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代栓平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四个坚持”作为我国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四个坚持”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战略部署,高度概括了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核心着力点、制度保障和安全底线。
“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将坚持新发展理念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新发展理念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引,是贯穿各项经济社会工作的基本遵循。
“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着眼于中长期发展作出的战略安排和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从两个维度来研究和布局:一是更有针对性地加快补上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弱项,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二是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只有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的短板弱项,才能实现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提升经济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增强产业链竞争力,加强科技自立自强,这不仅是应对外国“卡脖子”的战略,而且是使我国成为全球制造中心、科学中心、创新高地和全球经济“稳定器”的必然要求。没有可靠稳定、有竞争力的内循环,就不能持续吸引外循环。
“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防范化解风险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基础和制度基础。新发展格局要求我们培育好、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基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依托于科技创新,在改革中创新,以创新推动改革,做到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生产能力与技术创新相互依存。只有供需两端同时提质、协调配合,才能实现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安全是发展的前提,离开安全谈发展,是不负责任的、不可持续的。维护好经济安全特别是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技术安全等是化解外部冲击和各类风险的“先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