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党政干部谈治理> 正文

共建“一带一路” 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适值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总结十年成就与宝贵经验,面向未来提出“八项行动”,开启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彰显以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世界现代化的大格局,展现大国领袖对世界前途命运的大担当。

共建“一带一路”成效卓著彰显三大意义

十年来,中国与沿线参与国不断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互利合作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中国与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形成了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了超过万亿美元的投资规模,“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全球互联互通架构已然成型。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堪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为促进沿线各国共同发展与共同安全提供强大动力。中国既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发起者、倡导者、推动者,也是受益者。在海运主导的传统国际贸易格局下,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在对外开放中处于劣势,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内陆地区从“后卫”变成“前锋”,成为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推动了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带动了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各参与国也分享了合作共赢的硕果,一个个“陆锁国”成为了“陆联国”,中亚、中东、非洲、拉美等地区的发展潜力得以充分释放。十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的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增加到2.0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8%,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为沿线国新创造了42.1万个工作岗位,让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

为新型全球化和完善全球治理提供资鉴样板。十年来,沿线国以建设经济走廊为引领,以大通道和信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管网为依托,打造涵盖陆、海、天、网的全球互联互通网络,有效促进了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大流通。共建“一带一路”超越了过去的国际合作模式,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的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聚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在逆全球化的“回头浪”中牢牢稳住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和进步走向,引领了全球经济治理的变革方向。

为中国“三大全球倡议”落地提供战略支撑和路径参考。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是十年共建成就卓著的重要原因,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正是基于同样的逻辑,中国近年来相继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坚持以整体而非局部、联系而非割裂、发展而非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牢牢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强调各国发展和安全不可分割,反对非此即彼的零和思维,反对单边制裁、经济胁迫、脱钩断链,主张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护发展,主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增进各国团结合作提供了重要遵循,体现了中国理念的先进性与感召力。共建“一带一路”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从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入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也为我们落实“三大全球倡议”提供了路径参考。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要实现“三个结合”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的结合。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的成果和经验表明,中国和世界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与全球各国的联通范围越来越广,对世界经济的参与越来越深,由此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同时也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能量。当前,中国正致力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对内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对外携手广大发展中国家追求和平发展、共同实现现代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需要中国与世界各国互信互助、融合对接、通力合作,需要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未来无论顺境还是逆流,中国都不会与世界割裂,任何试图让中国与世界脱钩的企图都不会得逞。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依托于发展与安全的结合。近年来,国际形势动荡不安,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地区冲突热点频发,大国竞争态势趋紧,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沉渣泛起,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同步凸显,严重干扰世界和平发展大势。短期看,这给共建“一带一路”带来严峻挑战,需要各国以更大的决心坚持走合作发展道路,投入更多资源维护稳定的合作环境。但从长远看,共建“一带一路”恰恰是破解安全困境与发展赤字的可行方案,能够为变乱交织的世界增加稳定性和正能量。“一带一路”强调开放包容,以公平普惠的协商合作打破各种壁垒,化解阵营对抗;强调互利共赢,以不断扩大深化的共同利益培育互助互信,超越零和思维;强调互联互通,以多层次多轨道的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促进相互了解,消除隔阂与仇恨。不仅如此,合作领域也不断拓展,与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议题紧密相连,为各国合力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创造了条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以发展求安全、以安全保发展的和谐统一,是实现国际社会发展与安全统筹协调、齐头并进的人间正道,引领着时代进步的正确方向。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将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结合。“一带一路”是延续历史的,它再现了传统丝绸之路的繁华,传承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一带一路”更是面向未来的,它立足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技术路线变革和商业模式突破创新,把握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呼吁与合作伙伴共担数字时代的责任,促进数字技术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北京倡议》的提出,标志着全球经济合作从现实维度进一步跨向数字领域,将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数字基建蓬勃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国际合作空间。这符合全球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用网络科技促进经济增长、便利民众生活、缩小数字鸿沟、实现跨越发展的共同愿望。与此同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还把完善并加强全球数字治理体系纳入规划目标,致力于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推动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现实和虚拟的有机联结,不仅会扩大全球经济发展进步的光明前景,而且将为建立多边、公平、开放、可持续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带来机遇。

护航“一带一路”高端智库可发挥三大作用

作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作为国际战略与国家安全研究重镇,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近年来不断加强共建“一带一路”相关研究,统筹宣传阐释与学科建设,为护航“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发挥了独特作用。

以风险预判研究为共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共建“一带一路”涉及国家多、覆盖地区广、沿线情况杂,相关工程项目、参与企业人员面临诸多风险挑战,维护共同安全、塑造海外安全任重道远。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发挥自身区域与领域研究“全覆盖”的优势,深入开展“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与风险评估,为“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和重要项目提供相关国家和地区等的政策咨询,算好风险账、把好安全关,提前打好“预防针”。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在中央有关部门支持下编写《国家海外利益安全知识百问》,于今年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当天推出,为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在内的海外安全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以政策宣传阐释为共建“一带一路”营造舆论环境。面对外界对“一带一路”的疑虑误解,面对美西方对“一带一路”的抹黑中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一面通过对外智库交流增信释疑,一面通过会议研讨与报告评论积极发声,围绕“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加强对外传播、讲好共建故事、有效激浊扬清,包括依托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对外阐释“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以安全对话促进发展合作,以共同安全保障共同发展。

以统筹推进新兴学科建设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作为新设的一级学科(交叉学科),国家安全学与区域国别学方兴未艾。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一方面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为依托,大力加强国家安全学博士点建设,另一方面发挥自身的区域国别研究优势,加快既有的国际关系学向区域国别学的转型,力争双一级学科、双核心期刊(《现代国际关系》与《国家安全研究》)齐头并进,为共建“一带一路”源源不断培养国家安全与区域国别研究的高端人才。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阶段。展望未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将以习近平主席主旨演讲为指引,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习近平外交思想,更好统筹风险研究、宣传阐释与学科建设,为护航“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维护中国海外利益安全、促进沿线地区共同安全提供更大智力支撑。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