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世界能源发展格局、博弈风险与供需治理

【摘要】全球冲突不断,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世界能源发展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将持续存在,中短期内仍将以化石燃料为主,为保障能源安全,长期加快布局关键矿产资源和增加绿色投资,助力能源技术突破,推进能源转型。现阶段极端天气频发、能源“工具化”、市场供需矛盾、国际发展鸿沟以及技术交流壁垒等一系列挑战严重阻碍世界能源发展。对此,需要进一步凝聚各方共识,加强技术创新和协同合作,改善供需市场机制,构建能源治理体系。

【关键词】能源发展  能源技术  能源治理    【中图分类号】F416.2    【文献标识码】

回顾世界发展历史,能源转型始终沿着低碳、高效、清洁的一般规律的发展过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能源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存在哪些共同挑战,其应对之策是什么?这些是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

当前世界能源发展的主要趋势

国际环境不确定性持续存在,能源安全更加受到重视。能源安全是保障现代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一轮能源安全风险来源于欧洲能源危机。一方面,极端天气和能源激进转型导致欧洲国家高度依赖能源进口。其中,俄罗斯供应了欧盟30%的石油和45%的天然气。乌克兰危机之后,美欧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欧盟对俄罗斯能源进口进行“脱钩”,自 2022 年第二季度以来,欧盟在俄罗斯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份额持续下降,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从2022年第二季度的月均870万吨下降到2023年第二季度的160万吨,同比下降82%;天然气从2022年第二季度的月均510万吨下降到2023年第二季度的250万吨。与此同时,欧盟将能源贸易重心转向其他盟国,出现天然气“欧洲溢价”等现象,引发全球能源价格飙升,欧洲陷入严重的能源保障困境。2023年6月,荷兰计划永久关闭欧洲最大的天然气田,进一步加剧当地能源脆弱。另一方面,俄罗斯作为全球能源供应商大国,乌克兰危机后对俄罗斯实行全年制裁严重削弱油气出口和生产能力,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增产不足,近期巴以冲突再次带动石油价格提升,全球能源供应短缺问题持续,引发世界能源安全风险。乌克兰危机再次加大世界能源安全重视,对全球能源系统带来长期影响。

化石能源占比仍较大,中短期内难以摆脱资源依赖。尽管清洁能源发展增速,全球能源转型发展加快,但现阶段可再生能源还尚未完全满足世界发展需求,传统化石能源仍占据主导地位。世界能源需求同去年比上升1%,非经合组织国家(非OCED)能源需求持续增加;化石燃料占全球能源供应的82%,石油成为2022年消费量最大的化石能源。另一方面,受到自然地理条件所限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刚刚起步,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存在波动等不稳定现象,增加供给压力。而且能源绿色转型中仍依赖化石能源的逐步减少,中短期内难以摆脱资源需求。从能源转型发展历史中看,高收入和中等收入经济体的一次能源需求经过持续增长后达到峰值,而后缓慢下降。长远来看,世界能源需求下降依赖于低收入经济体能以多快速度达到峰值。同时,能源利用效率有效提高也将会成为摆脱化石资源依赖的关键。

各国相继加快能源转型,长期绿色投资增加。能源安全危机为推动世界能源转型提供了动力,各国加快能源转型。随着能源博弈加剧,欧美对俄气实行价格限制,“北溪1号”管道天然气运输的“完全停止”,德国重启煤电以保障额外电力供应。但与此同时,德国持续推动可持续金融发展,今年8月德国批准设立2024年环保投资计划,并在建筑领域、太阳能组件、半导体以及可再生能源生产中提供大量资金补贴。2023年7月,美国能源部(DOE)相继启动“先进关键能源基础设施制造技术(MAKE IT)奖”和拨款支持小型企研发项目,促进关键能源基础设施技术和清洁能源相关项目,加快能源转型发展。中国也加快建设规划新型能源体系,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72亿千瓦,同比增长93%;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07万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1.3%;其中,风电光伏发电量达1.0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3%。绿色发展仍是未来世界能源经济的主要趋势和核心竞争力。国际能源署(IEA)发布《2023年世界能源投资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能源投资为2.6万亿美元,预计2023年世界能源投资将达到2.8万亿美元,其中清洁能源投资增至1.7万亿美元,以太阳能和电动汽车为首的可再生能源引领清洁能源投资增长。能源转型需要在能源产业链上进行长期大量的投资,从而拉动能源技术开发和能源发展进程。

推进能源技术发展,关键矿产资源布局进程加快。能源技术是能源发展的关键,推进能源技术发展有利于世界各国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能源,加速能源转型升级。能源技术革命塑造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自主研发掌握的能源创新技术和应用,能够提升在全球市场中的产业竞争力,从而占据有利地位,促进国家经济的多元发展。以新型能源技术为核心的能源技术开发已成为国际新一轮经济社会变革重点。一系列脱碳、固碳、封存技术将发挥关键作用。各国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加快进行能源转型发展的技术“锦标赛”。同时,随着新技术和清洁能源的加快研发,电池、制造业等领域对关键矿产的需求迅速增加,保障关键矿产资源将是未来能源安全战略的重点。为实现气候协议框架和能源转型,风能和太阳能装机量快速扩张,到2050年装机容量将增长9-15倍,用于储能和电池的矿物需求将增长30倍。而核能、水能、氢能、生物质能等低碳电力不但需要新型的储能技术,还需要大量的金融矿物。可再生能源的基石是铜、镍、锂、稀土等关键矿产,全球能源转型带来矿产大量需求,引发大国竞争。未来能源经济将从燃料资源系统转向矿物资源系统。

世界能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多重挑战

极端天气频发,能源争夺更加剧烈。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不断提升。且气候变化仍具有不确定性,不同地区面临不同类型的气候影响,如2023年欧洲冬季“高温”、美国“速冻”寒潮、巴西暴雨等天气事件。面对自然天气情况,各国对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争夺更加激烈,保障自身的能源安全基础,稳定经济发展。另外,过多的人类活动和化石燃烧又可能导致更加复杂的气候变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报告称人类活动使全球平均升温1.1°C      ,加剧全球变暖趋势和极端天气事件。随着碳中和等气候政治约束,世界各国既要关注当下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问题,又要努力实现零碳目标,需要投入更多的经济与政策部署。

能源“工具化”,国际能源治理弱化。随着世界各国逐渐步入现代化进程,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成为当下和未来一段时期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但在全球化的今天,部分西方国家为实现国家战略利益,仍利用冷战思维、单边主义处理国际关系,将能源过度“政治化”“工具化”和“武器化”,阻碍能源贸易全球化,引发地缘政治危机,严重影响全球能源转型发展。同时,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革,民族主义思潮兴起,全球能源治理机制碎片化和治理能力不足,面对当前能源安全危机无能为力。在能源安全秩序动荡趋势下,气候政治约束力会逐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减弱,从而导致部分国家遭遇能源危机,破坏能源发展规则,甚至加速全球经济衰退。

全球能源市场供需矛盾加大,价格波动频繁。20世纪70年代之后,世界原油价格开始剧烈波动,并在波动中逐渐提升。受欧洲能源危机、新冠疫情等影响,天然气价格也波动频繁。乌克兰危机后,美西方加紧对俄罗斯能源经济制裁,使其退出欧洲市场,削弱其投资、出口和生产能力,严重损害世界能源供应。而美国与中东国家的油气增收空间有限,新一轮巴以冲突致使中东等国与美国关系趋冷,沙特与以色列的谈判中断,油气投资增产意愿低迷,世界能源短缺加剧。但与此同时,世界能源需求与日俱增。全球人口突破80亿人,经济增长和电气化需求持续增长。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加剧能源市场震荡,未来价格面对诸多的不确定性,影响全球能源价格和供需链。

全球宏观经济增速下行,能源发展鸿沟加大。乌克兰危机等地缘政治危机将世界能源价格推高,伴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逐步放缓,能源进口国成本将显著提升,而能源成本上升传递到国内经济社会多个层面,从而加大当地物价和消费成本,推动地区冲突和通货膨胀。2022年全年,燃料问题在103个国家和地区引发超过4400起抗议和骚乱事件,是2021年的近两倍。食品问题在90个国家和地区造成1391起抗议和骚乱事件,比2021年增加近50%。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提出,过去一年全球化肥价格上涨一半以上,能源价格上涨三分之二以上,包括水稻玉米在内的粮食收成收到冲击,其影响波及亚洲、非洲、美洲数十亿人口。同时,全球气候政治行动将有可能加剧不平等。广大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多,能源价格高企和转型速度差异导致消费成本提升,加重贫困和南北发展失衡,使能源发展的鸿沟进一步加深。

大国博弈复杂化,能源技术交流壁垒加重。在全球大国竞争的背景中,国际对抗愈演愈烈。乌克兰危机加剧地缘政治和军事对抗,最近巴以冲突持续引发中东区域局势动荡,利益联盟、区域对抗不断增强,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一些西方国家有意塑造世界“阵营化”,用以遏制中国发展。

推进世界能源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国际环境局势风云变幻,气候变化更加具有不确定性,全球能源发展进入新时代。面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多重风险,世界各国有必要“回归理性”,加强技术创新和协同合作,改善能源供需市场,加强能源治理体系,强化应对突发事件的治理能力,推动世界能源转型发展。

第一,推进技术创新,驱动能源加速转型。面对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气候稳定目标,世界各国迫切需要加快能源转型,技术进步是其中的根本之策。一方面,当前化石能源仍是保障各国能源安全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利用技术进步强化综合能源保障体系,提高综合能源利用效率是尽快实现世界能源消费达峰、减少能源浪费和碳排放的关键。另一方面,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及发展能源储备、封存等技术将是未来有效引领世界能源转型,深度脱碳的关键。在全球层面,能源安全受到普遍重视,各国加快构建煤、油、气、电综合能源保障体系,积极推动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的一体化发电系统,提高发电技术高温材料,协同支撑综合能源系统,增强当地的能源供应能力和调节能力。清洁能源技术创新也高度活跃,水能、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加速更新,发电成本持续下降,规模持续扩大。长期来看,全球有必要加快转型步伐,推进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构建油气能效开发与新型清洁能源融合发展,以油气供应为基础实现与绿色低碳转型的相互统一。强化科技创新,提高电池转化效率,高压传送技术以及碳捕集封存等低碳负碳技术发展。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构建能源技术体系,以先进工艺和设备为载体,打造价值链、产业链全过程。同时,随着数字技术等新一代产业革命的兴起,重塑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两者交汇,有利于以能源数字化促进绿色转型、行业减碳,推动能源系统高效转型发展。

第二,加强协同合作,推动能源互联互通。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动荡变化,技术创新的竞合趋势不断增强,能源合作长期受制于部分国家战略利益的影响。但世界万物相互联系,气候变化是全球问题,全球加速变暖的现实问题具有普遍性,只有加强协同合作和推动能源互联互通才是实现能源可持续性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巴黎协定》呼吁各缔约方降低化石能源使用,加快能源转型升级,以应对全球气候风险。但乌克兰危机后,地缘冲突加重,美西方加紧利用能源制裁俄罗斯,能源贸易“阵营化”,全球能源体系暴露出安全问题,重塑世界能源格局。有鉴于此,有必要重申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推进多元稳定的国际能源合作,落实各国在机制建设、金融和技术等方面的行动,深化利益联结,拓宽合作渠道。打造多层次、区域性和国际性合作,拓展国际能源开放共赢的安全格局。要在能源和可持续领域建立互惠互利的发展协作关系,完善多边合作机制和国际协调机制,对当今碳排放的具体问题进行方案研判,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和发展权力,形成能源长效合作机制。另外,在技术创新领域构建多学科产学研交叉互动合作机制,瞄准未来清洁能源开发与应用,低碳相关技术,联合创新,培育复合型人才,加大成果共享,破解技术壁垒和限制,坚持合作并进,共同推进技术突破。此外,要加强世界能源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各国资源共享和互补,为全球能源发展打造创新合作平台。

第三,完善市场机制,改善能源供应关系。地缘冲突、国际竞争、政治动荡以及国际能源资源价格的波动带来全球能源市场的长期影响,对经济和社会稳定产生潜在风险。国际能源署(IEA)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世界进入了“第一次真正的全球能源危机”。能源危机的直接原因是欧美制裁俄罗斯油气出口,且随着液化天然气(LNG)市场收紧和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商削减供应,导致全球能源供应缺口。而其根本原因能源过度“工具化”,市场供需不均衡,国际能源资源价格上涨增加进口成本,导致生产中断和物资短缺,从而对全球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塞尔维亚国际问题专家日瓦丁·约万诺维奇提出,乌克兰危机和北约东扩引发能源供应链中断,使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引发能源危机,使更多的人将陷入饥荒。因此,需要建立公平的能源定价机制,畅通能源市场,以确保能源供应和服务。畅通能源供需,推动能源国际化,贸易全球化,反对违背市场规律,能源“武器化”。在能源转型过程中,逐渐形成以清洁能源主导,多能互补的能源供应。促进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以电气化逐渐替代化石能源,稳定国际国内能源市场,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上降低能源价格,增强能源产业供应链,形成和谐稳定的能源新格局。

第四,提高治理能力,构建能源治理体系。随着气候稳定倡议、碳减排等全球能源战略的提出,世界能源权力趋于分散,面临金融权、技术权、资源权、碳权等多重权力交织。而在欧洲能源危机、乌克兰危机等现实问题的背景中,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球治理的关注,对维护世界能源市场稳定和能源安全的治理体系有着更高的要求。一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深化国际共识,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进能源转型发展,加强各国之间的对话合作,维护能源市场稳定,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基础上促进绿色健康的发展路径转型。二是推进能源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在国际建立气候约定履约机制,明确各方责任与义务,与国际国内发展路线相结合,促进规划协同,加强政策保障,通过以共同发展落实行动方案,以对话协商解决能源矛盾,以合作创新推动能源技术创新。坚持多边主义的贸易交流,全球与区域多层次打造利益共同体。三是坚定引领能源发展革命,积极纳入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构建更加包容、公正的国际能源治理新秩序。围绕全球能源和气候危机,做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为构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伙伴关系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为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

【注:本文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社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2ZDA10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Eurostat, “EU imports of energy products continued to drop i.n Q2 2023”, https://ec.europa.eu/eurostat/en/web/products-eurostat-news/w/ddn-20230925-1.

②《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并介绍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有关工作进展等情况》,国家能源局官网,2023年2月14日。

③IEA, “World Energy Investment 2023”,IEA,Paris,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investment-2023.

④李伯玺:《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五个新趋势》,《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08日。

⑤金灿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六大新趋势》,《人民论坛》, 2023年第12期。

责编/李一丹    美编/陈媛媛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银冰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