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成果首发 > 正文

中国核心术语的国际表达

【摘要】中国核心术语是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中国核心术语的国际表达是地方知识的世界性诠释。鉴于“他塑”中可能存在的误解、偏见甚至污名化,积极“自塑”国家形象成为当务之急。要发挥用核心术语“自塑”国家形象的作用,扎根文化沃土,挖掘中国核心术语;开展术语翻译,实现知识国际表达;依托平台传播,推动中国知识“出海”;围绕核心术语,构建共通意义空间。

【关键词】中国核心术语  国际传播  知识生产  共通意义空间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3.24.004

刘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国际传播、新媒体传播。主要著作有《全媒体国际传播:理论创新与实践转向》《主流媒体对外传播的新媒体策略》《国际传播:全媒体生产链重构》等。

长期以来,由于部分西方国家掌控全球传播的重要渠道,中国的国际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少数西方主流媒体平台和智库所塑造的。然而,其中污名化、妖魔化中国的有关报道和研究报告层出不穷。2018年初,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曾发表一份题为《锐实力:崛起的“威权势力”》的研究报告,首次提出“锐实力”(Sharp power)概念。西方一些政客和所谓的“学者”也发文指责中国和俄罗斯两国使用“锐实力”影响其他国家的认知与决策,以谋取自身国家利益最大化。[1]以“锐实力”为代表的概念和名词不断被炮制,成为打击中国的标签和手段。近年来,这些媒体和智库的影响力从传统媒体平台延伸至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在新的全球传播生态环境下继续发挥“意见领袖”作用。然而,由他国塑造的中国形象往往难以呈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从而导致国际社会难以深入了解中国,还有可能产生对中国国际形象的认知偏差,长此以往不利于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鉴于“他塑”容易导致误解、偏见甚至污名化,国家形象更需要“自塑”,从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传播好中国声音。积极“自塑”国家形象,并与“他塑”展开博弈,有赖于对中华文化精髓进行提炼、阐释和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2]中国核心术语是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它由中华民族所创造和构建,其中凝聚、浓缩了诸如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经济发展思想、人类社会进步思想,以及中国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以词或短语形式固化的概念和核心词。[3]无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精准脱贫”“新发展理念”等重要概念,还是“和而不同”“天下大同”“以和为贵”“大道至简”“道法自然”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这些都是典型的中国核心术语。文化兴则国运兴,世界强国必是文化强国,文化强国必是自信之国。新时代新征程,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积极“自塑”国家形象,向国际社会深度阐释并广泛传播中国核心术语,构建共通的意义空间,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文化立场,不断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和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建设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中国核心术语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国核心术语相关研究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推动中国核心术语在国际上广泛传播,发挥“自塑”国家形象的作用。

对中国核心术语的提炼在广度和深度上尚有欠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现有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古代,现当代核心术语相对较少;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史哲领域,涉及的领域不够宽泛;关于新时代中国核心术语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多内容尚待开掘,相关研究仍相对较少。目前,虽然在一些文献中偶有提及“术语国际影响力”,但都是零散的个案研究,尚未形成具有系统性和代表性的专门成果。研究成果主要是对术语基本含义的呈现,对于术语的复杂内涵及其与相关思想文化领域的内在关联缺少充分的说明,对于部分术语的内涵挖掘深度有待提升,术语解释的全面性、术语内容的系统性和内在关联还有待进一步探研。

中国核心术语翻译研究有待深化。目前,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系列图书有30个语种,中国关键词系列图书有15个语种,北京外国语大学获批开设101个语种,而现在世界上查明的语言有5651种。因此,当前我们亟需加强语种研究的人才方阵建设,从而为翻译各国语言打好基础,减少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偏差,更好实现术语解释与翻译的古今转换。虽然中华思想文化术语项目已形成了众多高质量的成果,并实现了多渠道的对外传播,但在国内的应用还不够普遍,未在对外翻译领域成为标准。究其原因,学术成果不同于国家或行业标准,不具有强制性,因此需要将其不断推广并为逐步形成学术标准提供实践参照。

对新传播生态环境下如何开展中国核心术语的国际传播研究不足。目前,中国核心术语国际传播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传统形态的图书出版,辅以少量多媒体内容产品。随着全球传播生态环境的巨变,如何利用新技术赋能中国核心术语的国际传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出现,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新的挑战。例如,由美国公司研发的ChatGPT在提及中国核心术语时极有可能采用西方政府、智库的错误翻译和解读,这将不利于中国治国理政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ChatGPT学习了大量西方媒体语料,在提及中国时极有可能选择西方媒体发布的对中国有偏见的、存在事实错误的内容,影响与之对话的使用者对中国的态度和认识。ChatGPT存在事实性错误、知识盲区和常识偏差等诸多问题,还面临训练数据来源合规性、数据使用的偏见性、生成虚假信息、版权争议等人工智能通用风险。[4]在国际传播领域,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工具,不仅能根据输入文字的上下文来生成符合要求的内容,还能够生成虚构的内容,如炮制有关中国的虚假信息以达到“污名化”中国的目的。由此可见,中国核心术语的全媒体、跨文化和智能化国际传播将是未来研究的着力点。

对中国核心术语国际影响力和传播效果的系统研究有待形成。尽管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和中国关键词等中国核心术语已经在国际上产生了一些影响,然而这些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以及取得的传播效果仍然有待系统研究。特别是国际受众对于中国核心术语的认知、解读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明显匮乏,相关研究亟待加强。在融媒体传播环境下,基于“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5](以下简称“术语工程”)已有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建立客观、科学、动态的中国核心术语国际影响力效果评估体系和评估指标,拓展多语种数据库等量化统计矩阵,从传播效果分析切入中国核心术语的国际传播路径、对策与建议研究势在必行。

发挥中国核心术语“自塑”国家形象的作用

人类世界性的知识生产往往呈现地方性的特点。自16世纪以来,西方的现代性知识话语体系伴随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扩张不断从“地方”流向“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压抑并妨碍了中国等东方国家的世界性知识生产。在西方媒体和智库等传播主体的形塑下,“文明与野蛮”的二元对立话语框架被搭建起来,“文明”代表着西方现代文化的自我指认,“野蛮”则指向东方。在西方的傲慢与偏见表达中,中国的国际形象不断被抹黑、扭曲,中华文明不断被误读、曲解甚至无视,“西强东弱”的话语格局难以真正扭转。因此,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推动中国知识生产从“地方”走向“世界”成为积极“自塑”国家形象的必由之路。

术语是知识话语的基本单位,中国术语是对中国知识生产整体风貌的高度凝练,中国核心术语则是中华民族知性智慧的集中显现。从定义上看,术语是某一领域的专门词汇或概念,是凝集一个学科系统知识的关键词,[6]是人类知识在语言中的结晶。当代术语学有多个分支研究领域,包括自然科学术语、人文社会科学术语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等。核心术语是指处于中心地位、起统领作用的关键词,是体现理论精髓的若干关联术语。[7]一方面,中国核心术语是有关中国的“地方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中国的各类知识的关键词。提炼并阐释中国核心术语本质上是一个中国知识生产的过程,这一过程数千年来一直在绵延不断地进行着,并且将持续进行下去。另一方面,中国核心术语的国际表达是地方知识的世界性诠释。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中国的术语研究必须聚焦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外译,以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8]同时,也必须关注中国治国理政术语的外译,以推动中国的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理念走向世界。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中华文明呈现持久稳定与不断创新的有机统一、坚守自主与体现包容的有机统一、追求和平与敢于斗争的有机统一,在提供思考和解决人类发展走向等重大问题上彰显出东方智慧的独特价值。[9]中国有义务也有责任通过恰当的国际表达和有效的跨文化传播活动,为全人类贡献东方智慧的独特价值,在与其他国家的文明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同各方一道共同抵御各类风险,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

中国核心术语既包含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也包含新时代中国治国理政术语,其中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中国的国家形象。诸如“不诚无物”“讲信修睦”“大信不约”等术语代表讲诚信、重信义的负责任国家形象;“和合文化”“和而不同”“亲仁善邻”“化干戈为玉帛”等术语代表崇尚和谐、和平、和睦的友善国家形象;“美丽中国”“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生态城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术语代表推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国家形象;“太行精神”“丝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井冈山精神”“女排精神”“红船精神”等术语代表敢为人先、顽强奋斗、团结协作、开放包容、无私奉献的国家形象。

倘若中国核心术语在国际上广泛传播,被各大媒体在报道中经常引用,被各国民众津津乐道,那么其中所蕴含积极正面的、各个维度的中国国家形象也会随之彰显。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知识”的世界表达与阐释,还有助于推动“中国知识”及其所蕴含的中国智慧在国际社会得到充分理解与解读,并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未来发展。除此之外,中国核心术语作为中国知识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让世界更客观、全面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华民族的过去和现在,了解当代中国人及海外华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推动不同文明的平等对话和交流互鉴,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国际话语权和国际传播能力。

未来,要发挥中国核心术语“自塑”国家形象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中国核心术语的国际影响力。中国知识生产需要以“地方-世界”的辩证思维和“国内-国际”的全局观统摄中国核心术语的“诠释”与“再诠释”研究,并将中国核心术语国际影响力研究纳入中国国际话语地位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整体规划中,从而推动中国知识生产从“地方”走向“世界”。

扎根文化沃土,挖掘中国核心术语。要深深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沃土,主动挖掘和提炼中国核心术语,为“自塑”国家形象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材料。为加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整理和传播,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2014年启动“术语工程”,牵头成立了由十多个部委组成的部际联席会协调机制。“术语工程”旨在梳理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和民族思维方式、体现中国核心价值的术语,推荐政府机构、社会组织、传播媒体等在对外交往活动中使用。截至目前,“术语工程”共研发术语1100条,“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系列丛书已出版11辑(平装及精装),并推出了合订本,基本形成了四大图书系列。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库还包含术语当代应用库、中医库、典籍库、典籍译名库、博雅双语库。其中,术语当代应用库主要收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所引用的与治政、为国、修身、为学、处世、行事相关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库中标明了术语的原始文献出处,讲解了术语的基本含义及思想蕴含,并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引文出处,内容以汉英对照形式呈现。此外,依托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整理、传播与数据库建设”产出的一大批丰富的科研成果,为“术语工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支持。截至2023年3月,“术语工程”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版权合作达38个语种。[10]未来,要扎根文化沃土,挖掘中国核心术语,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

开展术语翻译,实现知识国际表达。要开展中国核心术语的多语种翻译和阐释,从语言上初步实现中国知识生产的国际化表达,解决地方性“中国知识”面向国际受众的“二次编码”和文化译转问题。目前,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库共收录了16个语种的术语翻译,其中,英语1100条,马其顿语900条,法语818条,罗马尼亚语800条,白俄罗斯语700条,西班牙语600条,塞尔维亚语600条,波斯语598条,尼泊尔语590条,保加利亚语500条,波兰语500条,意大利语300条,阿尔巴尼亚语300条,匈牙利语200条,马来语100条,葡萄牙语100条。这体现出“术语工程”在中国核心术语的多语种翻译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由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研究院发起,中国翻译协会和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具体组织实施的“中国关键词”项目也在中国网“中国关键词”专题多语种网站发布了中、英、法、俄、阿、西、日等7个语种的中国核心术语解读,借助多语种的传播优势,实现了中国知识的国际表达。未来,中国核心术语还将向世界阐释并呈现彰显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智慧的知识与文化内容。

依托平台传播,推动中国知识“出海”。知识生产与文化“出海”既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通过各种渠道将不同语种的中国核心术语传播至世界,使其抵达当地民众并“入脑赢心”,解决地方性“中国知识”在世界范围内的解码与接受问题,改变话语建构和文化传播领域“西强东弱”的单向度传播格局。例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旗下的学术出版社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Palgrave Macmillan)联合策划和出版“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研究丛书”(英文版),与印度皇家柯林斯出版社联合打造“术语系列”(英文版)等,以实际合作推动中国核心术语“出海”。此外,“术语工程”也在全媒体形态和新技术手段的赋能下,推出《中国传统文化关键词》音频、视频课和移动端术语学习专栏等全媒体形态的文化产品,在“学习强国”在线平台和“新世纪英汉汉英大词典”等手机应用(APP)开辟了“中华文化专词双译”专栏。[11]未来,中国核心术语国际传播还应肩负起塑造新时代中国形象的重任,依托各种数字平台,推动中国知识生产从“地方”的小舞台迈向“世界”的大舞台。

围绕核心术语,构建共通意义空间。“自塑”国家形象,不仅需要我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还需要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12]这一论断,为中国核心术语的挖掘、建构与传播,提供了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

符号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认为,人是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的,意义是在社会互动中创造的,意义可以在解释中得到修正、认同和再传播。符号互动通过操纵语言来实现,语言是最主要的符号。[13]社会互动中的意义交换前提是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14]中国核心术语国际传播要实现良好的社会互动,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就要构建与国际受众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传播对象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共情和共鸣。

一方面,要把中国核心术语准确翻译为传播对象的母语,并在文化译转的过程中减少文化折扣。以中医为例,中国医学博大精深,中医术语内涵丰富,往往同一个术语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容易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增加了翻译的难度。其中,单字术语或术语部件的多义性对中医术语翻译的影响最大。比如“气”运用在“元气”“精气”“阴气”“心气”“肝气”“经气”“主气”“邪气”“气厥”等不同的名词术语中含义不同,尽管基本形成了固定统一的译法,均音译为“qi”,但是往往很难全面表达出其在特殊语境中的差异性。[15]又如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核心术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民日报》在海外平台Facebook的官方媒体账号、CGTN网站和路透社的英文报道将其翻译为“clear waters and green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新华社和《中国日报》则翻译为“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两者含义相近,但用词不同,意境上也有细微差别。[16]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何在翻译中做到精准编码,信、达、雅地传递中国核心术语的原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共通的意义空间,这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另一方面,在阐释中国核心术语时,要充分考虑传播对象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寻找大体一致或接近的内容进行类比和解读,与国际受众达成共情和共鸣。比如“不争”这一术语是代表中华民族谦逊文化的核心词之一,《礼记·坊记》中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中文意思是做得好则归功于他人,有过错则省察自己,则民众不争斗。其对应的英文翻译为“If we think about others when we are successful and criticize our own shortcomings, people will not contend with each other”。《老子·二十二章》中也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中文意思是正因为不争,所以天下没有能够与之相抗争的。其对应的英文翻译为“If one does not engage in contention, no others in the world can contend with him”。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库中将“不争”译为“not engage in contention”,其中蕴含着虚怀若谷、谦虚谨慎、淡泊名利、包容友善、崇尚和平的大国形象,这与西方文化提倡的个性张扬和推崇自信似乎有较大的差别,然而二者并不矛盾。因为“不争”不是放弃斗争、否定斗争,不是不能争、不敢争、不要争,而是对“争”的一种超越性认识,其中既有被动的谦守,也有主动的进取。[17]其中,主动的进取就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一种行为体现。因此,在帮助传播对象理解这一词语的概念时,可以将其与西方提倡的自信文化和西方民众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与西方的文化背景相融通,从而寻找共通的意义空间,达成相互的理解与共情。

结语

总的来说,要发挥中国核心术语“自塑”国家形象的作用。理论层面上,一方面,要构建中国核心术语的对外话语体系,让看似孤立的单个术语回归浑然一体、彼此联系的有机整体,为世界源源不断地生产并输送系统的中国知识。另一方面,要通过顶层设计推动各个层次、各类主体借助不同渠道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在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类术语构成的话语体系对话碰撞中,打破“他塑”形象,积极“自塑”形象。

实践层面上,一方面,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以中华文明为根本,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和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精髓,精准提炼和阐释其深刻内涵。在此基础上推动中国核心术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从而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增强国际传播影响力,提升中国形象亲和力。另一方面,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开展文化译转和文化对话,努力寻找与传播对象生活经验相近的传播内容。围绕中国核心术语拓宽共通的意义空间,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从而推动中华文明在文化交流中焕发活力,中国智慧在文明互鉴中彰显力量,中国形象在国际表达中立体丰满,切实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核心术语国际影响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1&ZD158)

注释

[1]王维佳:《识别一个新的旧世界——关于“锐实力”报告的评论笔记》,《对外传播》,2018年第4期。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

[3]袁军:《提升中国核心术语国际影响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光明日报》,2022年4月19日,第6版。

[4]彭茜、黄堃:《ChatGPT,变革与风险》,《新华每日电讯》,2023年2月14日,第7版。

[5]《900个关键词标记的中国文化地图》,《光明日报》,2020年12月28日,第15版。

[6]郑述谱:《术语的定义》,《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5年第1期。

[7]郑述谱:《术语学核心术语辨析》,《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6年第1期。

[8]Z. W. Feng, Semantic Loanwords and Phonemic Loanwords in Chinese Language, Proceedings of 11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NIJLA, Tokyo, 2004, pp. 200-229.

[9]景向辉:《认识和把握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三重维度》,《世界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

[10]《发挥好术语的国际传播作用 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2023年4月24日,https://cssn.cn/xwcbx/xwcbx_cmkx/202304/t20230424_5624425.shtml。

[11]章思英、欧阳骞:《中国核心术语的传承创新与国际传播实践》,《中国出版》,2022年第20期。

[12]《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并讲话》,2021年6月1日,https://www.gov.cn/xinwen/2021-06/01/content_5614684.htm?eqid=941253b30000031d0000000664676ba9。

[13]黄晓京:《符号互动理论——库利、米德、布鲁默》,《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第12期。

[1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3~44页。

[15]崔昶旭、朱建平、洪梅:《中医学多义核心术语部件的英译与规范》,《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4期。

[16]刘滢、冉育华:《共情传播视域下中国核心术语国际影响力提升新思考》,《对外传播》,2023年第6期。

[17]林天泉:《老子“不争”思想之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当代价值》,《闽江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Key Terms

Liu Ying

Abstract: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key terms is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knowledge world-widely, since they epitomize the spiritual symbol and cultural essenc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Due to the possible misunderstandings, prejudices and even stigmatization in "other shaping", it is urgent for China actively "self shape" its national image through the following measures: digging Chinese key terms and taking their role of "self-shaping" Chinese national image effectively while rooted in Chinese cultural soil; fulfill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local knowledge through terms translation; promoting Chinese knowledge "going overseas" by variant platform dissemination; and building a common meaning space with key terms.

Keywords: Chinese key term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knowledge production, common meaning space

[责任编辑:杨柳]