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典型案例> 正文

构建全域农旅融合新格局 书写乡村振兴蝶变新篇章

——河南省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乡村振兴工作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三农”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4年“三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正确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必将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前进方向。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启动以来,党中央把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此次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河南省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下称示范区)坚持“调”“研”“用”并重,以示范区乡村振兴工作为课题,由示范区工委副书记带队、河南省委党校挂职博士参与的专题调研小组,先后组织召开多次交流座谈会,实地走访姬庄、申寨等11个村庄;与村干部、种养大户、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交流座谈,详细了解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以及农民收入增长等方面情况,深入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广泛听取干部群众的诉求与建议。总的来看,示范区聚焦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综合施策、一体推进,全面推进乡村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在全区农旅产业发展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与群众期待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强化全域农旅产业发展,积极拓展“农旅+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统筹推动““五大振兴”” 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乡村振兴,必须是全面的振兴。加快推进示范区乡村振兴,意味着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缺一不可。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有效衔接的重点工作,统筹推动“五大振兴”。

聚焦产业振兴这一“关键”,进一步发展高效农业。近年来,示范区聚焦提质增效,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乡村产业融合升级加速。由城投集团投资建设的热浪水世界项目,今年夏季营业来,累计接待游客88万人次,整体收入320万元,带动周边服务业增收50万元,村集体增加收入30万元,带动周边文旅产业新增收益30万元。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建业绿色基地、陈砦花卉等项目,建成了以“现代农业+生态文旅+和美乡村”为主题的中国农业公园以及豫北最大花卉交易基地,中国农业公园被农业农村部评为“美丽乡村精品点位”。探索“公司+村集体资源”的发展模式,姬庄石榴观光园、拓达农业专业合作社、王屯玩具厂等村集体项目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就业3000余人,人均年收入增加2万元,域内7个村集体经济年均收益均在20万元以上。

聚焦人才振兴这一“基石”,进一步展现发展活力。示范区结合需求精准引才,制定《加快推进人才引进工作实施意见》,柔性引进农业、花卉、畜牧等技术专家10余人,选派12名科技特派员下村开展技术服务指导200余次。扎实推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50场次、培训6000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20名,举办高技能职业技能培训班及竞赛活动,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培育,进一步充实了乡村人才队伍。完善管理机制,出台“一定三诺两评”承诺践诺机制、模范标兵考评办法,采取组织管理、制度管理和自我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促进农村基层人才相互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聚焦文化振兴这一“动力”,进一步提升精神文明。示范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有效方式,定期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公婆”等评比活动,用群众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逐渐凝聚了向上向善的能量。全面建设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守正创新文化广场、石佛寺戏台、冯庄讲理堂、图书馆、乡村振兴展馆、特色牌坊等19处公共设施,打造了孝道姬庄、红色冯庄、诚信靳庄等一系列文化村庄。建立村级红白理事会、乡贤评议会,完善村规民约,破除陈规陋习,弘扬社会新风,群众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村庄成了“美丽乡村”,越来越多的“传统老农民”成了“文明新农民”。

聚焦生态振兴这一“支撑”,进一步优化环境水平。示范区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作为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以改厕、改水、治污、治脏、治乱为着力点,打出了“五美庭院”“荒芜宅基地政治”“垃圾分类处理”等一套组合拳,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全民参与、齐抓共管、长效运行”的工作新路子。全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累计投入资金3100万元,新增自来水入户1400户、天然气管道铺设1.1万米,小巷、次街道硬化完成8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三清一改”行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达到90%,畜禽粪污治理达到95%,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到100%。

聚焦组织振兴这一“保障”,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示范区抓实村“两委”班子“末梢神经”建设,全面完成换届选举工作,19个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全部实现“一肩挑”。以“十面红旗”争创活动为抓手,以组织建设为统领,激发党员干部群众内生动力,基层组织的党建工作蔚然成风,辖区各基层组织的党员干部精神状态焕然一新,有效完善了乡村治理体系。围绕“三治”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成立农村理事会,道德评判团等,以自治消化矛盾,以法治定纷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逐步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高位谋划三大项目  深入实施五项强化保障措施

示范区农旅产业发展有基础、也有潜力,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也要增强危机意识,清醒地认识全区农旅产业发展的弱项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域旅游格局尚未形成,系统性不强。缺乏乡村振兴整体产业发展规划,景区景点零敲碎打、零散摆布,缺乏一体规划、统筹打造,没有连点成线、扩线成面,没有产生集聚、联动效应。二是缺乏龙头企业引领,带动性不够。建业绿色基地后继乏力,“造血”能力不足,亟待盘活重铸。缺少大型企业,村集体经济薄弱,多是靠集体地流转、征地协调费为主要收入,集体收入延续性不强。三是人居环境仍然薄弱,整洁度不高。目前在各村主干道上整体效果明显好转,但是在背街小巷里问题还是不少,需要加大整治力度,确保整体人居环境的提升。四是党组织、村干部作用仍有待提升,能动性不足。很多村干部忙于日常事务不愿去干,懒得操心,或害怕触及矛盾得罪人,或唯恐经营不善成为罪人,觉得干了不如不干。

基于产业现状和发展愿景,示范区以建设现代化南部新城为统领,围绕“15631”工作思路,科学编制“中国农业公园”国家4A级景区整体规划,合理规划田园风光示范区、食用菌产业片区、美丽乡村示范带片区、滨河片区、高效农业片区、设施农业片区,积极加强中国农业公园景区与高铁西片区的互动联动,力争成功创建国家级4A景区,努力打造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区。

深度打造农旅融合项目。一是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带。紧扣新体验、微度假、慢生活等元素,连接石佛寺、贯子、冯庄、大屯、小屯5个村,支持“隐古小院”手工坊、“拾间造物集”非遗面塑馆、“花园”小馆开发系列文创产品、非遗手工体验项目,持续加强招商引资,打造中华老字号特色商业街区。引入特色民宿、农耕体验、文化创意等项目,打造以中原传统乡村为底色的“沉浸式、体验式”农旅融合样板区。二是建设靳庄综合体。利用靳庄农业基础优势,建成200亩田园风光体验园。建设科普田、花海、科普馆、农产品展厅等项目,打造靳庄微度假综合体。实施土地资源碎片化整合,盘活闲置农房、老村委会、老厂房等各类集体存量资产,开展“拯救老屋行动”,通过组建、提升等方式,改造43套乡村民宿院落,新建13套精品民宿。设定土地股、设施股、劳务股、房屋股,以入股、联营等方式制定量化折股标准及分红比例,真正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是建设“近郊、滨河”项目。立足全域乡村旅游大环境,充分发挥“城郊、滨河”两大优势,淇水湾东片区依托本科院校,建设商业街、特色民宿、采摘园、研学基地等配套,发展服务型产业。建设“共享菜园”农村实验基地,发展学生试验田、采摘园、冰糖蜜薯销售等项目。用好水资源,推进淇河下游湿地景观带、亲水廊道建设,分段打造活力水岸、百亩花海、千亩荷塘、竹筏游船、露营基地等精品点位,与白玉桥湿地公园串连成线,进一步提升水岸联动的发展活力。四是打造冰雪大世界项目。以热浪水世界为基础,扩大面积,增加项目,配备初级道、雪圈道、雪碟、雪片、香蕉船、雪地坦克、雪地摩托等网红打卡项目,营造滑雪和戏雪的乐园,实现夏日旅游、冰雪旅游常态化运营。

发展壮大现代化农业项目。一是建设食用菌产业园。按照“全产业链打造、全价值链提升”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总投资4.5亿元的食用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打造集食用菌研发、菌种培育、加工销售、冷链运输、农旅融合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食用菌全产业链体系,形成集“现代农业+加工中心+中央厨房+电子商务+消费体验”于一体的食用菌预制菜产业发展新模式。探索构建“园区+平台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收购+分红”“土地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互惠共赢、风险共担的利益链接机制,有效保障农民和经营组织能够公平分享产业融合“红利”。二是壮大特色农业。沿下游淇河区域实施特色农林经济建设工程,积极引导群众发展林下经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改变以往单一、传统的种植模式,既发展特色果蔬、莲藕种植等经济作物,又发展金蝉养殖、中草药、木耳、羊肚菌种植等多元复合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三是发展设施农业。规划建设占地600亩的设施农业产业园,积极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种植模式,以发展特色果蔬种植产业为切入口,种植南瓜、彩椒、茄子、香瓜、草莓、樱桃等瓜果蔬菜,打造以特色果蔬种植、研学采摘、观光旅游为主的特色农业种植基地。探索采取“合作社+农户+技术服务”模式,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四是培育示范企业。盘活建业绿色基地智能联栋温室闲置资源,发展新型生态高效农业,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园区。支持石佛寺村“鱼菜共生”项目做大大强,打造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示范类项目。支持蝴蝶兰花卉种植项目发展壮大,依托河南农业大学的优势资源,加快科研成果的转换,发展“花样经济”,着力将其打造成集品种研发、种苗繁育、栽培种植、展示展销为一体的现代化蝴蝶兰综合生产基地。

统筹实施生态环境提升项目。一是基础设施项目。分阶段新建绕示范带环村景观路、园内互通道路、栈道、给排水系统、停车场、智慧服务设施、高标准公厕、标识、标牌,灯光工程、小景观及其他服务设施等,重点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污水处理厂、实施引淇入村项目,充分做好淇河水资源利用,重点引进新能源项目,真正打通城乡二元壁垒,让乡村微循环更加畅行。二是廊道绿化项目。以“提升品质、完善绿化、打造精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为目标,提升5条廊道绿化示范带,全域覆盖姬庄、申寨、王寨、刘寨、石佛寺、贯子等9个村的所有主干道路。选用金枝槐、金叶榆等彩叶乔木,对道路两侧进行增景、增色、增绿,打造无处不景、步移景异的生态通道、绿色长廊、景观村落,厚植生态底色,打造多彩村庄。三是森林乡村建设项目。围绕“村旁有一片风景林,入村有一条景观路,村内有一个小游园,房前屋后种有瓜果树木”的目标,全新打造石佛寺、冯庄、大屯、王屯、古城、二郎庙等8个重点乡村,对贯子、申寨持续优化提升绿化质量和水平,着力打造森林乡村建设新样板。

深入实施五大强化保障措施。一是创新运营模式。以平台公司为主导,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农民自筹、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多渠道、多角度解决乡村振兴“筹资”难题。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杠杆作用,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或担保、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建设。二是强化软件支撑。实施农业科技人才引进计划,与河南农业大学建立长期全面合作关系,探索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农业科研和人才交流合作新模式、新机制,为促进我区现代农业高质高效、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三是强化组织作用。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培育一批党员致富带头人,激发基层党员干部的内生动力,让基层党员在产业发展中的“火车头”作用充分彰显。四是创新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社会协同、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社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实施“积分制”“数字化”治理模式,让乡村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五是整治人居环境。建立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使乡村环境更美、生活质量更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源自深厚的实践基础、深邃的理论思考、深远的战略考量。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迈上新台阶,要毫不动摇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合力推动全域农旅深度融合、全力构建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继续努力打造新时代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示范区样板”。

河南省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乡村振兴工作课题组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