翼领导人当选,国际社会关于逆全球化和再全球化的政策选择与理论争议相互对立,持续冲击现行国际秩序。面对当前如此复杂的国际战略形势,全球治理体系面临失序态势,治理的难度逐步增加,治理赤字愈发明显,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迫在眉睫。

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10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举办3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中国宣布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推动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贡献中国力量。

2023年2月,中国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在倡议框架下,提出了20个重点合作方向,既包括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联合国框架下维和行动、维护核不扩散体系、常规武器军控进程等传统安全领域,也涉及到气候变化、信息、生物、外空、人工智能、公共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领域。针对当前国际社会最突出,最紧迫的安全关切,概念文件均提出了具体的行动设想。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守护全球安全的担当和勇气。

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三大倡议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为人类社会何去何从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确定性的源泉;中国的确定性,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流砥柱;中国式现代化的稳步推进,将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

(作者分别为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军事科学院副研究员)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欧洲国家反恐制度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CGJ00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WORLD ECONOMIC OUTLOOK. IMF. 2023, 10.

②Data, Analytic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doption Strategy.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23, 11.

责编/周小梨    美编/陈媛媛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银冰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