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主题活动 > 正文

推进“八八战略”走深走实 探寻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第八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层论坛综述

近日,第八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层论坛在杭州顺利召开。本届论坛以“八八战略”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共杭州市委党校联合主办,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共同富裕研究中心、杭州基层党建研究中心、社会治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共同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南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委党校、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等省内外的6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推进“八八战略”走深走实,探寻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提供了富有学术价值和启发意义的观点,为杭州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贡献了智慧。

论坛开幕式由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教育长柯红波教授主持,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柴宁宁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辛向阳先后致辞。之后,辛向阳院长还作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什么样的人类新文明”的主旨发言。他指出,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能够不断创造新质生产力的现代化。新质生产力会推动新质生产关系的变化,新质生产关系的变化又会进一步推动新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化,从而推动新型文明的形成。第二,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出和平型的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能够以强大的现代化力量不断制止战争的现代化,也是能把中华民族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平性发扬光大的现代化。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睦、和谐,这一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融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第三,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真正的民主性文明。遍览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发现这是一个非民主化的过程。而与西方早期现代化的非民主性相反,我们建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民主性的,是真正实现最广大人民民主的文明,特别是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实现人民的政治权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民主性特质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第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市场新文明。这个新文明是能够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又能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它既强调要发挥资本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同时也强调要处理好市场的利益性、道德性和法治性之间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市场新文明,推动形成世界范围内公平合理的经济秩序。

深入理解“八八战略”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

2023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20年来,浙江省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之江大地发生了系统性、整体性的精彩蝶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一研究部一级巡视员、研究员张贺福认为,“八八战略”的提出以深入调研为基础,对当时浙江省的发展优势和先天不足作了客观而全面的分析,从而明确了推进浙江省域现代化发展的具体目标、工作重点和实践路径,是中国式现代化省域探索的科学结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权力监督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董瑛分析了“八八战略”与“四个全面”的内在逻辑,认为“八八战略”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逻辑贯通、精神契合,具有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一致性,具有价值立场、思想路线和方法论的契合性,而且相互支撑、相互印证、相互促进,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篇章。中共杭州市委党校临平分校常务副校长桂祖武认为,“八八战略”优势论包含“势论”思维、推动经济发展由低时空位向高时空位转型和审时度势、主动造势、持续运势等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浙江优秀文化传统在当代的成功应用,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坚持、创新性发展和对由势差到势能再到发展主动权的孜孜以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涵的深刻把握。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研究员张志强指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定是保持和发展了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现代文明,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需要把握好文化与文明、“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乔晓楠则以浙江的共同富裕和省域现代化“两个先行”为考察重点,分析了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他认为,“八八战略”已经成为引领浙江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并必将进一步成为指引浙江实现“两个先行”新使命的总纲领。

中国式现代化与城市治理现代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何艳玲指出,“八八战略”方法论与城市治理现代化息息相关。杭州要成为善于发展经济的政府、善于系统研发的政府、善于资产运营的政府、善于产业创投的政府、善于承担责任的政府,才能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范例。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副研究员李燕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正加快推进中,对城市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当前,在城市治理理念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城市治理技术现代化等方面还亟待加大改革力度,为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夯实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的多元面向与实现路径

基于中国自身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挑战和特殊情况,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多维表征。为此,多位与会学者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多元面向与实现路径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二级教授韩强提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以重大发展统一干部思想,要以重大发展战略统一干部思想,要以重大决策统一干部思想,在统一思想中不断深化“八八战略”在浙江的发展。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一级巡视员应雪林指出,浙江在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的过程中,要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一是要在推进“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中,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二是要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于潮头中,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三是要在发挥优势补齐短板中,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杭州市纪委监察事务服务中心助理研究员、政工师金伟东认为,宋韵文化是浙江省委贯彻“八八战略”的一项重要工程,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而廉洁文化是其重要内容。为此,他对杭州宋韵廉洁文化的体系构成、鲜明特质及其当代借鉴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其他角度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路径。例如,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张毅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典型的以政党引领和推动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既能保证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也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ꎬ更为其提供了制度保障,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政治上要始终确保正确政治方向,行动上要更好地为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博士研究生丁京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城市治理的实践走向,建设“人民城市”是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必由之径,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色与“人民城市”治理逻辑具有内在一致性。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博士刘建锋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张二进都讲到,新时代创新生态民生建设的现实之“势”和创新生态民生建设的体制机制“忧”,同时要关注以生态产业化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路径,以此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狠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强国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基层治理创新

基层不牢,地动山摇。不少与会学者还结合典型案例,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基层治理创新问题。例如,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博士李颖提出,数据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资源要素,数据治理也已成为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内容,关乎治理转型的实现程度。为此,她介绍了杭州市上城区“基层治理数据底座”案例。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城市之美研究室主任、助理研究员邱浩钧提出,增强农村的内生发展动力不仅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支撑,还是对市场逻辑挑战农村基层治理秩序的有效回应。通过介绍浙江省推进乡村共同富裕的八个典型案例,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从资源匮乏到资源自我生成积累、从发展依靠外部到实现内生发展的实践逻辑。杭州市改革研究与促进中心助理研究员梁娟提出,保持民意表达与政府回应的动态平衡是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的核心问题。近年来,杭州市“民呼我为”的实践探索,深化民意协同回应机制变革,推进民意表达与民主协商的有机融合,不断激活民主制度的生命力,发展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明和硕士生顾东明结合在广东省D镇的深入调查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以党组织的政治、组织优势和合法性资源吸纳整合而成的合作治理组织网络,其存在形态表现为“组织吸纳社会”。

本届高层论坛共收到应征论文68篇,入编论文集28篇。浙江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贝静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潘娜娜先后对上述论文作了精彩点评。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副校长、二级教授高国舫主持特邀专家主旨发言环节,并对本届论坛作了总结性发言。

(执笔人:申鲁菁,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共同富裕研究中心学术秘书、讲师;姜方炳,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共同富裕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