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党政干部谈治理> 正文

传承优良传统 谱写宁德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是我们党的一大创举,也是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就高度重视抓好党的建设,开创性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念、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实践,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源头。这些年,我们坚持把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与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贯通起来,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着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德经济总量从2011年的1095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3554亿元,跻身全省第五位、进入全国百强,保持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坚定拥护“两个确立”,永葆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

“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实现伟大变革的关键所在,是新征程上赢得未来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作为地委班子的班长,他亲自领导带领闽东人民摆脱贫困、加快发展,掀开了闽东发展史上的崭新一页,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离开宁德后,习近平总书记依然情系闽东,在每个发展阶段、关键节点都为我们作出重要指示、指引前进方向,为我们后发赶超、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实践证明,正是因为有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宁德才有如今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才有现在的幸福美好生活。也正因如此,宁德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上,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有着天然的深厚感情,肩负着特殊的责任使命。这些年来,我们始终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引导全市上下从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和30年来闽东的发展变化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矢志不渝忠诚核心、坚定不移维护核心,让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成为宁德最鲜明的标识和最厚重的底色。

伟大时代需要坚强核心领航掌舵,伟大事业需要伟大思想科学指引。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要坚决扛起宁德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孕育地和实践地的责任担当,持续深化“第一议题”学习制度,组织召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系列周年座谈会,分众化、对象化打造理论宣讲“轻骑兵”、“学习大军”等一批特色宣讲载体,“一县一基地、一地一特色”建好寿宁下党“学习小镇”、霞浦县信访接待下基层实践基地等一批特色教育基地,并深入实施新思想“溯源工程”,继续常态化组织“摆脱贫困”主题展览集中参观,开展“习爷爷在宁德的故事”进校园等活动,更好地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的“宁德实践”、“宁德故事”全民学习、全员传承,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断从理论源头和实践起点上,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确保宁德各项事业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二、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制度,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以百姓之心为心”、“把心贴近人民”,倡导干部苦练密切联系群众这个基本功,并亲自开创“四下基层”工作制度,用脚步丈量闽东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三进下党”、“三上毛家坪”等感人佳话,在走好党的群众路线上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这些年,我们深入实施党建民心工程,把“四下基层”的落脚点放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每年将80%左右的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先后制定出台支持少数民族乡村振兴“5条措施”、老区基点行政村振兴“7条措施”、海岛振兴“9条措施”等系列政策,并通过实施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十个十”民生项目、城市品质提升工程,以及创新推行“我在宁德有亩田”、“互助孝老食堂”等惠民利民新模式,不断改善保障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深入开展开门接访、进门约访、登门走访、上门回访“四门四访”活动,创新开展“网上大接访”活动,探索建立年轻干部“四下基层”实践锻炼机制,不仅有效解决了基层群众诉求,也大大拉近了党群干群的距离,进一步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踏上新征程,我们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充分用好“四下基层”这一传家宝,紧紧依靠人民、牢牢根植人民、不断造福人民,让这一源自宁德的重要制度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紧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实施“五大群体”增收计划,千方百计拓宽就业增收、服务增收、经营增收、生产增收渠道,并逐步建立收入增长和合理调节机制,缩小城乡、区域、行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推动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扎实办好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大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领域补短板力度,进一步满足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得了学、上得好学”、群众就地就近就医需求、老年人多样化健康养老需求,努力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取得新进展,让人民群众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

三、树好“赛场选马”用人导向,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选人用人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就鲜明强调,“我们培养干部也不是一锤定音,还是赛马场上选千里马的办法,使人才是经过实践考验的真正人才”。多年来,我们坚持事业为上选准好干部,坚持在赛马场上选千里马、在实战中选实干家,把重大斗争、重要工作、重点项目一线作为锤炼考验干部的主战场和赛马场,并通过一线考核、蹲点调研、专项评议、绩效考评、年度考核的“五位一体”干部考评机制,切实把扛硬活打硬仗、一贯表现突出的猛将闯将干将选出来、用起来。同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对问责期满且表现优秀的干部,该提拔的提拔,该重用的重用,不让老实人吃亏、干事者寒心,切实以好导向营造好风气、好氛围、好生态。

干部队伍是事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对宁德来说,当前和未来几年是我们“大有可为”的黄金机遇期,能否在这个阶段顺利实现“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关键要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面向未来,我们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健全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的干部工作体系,着力解决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等问题,充分激发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在闽东大地蔚然成风。要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持续深化一线考核、蹲点调研制度,加强综合分析研判,精准适用处理措施,更好促进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让会打仗的有平台、干实事的得实惠、挑重担的受重用。

四、建强一线“核心力量”,锻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重心,也是党的执政基础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就十分注重抓基层、强基础,强调要“建设好农村党支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并带头建立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和扶贫挂钩联系点。30多年来,我们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推动建强一线“核心力量”从脱贫攻坚向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全面拓展,让党旗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高高飘扬,不断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工作优势。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覆盖组建4100多个农村网格党组织,将党组织“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聚焦打赢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攻坚战,通过成立部门、乡村干部、养殖党员业主等临时党支部,把堡垒建在火线、将干部派到一线,累计推动清退和升级改造渔排142.7万口、贝藻类54.15万亩,极大改善了三都澳海域生态,让三都澳海域重现碧海清波的美丽景象。着眼做好“清海”后半篇文章,全面推进“海上社区”党支部建设,推动基层治理由陆地向海上延伸。

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踏上新征程,我们要始终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围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常态化选派省市县三级干部人才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指导员、科技特派员、金融助理员,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确保群众产业发展有人带、技术问题有人帮、遇到事情有人管,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作用。组织实施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三年提升计划,积极探索“创五星堡垒 建金牌旅游村”、“百万村财、千万乡财”等工作,持续巩固“一县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不断提升村庄造血功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坚持党建赋能强企,发挥宁德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生产能力大、研发实力强、人才聚集多等优势,持续建好建强锂电新能源、不锈钢等产业链党建联合体,推动产业上下游创新链、人才链有机聚合,促进产业加速发展、壮大做强,切实为宁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作者为中共福建省宁德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潘旺旺
标签: 宁德   梁伟新   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