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我国西北地区沙化土地治理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以新疆为例

摘 要:防沙治沙工作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当前,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现“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荒漠化和土地沙化实现“双缩减”,但北方地区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新疆作为我国土地沙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区域,气候干旱,沙漠土地面积大,基础设施薄弱,沙漠化土地治理投入高,加之近几年全球气候变化负面效应凸显,防沙治沙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有必要加大对新疆防沙治沙工作的政策与专项工程支持力度,加强科学规划、统筹推进“沙漠锁边”专项治理生态修复及示范工程,强化新疆防沙治沙工作的科技支撑、智力引进和交流协作,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关键词:荒漠化 土地沙化 生态治理 美丽中国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考察时强调:“人类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防沙治沙。这是一个滚石上山的过程,稍有放松就会出现反复。”当前,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现“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荒漠化和土地沙化实现“双缩减”,但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特别是近几年受全球气候变化异常影响,我国北方沙尘天气次数有所增加,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形势依然严峻。要充分认识防沙治沙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提高站位,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

新疆是我国土地沙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区域,沙漠、戈壁广布,治理难度极大。遏制土地沙化是新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与此同时,加强以新疆为主体的西北干旱区防沙治沙建设,加快实施“沙漠锁边”生态工程,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对筑牢北方防沙治沙绿色生态屏障、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生态安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意义重大。

新疆沙化土地治理现状及成功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经过全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新疆沙化土地扩张趋势得到遏制,荒漠化土地面积逐渐缩小,绿洲生态系统持续改善。新疆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956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减少242.8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平均植被盖度由“十二五”末的12.08%增加到“十三五”末的13.2%,荒漠化和沙化首次实现面积“双缩减”、程度“双减轻” ,结束了新疆作为全国唯一沙化土地扩张省区的历史。

通过造林种草、草原保护修复,治理沙化土地

2003年以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开展了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并实行动态管理,新疆同步开展了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先后将新疆和田、阿克苏2个地区,以及奇台县、且末县、喀什市、麦盖提县、150团5个县级单位纳入了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范围。2018年,在叶城县、伽师县、墨玉县、于田县、且末县、若羌县、柯坪县、乌什县以及兵团第二师34团启动了精准治沙重点县建设项目。“十三五”期间,新疆完成国家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治沙造林4.57万亩。通过示范区建设,初步形成了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有效地降低了自然灾害对农牧业的影响。通过在沙漠地带种植乔灌草,建设带片网状的防风阻沙林草带,设置围栏、草方格沙障来固定流沙,阻止流沙扩展,起到锁边作用;在铁路、公路沿线结合地形、气候条件,营造乔、灌混交的护路林网来防风阻沙。累计营造人工防护林面积9761平方公里,人工种草379平方公里,封沙育林育草6113平方公里,实施草原改良2.6万平方公里,工程固沙236.85平方公里,累计治理沙化土地4.13万平方公里。其中,阿克苏地区通过实施“四个百万亩”生态工程,构筑起集植树造林、防沙治沙、水源涵养、沙产业发展于一体的生态产业发展体系;奇台县完成人工固沙造林40.05亩,在横贯县境65km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初步建成了一道宽3~5km的绿色屏障;且末县河东防风治沙生态工程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和且末县间筑起12km生态屏障,阻挡了沙漠前移;伽师县在具备引洪条件的区域通过引洪落种的方式累计新增柽柳面积100.05万亩,从而有效地遏制了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通过设立封禁保护区、沙漠公园,加大保护力度

新疆是我国北方防沙治沙重点防治区域。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持续推进防沙治沙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工作,通过固沙压沙、围栏保护、人工管护等多种沙漠锁边措施,减少人为活动和牲畜破坏,促进植被自然恢复,取得良好效益。在主要沙尘源区和强风沙活动区、半固定和流动沙漠、重要交通沿线等区域,科学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在具有特殊自然景观价值的沙漠、雅丹地貌分布区且生态区位重要的区域,建设国家沙漠公园。截至2023年6月,共累计设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46个,保护面积5393平方公里,占沙漠化土地面积的0.72%;建立沙漠公园27个,保护沙漠面积1919平方公里。其中,“十三五”期间,新建国家沙漠公园9个,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鄯善库木塔格沙漠、乌苏沙漠、吉木乃沙漠和吐哈盆地淖毛湖。新疆通过建设国家沙漠公园推动了当地防沙治沙的积极性,荒漠生态和荒漠景观得以保护,也为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平台,沙漠旅游行业迅速发展。2022年以来自治区党委就进一步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平进行了全面部署,统筹节水蓄水调水工作,形成了合理配置、科学用水的良性机制。2022年沙地植被生态补水21亿立方米,保护塔里木河流域以胡杨林为主的天然植被面积2461平方公里,植被覆盖度达60.4%,相比2021年,增加10.8%,完成沙化土地治理698.98万亩。2023年新建续建4个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新增封禁保护区面积22.84万亩,占全国新增面积的50.37%;完成3个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2.22万亩建设任务,占全国建设任务的40%。新疆现有的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主要分布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布尔津—哈巴河—吉木乃沙漠和霍城沙漠、阿克别勒库姆沙漠和鄯善库姆塔格沙漠等沙漠周边。

通过沙区产业建设,促进多元综合沙漠经济发展

通过多年的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以及围绕“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一批防沙治沙生态工程的实施,新疆逐步探索出新形势下防沙治沙新机制、新模式、新技术,“以点带面”,形成并推广了无灌溉造林、工程治沙、低覆盖度造林等一批先进实用的治沙模式,在政策机制、技术模式、产业发展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提升了防沙治沙的整体水平。在此基础上,新疆充分借助沙漠光热资源优势,种植肉苁蓉、沙棘、罗布麻、沙地桑、枸杞、沙漠玫瑰等,发展沙区特色经济作物面积达1230平方公里,年产值43.7亿元。同时,新疆高度利用沙漠地区风能、光能资源,在戈壁沙区建设大型光伏基地314.4平方公里,发展风电光伏装机规模4086万千瓦,新能源年发电775亿度。沙区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沙区农牧民收入的同时,提振了农民生态建设的信心,实现了沙漠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

新疆防沙治沙工作的科技支撑

新疆地处欧亚腹地干旱区,几乎所有的河流都形成于山区,从源头至尾闾流经山区、山前绿洲平原和荒漠等地貌单元。垂直分异显著的山地生态系统在干旱区扮演水资源形成区和水源涵养区的重要角色,由山区冰雪融水和降水形成的径流量直接决定平原区绿洲和荒漠植被的范围和规模,山地生态系统具有较大的脆弱性和对水分的敏感性。而气候变化对山区水循环要素的改变将直接影响水资源的时空变化,影响以新疆为主体的西北干旱区经济社会发展,威胁区域生态安全。在国家科技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过去20余年,新疆在防沙治沙、干旱荒漠区生态系统退化机理、生态水文过程以及退化荒漠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技术模式研发集成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为防沙治沙及荒漠化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荒漠生态系统受损过程与机理研究

科研部门借助长期定位研究,从物种多样性、植被盖度与群落类型等方面系统揭示了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植被的受损过程和受损原因,研究了荒漠环境下植物生理生态过程与地下水资源的关系,分析提出了荒漠河岸林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性策略;将植物组织结构、生理、生化特性分析运用于解读和确定环境胁迫下荒漠河岸林植被的合理地下水位问题研究,分析了地下水、盐变化对植物个体生理特性和植物群落生态特征的影响,揭示了植物生理生态变化与荒漠植物遭受干旱胁迫程度的关系,研究得出了胡杨、柽柳、芦苇等荒漠植物遭受水分胁迫的临界生理指标值,并结合植被生态学数据确定了胡杨、柽柳、芦苇等荒漠植物的合理/胁迫/临界地下水位,提出了荒漠河岸林植物对地下水埋深的生态阈值,确定了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维系生态安全的生态需水量。这些研究为塔里木河下游生态恢复过程中恢复目标的确定以及不同恢复阶段生态恢复技术方法与措施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与支撑。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完成的《塔里木河中下游荒漠化防治与生态系统管理研究与示范》研究成果,获2007年度新疆科技进步一等奖,《塔里木河中下游绿洲农业与生态综合治理技术》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荒漠-绿洲过渡带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技术模式研发

针对新疆干旱荒漠区天然植被退化和生态系统受损的复杂多元性和时空差异性,以及退化生态系统修复重建中面临着生态过程的完整性、技术途径的合理性、自然与人工恢复相融合的高效可持续性等诸多科学与技术难点的问题,科研工作者开发并集成以胡杨、柽柳为重点,以荒漠河岸林种群更新技术、人工植被与天然植被生态融合技术、荒漠植物群落人工改造和荒漠植被自然恢复人工促进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荒漠河岸林保育与恢复技术模式。在荒漠-绿洲过渡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方面,研发并集成了以绿洲-荒漠过渡带生态多样性时空格局技术、生态可持续性时空诊断技术、植物群落物种装配与生态可持续水分高效利用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荒漠-绿洲过渡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技术模式。在荒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方面,针对极端干旱环境下土地荒漠化导致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劣变、生态系统功能受损、物种丢失等问题,研发并集成了以物种框架法、最大多样性法和退化土壤原位菌根生物修复为主要内容的荒漠退化生态系统改造修复技术模式。上述技术模式在塔里木河中下游生态整治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研究成果《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水文问题研究》获2008年新疆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生态交错带生态价值评估与恢复治理关键技术》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荒漠化防治和荒漠高效生态产业建设与示范

在干旱荒漠区生态建设与资源高效利用相结合的重大科学问题上,结合中国西北干旱荒漠区资源环境特点,一些专家提出了寓生态建设与发展经济于一体的荒漠生态产业理念,明确以节水为前提,以发展荒漠高效生态产业为主导的思路,将荒漠生态草业、生态药业、生态经济林果业和生态旅游业作为发展荒漠生态产业的具体内容,为有效利用荒漠区资源,提高荒漠区生物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并在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成功实践,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新疆畜牧科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完成的《荒漠高效生态产业综合技术开发与示范》研究成果,分别获2003年和2005年新疆科技进步一等奖,《克拉玛依地区新绿洲建设综合技术开发与示范》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工程建设与保护

专家团队以塔里木沙漠公路、准噶尔沙漠明渠、塔里木盆地南缘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沙漠工程和绿洲外围风沙危害防治实验研究与试验示范,创建了沙漠工程生态防护技术模式和绿洲外围生态屏障构建技术体系,为沙漠工程安全和绿洲外围荒漠化综合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该研究成果的主要科技贡献与创新点包括:阐明了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沙漠环境特征和风沙运动规律,创建了流沙地咸水灌溉造林技术模式;系统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南缘荒漠化形成发展过程和时空分布规律,提出了绿洲外围荒漠化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揭示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悬湿沙层土壤水分动态分布规律,提出了沙漠地区工程沙害发生与防治技术,创立了固定、半固定沙地无灌溉造林技术模式。这一系列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和大庆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历时14年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以“第一条‘绿色长廊’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被两院院士评为200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并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防沙治沙技术模式探索实践

面向新疆沙区自然条件严酷、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防沙治沙资金缺乏的情况,充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学技术在防沙治沙中的应用和贡献率显得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加快各地区的防沙治沙步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长期的防沙治沙实践过程中,新疆广大科技人员和沙区干部群众,经过不懈地探索和实践,围绕“防、治、用”三大内容,总结出了包括封沙育林育草、流沙固定、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干旱区防护林营建等方面的多项实用技术,形成了以防为主,固阻结合,生物技术为主,多种措施相结合的防沙治沙技术体系,对推进新疆防沙治沙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抗逆物种选择方面,通过对植物可逆性机理的研究和种植试验,筛选出高抗逆适宜植物种,包括梭梭、柽柳、花棒、文冠果、紫叶、小檗、酸枣、沙打旺、沙枣、四翅滨藜;在沙区植被恢复方面,通过“乔-灌-草”“网-片-带”“固-阻-滞”等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经济型生态屏障建设与过渡带植被恢复技术体系;在盐碱地植被恢复方面,通过耐盐牧草与耐盐作物轮播混种的方式,再结合排盐-破层等物理措施,构建了盐渍化土壤改良与盐土种植技术体系(灌区);在荒漠河岸林保育方面,通过适宜地段疏浚和特色植物保护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荒漠河岸植被恢复与适度利用技术体系。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新疆畜牧科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完成的《准噶尔盆地绿洲边缘天然植被保护与农业开发技术示范》研究成果,获2005年新疆科技进步一等奖,《干旱荒漠区土地生产力培植与生态安全保障技术》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新疆沙化土地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如前所述,新疆在防沙治沙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是,由于新疆气候干旱,沙漠土地面积大,防沙治沙工作见效慢、易反复、难度大、任务重,加之基础设施薄弱、沙漠化土地治理投入高,防沙治沙工作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新疆是我国沙漠化问题最严重、防沙治沙任务最艰巨的区域

新疆沙化土地遍布86个县市、178个团场,沙化土地分布的县约占全疆总县数的90%,1200万人口受到沙漠化危害和影响。新疆沙化土地面积74.6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168.78万平方公里)的44.25%,占新疆国土面积的44.86%。其中,沙漠面积44.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漠面积(68.78万平方公里)的64.04%。全国排名前五的沙漠,新疆就占了两个,包括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76万平方公里),中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4.88万平方公里)。其中,流动沙漠28.60万平方公里,占沙漠的64.93%;半固定沙漠7.12万平方公里,占沙漠的16.16%,二者占沙漠总面积的81.09%。尽管新疆的荒漠化和土地沙化实现了“双缩减”,但依然是全国沙漠化最集中、最严重的区域。且新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多风,生态环境脆弱,治理难度极大。国家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县)少,覆盖面有限,新疆86个土地沙化县只有34个县纳入“双重”项目。

防沙治沙工作专项政策和资金支持不足,缺乏后期巩固支持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指出:“防沙治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要充分认识防沙治沙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目前,新疆很多地方的防沙治沙工作都是通过全民义务植树等大量投入人工劳力的方式开展,但此种模式从长远来看难以为继。随着新疆沙化土地治理工程的深入推进,下一步需要治理的土地沙化程度更重、自然条件更差、治理难度更大,需要更稳固的专项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尤其是,1978年启动“三北”防护林工程以来,人工营造的各类防护林已陆续进入成熟期、过熟期,老化衰败现象日益严重,防护林综合提质增效与示范建设迫在眉睫。而现阶段依托“三北”防护林工程、塔里木盆地周边防沙治沙工程、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等开展荒漠化治理工作,工程投入不足,防沙治沙生态工程维护步履艰难。

资源性缺水严重,生态用水保障率低

新疆水资源短缺及其在时空分布的高度异质性决定了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新疆是我国的资源性缺水大区,水资源不足是制约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最突出的自然因素。新疆区内多年平均水资源量834.37亿方,地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此外,新疆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空间上北多南少、西多东少,时间上各流域多表现为春旱、夏洪的特点,可利用水资源超过90%用于农业灌溉,资源性、地域性、季节性和结构性缺水并存。并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态和经济的用水矛盾进一步加大。气候变化引起的水资源无论在量上还是时空分布上的变化,都会使得以新疆为主体的西北干旱区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生态维持与经济发展的用水矛盾更加突出。展开来说,干旱区水系统脆弱,水资源可再生性低,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山区降水形式、冰川积雪的积累/消融过程等变化导致干旱区水资源异变,水文波动性增强,极端水文事件强度加大,水循环系统的稳定性进一步下降。而一定规模的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刚性需求,往往会挤占用以维持自然植被系统的生态用水,使得生态用水保障难度加大,从而导致河流下游尾闾湖泊萎缩、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用水保障的不确定性加大,也会进一步加剧防沙治沙工作的难度,导致生态风险增强。

全球变暖导致蒸发加大、极端天气加剧,增加了防沙治沙工作难度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1961—2022年的年平均气温以0.32℃/10年的速率显著上升,远高于全国及全球平均水平。温度的大幅升高导致蒸发加大,表层土壤水分散失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干旱程度。再者,新疆位于西风气流的上风口,作为沙化土地面积最大的省区,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加剧,引发的沙尘、浮尘、扬尘以及沙尘暴天气的风动力过程加强,风险加大。有研究显示,全球变暖背景下,南、北半球不对称升温,导致北半球以及我国北方区域风速加大、大风天气增多,极端天气过程强度加剧,全球地表风速2010年开始快速反弹,并在短短8年间恢复到1980年左右的水平。最近的增长速度是2010年以前下降速度的3倍,其中北美、欧洲和亚洲3个区域增长最显著。中国平均风速自2015年后有小幅上升,进入2023年,显著增多的沙尘天气,构成了中国环境问题中的不可抗力。作为大尺度天气现象,沙尘的产生及其影响都超出了局部地区改善生态环境的努力。要想通过人为努力减少沙尘天气的发生,这是比在国家或地区层面进行生态治理更困难、更复杂的系统工程。气候变化加大了土地沙化和沙尘暴发生的风险,给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以新疆为主体的西北干旱区防沙治沙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新疆沙化土地治理对策与建议

新疆是我国防沙治沙工作的重点区域,更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省区。针对新疆防沙治沙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加大对新疆防沙治沙工作的政策与专项工程支持力度

新疆的沙漠化防治,不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新疆是我国防沙治沙工作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省区,新疆的沙漠化防治不仅关乎整个西北地区,而且,还会影响到我国东部地区的生态安全。为此,国家有必要在防沙治沙工作的政策与专项工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补偿等方面给予充足的支持,让沙区民众能够切实共享生态红利,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福祉。

首先,建议国家在防沙治沙和土地沙漠化防治方面实施差别化政策,设立防沙治沙专项工程与专项资金,按照造林种草、工程固沙、后期管护等措施的实际成本实行综合报价制,将没有列入“双重”规划的县,纳入“三北”六期防护林工程。同时,加大在新疆城镇化和沙产业建设方面的政策和税收支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强化沙产业、沙区设施农业及其配套深加工相关龙头企业的建设扶持力度,推动沙区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促进工业化发展,拓宽沙区农牧民增收渠道,实现农业人口的快速转移;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改变水土要素高投入、低效益的发展模式,强化特色沙区农产品品牌化生产和产销对接,构建多元化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沙区群众更多参与产业发展,分享收益。

其次,建议对已建防沙治沙生态工程予以专项和持续支持。新疆气候干旱,风沙大、沙化土地治理见效慢、易反复,植被刚开始恢复,稳定性较差,一些已治理沙化区域需要有持续的专项资金和工程管护投入。如得不到有效巩固,土地沙化极易反弹。这些问题,都决定了今后的防沙治沙工作或将进入“啃硬骨头”的僵持阶段,既有繁重的治理任务要完成,还有大量的治沙成果要巩固。为此,建议对已建防沙治沙生态工程予以持续支持,以维系和不断提升其生态功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生态安全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第三,建议提高新疆资源税,加大对新疆防沙治沙生态建设的补偿力度,从体制机制和政策上为新疆的防沙治沙工作提供新动能。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立和完善防沙治沙生态建设的政府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首长负责制,将荒漠环境保育和防沙治沙生态建设的目标纳入到各级政府及相关责任部门目标绩效考核中。全面遏制资源的盲目开采和过度开发,破解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生态环境建设良性发展。

因地制宜,科学治沙,打好沙漠边缘阻击战

第一,加快推进成熟沙产业模式的推广示范。加快以沙漠化土地治理为主线的生态修复与经济协同发展为目标的沙产业模式研发推广,发展多元综合沙漠经济。充分利用沙漠地区风能、光能资源,积极有序发展沙区特色种植养殖、沙漠旅游、生物质能源以及光伏发电等绿色富民产业,使沙漠化防治、生态恢复和清洁能源产业开发互促并行。促进防沙治沙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乡村振兴等战略任务的有机结合,加快构建种养加、产供销、农文旅一体化现代沙产业体系,带动沙区群众稳定就业、增收致富,实现防沙治沙与沙区经济发展双赢,努力提高沙区人民福祉。

第二,深入开展沙漠锁边工程技术研发和模式创新。统筹推进环塔克拉玛干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沙漠锁边”专项治理生态修复及示范工程,结合对不同类型沙化土地的深入分析,积极研究改造和完善现有防沙治沙技术体系,加快研制沙漠锁边规范和技术手册,制定防沙治沙工作的验收、评价等相关标准,打好沙漠阻击战,全面提升防护效益。同时,针对塔克拉玛干沙漠不同气候条件、区域环境、下垫面条件,筛选物种、优选方案,因地制宜、深入探索适宜的融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于一体的防沙治沙技术模式和沙漠锁边方案,包括由防风固沙林、林农复合型固沙林和固沙饲料林等构成的综合防护模式,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协同并进的沙产业技术模式,充分利用沙漠地区特殊资源禀赋的绿色富民产业模式。

第三,加强防沙治沙防护林体系建设。基于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采取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及管理等综合措施与手段,以科技为引领,科学规划,科学治沙,改造并进一步完善新疆防沙治沙防护林体系,提升生态功能,努力构建集沙漠外围阻沙、固沙沙漠锁边工程,绿洲边缘防风、防沙骨干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及绿洲内部农田防护林网等多位一体的新疆绿洲防护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新疆防沙治沙工作的科技支撑、智力引进和交流协作

一是加强林草部门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全面提升防沙治沙工作的科学性。特别是要加强对气候变化之于水循环、水资源和沙尘天气的影响机制和沙漠化土地发生机理的研究,为科学制定防沙治沙对策和优化防沙治沙方案提供科技支撑。

二是加强新疆防沙治沙人才队伍建设与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新疆与中亚、西亚及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协作,交流经验,共建“一带一路”沙漠化防治合作机制,积极开展政策对话和信息共享,共同应对沙尘灾害天气,推广中国方案及中国智慧,助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三是加快构建和完善沙漠化监测系统与防沙治沙技术标准体系,建成以“宏观监测”为主,重点地区专题监测、定位监测、年度趋势监测等为辅的综合沙漠化动态监测体系,构建并完善防沙治沙工作的大数据平台与技术措施标准和指导手册,做到现状家底清晰、发展趋势清楚、治理进度明了和防治绩效可评。

防沙治沙工作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各地区应积极响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号召,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筑牢祖国北疆绿色屏障,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本文作者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中国政府网,2023年6月6日。

[2]陈亚宁、李卫红、陈亚鹏等:《科技支撑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修复及可持续管理》,《干旱区地理》,2018年第5期。

[3]吴明:《新疆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成效及工作思路》,《新疆林业》,2022年第2期。

[4]《沙海染绿色 荒漠出生机——新疆荒漠化防治工作“十三五”总结评估》,《新疆林业》,2020年第3期。

[5]陈亚宁、杨青、罗毅等:《西北干旱区水资源问题研究思考》,《干旱区地理》,2012年第1期。

责编:罗 婷 /美编:王嘉骐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